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及当前台海局势专题郭武轲15937178401本专题要点:•台湾问题的由来;•党和政府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两岸关系发展历程回顾;•制约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坚持既定方针,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第一章台湾问题的由来•目录•一、台湾概况•二、台湾的历史•三、台湾问题的性质1、台湾概况我国第一大岛屿,总面积为36188平方公里;人口:2300多万人,汉族人数约占全省人口的98%;资源:森林覆盖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已探明的各种矿藏有200多种。主要是:硫磺、金、铜、天然气等,但储量不丰,铁、煤、石油等资源尤缺。2、台湾的历史•台湾与大陆共系中华文明、共享中华文化;•大陆与台湾民众交流、政府管辖历史悠久。清: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三国时期:孙权派一万官兵驻守“夷洲”(台湾);宋:大陆移民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入台湾;元:在澎湖设巡检司;台湾自古属于中国。中国人最早开发了台湾。从元朝开始,中国历代政府先后在台湾设立机构,对台湾进行有效管辖。明末清初:荷兰殖民者曾强占台湾,民族英雄郑成功于1662年驱逐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l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1895年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日本通过侵华战争,强行霸占台湾。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甲午战争: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赎辽费”3000万两白银。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芦沟桥事件”)1943年9月,意大利向盟国投降,德、意、日三国轴心开始瓦解。1943年11月,中、美、英,开罗会议,《开罗宣言》宣告:“剥夺日本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中、美、英三国签署(后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又重申台湾、澎湖重归于中国主权管辖之下。1943年11月开罗会议,台湾、澎湖重归于中国主权管辖之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台湾回归祖国。•1945-1949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人民内战。1949年10月1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势力从大陆全面溃退,撤到台湾。自此,台湾再次陷入与祖国大陆的分离状态之中。(1)台湾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国民党发动反人民内战的结果,其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3、关于台湾问题的性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生活中出现了两个特别引人注目的现象,一些分裂的国家重新统一(德国),而另一些原本统一的国家又走向分裂(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目前在没有统一的国家中就包括中国,由于台湾问题,至今为止中国还没有实现最终的统一。当今,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开始走上了经济强国的道路,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是毋庸讳言,仍然面临许多棘手的问题,其中包括分离主义的隐患。一是“台独”分子利用台湾岛50多年与大陆事实上的“分治”,企图成立所谓“台湾共和国”,把台湾省从祖国分离出去;二是西藏以达赖集团为首的分离主义势力企图把西藏分离出去;三是新疆少数极端民族主义分子,企图搞独立,成立所谓“东突厥斯坦”。虽然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已不复存在,但在这些分离势力中,台湾毕竟还没有与祖国大陆实现最终的统一,因此,台湾问题是我们首要考虑和认真对待的。第二章党和政府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一、从1949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二、改革开放以来三、上世纪90年代以来1.建国初期——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解放台湾进行了认真的准备,并采取了一系列战略准备性质的军事行动。特点:政治上严重对立,军事上高度紧张;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1)中共中央武力解放台湾的部署1949年10月金门战役和进攻登步岛的失利:福建金门战役损失三个整团9000人,浙江登步岛全军覆没损失近千人。连续两次失利,致使中共高层领导决定,尽快派人赴台搜集重要军事情报,为解放台湾做好准备。吴石将军从当时情况来看,解放台湾是迟早的事情。但由于朝鲜战争爆发,解放台湾被迫推迟。“八二三”炮战:是指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间,发生于金门及其周边的一场战役。国共双方以隔海炮击为主要战术行动,因此被称为炮战。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岛世界上最大的广播章士钊主动要求赴台,做和平使者(2)和平解放台湾方针的提出与实施和平统一台湾方针的形成1963年根据毛泽东的意见,由周恩来亲自拟定“一纲四目”的对台政策。“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四目”即: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都由蒋介石决定;所有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由中央拨付;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待条件成熟后协商进行;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当然,一纲四目主要强调的就是一纲,即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基础,也是必须。由此可见,“一纲四目”也可以算作是一国两制的雏形。毛泽东会见李宗仁郭德洁夫妇中共呼唤海外游子回归李宗仁归来1969年李宗仁在北京病逝。临终口授一封给毛泽东和周的信:“我在1965年毅然从海外回到祖国,所走的这一条路是走对了的”;“在我快要离开人世的最后一刻,我还深以留在台湾和海外的国民党人和一切知识分子的前途为念。他们目前只有一条路,就是同我一样回到祖国的怀抱。”这封信被周恩来称为是一份“历史文件”。(1)“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关于国家统一的大政方针。1981年,叶剑英提出台湾回归祖国的九条方针,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开始明晰化。1982年邓小平就叶剑英的上述谈话指出: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国家实现统一的大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一)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两制并存。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保持原有制度,长期共存,共同发展。•(三)高度自治。两岸统一后,台湾成为特别行政区,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四)和平谈判。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如果因为中国的主权和领土被分裂,兵戎相见,骨肉相残,对两岸同胞都是极其不幸的。相关链接•有一位台湾女歌星,祖籍河北、生于台湾军人家庭,终其一生也没有到过其身份证上的故乡。虽然当年大陆的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很少出现她的名字,但她甜美的歌声,在大陆改革开放之初文化“饥渴”时代,奇迹般地成为融化无数人心灵坚冰的情感符号,俘获了大陆民众的心,亿万人的追捧使她的声名到达前所未有的高度。她歌声中的东方风韵、中国气质,成为联接两岸的文化符号。•然而,在两岸政治对立的情势下,作为符号的她“登陆”之旅几经波折,最终未能成行,成为两岸文化交流史上无法弥补的憾事。她成为几代人心目中永远的偶像巨星。邓丽君在台军方人士的陪同下,自金门外岛眺望对岸大陆。1985年北京青年报首刊了邓丽君的专访:很想在大陆年轻朋友面前高歌,未能如愿。1995年5月8日在泰国清迈度假时病逝。——“气喘造成肺功能衰竭”“我一见你就笑”邓丽君永远的遗憾•199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等单位举办的新春茶话会上,发表了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对台政策八项主张3.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重要讲话对台政策八项主张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要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造福整个中华民族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我们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2008年12月31日,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二、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三、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四、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五、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六、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胡锦涛两岸关系主张201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致力民族复兴交换看法,达成积极共识。结论:60多年来,尽管两岸关系跌宕起伏,但两岸的中国人依然维系着“一个中国”的大原则。早日结束海峡两岸的分裂状况,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台湾前途之所系,更是中国历代领导人魂牵梦绕、孜孜以求的目标。我们要坚信,在中共对台方针政策的影响和感召下,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一定能够和平稳定的发展,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一定能够早日实现。1.两蒋时期:从对抗到缓和3.马英九时期:两岸关系新发展2.李登辉、陈水扁时期:“台独”主张第三章两岸关系发展历程回顾4.蔡英文时期:两岸关系面临的挑战1.两蒋时期:从对抗到缓和•李登辉:两国论,特殊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陈水扁:推动“渐进式台独”、“抗击大陆政策”和“银弹外交政策”。2.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期间的“台独”主张陈水扁执政期间,台湾推行“去中国化”:逢“中”必反,“中华邮政”改为“台湾邮政”,将“中”字头公司一律改为“台”字头,历史教科书中“国父”孙中山变成了“外国人”以至于有人讽刺陈水扁能否把儿子陈致中也改为“陈致台”?资料图:“独派”上演升“台湾国旗”闹剧。资料图:少数“台独”分子赤裸着涂写了标语的上身大肆叫嚣所谓“台湾独立运动”,是指少数不承认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台籍分裂分子,为谋求将台湾从中国版图上分裂出去、建立“台湾共和国”所进行的分裂活动。近些年来,尤其是2007年至2008年台“大选”前,随着台湾内外环境的变迁,“台独”势力活动日益猖獗,不仅公开宣扬其“台独”主张,而且积极介入政治运作,已成为影响台湾政局稳定与两岸统一的重要因素之一。陈水扁疯狂推动“台独”,两岸关系进入高危期•——3月,遏制“台独”的《反分裂国家法》出台。表明了全中国人民坚决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分裂国家的共同心愿和坚定决心,我们是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的。•——4、5月间,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获得普遍肯定。•——大陆陆续出台一系列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受到岛内各界欢迎。•——台湾社会掀起新一波“大陆热”。•——8月,马英九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10月以后,陈水扁家人的贪腐弊案陆续被揭露。•——l2月,陈水扁的支持率跌至25%,创5年来最低点;不满意度升至56%,为上台以来最高。超过50%的民众对民进党执政能力失去信心。2005年开始民进党台独主张渐渐失势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两人的这次握手,是时隔60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第一,建立政治上的互信,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第二,加强经济上的交流合作,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第三,开展平等协商,加强沟通,扩大共识。第四,鼓励两岸民众加强交往,增进了解,融合亲情。胡锦涛就发展两岸关系提出4点主张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郁慕明3.马英九时期:两岸和平发展新局面•谢长廷—民进党•马英九—国民党两岸政治互信进一步得到巩固深化2008年5月—2016年5月,承认“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国民党在台湾岛内获得执政权,马英九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为两岸的交流合作、协商谈判营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