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的天下——新周刊专题浅谈思想是自由的精灵——莎士比亚《新周刊》简介•《新周刊》是由广东省出版集团和三九企业集团合办的时事生活双周刊。自1996年8月18日创刊后一直在探索中前进,曾改版两次:第一次是1997年9月5日,铜版纸印刷,增至112页;2001年9月15日第二次全面改版,充粉纸全彩印胶装,增至128页,逢月初、月中出版。《新周刊》创刊语曰:“我们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新一点”,这也成为杂志最初的定位。而后又几次三番进行调整,从“要看就看《新周刊》”、“好看还是《新周刊》”到“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再到具有营销传播独创性的“观点供货商、视觉开发商、信息整合商、传媒运营商”的“四商主义”。15年来,《新周刊》“新锐”不减,因而有“天下三分最新潮,二分源自《新周刊》”之说。受众定位•每一个具体传媒机构都是某个利益群体的代言人,《新周刊》也不例外。作为城市中产阶层的代言,《新周刊》致力于“概念加趋势观察”;对特定断裂化、不可比内容的片断化描述并自觉创造新的自我投射性意义,是一种后现代的思考与表述模式。每一期的封面专题策划,都是一个社会互动的进程。它从社会动态中捕捉事件,提炼出观点,形成单篇报道;再融合业界、学界的各方反馈,形成主题导向性的概念整合报道。这些专题策划报道,以鲜活丰盈的姿态充当着这个时代的社会学切片;也为解读十几年的社会发展进程提供了另类视角。•《新周刊》像都市中产者的牛虻,它前卫,有一点幽默感,特别机敏。它以话题为中心来看问题,不断营造话题,永远以话题来推动杂志的运作,它不断刺激都市中产阶级层的想象力。•——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新周刊》做专题像是给社会扎针,找准麻筋用力一扎,一扎一跳。——王志纲策划者生存•好的思想是怎么产生的?——策划•其实,杂志的诞生都是由策划开始的:杂志名称、刊头LOGO、内容定位、栏目构成、标题版面、影像元素、纸张开本、印刷油墨、终端渠道摆放……杂志人从来就不只是报道者,他还该是设计者,懂得策划的高手。•新周刊的专题框架,分为开篇、主打文章、系列采访、专题调查、个案图片、知道分子书评和结尾篇等。内容以采写加编辑为主,然后是盘点加贴士,外稿通常情况下以“命题作文”形式另约,须符合专题框架之需,不能自由发挥。策划意念确定之后,关键看逻辑顺不顺,接下来就是操作执行。•《新周刊》的策划不只做热点。电视、报纸、网络抢占时效的先机,杂志必须以“话题策划”抵消时效的弱势,作事后整合提升或挖掘事件的意义。专题策划原则•1、做趋势的预言者•工业革命开启的工业化,圈地运动引发的城市化,以及冷战结束开始的全球化,网络推动的世界扁平化等等,都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中国是趋势高发期,新周刊必须做个趋势观察家。•与《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和《新民周刊》等同类杂志专题策划注重视野的浓缩性和就事论事不同,它更注重从宏观角度入手,再以细节的呈现和分析来讨论全球语境下的中国故事。•近年来,“睡不着,一个国家的不眠与亢奋、421的中国、中国欲望榜、中国压力榜”等专题都站在世界范围的立场,审视中国在发展进程中的话题和事实。与此同时,站在中国立场上参与世界性议题的探讨,如2009年12月版的专题“破地球,气候公民与地球那些事儿”,它与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峰会呼应,探讨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话题。2、以小点大单一事件、单一现象,是否预示着某种关联?是否能将小事件、个体经验放到宏大背景去设想。《新周刊》紧跟时代步伐,体现时代精神。•专题《小日子》,讲的是在精彩刺激也急功近利的大时代,平凡的市民如何感受一年四季的小生活。•最近几年,针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时代景观变化的事实,新题材频频出现,如“创意立国、软中国、发现小众”等,展示了“时代前沿观察家”的选题内核。十几年来,《新周刊》浓缩了一个时代。“微革命、2009网络生活价值榜、新媒体核变新世界”等经典话题刻画出时代最生动的痕迹。•3、关联性•你策划的专题跟目标受众的关联是什么?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与我、我的事业和亲朋有什么关系?新周刊的专题从来都不是描述新闻,仅仅勾起人们的好奇心。•352期的专题:艺术圈。这个选题看似和我们很远。但是,新周刊的特色就是将扶摇几万里的九天玄女拉到人们面前,让人们知道她也不过是个下里巴人。这期专题以艺术圈为切入点,谈到当代的艺术家、美院教授、艺术生、美术馆馆长、策展人、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艺术圈。从“理想主义的样板”谈到“消费主义的狂欢”,提到当代艺术是看中国的最好视角,从“艺术圈”看到的是中国病痛和幸福的根源,以及我们这个时代的“爱与怕”。4、向社会提问•新周刊的每个问题都是智慧和思想的结晶,都会引发人们的思考?不像有些记者每次提问:感觉怎么样?每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都蕴含着巨大的社会问题,这也表明了善于向社会提问是新周刊的法宝。•2011年8月15日出版的《新周刊》第353期的封面专题为:追问中——一个中国控十五年来的十五个提问。这期是新周刊创刊15周年的特大号,对新周刊的十五年来的封面专题进行了一次大总结。••15年的新周刊,是快速演进的现实中国的提问者;15年来,新周刊以“中国”为努力彰显的核心价值,致力于报道那些改变中国社会面貌的力量和打动人心的人、事、物。新周刊更测量时代的体温,紧跟潮流与发展的步伐,与当代中国人一起,对有关中国的一切提出了“千万次的问”。15年后的今天,我们向自己、向专题、向中国,再次追问有关中国的15问:中国缺什么?中国人还有梦吗?中国人担心什么?什么东西没变?还有多少中国味?怎么看美国?网络改变中国了吗?如何发现城市魅力?艺术家批准了吗?大学到底怎么啦?如何破解阶层之谜?还敢爱吗?像什么一样生活?怎样才能住的更像个人样?中国人为什么要追求成功?我们都是中国人,追问中国就是追问我们自己。”•5、低姿态。•新周刊的专题一直以低姿态前行,永远与弱势群体融为一体,虽然新周刊的受众普遍趋向高学历,但是,就我国现阶段而言,高学历的中产阶级却成了社会的弱势群体。这是一个很恐怖的现象。所以低姿态的专题往往能够使其与劳苦大众站在一起,得到中产阶级的普遍支持。6、独到的经济视角•新周刊专题的创作团队并非只有文人,并非都是只会提问的愤青。《新周刊》面对海量资讯运用“社会学想象力”穿透微观事件与宏观背景,所以,也就要求了传媒人既要有观察力的“智”,又要有人文关怀的“心”。封面专题设计•(一)《新周刊》封面视觉风格的转变历史•(二)图片和文本的组合方式1996~1999年2000~2002年2002下半年~至今•1、引经据典•这类图像从经典图画中生发出来,通过人或物的图片来传播主题,与语言文本对话。•2、虚图实境•具有泛指属性的图像,让其约定俗成的所指与文字所指相互补充,形成新的能指、所指关系。此类多为网络数字图像,它们作为符号在虚拟空间中广为流传;当被印刷出来、展现在封面上时,与文字所指产生了虚拟对照现实的差异。•3、中西合璧。•运用编辑技术,将不同文化土壤中培育出的图形拼贴成一个新的图像文本,在跨文化的社会机制中,产生了一体化/分裂化、国际化/本土化、集中化/多样化的悖论碰撞。专题策划所面临的问题•2011年8月15日出版的《新周刊》第353期的封面专题:追问中——一个中国控十五年来的十五个提问,这期是新周刊创刊15周年的特大号,对新周刊的十五年来的封面专题进行了一次大总结,从中我们会发现,每一个专题会重复做,虽然在后来的操作过程中会有所创新,但是仍逃不出最初设定的策划框架。在像什么一样生活?•相关的封面专题有:•1999年5月1日第58期的《找个地方躲起来》、2000年6月15日第85期《飘一代》、2002年11月15日第143期《像什么一样生活》、2008年9月1日第282期《高调隐居》、2010年4月15日第321期《给我地方,生活随便:放弃北上广的N个理由》、2010年11月1日第334期《谁告诉我怎么活?——青年导师面面观》•旧题重做在编辑部中叫做“炒冷饭”。只有当事情发生了重大变化,冷饭转热才有重做的前提。•对于《新周刊》的瑕疵,我想引用传媒军师喻国明老师提出的三条竞争力原则:你有,别人没有;别人有,你的更好;别人的也好,你的更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