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关节被动活动(cpm)赵春竹1970年加拿大医师Salter提出了持续性关节被动活动的概念。概念:是利用专用器械使关节进行持续较长时间的缓慢被动运动的训练方法。训练前可根据患者情况预先设定关节活动范围,运动速度,使关节在一定活动范围内进行缓慢被动运动。仪器:是由一种有活动关节的托架和控制运动的机构组成,肢体固定在架上,运动角度、速度、持续时间可由仪器控制的被动运动。机制和作用:在一般情况下,关节软骨缺乏再生修复能力,CPM可通过使多能中胚叶细胞的分化刺激关节软骨的再生和愈合。①刺激具有双重分化能力的细胞向关节软骨转化:骨膜和软骨膜源于中胚层组织,其未分化的骨原细胞具有成骨和成软骨的双重分化能力,CPM可刺激骨原细胞向关节软骨分化。②缓解滑膜关节损伤后的自身免疫性损害:关节软骨损伤后,软骨这一封闭的抗原即外露,与关节液反应产生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进一步损伤关节软骨。CPM引起持续的关节活动,增加关节液代谢,有利于清除抗原抗体复合物,缓解这种物质引起的损伤。③缓解关节损伤或手术后的疼痛:CPM引起关节不断地平稳地运动,刺激了周围神经中的粗纤维,通过闸门控制机制产生镇痛作用。④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关节软骨的营养和代谢:正常的滑膜和经关节的血液循环对软骨的生存至为重要。CPM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代谢,有利于软骨的修复和愈合。(5)保持关节活动度:温和而持久的牵伸关节周围组织,以防止纤维挛缩和松解粘连。特点:(1)与一般被动运动相比,其特点是作用时间长,同时运动缓慢,稳定,可控,因而更为安全舒适。(2)与主动运动相比,cpm不引起肌肉疲劳,可长时间持续进行,同时关节受力小,可在关节损伤或炎症早期应用且不引起损害。使用方法:(下肢为例)(1)根据病人患肢大腿及小腿的长度,调节好CPM机杆的长度,拧紧旋钮。(2)将患者患肢放于CPM机支架上,患肢的脚和脚套要套实,与水平线呈90度,患肢脚到膝关节距离要与脚套到机器夹角的距离相等,患肢膝关节与机器夹角要处于同一水平线。(3)选择治疗条件:①运动重复频率:此条件决定了运动的速度,仪器上最慢为13min一周期,最快为45s一周期。在伤病后早期速度宜慢,以后可依患者耐受和反应逐步增加。常用的周期时间为90~45s,只要患者能耐受应选稍快的速度。②运动的角度:仪器上髋屈范围为10°一80°;膝为10°~115°;踝跖屈40°;背屈20°。选择时早期先小角度活动,以后渐增,一般以在不引起痛和不适的最大范围内活动.③持续时间:仪器一般工作1~2h后停10min,可每日进行5~16h,亦可连续用2~4星期。但长时间连续用对于能离床活动的患者不太合适。但不论如何,不宜中断2日以上。膝关节伸直障碍(或屈曲障碍)的病人来说,当CPM机运行到病人能耐受伸直(或屈曲)的最小(或最大)角度时暂停2~5分钟后再继续运行。适应症:(1)四肢关节内~外骨折稳定固定后。(2)各种关节外科手术后。(3)关节软骨损伤。(4)关节轻度挛缩或其松解术后。(5)肌腱撕裂伤。禁忌症:连续被动运动产生对关节面有害的应力时或造成正在愈合组织过度紧张时,不宜采用。注意事项:1)在应用CPM机前向患者讲解注意事项和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讲解功能锻练的作用,争取患者主动配合,愉快接受治疗。2)使用前一定要调节好杆件长度,拧紧旋钮,肢体摆放符合要求,上好固定带,防止肢体离开机器支架,从而不能达到要求的活动角度。3)应用CPM机过程中,增加角度要循序渐进,速度由慢到快,以病人能够接受为宜,从而减少病人的不舒适感。目前下肢关节康复器设计上存在不足之处踝关节的活动未列入电动运动范围之内,髋关节活动范围有限,需进一步改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