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第二届结构模型设计竞赛模型制作交流会结构承载梦想模型造就人生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结构设计大赛心得交流赛题解说提问及答疑计算书的讲解一二三四交流会的流程:一、结构设计大赛心得交流•结构设计竞赛的由来•我校历年的参赛情况•我们的优势•我们需要完善的地方结构设计竞赛的由来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由国家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由高校轮流承办。为教育部确定的全国九大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参赛学校原则上以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的学校为主,已有省、直辖市、自治区级竞赛的地区,可由各地区推荐优秀作品参赛;根据需要,可适当邀请其他高校参加;参赛队员应为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我校历年的参赛情况•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举办地点:浙江大学•竞赛题目:高层建筑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三峡大学参赛作品索源荣获三等奖我校历年的参赛情况•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举办地点:大连理工大学•竞赛题目:两跨两车道桥梁模型的制作和移动荷载作用的加载试验•三峡大学参赛作品求索桥荣获二等奖我校历年的参赛情况•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举办地点:同济大学•竞赛题目:制作定向木结构风力发电塔•三峡大学参赛作品旋转的未来荣获三等奖我校历年的参赛情况•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举办地点:哈尔滨工业大学•竞赛题目:体育场悬挑屋盖结构•三峡大学参赛作品求索四号荣获三等奖我校历年的参赛情况•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举办地点:东南大学•竞赛题目:带屋顶水箱的竹质多层房屋结构•三峡大学参赛作品梦之阁荣获三等奖我们的优势•学院领导的鼓励与支持•老师的悉心指导•学长们积累了丰富的模型制作经验•学生踏实肯干、不怕困难我们需要完善的地方•打开思维模式,提高创新能力•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举办有关模型制作的交流会参加结构设计大赛的感受•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要加强专业素质的培养因为缘分,我们相遇在这里;因为机遇,我们参与全国结构设计大赛;因为责任,我们不怕苦、不怕累;因为友谊,我们相爱如一家!二、分析赛题•竞赛赛题—带屋顶水箱的竹质多层房屋结构•竞赛模型•模型要求•加载与测量•模型材料•模型现场安装、加载及测试步骤•评分标准模型要求竞赛模型为多层房屋结构模型,采用竹质材料制作,具体结构形式不限。模型包括小振动台系统、上部多层结构模型和屋顶水箱三个部分,模型的各层楼面系统承受的荷载由附加铁块通过实现,小振动台系统和屋顶水箱由承办方提供,水箱通过热熔胶固定于屋顶,多层结构模型由参赛选手制作,并通过螺栓和竹质底板固定于振动台上。模型示意图模型要求•2.1几何尺寸要求•(1)底板:多层结构模型用胶水固定于模型底板上,底板为33cm×33cm×8mm的竹板,底板用螺栓固定于振动台上。•(2)模型大小:模型总高度应为75cm,允许误差为±10mm。总高度为模型底板顶面至屋顶(模型顶面)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但不包括屋顶水箱的高度。模型底面尺寸不得超过22cm×22cm的正方形平面,即整个模型需放置于该指定平面范围内,模型底面外轮廓与底板边缘应有足够的距离以保证螺栓能顺利紧固。•(3)楼层数:模型必须3个楼层,底板视为模型第一层楼板。模型要求•(4)楼层高度:每个楼层层高25cm,允许误差为±5mm。楼层层高是指该楼层主要横向构件顶部与其相邻的上一楼层主要横向构件顶部之间的最小距离。第一层层高从底板顶面开始计算。柱脚加劲肋、隅撑及其他外立面构件不影响计算楼层净高。•(5)使用功能要求:楼层各层空间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在模型内部,楼层之间不能设置任何横向及空间斜向构件,使铁块能顺利放进模型。模型要求•(6)楼层有效承载面积:楼层范围为各承重分区最外围楼层梁构件所包络的平面。在楼层范围内与楼面构件直接接触的铁块的覆盖面积定义为楼层有效承载面积,每个楼层有效承载面积均不应小于12*18cm2。•(7)模型顶面应为平面,并满足安全放置水箱的要求。若由于顶层尺寸不合适而导致水箱无法安装,则模型判为失效,取消振动台加载资格。模型要求•2.2模型及附加铁块安装要求•(1)利用热熔胶将附加铁块固定在模型除底层以外的各个楼层的楼面结构上,可在楼层上设置固定铁块辅助装置,但辅助装置和铁块不能超出楼层范围且不能直接跟柱接触。•(2)提供大、小两种规格铁块。大铁块长、宽、高约分别为12cm、6cm与3.2cm,重量为1800g。小铁块的长、宽、高约分别为6.0cm、4.5cm与3.2cm,重量为675g。由于加载设备限制,模型中附加铁块总重量不得低于15kg,不得超过28.5kg。铁块可以叠放。模型顶面不能放置铁块。模型要求•(3)模型顶面上应放置水箱,且水箱内注入不低于10cm高的水(含水箱约2.6Kg)。水箱只允许竖直、正向(水箱盖朝上)放置(水箱容量为4L,尺寸155mm×155mm×257mm中155mm×155mm为上表面盒盖的外轮廓尺寸,而与模型顶层直接接触的水箱下底面外轮廓尺寸为124mm×124mm)。•(4)模型试验仅在单一水平向施加地震作用。试验时模型放置方向由参赛者自行确定。加载与测量4.1加载设备•结构模型采用WS-Z30小型精密振动台系统进行模拟水平地震作用的加载,考察模型承载力。图4水平振动台和激振器图5功率放大器加载与测量•4.2输入地震波本次竞赛采用振动台单方向加载,通过输入实测地震动数据模拟实际地震作用。振动台输入的地震波取自2008汶川地震中什邡八角站记录的NS方向加速度时程数据,原始记录数据点时间间隔t为0.005s,即数据采样频率f为200Hz,全部波形时长为205s,峰值加速度581gal。截取原始记录中第10s~42s区间内的数据,并通过等比例调整使峰值加速度放大为1000gal,作为本次竞赛加载所用的基准输入波。加载与测量•4.3荷载施加方式竞赛加载共分三级进行。在三级加载中,通过控制加载设备输入电压和地震波数据采样频率获得具有不同输出峰值加速度和不同卓越频率的地震波,以全面检验模型对于不同强度和频谱成分地震波作用下的承载能力。加载时功率放大器的增益(Gala)旋钮统一调至90度标识,此时三级加载的设备输入电压和数据采样频率控制值如下.加载等级输入电压采样频率加载时间台面最大加速度参考值第一级0.4V200Hz32秒0.353g第二级0.6v250Hz26秒0.783g第三级0.7V300Hz21秒1.130g表1振动台在台面空载工况下实际输出的台面最大加速度加载与测量•4.4台面振动加速度峰值的测量在对每个模型的每一级加载过程中,都通过传感器对台面振动加速度进行实测。本次竞赛采用的加载设备所允许的台面最大位移为±8mm,若一些模型在加载过程中,振动台台面位移超限,致使台面与限位装置撞击,产生高频加速度分量,将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实测的台面振动加速度将经过滤波处理后输出,设定加载设备的滤波限值为低通20Hz。加载成功后,取表1所列相应加载等级的台面振动加速度的参考值I,用于最终模型效率比的计算(参见第七项:评分标准)。加载与测量•4.5模型失效评判准则•在进行加载时,出现下列任一情形则判定为模型失效,不能继续加载。同时,将上一个加载级别视为该模型实际所能通过的最高加载级别,并作为模型效率比计算的依据(参见第七项:评分标准)。•(1)第一级加载时:模型中的任一构件出现破坏;•(2)第二级加载时:模型的主要构件——梁和柱中任一构件出现破坏;•(3)第三级加载时:模型整体或任一楼层发生坍塌或任一柱脚脱离底板;•(4)每一级加载过程中有铁块脱落或水箱飞出。•上述失效准则中的“构件破坏”定义为构件出现明显开裂、断开或者节点脱开。模型材料•竞赛期间,承办方为各队提供如下材料用于模型制作。•(1)竹材:用于制作结构构件。有如下二种规格:编号竹材规格款式单张重量(g)11250×430×0.35mm本色侧压双层复压竹皮18621250×430×0.20mm本色侧压单层复压竹皮108•竹材力学性能参考值:弹性模量1.0×104MPa,抗拉强度60MPa。(2)502胶水:用于模型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固定。模型材料•(3)热熔胶:用于铁块,水箱与模型的固定。•(4)模型底板:底板厚度约8mm,长与宽分别为33cm和33cm。底板上除预设孔洞外,不得另行钻孔。•(5)砂纸:用于打磨竹材的边角。•以下制作工具参赛选手自备:美工刀、钢尺、锉刀、改锥等。模型现场安装、加载及测试步骤•6.1模型称重•模型净重MM(不含底板和螺栓)的测量将采取如下方式:•①在各队上交作品时发放底板,并进行底板称重,记为MM;•②各队制作完模型,将模型在底板上固定好并重新提交模型(注意,此时并不安装铁块和水箱),对模型进行总质量称重,记为MT;•③模型净重MM(不含底板和螺栓)按下式计算:MM=MT-MB。以上质量计量单位均为g。模型现场安装、加载及测试步骤•6.2赛前准备•(1)模型称重:将制作好的模型(不含底板、铁块和水箱)称重(精度0.1g),将模型安装在底板上。•(2)进行高度测量,测出每一层所放置铁块的最底面至模型底板的垂直高度hi;测出模型实际总高度H;以上高度计量单位均为cm。•(3)得到加载指令后,将铁块固定在模型上,核查每层铁块的数目及覆盖面积是否与所提交方案吻合,计算每层承受的附加铁块质量Wi;统计水箱中的注水质量(WW);•(4)根据式(1)计算模型等效负载重量We:=()100ieiwhH模型现场安装、加载及测试步骤•(5)迅速将模型及底板安装在振动台上,紧固螺栓,固定水箱,准备进行加载。赛场内安装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6)以上过程由各队自行完成,赛会人员负责监督、标定测量仪器和记录。如在此过程中出现模型损坏,则视为丧失比赛资格。•6.3加载及测试步骤•参赛队依次上场进行三级加载,每级加载完成后依据4.4的失效评判准则评价模型是否失效。评分标准•7.1总分构成•结构评分按总分100分计算,其中包括:•(1)设计图及计算书15%(共15分)•(2)结构选型与制作质量15%(共15分)•(3)加载表现评分70%(共70分)评分标准•7.2评分细则•A.设计图及计算书•(1)设计图表达的清晰性、规范性(共10分)•(2)计算内容的完整性与正确性(共5分)•注:设计图包含:结构选型及说明、节点构造、模型加工图(含材料表)、铁块分布详图、水箱注水重量。•计算书包含:结构选型、结构建模及主要计算参数、受荷分析等。•B.结构选型与制作质量•(1)结构合理性与创新性(共8分)•(2)模型制作美观性(共7分)评分标准•C.加载表现评分•本次比赛各组模型在加载环节的表现将根据其效率比Ei的计算结果进行评分。效率比Ei的计算如式(2)所示:••(2)•其中各项指标的意义与计算如下:•We为所有各层铁块的总重量(Wi)和水箱注水重量(WW),并考虑高度的加权系数后计算得到的等效负载重量,如式(1)所示;i=100eMIWEM评分标准•MM为模型(不含底板和螺栓)质量。参赛模型质量应控制在300g以内,每超过控制质量1%,将在该队所得总分基础上再扣除3%,扣完为至。•I为该级加载完成后该级振动台在台面空载工况下实际输出的台面最大加速度(见表1)。•设Emax为所有模型中的最高效率比,各模型根据其效率比结果获得的加载表现分K的计算公式如式(3):••(3)•以上A-C各项得分相加,分数最高者优胜。imaxK=70EE计算书的讲解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