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防汛避险工作的实践和经验交流怀柔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付大刚二〇一六年四月主要内容二、目前防汛避险措施具备的基本条件一、怀柔区防汛避险的工作思路三、防汛避险指示系统策略四、怀柔区防汛避险指示系统工作进展情况五、工作小结一、怀柔区防汛避险的工作思路1、防汛概况。怀柔区总面积2122.6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89%,区域内有中小河流63条,大中小型水库17座,山区内山高坡陡、沟道狭窄,受地质和洪水灾害影响的险村险户多、景区多、度假村和民俗村户多,属山洪泥石流重点防治区,汛期防汛避险任务艰巨且繁重。2、防汛避险工作思路。⑴“七包、七落实”的提出。多年来,怀柔区结合山区防汛工作特点,不断总结山区群众避险转移工作经验,完善责任体系,在原“四包、七落实”基础上提出“七包、七落实”避险措施,即:区干部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党员包群众、单位包职工、学校包学生、景区包游客;落实转移地点、转移路线、抢险队伍、报警人员、报警信号、避险设施、老弱病残等提前转移。村级防汛坚持“三自一提前”,即:村自为战,户自为战,人自为战;老弱病残等必须提前转移。⑵避险工作思路。2012年“7.21”特大暴雨灾害以来,怀柔区按照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目标和要求,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坚持以保证人的生命安全为第一要务,通过不断的总结经验,提出了防汛避险工作思路和策略。根据“七包、七落实”避险措施,结合国家防总、北京市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完善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群测群防等非工程措施,以社会化防汛为指导,重点推进避险措施落实方案,将山洪灾害防治项目成果(包括山洪灾害预案、监测预警平台软件及设备、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与“七包、七落实”综合运用,形成一套适合山区且行之有效的防汛避险策略,使得区、乡镇、村各级防汛人员做到心中有数,便于管理和使用。险村险户群众、外来游客等易于识别和执行,主动参与到防汛工作中。二、目前防汛避险措施具备的基本条件1、区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已经完成(软硬件),山洪灾害数据库日趋完善,软件平台应用已推广至乡镇。2、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已经完成,山洪灾害危险区、安全区等已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复核。3、国土部门已具备1:5万地质灾害调查成果,每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地质灾害隐患情况的核实。4、旅游部门对星级宾馆、饭店和A级以上景区防汛情况数据的完善。乡镇对民俗村户、旅游度假村防汛情况数据的完善。5、防洪规划中主要河道标准设计洪水的淹没范围信息。6、其他相关部门数据的完善。三、防汛避险指示系统策略1、危险区标识牌(地质灾害的警示牌国土部门已经制作安装),根据隐患点类型对汛期危险区域位置设置山洪灾害等标识牌,以及提示游客、外来人口等人员在恶劣天气禁入该区域,如“山洪灾害影响区域”“汛期危险区”等标识牌。2、避险路径指示牌。将涉险人员指向更加安全的区域或安全区。转移路线应避开跨河、跨溪或易滑区地带,应向溪河沟谷两侧山坡或滑坡体的两侧方向撤离转移。转移人员不要停留在凹坡处。第一步,以乡镇为单位建立统一的避险指示牌系统。3、安全区标识牌(防汛应急避险区)。结合各相关部门防汛隐患点普查数据,避险标识牌根据统一的标准设立,文字图案醒目,内容包括编号、卫星定位及报警二维码。4、避险路线疏导图。将单位区域内(自然村、度假村、旅游区、地质灾害等区域)的避险区、避险路线、安全隐患全部总汇成图,并设立在人流聚集地。为防汛演习、实际避险、游览安全提供指导或参考。5、以上标牌显著位置均印刷报警二维码,并设置编号。所有标牌位置信息均整合至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中,方便查询和调用。若游客或外来人员扫描二维码后报警可直接将手机号码信息、位置信息、避险区信息输入到监测预警平台内,无需报警可设置为连接相关在线地图的当前位置。1、以乡镇为单位,将洪水、地质灾害、旅游景区及度假村指示牌系统标识牌编号、照片、位置、概况、容纳人数等信息,通过整理录入山洪灾害数据库,并结合山洪灾害普查及调查评价成果,在山洪灾害预警平台电子图上界面化展示和调用。2、另外,也可以乡镇为单位,考虑到服务游客和外来人口,可对旅游景区、宾馆饭店、度假村等汛期风险进行评级,因没有统一的风险标准,可结合景区、宾馆饭店、度假村所在位置、规模大小、接待能力、是否处在洪水淹没区和地质灾害区、避险路线和避险区等进行综合分析评级,制作各乡镇(或区域)的防汛风险图,便于乡镇防汛指挥使用。2、第二步,将各乡镇避险指示牌系统集成到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相关数据录入数据库,并在电子图上界面化展示和调用。1、以山区各乡镇为支撑的防汛避险信息实现电子化成果后,通过区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推向各乡镇、部门,加强汛期防汛避险指挥调度的工作效率。2、各乡镇政府可结合成果制作辖区或区域的防汛风险图件,在山区旅游防汛重点区域的公路入口、主要路段或公共场所进行公示,给游客和外来人口汛期游览提供安全指示。3、利用政府或旅游网站、微信等提供查询、下载等服务,扩大社会宣传,使公众提前掌握目的地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第三步,实现防汛避险信息的共享和社会化公示。四、怀柔区防汛避险指示系统工作进展情况1、2013-2015年,我区按全市部署又开展了三年山洪灾害防治项目,至2015年年底,才初步完成了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和监测预警平台升级完善工作,因此,在这期间完成的雁栖镇、怀北镇防汛避险指示系统未应用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其它已应用的地质灾害、旅游等数据也尚不完善,还有亟待修改完善的内容。2、通过对雁栖镇、怀北镇防汛避险工作的探索和实践,发挥乡镇主导作用,我区已初步形成了山区防汛避险标准化的工作思路和策略,对山区区域避险指示牌系统进行量化和上图,以及形成初步的电子化成果,方便各级防汛人员查询和调用,有利于精准调度和指挥。3、只在安全区(防汛应急避险区)标识牌显著位置印刷了二维码进行试点,手机扫描后在地图上可获得自己所在位置信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3、下一步,我区将不断完善工作方案,逐步向其他乡镇推广,积极推进第一步基础工作的实施,并同时开展第二步和第三步的准备工作。以下是我区防汛避险指示系统的一些成果:乡镇防汛风险图防汛避险指示系统初步电子化成果防汛避险标识牌当前位置扫描二维码避险路线疏导图防汛避险指示系统示例北京江河瑞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河道警示牌转移演练五、工作小结1、防汛避险指示系统是基础性工作,需要以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旅游、民俗村户等数据为支撑,因此,普查评价等成果要科学、规范、准确,并在每年汛前进行更新,防汛部门、乡镇根据更新的成果定期对指示牌系统进行拆除、补充、更新、上报等工作,确保指示系统的完整性、规范性。2、防汛避险路线的选择需要根据避险原则,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与熟悉地形且经验丰富的村民共同现场踏勘选定,工作过程比较复杂,路线确定后在标识时,要做好位置编号、定位等工作,列入台账进行管理。3、防汛避险、风险等信息要考虑与山洪灾害预案对接,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中进行展示和应用,建立避险数据库,方便各级防汛人员查询和调用,有利于精准调度和指挥。另外,也可以使基层履新领导和工作人员快速熟悉并掌握防汛避险等情况,进一步加强避险工作的管理。4、防汛避险的各类标识牌均可印刷报警二维码,并设置编号,方便游客和外来人员在山区遇降雨或险灾情时,能够及时确定自身位置,并且能和监测预警平台进行互动报警,这是在以后工作中需要重点完善的。5、关于防汛避险社会化服务。怀柔山区旅游资源丰富,汛期游客和外来人员较多,防汛避险不仅要负责各乡镇本地群众,还要负责游客和外来人员,为他们提供精细的指引、安全提示、报警等服务,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参与到避险措施的改进和完善工作上来。服务内容包括公示防汛避险等风险信息(线上线下)、设立宣传栏和危险区警示牌、提供定位报警等互动服务、提供公益性避险场所等。6、防汛避险工作还处在基础工作阶段,有些想法还不太成熟,需要继续加以实践,进一步发挥乡镇主导作用,加大资金投入,争取项目,统一规划、制定标准并实施,早日发挥效益。不妥之处请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