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浅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浅释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卷五安乐行品第十四安乐行亦即菩萨行,菩萨身心皆能安居于菩萨道上,并乐于行菩萨道。前面法师品、提婆达多品及劝持品都是很重要,这一品更重要,何以能安乐呢?坐如来座,著如来衣,入如来室,修安乐行,乃行菩萨道必经步骤。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是诸菩萨。甚为难有。敬顺佛故。发大誓愿。于后恶世。护持读说是法华经。当尔之时。文殊师利是梵语,中译为‘妙德’或‘妙吉’,因此菩萨出世时有十种祥瑞。他修菩萨行时不妄语、不杀生、不偷盗,谨守戒律。何以证明他严守戒律而不偷盗呢?有一次,他对其他菩萨说:‘我自发心修行以来,严持不盗戒,所以现在没有人偷盗我所有的一切。不但没有人盗取我所有之物品,纵然我将珍宝置于路上,亦无人来拾取。’听者不信,要以实例试验证明文殊师利所说是否真实?文殊遂把一颗贵重之宝珠置于城门前路中显眼处,为期三日,试验是否无人来拾取?此处行人熙来攘往,络绎不绝。果然,三日后宝珠仍在原处,各菩萨始相信文殊师利菩萨往昔实在清净持盗戒,故今生没有人来偷他的东西。文殊师利菩萨有大智慧。他从开始行菩萨道以来便勤修般若,所谓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三般若,故得大智。释迦牟尼佛未成佛以前曾随妙光法师学佛,妙光法师亦即文殊师利菩萨。故人修行受戒后,必须严守戒律,若不谨守戒律,将来成道之果亦不真实。吾人应效法文殊师利菩萨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认真遵守五戒。‘法王子’,佛乃法中之王,天中天,圣中圣。菩萨则为法王之子,故谓‘法王子’。‘菩萨摩诃萨’,‘菩萨’是半梵语,具足为菩提萨埵。菩提即觉,萨埵即有情,译为觉有情,善能觉悟一切有情。此菩萨亦是在有情中之觉悟者。‘摩诃萨’即大,意谓文殊师利菩萨是菩萨中之大菩萨。初发菩提心的菩萨信心不够坚固,容易退失菩提心,如舍利弗行菩萨道亦然,初发菩提心,遇考验即退转。昔人有偈云:‘鱼子奈摩罗,菩萨初发心,三事因中多,如期结果少。’奈摩罗是出产于印度的一种植物,开花多结果少。鱼产卵亦多,孵化成鱼者少。故以鱼子及奈摩罗,譬喻初发心菩萨众多,但稍遇考验则退缩不前。文殊师利大菩萨对佛说:‘世尊!现在您面前发大誓愿的诸菩萨甚为难能可贵。他们皆敬重顺从佛而发大誓愿,于五浊恶世中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之苦行,于后世时代护持读说法华经这部经典。’现在我们在说法华经,定有无数菩萨来护持道场,因往昔他们曾发宏誓愿要护持这经典故。如多宝如来曾发愿,凡是有讲法华经处,他必为之做证明。世尊。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是经。佛告文殊师利。若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一者安住菩萨行处。及亲近处。能为众生。演说是经。世尊!所有欲弘扬此经之大菩萨,于将来恶贯满盈之世界上,人人好勇斗狠,人与人争,家与家争,国与国争,世界与世界争,甚至于星球与星球争。故人类欲移居月球,月球的人又想到地球来;在如此恶世中,何以能说妙法莲华经呢?佛告文殊师利说:‘若有发心弘扬此经之大菩萨,在将来恶世欲讲说这妙法莲华经,应该安住四法:“一者安住菩萨行处”,安居于菩萨所修行的地方,六波罗蜜或十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方便、愿、力、智),及菩萨所亲近的境界上,才能演说此经。’文殊师利。云何名菩萨摩诃萨行处。若菩萨摩诃萨住忍辱地。柔和善顺而不卒暴。心亦不惊。又复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亦不行。不分别。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云何名菩萨摩诃萨亲近处。菩萨摩诃萨。不亲近国王王子。大臣官长。文殊师利!何谓菩萨摩诃萨行处呢?若菩萨修行忍辱行门,住忍辱地上,能柔和善顺,而不卒暴。往昔释迦牟尼佛为忍辱仙人时,遇歌利王割解其身体,对他百般侮辱,但他不曾生一念嗔恨心,即是真正住于忍辱地。往昔无量劫以前,释迦牟尼佛于山中修忍辱行,在山中无人干扰,又如何修忍辱行呢?他居于山中,纵使受一切蚊虫虎豹等侵袭,为避免吓怕它们,故忍辱而不反抗。有一次,歌利王带同妃嫔大臣及侍从到山中狩猎,各人在山中打猎时,妃嫔们便四处游览。遇忍辱仙人,见其留须长发,貌甚怪异,即欲躲避。忍辱仙人叫她们不用惊慌,妃嫔们见他说话便留下来,问他何以在山中?忍辱仙人答:‘我在山中修忍辱行。’妃嫔们听后,好奇而围著他,与他交谈。此时,歌利王听闻妃嫔们在山中与人谈话声,便走来看个究竟。见妃嫔们与忍辱仙人畅谈,便妒火中烧,他问忍辱仙人在山中做甚么?忍辱仙人回答他在山中修忍辱行,能忍受一切痛打辱骂而不反抗。歌利王不相信,说:‘世上那有受人打骂也能忍受的呢?’随即挥宝剑把忍辱仙人耳朵割下,但见其面色坦然,毫无愠色。王又把他另一只耳朵也割下,忍辱仙人仍能忍受。歌利王认为他在打妄语,那会有被割耳朵而不生嗔恨的人呢!又把忍辱仙人的鼻子割下,叫他说实话。忍辱仙人仍说能忍,歌利王又把他一只手割下,忍辱仙人仍能忍受。歌利王说:‘既然你能忍受,我就助你完成道业好了。’随著便把忍辱仙人另一只手也割下。后又把他两条腿也割下,忍辱仙人仍不生嗔恨。歌利王问:‘何以证明你不生嗔恨心呢?’忍辱仙人答:‘若我生嗔恨心,将来就不能成佛,乃至堕地狱。若我没有生嗔恨心,我的耳朵、鼻子、四肢即复原如初。’说罢,其耳朵、鼻子、四肢立即恢复原状。这时歌利王大为震惊,以为面对妖怪,命令随从把忍辱仙人宰杀。却触怒护法善神,天即打雷降雹,歌利王大惊,向忍辱仙人求救。忍辱仙人为他向护法善神求饶,并发愿成佛后首先度此断他四肢之人——歌利王。歌利王大受感动痛哭流涕,希望能于佛成道后成为佛第一个弟子。佛成道后先度憍陈如即昔日之歌利王。由此可见佛教中无仇无怨,没有不可解之冤。所谓‘冤宜解不宜结’。我们应扪心自问,能否效法释迦牟尼佛修忍辱行时,虽被人割去耳鼻四肢仍能忍受呢?要回光返照,检讨一番。行忍辱行要做到‘无忍’,忍而无所执著,做到有若无,实若虚,才算真忍。有人骂你,你若执著忍受他人责骂,仍是有所执著。若无所执著,根本不会有被骂这个念头,完全若无其事,才是真忍。有人问:既是忍而不忍,何以释迦牟尼佛又记得以往他为忍辱仙人修忍辱行时,被歌利王割四肢之事呢?其实佛是记而不记。人被人一而再,再而三地侮辱,便会生无明火,无明火能烧尽功德之林。修忍辱行之大菩萨必须柔和善顺而不卒暴,具足定力而无所惊怖。大菩萨于一切法皆无所执著,行而不行,行所无事,因为他观诸法皆空。一般人听一切法空,就不修行了。菩萨知一切法空而入实相,以不行不分别,以上为大菩萨身安乐行处。何谓大菩萨亲近处呢?大菩萨不向国王攀缘,甚至不与王子、大臣及长官等人交往。修行入不主动向彼等攀缘,可是若彼等自动到庙上礼佛,你为之说法则算如法。但不可设法引诱权贵来到庙上,否则亦算攀缘。六祖慧能受武则天多次邀请入宫供养,他都拒而不赴。四祖道信受唐太宗多次邀请亦拒绝,可见其遵守法华经中训示——不攀权贵。不亲近诸外道梵志尼犍子等。及造世俗文笔。读咏外书。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亦不亲近诸有凶戏。相叉相扑。及那罗等种种变现之戏。又不亲近旃陀罗。及畜猪羊鸡狗。畋猎渔捕。诸恶律仪。如是人等或时来者。则为说法。无所希望。又不亲近求声闻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亦不间讯。若于房中。若经行处。若在讲堂中。不共住止。或时来者。随宜说法。无所希求。菩萨摩诃萨绝不接近外道梵志(即外道出家人),尼犍子(梵语,是九十六种外道之一,中译为离系,意思即将得解脱而未得解脱),造世俗文笔(编写一般世俗令人生淫欲心的小说或剧本),赞咏外书,及路伽耶陀,译为恶论,教人造恶之论(如师父破弟子之论,常表现自己有独特见解,比弟子高明),逆路伽耶陀(背逆常理之论,弟子反驳师父之理论)。亦不亲近诸有凶戏(不看充满暴力血腥的电影或戏剧),相叉相扑(互相搏斗),及那罗(大力士)等人,种种变现之戏(变魔术的表演),又不亲近旃陀罗(印度四种阶级(1)婆罗门。(2)刹帝利。(3)吠舍。(4)旃陀罗)之一,印度阶级观念特重,旃陀罗是从事屠猪行业的人,地位卑微。也不亲近畜猪羊鸡著,畋猎渔捕著,诸恶律仪(穿著奇装异服,引人注目著)。如是等人,或时来者,则为之说法,无所希望或生攀缘心。又不接近小乘的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人,不与他们问讯,因行门及志乐不同,或在房中,或经行处,或在讲堂中,不与恶人共处。有来者,则为他们说法,无所希求,不与之攀缘。文殊师利。又菩萨摩诃萨。不应于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为说法。亦不乐见。若入他家。不与小女处女寡女等共语。亦复不近五种不男之人。以为亲厚。不独入他家。若有因缘须独入时。但一心念佛。若为女人说法。不露齿笑。不现胸臆。乃至为法。犹不亲厚。况复余事。释迦牟尼佛对文殊师利菩萨说:菩萨摩诃萨对女人不应生欲想相,生淫欲想或为女人的相貌所动心。亦不愿意见女人,因女人身不净。若是‘眼观形色内无有,耳听尘事心不知’,有这种定力时又另当别论。若有特别因缘到俗人家中,也不与女孩子、处女(未结婚的女子)、寡女(丧失守寡之女)单独相处。亦不与五种不男之入((1)生:就是生来而无男根。此乃往昔搞同性恋之果报,有入形而无男根。(2)键:就是有男根被割除,或因病致溃烂而无根。(3)妒:就是见男入生妒忌心,不能入道。见女入生妒忌心,变成女入,亦不能入道。(4)变:就是男不男、女不女。男与男发生同性恋,女与女发生同性恋。或男子自行淫欲,或女子自行淫欲,故得不能入道之果报。(5)半:就是半月是男,半月是女)。此五种入因思想不正当,故六根不具。虽欲出家亦不被接受。行菩萨道者不与以上五种入交往。为避嫌疑起见,出家入不可无故独自到居士家。若有特别因缘到他入家中,则一心念佛,如念‘南无阿弥陀佛’(最好两位比丘同去)。若与女入说法,不露齿笑,以免令对方生淫欲心,或令自己起不净的思想。不现胸露腹,乃至为入说法,也不特别亲近,何况其他行为呢?故修菩萨道著应常自我检点。要戒德圆明,务使身心纤毫不染。讲求佛法必须要有真正定力,以致入水不溺,入火不焚,犹如精金,纵使置入洪炉中,而份量不减、成份不变。修道亦如是,道业有成时,用火烧也不化,用水淹也不坏,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若修道未达到这境界者,则要小心谨慎。不乐畜年少弟子。沙弥小儿。亦不乐与同师。常好坐禅。在于闲处。修摄其心。文殊师利。是名初亲近处。‘不乐畜年少弟子’:不可乐于收年少弟子。修菩萨行者不应贪求年少弟子的侍奉。若遇著特殊因缘,仍可收年少弟子。为何不收年少弟子?因恐其幼稚习性未脱,不听教化。但若遇著能听从教化的年少弟子,仍可收之为徒。我的弟子中有好几个也非常年少,年约十二、三岁,但他们都能听从教诲。在东北时,我听说有一孩子姓郑名德,从五岁即天天向父母亲叩头。我听后生惭愧心。我十二岁才天天向父母亲叩头,这小孩子却在五岁时,懂得天天向双亲稽首示敬。于是我想找机会与这孩子见面。一天,机缘成熟,他住在五常县,离我家一百多里路,此时,郑德已十二岁,由于他事亲至孝,所以远近驰名,很多外道都欲度之为徒。郑德却常对外道说他先要侍奉双亲,父母是堂上的活佛,他不能舍近求远,要待责任已完才修道。外道辩不过他,都不能如愿以偿。这天,我到他家时,他从窗户看到我便向母亲说:‘我的师父来了!’他母亲大感讶异,问:‘你何来一个师父呢?’他答:‘我现在就有师父了。’这时我背著一个布囊走到门前,他立刻为我背布囊迎请我进家中。到屋里,我和郑德坐在炕上谈话。我问他为何向父母亲叩头?他谓无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唯有向父母叩头,希望得父母欢心,以报亲恩之万一。我问他何以年仅五岁已懂得这样孝顺父母呢?郑德答:‘以孝顺父母为乐事。’我问其父母此子曾使你们不悦吗?他们答道:‘我们夫妇俩亦不算有德行,可能祖先有道德,故报得孝子贤孙吧!’从此话可见他们也是有修养的人,并未自夸有德行,而得这个孝顺儿子。稍后,我正准备离去,郑德把我的鞋子收藏起来,不让我走,欲留我在家中吃一顿便饭,这时我没有鞋穿,只好默然允许。饭后,我问郑德:‘到底师父要顺从徒弟,还是弟子顺从师父呢?’郑德答:‘当然徒弟应该听从师父的话啊!’我便教训他:‘你为何未经我同意就把我的一双鞋拿走,而强留我吃饭呢?若你有意留师父用饭,应恭敬请求而不可用强制的手段,勉强挽留我。’郑德听后立即跪下道歉。如郑德这样明白事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