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小说研究》---中国现代小说的文化解读主讲:副教授易鲜花文化是一种力量,文化是一种情怀,文化是一种影响,文化是一种温暖。—引自央视广告语绪论一、什么是文化?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广义的文化包括四个层次:一是物态文化层,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二是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三是行为文化层,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四是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每一种文化都有很多展示的层面:第一层是这种文化高度概括出的精神要义--我们称之为民族精神;第二层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行为思维方式--我们称之为民族心理;第三层是这种文化的物质产品方面--我们称之为物化文化,包括作为物态形式的哲学、文学作品。二、地域文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1.地域文化在我国,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目前常说的地域文化往往能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如秦文化、晋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都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至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2.地域文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文化是作家创作的底蕴,是作品的精神和灵魂,是根脉。作家的创作离不开特定的地域文化,故乡、童年、母爱、家园,几乎是古今中外一切作家成长的摇篮。作家创作本身也成为地域文化的一部分。三、地域文化的特点1.方言文化方言是地域文化中最富有特色的因素,成为区别不同文化区的重要标准。不同的方言会造成不同的文化心态。2.饮食文化特别是民间的日常饮食。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3.民间信仰一般是指乡土社会中植根于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练沥并延续至今的有关“神明、鬼魂、祖先、圣贤及天象”的信仰和崇拜。也有学者称之为“民俗宗教”。4.民间建筑官房建筑、公共建筑、祭祀性建筑有一定的规格,可以不惜工本,但民居既要适合当地环境,又能为平民所接受,因而必定是有强烈的地方性。5.民风民俗婚丧礼俗、民风民俗、节日庆典等,最能显示地方特色。第一章鲁迅小说中的地域文化姿态一、鲁迅小说综述鲁迅的小说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和经典之作。鲁迅全部小说集于《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三部。第一部小说集《呐喊》《呐喊》收入了鲁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4篇小说。这些小说反映了五四前后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第二部小说集《彷徨》《彷徨》收入了作者1924年2月至1925年11月所创作的11部短篇小说,鲁迅有感于这一时期文坛上的黯淡,曾作了一首小诗,诗曰: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座,荷戟独彷徨。本集的题目即由此而来。《祝福》《在酒楼》《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兄弟》《离婚》第三部小说集《故事新编》《故事新编》共有8篇,写作时间从1922年起至1935年止,历时13年。其中《补天》、《奔月》、《铸剑》3篇写作于1922-1926年间,属于鲁迅前期的作品。而《理水》、《采薇》、《出关》、《非攻》、《起死》比较集中地写于1934-1935年,是鲁迅后期之作。这些小说,取材于古代故事或人物,融进作者现代人的视角,其实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二、鲁迅小说与越文化(一)越文化的内涵与传承1.越文化的地域观越,在古时一般称吴越,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历史概念。“东临大海,西临彭蠡以与楚接壤”,南至新安江上游,“北与南淮夷隔长江相邻”形象而生动地说出了古代越人的活动范围,是与中原文明有着明显差别的区域性文化。2.越文化的历史沿革早在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室的衰落,诸侯纷纷发展各自势力,越文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并在吴越两国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壮大。之后越文化得到大发展的时期是在魏晋,这一时期由于中原士族衰落和少数民族南迁,使得许多中原人南迁到了吴越的传统地域,带来了相对先进的文化和观念,与吴越传统观念糅合。3.越文化的内涵(1)激烈与反抗越在春秋时期由于地处偏隅,同时与中原的文化观念不同,导致其屡起兵戈,越人尚武,便自此而来。强烈的生存忧患意识促成了他们的激烈与反抗精神,并延续至今。(2)张扬魏晋士子们的文化情结是非常浓郁的,无论是“竹林七贤”还是陶渊明,那个时期的文人都具有鲜明的个性,流传至今,就成为了越文化中张扬的一面。(3)精神反抗南宋由于武力衰微,加上文化繁荣,故此文人的精神反抗意识浓厚,同时在元统一时涌现的文天祥等一批知识分子勇赴国难,使得这一精神发展到了高潮。(二)鲁迅成长中的越文化熏陶1.家庭环境影响鲁迅生于一个典型的文人世家,祖上出过多名清朝的举人进士,加上当时社会评价对于读书人取仕的重视,使得鲁迅在小时候就受到了极为正统的儒学教育。但是经史子集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显得太过沉重,于是鲁迅在小时候就对非正统的书藉极感兴趣,并得益于家中丰厚的藏书,阅读了相当数量的各种书籍,对其精神很有影响。2.求学经历影响鲁迅的生活在求学期间遭遇了很大的变化。首先,父亲的病重和家道中落使得鲁迅不仅尝到了寄人篱下的苦楚,更让他感到了世态炎凉的冷酷。这些际遇使得鲁迅早前在书中体会到的情感熔于一炉,这些情感再加上越文化激昂反抗精神的影响,使得鲁迅过早地踏上了异地求学的道路。3.导师教诲影响鲁迅虽然并不认同“绍兴师爷”的传统,但他毕竟是在孕育了“师爷气”的文化土壤中生长起来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受此种文化风习的影响周作人称,越中风土“成就了我不可拔除的浙东性,这就是世人所通称的‘师爷气’”。的确,如鲁迅的祖父周介孚便是以性情耿介好骂人而著称,鲁迅的业师寿镜吾也一生蔑视权贵,好骂贪官污吏。日本留学期间,鲁迅遇到了避难至此的名士章太炎,在彼此交往中,不仅加深了对魏晋文章的理解,魏晋文化也对其人格的塑造起了很大的影响,正是这一过程,加强了鲁迅张扬的个性特征。而鲁迅笔下的章太炎先生,首先是一个革命者,其次才是一个大学问家。他张扬国粹,却坚决而激烈地反抗权威和反抗一切束缚。他的确是一个道德主义者,强调道德的力量,却反对社会对个人的压抑,主张个性的绝对自由。二、鲁迅的越文化印痕鲁迅的小说散文多以故乡为背景,以虚实相间的“S城”、未庄、鲁镇等为典型环境解剖历史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和生长于此的国民,同时也承载了鲁迅艰难的“精神返乡之旅”:一方面失望于“S城人的脸”,视绍兴为“棘地”;另一方面又无法舍弃心灵中对童年故乡的怀念,“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返顾”。(一)“故乡情结”鲁迅对故乡的感情是复杂的,爱憎交织,难以一言蔽之,在现实的层面上,不乏有对社会的落后、民众的愚昧的批评,乃至激烈的诅咒,但在历史的层面上,较多的是对优秀文化传统的肯定和赞誉。在《故乡》中他借叙述人之口,表现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的失望。当“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时,“我”发现这并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因而当“我”再一次离别故乡,“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的时候,“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自为越人,未忘斯义”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回顾:“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我思乡的蛊惑。……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二)精神气质上越文化的印痕鲁迅的精神气质,用“硬”、“韧”二字即可概括。“硬”、“韧”正是越文化突出的传统。文如其人。鲁迅一生的写作,始终反映了他对人格独立的关切和追求。《狂人日记》彻底地否定了几千年封建制度吃人的历史,肯定了人不应该是筵宴的材料,人应该有生存的权利。《孔乙己》揭示的是封建科举制度所造成的“依附人格”的悲剧;《阿Q正传》写的是人格的异化;《示众》让人感到人性麻木的悲哀;《在酒楼上》《孤独者》及《伤逝》展现的是个性最终在强大的社会习惯势力压迫下论丧;《彷徨》的最后一篇小说《离婚》,泼辣如爱姑者,也终于在七大人的一声“来~~兮”中而崩溃。(三)鲁迅的思维方式中越文化的印痕浙东学术“以切合当时人事”的倾向,令越地生成一种注重历史、切于实用的文化风习,并且,在多种地理、历史、文化因素的因缘际会中孕育了著名的“绍兴师爷”。“师爷”,谋士的代称,绍兴师爷是明清时期封建官制与绍兴人文背景相结合的产物。师爷在幕府中为幕主或出谋划策,参与机要;或起草文告,代拟奏疏;或处理案卷,裁行批复;或奉命出使,联络官场。凡此等等,不一而足。师爷无官衔职称,仅受聘于幕主而并非行政委任。幕主称师爷为“老夫子”、“西宾”,师爷称幕主为“东翁”、“东家”,彼此虽以宾主相待,实系雇佣关系。特别是浙东学术取向下养成的“野史思维”。鲁迅这种源于浙东史学传统的“野史思维”始终是与越地底层民众世界的“鬼”的视野相融合的。正是这两种视野的融合与交织,使鲁迅获得了一种尖锐而犀利的历史洞察力与反叛性,也培养了鲁迅异端与另类的思维方式和眼光,从而形成了鲁迅思维深刻、犀利乃至“刻毒”的特色。三、鲁迅作品越文化解读(一)鲁迅《祝福》越文化解读(王晓初)1.“祝福”的越文化阐释与用意2.关于“魂灵”的解释与“我”的形象3.祥林嫂的“傻”与“倔”4.鲁镇人对祥林嫂的“冷”(二)《狂人日记》果戈理《狂人日记》里的狂人,是沙皇政府一个部级机关的一个九等的小小书记员,他总是做着升官发财的黄粱美梦。鲁迅《狂人日记》里的狂人,自始至终是个清醒者,患病之前就敢于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账本”踹上一脚,,并因此而受到迫害,虽因周围人的迫害导致极度恐惧而发狂,然发狂之后,对于家庭及自己,对环境及现实,对文化及历史作了最清醒的认识,对未来作了最热切的憧憬。问题一:为什么第一次的虚构,要以一个狂人(或者疯子)的口吻书写日记来展开?1.白话文这个语体本身?2.写作本身是病态的?3.小说虚构是反常的?4.我们的阅读本身也是不可能的?5.这个写作本身即是从狂人向着健康人转化?问题二:为什么是日记呢?日记的书写在文言者看来却成为了病历本了——是供医家来研究的!那就是说:在文言者看来,这个日记体最好的读者——他所期待的读者其实是医生!当然,也隐含着文化的医生——为这个衰老不堪的文化治病!问题三:我们是合格的读者吗?我们的阅读将围绕:“吃”和”眼色”这两个动词来展开。“吃”—谁吃?—吃谁?“眼睛”—谁的眼睛?—什么眼神?(三)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关于阿Q评论的重要观点《阿Q正传》(上海书店出版社)内容简介说:阿Q,是一个卑微渺小的人物,但却是一个巨大的名字。我不说:“伟大”而说“巨大”,是因为这个小人物的确称不上伟大,但这个名字的历史的和美学的涵容量却真是巨大得无比,我想不出世界任何一个文学人物能有阿Q那样巨大的概括性,把几亿人都涵盖进去。几乎每个中国人,你,我,他,都有阿Q的灵魂的因子。直到三四十年代人们也依然强调阿Q“是中国精神文明的化身”。“阿Q代表千千万万人物,不仅只有中国才有,外国也有许许多多阿Q”(张天翼《论〈阿Q正传〉》);苏雪林的“民族劣根性”说;冯雪峰的“思想寄植”说;欧阳凡海的“革命种子”说;许钦文的“劣根性归纳”说;巴人的“农民心理”说,许广平的“世界性民族弱点”说;耿庸的“辛亥革命教训”说等等。50年代初期,冯雪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