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体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八章法律体系主讲人:赵肖筠第八章法律体系本章知识体系:第一节部门法及其划分原则和标准一、部门法的概念及特点二、划分部门法的原则和标准(一)划分部门法的原则(二)划分部门法的标准第二节法律体系释义一、法律体系的概念及特点二、法律体系与相关概念的异同三、法律体系与部门法的关系第三节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一、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概念和特征(一)中国法律体系的形成(二)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概念和特点二、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一)宪法部门(二)行政法部门(三)民商法部门(四)经济法部门(五)劳动与社会保障法部门(六)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部门(七)刑法部门(八)诉讼法部门(九)军事法部门(十)国际法部门第四节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一、构建法律体系的指导思想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含义及特征三、构建法律体系的途径教学目的掌握法律体系、部门法的概念、特点以及部门法的划分原则和标准明确法律体系与法制、立法体系、法学体系、法系、部门法的区别于联系;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建第八章法律体系第一节部门法及其划分原则和标准一、部门法的概念及特点部门法也称法律部门,它是指按照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不同领域和不同方法等标准和原则所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部门法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部门法所包括的法律规范只能是现实有效的,不包括已失效或尚未生效的法律规范,这些法律规范以国内法为主,也包括得到认可或批准加入的国际法。其次,各个部门法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它们各自有自己的调整范围和调整方法,自成一体。同时各部门法之间又是统一的,它们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第三,部门法的结构和内容基本上是确定的,但又是可变的。第四,一个部门法可能由部门法典及相关规范性法律文件构成,也可能没有部门法典,而只有相关规范性法律文件所构成。第五,一个部门法中可能有若干个法律制度。二、划分部门法的原则和标准(一)划分部门法的原则划分部门法的原则在学界有许多观点,主要从四个方面把握。1、目的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均衡性原则。4、前瞻性原则。(二)划分部门法的标准划分部门法的标准主要有两个方面,对此法学界也有较一致的看法。首先是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其次是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机制和方法。第二节法律体系释义一、法律体系的概念及特点法律体系(legalsystem)也叫部门法体系,是指由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法律体系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法律体系是由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构成的整体,它不是几个国家或几个地区的法律所构成,它不包括历史上曾经有过但已失效的法律,也不包括将要制定尚未生效的法律,它只包括现行的本国法以及被本国承认的国际法第二,法律体系是法律实然性与应然性要求的统一。法律体系是一个由法律部门组合而成的呈体系化的有机整体。第三,法律体系是客观规律和主观意志的结合二、法律体系与相关概念的异同1.法律体系与法制体系。2.法律体系与立法体系。3.法律体系与法学体系。4.法律体系与法系。三、法律体系与部门法的关系首先,部门法是构成法律体系的基本要素,没有彼此独立、相互协调、门类齐全的部门法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法律体系。其次,对法律体系这一范畴的研究,又从理论上指导部门法的立法实践,使部门法的修改和调整不仅建立在实践经验基础之上,更建立在人类理性观念和价值取向之上。第三,法律体系不仅有一级部门法,而且在某一部门法之下,还可以有若干子部门法,这些子部门法是部门法的进一步细化,它们彼此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第三节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一、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概念和特征(一)中国法律体系的形成(二)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概念和特点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是指以大陆社会主义法律为主体,包括港澳地区法律制度在内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核心,由门类比较齐全的各部门法所组成的结构严谨、内在协调的有机统一整体。第二,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从范围上看,不仅包括大陆全部现行有效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规范,而且也应该包括香港、澳门现行有效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律规范。第三,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虽然说有两种性质不同的法律制度,但它们并不是地位相同的并列关系,而是以大陆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为主体,以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制度为辅助。第四,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但由于客观条件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局限,现实的法律体系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二、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当代中国大陆范围内实际存在着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体系。(一)宪法部门(二)行政法部门(三)民商法部门(四)经济法部门(五)劳动与社会保障法部门(六)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部门(七)刑法部门(八)诉讼法部门(九)军事法部门(十)国际法部门第四节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指导思想改革开放和邓小平理论及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前提。以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发展方向。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含义及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所服务的,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现实,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法律文化传统,吸取一切适合我国实际并有益的外国经验,由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内在协调的诸部门法所构成的有机统一的整体。从法律体系所包含的应然属性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应当具有以下的特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应当全面规范和调整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应当全面规范和调整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应当全面规范和调整社会主义的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和理想道德等精神文明建设。(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还应当是一个由门类齐全、结构严谨、内在协调、体例科学的各部门法有机结合的整体。三、构建法律体系的途径第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二,汲取中外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第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即从中国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出发,从公民的法制意识、民主意识、道德意识出发,循序渐进而又不失时机地完善立法,从而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律体系。第四,综合考虑各种社会关系,兼顾各方利益。第五,立足于现有法律体系的稳定,重在发展与创新。思考题1.什么是法律体系?研究法律体系有什么意义?2.什么是部门法?它与法律体系是何关系?3.划分部门法的原则和标准是什么?4.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什么?5.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拓展阅读书目1.付子堂主编:《法理学初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十七章第五节。2.张文显主编:《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七章。3.刘作翔主编:《法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五章。4.吕世伦:“对当前西方法学分类论的评介”,载吕世论:《法理念探索》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