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优秀课件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范仲淹四大名楼总图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鹳雀楼滕王阁•四大名楼岳阳楼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鹳鹊楼)之一。矗立在湖南岳阳市西门城楼上。始建于唐,清同治六年(1867)再建。因范仲淹曾撰《岳阳楼记》而出名。纯木结构,重檐盔顶,主楼3层,通高19.72米,黄色琉璃瓦顶。全楼衔接对榫,不用一钉。内藏12块檀木板刻《岳阳楼记》全文,为清乾隆时名书法家张照所写。滕王阁中国四大名楼之一。位于江西南昌市赣江边。唐永徽四年(653),高祖子滕王李元婴督洪州时营建,并以封号为名。上元二年(675),洪州都督阎伯?_在此大宴宾客,王勃即席作《滕王阁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历时1300多年,屡毁屡建,1926年为北洋军阀邓如琢烧毁。又重建。黄鹤楼中国四大名楼之一。楼址在湖北武汉市蛇山的黄鹄矶头。相传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历代屡毁屡建,1884年最后一次焚毁。历代如崔颢、、白居易、等均有题诗。1985年,在蛇山的高观山西坡重建,楼高五层(加夹层为十层),高50.4米,主楼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颇具民族风格,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仿古建筑。鹳雀楼中国四大名楼之一。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曾在此留下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佳句。登鹳鹊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唐)崔灏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岳阳楼位于今湖南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屹立于洞庭湖畔,枕巴山,瞰洞庭,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因其在天岳山之南,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岳阳楼高三层,下临洞庭,遥望君山,建筑雄伟,气势磅礴。岳阳楼简介解题滕子京与范仲淹同为大中祥符进士,因崇尚改革,屡遭谪徙。庆历三年,因遭诬陷而被降为知岳州。他以张说为表率,寄情托志于土木之中。新楼增其旧制,刻历代名人诗赋于其上,并于楼北建燕公楼,专祀张说。腾子京犹觉不足,以为“山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于是请名家画了一幅《洞庭晚秋图》和一封求记书寄给好友大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请他为楼作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醉翁亭记》《桃花源记》等。解题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自幼苦学,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27岁中进士,为官敢于直谏,曾负责西北边防,屡立战功,后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提出革新朝政建议,触动保守派利益,遭到贬谪。死后谥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的诗文代表文学创作的进步方向,具有鲜明的政治内容。教学目的⒈朗读、背诵全文。⒉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⒊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⒋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之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做州郡的长官到通顺概言其多,各种各样通“俱”全、皆兴起于是,就扩大岳阳楼规模唐代名人在通“嘱”,嘱托我写文章用来重修于岳阳楼之事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通顺,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胜景,好景色水波浩荡的样子广远边日光就是记述详尽通向尽诗人聚会指示代词,那口含着这的雄伟景象的虽然如此,那么名作状语,向南谪迁的人,降职远调的人在这里,岳阳楼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得无…乎表揣测句式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部集中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广阔无边;早晴晚阴,气象变化万千。这是岳阳楼雄伟的景象,前人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然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湘,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连绵的雨雨(或雪)繁密的样子解除这里指放晴阴冷冲向天空光辉隐没形体倾倒断折迫近昏暗的样子这离开惧怕萧条的样子极点浑浊船的桅杆船桨国都说别人的坏话讥笑指责…的情绪“像那”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下文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辰都隐藏起了光辉,山岳也隐没起形体;商人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的天色暗下来了,虎在咆哮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被贬离京、怀念家乡、担心诽谤、害怕讥讽的情怀,(会觉得)满眼都是萧条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日光动,起美丽的鱼形容草木茂盛皎洁的月光持,执代前面,那和煦极言其广鸟停息在树上香草的一种水边平地有时全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描写月光照耀下的水波。圆形的玉有唱有答,相互唱和哪有穷尽旷达开阔愉快荣耀一起面对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万里碧绿;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岸上的芷草和洲上的兰花,茂盛并且青绿。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照在湖面上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这样的乐趣(真是)无穷无尽!(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酒当着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感叹词,唉曾经探求或许不同于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因为在……之前在……之后没有归依古时品德高尚的人思想疑问代词“什么”语气词“呢”外物处在宗庙殿堂这,指前两种情况在朝廷做官不在朝廷做官那么什么时候他们,指“古仁人”呢感叹词“唉”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心情的,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在野),则替君主担忧。这样(他们)进朝为官也忧虑,退居江湖为民也忧虑。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忧虑,在天下人享乐之后享乐”吧。啊!(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小结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⒈一词多义。或有时或许或以钱币乞之有的人以属予作文以记之不以物喜以书假余来因为把初极狭,才通人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则有心旷神怡土地平旷,屋舍严然通通过顺利通晓旷开朗宽广⒉通假字。百废具兴。属予作文以记之。具,同“俱”,全,都属,同“嘱”,嘱咐3.文言句式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判断句微斯人,吾谁与归——宾语前置4.成语政通人和浩浩汤汤一碧万顷心旷神怡气象万千百废具兴第1段,讨论:这段文字前两句写了什么?第三句写了什么?第四句写了什么?走进课文前两句写了重修的背景;第三句概括了重修时的盛况;第四句交待了写作缘由。阅读第二段: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⑴“衔远山,吞长江”。⑵“浩浩汤汤,横无际涯”。⑶“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气势非凡宽阔无边湖光山色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第3段描写的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第4段描写的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1、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语言表达方式?2、解释下面句中的“或”:或以钱币乞之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3、“二者之为”指上文所说的()()两种心情。4、“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分别指()和()。5、“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退”指()。6、“吾谁与归”是特殊句式中的();文中()是互文。7、找出这段文字中反映课文主旨的句子。阅读第5段,完成下面题目议论有人有时或许、也许悲喜在朝廷做官不在朝廷做官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宾语前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意。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之:“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文章最后一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点明“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设问后而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小结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劝友人。文章先由叙事入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句式上骈散交错,节奏不断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使人产生审美的感受。要点勾勒全文分三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第二、三、四段为第二部分,写观巴陵胜状,览物之情各异。第二段为第一层,先写洞庭湖全景,接着由景入情,由“(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一句引起下文。第三、四段为第二层,承上分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第五、六段为第三部分,抒发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政治抱负。结构图示岳阳楼记一.写作缘由背景:谪守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缘由:属予作文以记之二.巴陵胜状览物之情⒈岳阳楼大观:横无际涯,气象万千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迁客骚人览物之情阴——悲晴——喜抒情三.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忧后…乐(主旨)议论⒉分析鉴赏1.了解作者的基本构思和文章的特色本文构思精巧。作者不写岳阳楼历史和重修经过,也不泛泛

1 / 4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