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程序新修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执行程序第一节执行程序概论第二节执行的开始与执行措施第三节执行阻却和执行回转第一节执行程序概论一、执行及执行制度(一)执行的概念概念:民事执行是指人民法院的执行组织,依据申请人提交的或审判组织移送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调解书,以及其他机构制作的、具有民事执行效力的法律文书,行使司法执行权,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法定义务,实现上述法律文书内容的活动。特点:一是执行主体的特定性;二是执行依据的有效性;三是执行手段的强制性;四是执行过程的法定性。(二)执行程序和审判程序的关系联系:它们都是民事诉讼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民事诉讼而言,审判程序是执行程序的前提和基础,执行程序是审判程序的继续和保障。区别:1、程序设立的基础不同;2、功能和目的不同;3、诉讼阶段不同。(三)执行程序设立的意义1.维护人民法院的裁判和法律的尊严。2.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彻底地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3.法制宣传和一般预防的作用。(一)执行必须以生效法律文书为依据(二)强制与说服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三)保护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原则(四)执行标的有限原则(五)人民法院执行和协助执行相结合原则二、执行的原则第二节执行的开始与执行措施一、执行的主体和客体(一)执行主体1、人民法院的执行机构及组成人员2、执行当事人3、执行参与人(二)执行客体执行客体又称为执行对象。包括被申请执行人的财物和行为,不包括义务人的人身。(一)执行案件的管辖法院1.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2.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二、执行的开始仲裁机关制作的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书和调解书,以及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由被执行人的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在国内仲裁过程中,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经仲裁机构提交人民法院的,由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被申请保全的财产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裁定并执行;申请证据保全的,由证据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裁定并执行。在涉外仲裁过程中,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经仲裁机构提交人民法院的,由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被申请保全的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并执行;申请证据保全的,由证据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并执行。(二)执行开始方式1、申请执行当事人申请执行应具备以下条件:1.申请或移送执行的法律文书已经生效;2.申请执行人是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人或其继承人、权利承受人;3.申请执行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请;4.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有给付内容,且执行标的和被执行人明确;5.义务人在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期限内未履行义务;6.属于受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管辖。新增203: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2、移送执行3、委托执行被执行人或者被执行的财产在外地的,可以委托当地人民法院代为执行。受委托人民法院收到委托函件后,必须在十五日内开始执行,不得拒绝。执行完毕后,应当将执行结果及时函复委托人民法院;在三十日内如果还未执行完毕,也应当将执行情况函告委托人民法院。受委托人民法院自收到委托函件之日起十五日内不执行的,委托人民法院可以请求受委托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指令受委托人民法院执行。(三)不予执行的情况1、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情形2、不予执行公证债权文书的情形3、不予执行判决、裁定和调解书的情形三、执行措施(一)执行措施的概念执行措施是指人民法院的执行组织,依法采取的强制实现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的手段和方法。增加第217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增加第231条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二)执行措施的种类1、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2、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3、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4、搜查被执行人的财产5、强制交付法律文书所指定的财物或票证6、强制被执行人迁出房屋或退出土地7、强制办理有关证照转移手续8、对行为的执行9、责令加倍支付迟延履行的利息和支付迟延履行金10、继续执行第三节执行阻却和执行回转一、执行阻却执行阻却是指在执行过程中,由于某种特殊情况的发生,使执行程度暂时无法继续进行执行或者是无需进行的各种状态的总称。执行阻却包括:执行异议、执行和解、执行担保、执行中止和执行终结。(一)执行异议202: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204: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执行和解概念:执行和解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就执行标的物的一部分或全部,自愿协商,达成和解协议,从而终结执行程序的活动。条件:1、自愿;2、合法;3、双方当事人应当具有诉讼行为能力。效力:1、当事人自觉履行和解协议时的效力;2、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时的效力。(三)执行担保执行担保是指在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或第三人为了保证生产法律文书中确定的义务得以实现,而向人民法院提供保证的行为。条件:(1)必须由被执行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2)担保的方式,可以是被执行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财产担保,也可以由第三人担保。(3)被执行人申请执行担保的,应当征得申请执行人的同意。(4)被执行人申请执行担保的,必须经过人民法院许可,才能成立。后果:执行担保成立后,人民法院决定暂缓执行的期限。暂缓执行的期限,如果有担保期限的,应与担保期限一致,但是最长不能超过一年。执行中止是指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特定情况的出现而导致执行暂时不能继续进行,需要等到这种状况消失后,再行恢复的情形。导致执行中止的情形有:1.人民法院已受理以被执行人为债务人的破产申请的;2.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3.执行的标的物是其他法院或仲裁机构正在审理的案件争议标的物,需要等待该案件审理完毕确定权属的;4.一方当事人申请执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5.仲裁裁决的被申请执行人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出不予执行请求,并提供适当担保的。(四)执行中止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特殊情况,使得执行程序没有必要或者不可能继续进行,从而结束执行程序的情形,称为执行终结。引起执行终结的情况有:1、申请人撤销申请;2、被执行人被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产的3、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4、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的人;5、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6、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又无生活来源,并且丧失了劳动能力的;7、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程序的其他情况。(五)执行终结(一)概念指在执行程序结束后,原据在执行的法律文书经过法定程序被撤销,以至于取得财产的一方当事人丧失了取得财产的合法依据,人民法院重新采取执行措施,将已经执行的财产退还给原被执行人,恢复到执行程序开始前的状态的情形。应当作出执行回转的裁定,责令原申请执行人返还已取得的财产及其孳息。拒不返还的,强制执行。执行回转应重新立案,适用执行程序的有关规定。执行回转时,已执行的标的物系特定物的,应当退还原物。不能退还原物的,可以折价抵偿。二、执行回转(二)原因1、人民法院制作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在执行完毕后,依审判监督程序被撤销。2、人民法院制作的先予执行的裁定,在执行完毕后,被本院的生效裁判或上级人民法院的终审裁判所撤销的,因先予执行而取得财物的一方应当返还。3、其他机关制作的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在执行完毕后,被制作机关或其上级机关依法撤销的。(三)条件1、必须是原法律文书已经被依法撤销,作出了新的法律文书。2、必须是原生效法律文书已经由人民法院按照执行程序执行完毕,执行程序已经终结。3、必须是新的法律文书中明确否定了已经获得财产的人具有取得财产的依据,并且拒不返还所得财产的。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