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客观地介绍事物或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给人以知识。科学性、条理性、准确性说明文与记叙文的区别: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说明事物特点、阐明事理为内容,一般不带有个人感情色彩。记叙文以感染读者为目的,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事为主要内容,常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1、说明文的分类:说明文的范围比较广泛,如科普读物、科学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均属于说明文。A、根据说明对象不同分为:事理说明文——旨在讲明事因、物因。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B、根据写作目的和语言风格分为:①实用性说明文——如说明书之类。②科学小品文——主要以介绍科技知识为内容。③平实性说明文——语言平实。④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生动。2、明确说明对象,抓住事物特征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只有抓住特征才能说明白这一事物或事理的独特之处。3、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成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等等。常用的说明顺序:1、空间顺序外—内上—下前—后(一般用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2、时间顺序:以时间先后作为说明的顺序,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3、逻辑顺序(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整体——部分原因—结果特点—用途主要—次要概括—具体现象—本质4、说明方法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释明白,就要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引用,下定义,画图表,作诠释,摹状貌等,其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是由说明目的和说明内容决定的。举例子:将复杂的、抽象的事物或概念,用具体、形象、易于理解的典型事例来说明。作用:使说明对象更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和认识。标志: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分。例如: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文书,那些竹简和木片有一百二十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三千片竹简。作用分析:这里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作者举秦始皇批阅文书用简片之重和东方朔给汉武帝写的文章用简之多为例,具体、真切地说明了简书的笨重和不方便的特点,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作用: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生动、具体,令读者印象更加深刻。引资料:引用有关名言、资料、典故、诗词、民谚、俗语、传说等充当说明的内容或依据来说明、介绍事物。(引用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传说,谚语俗语,诗词句等)作用: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使说明更准确、更权威,更科学、更具说服力,更具诗情画意。分类别:把被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然后进行分门别类的说明。作用: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更有条理性。标志: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例如: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画图表:用图、表的方式进行说明作用:使说明对象简明清楚。作比较:即用另一个事物与说明事物相比,以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作用:用人们熟知的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说明对象)的特征(特点、地位、影响、成因、结构等)。标志:而、但是、比……和……两种东西相比例如: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他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打比方:就是用比喻来说明事物的方法,即记叙文中的比喻。作用:能够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标志:像、是、当作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或事理的特征。作用:可以准确说明事物,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标志:数次、概述、确数例如:万人大礼堂里面宽七十六米,深六十米,中部高三十三米,体积达八万六千立方米。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科学的术语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作用:能够科学、严密和简明地揭示出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例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作诠释:用概括的语言对事物的某一方面作解释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下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作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下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作诠释。作用:能够通俗易懂地介绍(解说)事物(事理)的性质和特点,使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被说明的事物。例如:“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条彩色圆弧,这就是‘虹’”。(作诠释)说明方法用法作用介绍一种现象或说明一种道理,然后用具体的例子作例证举例子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把说明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小类,然后逐类加以介绍便于将复杂的事物说得眉目清楚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的特征通过数字获得对说明对象的准确了解通过与同类及相关的事物作比较,显示彼此异同容易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打比方凭借事物间的相似点,把此物比做彼物,从而突出此事物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说明方法用法作用列图表下定义文字说明的一种辅助方法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揭示事物的特有属性使说明对象简明清楚便于使读者对说明对象获得清晰的概念作诠释作引用摹状貌用概括的语言对事物的某一方面作解释有助于说明事物的特点引用文献资料、名人言论、古今诗词、农谚俗语说明特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5、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模式有两种。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