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文山中学姜建建贺铸(1052-1125)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山阴人,居卫州。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孝惠皇后族孙,授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幾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代表作为《横塘路》、《鹧鸪天·半死桐》、《芳心苦》、《生查子·陌上郎》、《浣溪沙》、《捣练子·杵声齐》、《思越人》、《小梅花·行路难》、《捣练子·望书归》、《采桑子》等,其中以三首为最著名。《鹧鸪天·半死桐》悼念词人相濡以沫的妻子,字字悲切,如泣如诉,“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这一句更是饱含深情,哀婉凄绝。《芳心苦》写“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的荷花,视角新奇却又不失于理,且托物言志,可谓手法高妙。书法欣赏学习目标1理解词人抒发的惆怅忧愁的心情;2鉴赏词中名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3鉴赏这首词的清丽的语言,熟读成诵。解释词语1凌波:形容丽人步履轻盈之态。语出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2锦瑟华年:美好的青春年华。3衡皋:长满香草的水边高地。4彩笔:代指文才。据《南史.江淹传》载,齐梁的名作家江淹得到一支五色笔,因此作文才思敏捷,多有佳句;可后来他梦见郭镤来向自己讨回了那支五色笔,作诗就再也没有佳句了。.翻译诗歌凌波仙子迈着轻盈的步伐却不过横塘路,我只能目送那散发着芳香的尘埃远去。她正当美好的青春年华有谁陪她共度?桥头映月庭院花树,雕花窗户朱漆重门,只有春光知道她在何处。飞云缓缓漂浮,芳草丛生的水边已降临夜幕,我挥彩笔题写相思断肠的诗句。若问这闲愁共有多少,恰似遍地的青草烟雾凄迷,满城随风乱舞的柳絮,梅子黄熟时节漫空的绵绵细雨。【赏析】1.上片中既有实写,也有虚写,请说明哪些句子是实写,哪些句子是虚写。“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是实写。“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是虚写。2.“但”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留恋、遗憾之情。3.设想美人的句子,表现了美人怎样的处境?最能表现这种处境的句子是哪句?寂寞、美好年华虚度(迟暮)。“只有春知处”除了每年一度的春天能够探看一次,再也没有人知道了,写出女子所居处的幽深、寂寞。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凌波”,本于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此处用指女子的轻盈步履。“横塘”,贺铸的住处。龚明之《中吴纪闻》说:“铸有小筑在姑苏盘门外十余里,地名横塘,方回往来于其间。”贺铸眼望着一位女子从那面的路上姗姗远去,而没有过来,感到十分怅惘。女子是美女,词人为之神魂颠倒,便借了洛神故事,要随佳人而去,却又不知所往,惆怅不已。同时,这里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怀才不遇的感慨。点出盛年不偶,必致“美人迟暮”,暗暗关合到自己的遭际。“锦瑟华年谁与度?”有何言外之意?其一,其人深居独处,虚度华年,非常值得同情和怜惜;其二,深闺邃远,除了一年一度的春光之外,无人能到,自己当然也无从寄与相思,相惜之情。这也完全与词人自己沉沦下僚,一辈子不被人知重的情况相吻合。“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这三句,共有几层意思?下片开始谓暮云冉冉,舒卷移动,正笼罩着长满香草的水边高地,这时,词人“彩笔新题断肠句。”此句暗用《南史。江淹传》的典故:江淹因得五色笔而才华横溢,妙句纷呈,后梦中见厚笔主人郭璞来讨还,“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词人之才不让江淹,以生花妙笔题断肠之句,更令人凄楚,这愁苦之情到此已抒写得极为委婉深切,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1)词人用了三个比喻,即博喻。(2)抒发了词人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3)生动的将抽象的、难以捉摸的愁情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烟草、风絮、梅雨),写出了愁之多,愁之广。这三种景致并非孤立,而是复合在同一画面上,天地迷茫,色调灰暗,恰好与身处其间的失意人心境相符,词人借景抒情,亦情亦景。连用三个比喻,即博喻,可以更强烈的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本质特征。艺术手法词的下阕作者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结句,甚是为人称道,试简要分析词人用了什么修辞艺术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A.用具体生动的景物表现了抽象的、无迹可寻和难以捉摸的细致情感,使这种情感转化为可见的、可闻的,因而是可信的事物,使读者可以从闲愁的形象中受到感染。B.比喻新颖,不落俗套,作者也因此获得了“贺梅子”的雅号。兴中有比,不仅比闲愁之无尽,亦以兴身世之可悲。C.连用三个比喻(博喻)来表现“闲愁”之多、乱、缠绵不断,十分生动,这是一个创举。D.虚景实写。5.赏析“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同絮,梅子黄时雨。”赏析4.词中化用了哪些前人的诗句和典故?A.凌波B.锦瑟C.蘅皋D.彩笔六、拓展练习柳梢青.送卢梅波刘过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思考: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说明。•主要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逐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再读诗歌,理解沈祖棻先生“表面似写相思之情,实质上抒悒悒不得志的‘闲愁’。”(《宋词赏析》)的见解。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佳人独居深院,虚度年华,除了一年一度的春光之外,无人能到,自己当然也无从寄予相思相惜之情,这完全与词人沉沦下潦,一辈子不被人知晓的情况相吻合。这首词说来好笑,原是贺方回退居苏州时,因看见了一位女郎,便生了倾慕之情,写出了这篇名作。这事本身并不新奇,好象也没有“重大意义”,值不得表彰。无奈它确实写来美妙动人,当世就已膺盛名,历代传为佳句,——这就不容以“侧艳之词”而轻加蔑视了。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