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人教版新版教材教材分析2014整册教材改观更加体现知识的形成与探究操作与实践、亲身体验丰富感性的素材非常重视数感老师们一定要理解,新教材为什么要这样编,其目的是什么,是如何为教学着想的?为学生着想的?这样才能备好课,上好课。目录1.数据收集整理原:统计图2.表内除法(一)3.图形的运动(一)降低了难度4.表内除法(二)5.混合运算原: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6.有余数除法原:三年级上册小小设计师目录7.万以内数的认识8.克和千克9.数学广角---推理10.总复习两个解释1.为什么要把三上的“有余数除法”放到二下?原教材把有余数除法安排在万以内的认识与加减法之后,而有余数除法只能涉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这样,数的认识与运算教学层次就不合理了。因此,要把有余数除法调在万以内的认识与加减法之前。两个解释2.为什么要把四下的“四则运算”放到二下?让学生在认识了简单的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有一个更合理的数学知识结构。另外,早些接触四则混合表达式,有助于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把多步计算利用综合算式表达出来,拓展解决问题的内容和思路。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能力基础:一年级下册“分类与统计”本单元建议使用3课时教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学目标:1.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全过程。调查法收集数据、分类的基础上画“正”字记录数据。2.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及简单的分析。3.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事例调查教学内容结构数据收集整理调查法收集数据、了解统计表(例1)“正”字记录数据(例2)教材编排特点1.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体现统计的价值与必要。(例题创设的情景)2.渗透抽样,以及统计图。“全校学生那么多,怎样调查呢?”,统计推断(班—校)例2板书、练习第7题,渗透统计图。3.尊重个性,多样化与开放性(例2统计方法)4.尽量引导学生分析数据,体现问题的现实性。统计的目标:分析和解决问题,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使学生在读懂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充分体会统计的价值,逐步形成统计意识。统计的价值:统计的必要性统计的意识:遇到实际问题想想可否利用统计解决?例如,哪个球队较强教材编排特点教学建议1.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经历统计全过程,感受统计的价值。让学生充分进入情境,体会统计必要性挖掘身边素材,感受统计的实用价值2.设计合适的问题,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例如:练习第3题练习提示P4-1小问卷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能力基础:乘法,分物体本单元建议10课时教学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平均分及除法运算的含义,及相关操作与读写。2.初步认识乘除法间的关系,用口诀求商。3.会用画图、语述表征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会用加减乘除解决简单实际问题。4.良好习惯的培养。第一单元表内除法(一)教学内容结构表内除法(一)除法初步认识用2-6口诀求商平均分除法含义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例1、2、3例4、5例1、2例3被除数不超过12被除数不超过36教材编排特点1.加强除法概念的教学对比活动突出平均分P9经历平均分例2、3两个操作语言描述例2、3下一行话除法概念的建立遵循儿童认知发展规律操作:动作表征—语言表征—符号表征2.经历从头到尾的探究例如:P9例2分桃(教法提示);P18例1逐次减33.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能力例如P23画图分析教材编排特点教学建议1.立足除法概念本质的建立小学除法的本质就是平均分对比与辨析:每份一样多2.运用多种表征方式之间的相互转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除法概念。动作表征、表象表征、符号表征、语言表征、情景表征活动:摆学具、画图、看算式切忌让学生讲套话,可结合动作说清楚即可3.丰富有趣的练习,提升运算能力分一分、摆一摆、圈一圈、填一填注意收集错例,针对错例进行练习,避免盲目多练。4.提升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以动手操作为基础以直观图示为桥梁(第23页例3教法提示)以语言表述为标志教学建议5.适时引导,激励独立思考第18页例1过渡到例2教法提示教学建议练习提示P15-4灯泡P16-7是操作得出结果,而非口诀P20-4引导学生得规律P24-3除法与减法对比P24-5建议让学生亲自操作,可以换其他手工制品P27-4难度较大,需要理解题意,画图帮助理解主要练习形式判断概念P11-1两个含义P12-7解释含义P11-3看图列式、看式画图一图多式P21-5变换除数P10-2解决问题计算训练(写得数、填符号、填空缺)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本单元建议4课时教学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辨认。2.借助生活中的平移现象,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平移,能够辨认平移后的图形。3.初步理解旋转。4.解决问题,感受数学美。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教学内容结构图形的运动(一)认识轴对称图形认识旋转认识平移解决问题例1例2例3例4教材编排特点1.降低了学习难度不要求画出图形的对称轴,不要求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删除了平移几格的判断(移至第二学段)2.注意结合生活中的典型实例,在观察与比较中认识图形的运动生活实例—数学运动(过渡)物体运动现象—图形运动方式实例—抽象概念属性—模仿举例3.通过观察与动手操作,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折、画、剪;移动、旋转、画图4.发展学生空间观念P31陀螺,P33对折剪纸5.生活应用与民间艺术剪纸教材编排特点教学建议1.为学生提供丰富而典型的学习资源图片、动画、教具、学具、剪纸等2.注意操作活动与数学思考相结合通过有效提问作好引导“你发现了什么?”、“这种运动方式有什么特点?”、“与…有什么不同?”在操作活动中落实教学目标,避免低效活动教学建议3.在学习困难处加强引导。P32例4教学提示4.把握教学要求难度控制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本单元建议5课时教学教学目标:1.经历求商过程,理解算理,掌握方法2.解决实际问题3.学会迁移学法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教学内容结构表内除法(二)用7、8、9口诀求商例1、2解决实际问题例3教材编排特点1.借助矩形模型帮助学生感受乘法和除法间的关系例1、2行列2.问题意识、问题直觉例3教学建议1.在交流中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2.口算训练视算、听算、对比练、针对问题练、游戏练第五单元混合运算能力基础:一年级有小括号作用的知识基础本单元建议使用7课时教学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运算顺序,以及脱式计算。2.感受解题策略与方法,逐步学会列综合式解题。3.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习惯。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学内容结构混合运算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解决问题例1例2例3例4教材编排特点1.解决问题与混合运算顺序的教学适当分开,体现运算顺序的规定性。2.采取各种措施,突出运算顺序的体现用下划线、圈出、和箭头标出运算顺序P483.突出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发现并提出中间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教学建议1.处理好情境图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如例2,通过解题中矛盾冲突更好地理解规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2.建立好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本单元有梳理知识的作用,如例1和例3都有知识基础。教学建议3.分层练习指导圈画、填空、计算、比大小、合成、比较顺序、看图列式、情景问题。4.把握教学要求脱式计算过程的书写规范利用示意图帮助思考给学生留出发展时间,逐步达到目标练习提示P56-7难度较大,分析思路必须清晰(买4个不如买5个)P56-8难度较大,题目条件需列表分析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能力基础:表内除法本单元建议使用8课时教学原三年级上册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发现分物时分不完剩余的情况,借此理解余数和有余数的除法,培养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2.经历除法竖式的表达过程,理解每个数的意思,数学表达能力。3.掌握试商的基本方法,口算笔算的运算能力。4.解决简单问题,掌握解题基本思路方法。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内容结构有余数除法表内除法与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和表内除法的竖式余数和除数的关系试商例1例2例3例4含义和计算解决问题例5、例6教材编排特点1.注重操作直观促进知识的理解借助操作,建立操作过程、语言表达、符号表征之间的关系。例6,借助画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2.多处对比,帮助学生理解。例1,分物体的对比:分完和分不完(拓展对除法的认识)例1、例2,表达式的对比:理解式子中数的含义,以及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教材编排特点(接上页)有余数除法横式与竖式的对比:理解竖式的写法与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有余数除法竖式与表内除法竖式的对比:理解竖式中余数0的含义。感受知识间的联系,为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网络提供支撑点。教材编排特点3.针对难点增加试商例题,数学化.例1-例3的商是操作分物所得;例4是离开具体情境直接用竖式计算(用算法)4.注重解题策略培养(画图策略)对二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思考难度。例如,例5的进一法,例6的按规律排列。教学建议1.借助几何直观促进学生理解让学生学会利用图来描述和分析问题,将数学问题转化成直观、形象的图,以清晰地“看到”数量关系,明晰解题思路,最终得到解题方案。2.建立操作、语义、口算、竖式的一一对应见教师用书第140页的教学分析图解3.对竖式基础的调研见教师用书第141页,调研学生样例练习提示P70-8比较商,取最小值P71-10怎样安排?最优方案小小设计师培养学生从给定图案中选取和确定基本图形的能力经历观察、操作、合作的过程能辨认出生活中的简单图案是由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或平移等运动得到的发展空间观念欣赏与感受数学的美cuiwenrun@126.com新教材学习邮箱xinjiaocaixuexi@126.com密码:xinjiaocai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