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选址基址的选择及其分析,是生态建筑活动和实现可持续社区最重要的步骤。在生态选址和分析过程中,不能只看到基址本身的问题,而要将它置于更大的综合地区环境中加以考虑。对具体基址的优缺点进行分析评价时,内容可概括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国“风水”选址4.1.1中国“风水”选址“风水”理论是中国古代建筑选址、规划、营建所遵循的理论法则,避开其迷信的一面,它实际是现在称为地理学、气象学、景观学、生态学、城市建筑学等学科的综合体现,是一种从整体上把握建筑选址、规划、营建的学说。“风水”理论是基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朴素生态观而产生的,“阴阳”和“五行”学说是“风水”理论建立的基础。【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选址将风水理论用于建筑选址,就是要审慎考察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效利用自然,选择良好健康的适于人居的环境。而这种适于人居的环境往往是在三面或四周山峦环护、地势北高南低、背阴向阳的内敛型盆地或台地,它与针灸中人体上的穴位相似,故喻为“穴”。4.1.1中国“风水”选址理想的建筑基址:“背山”:可以屏挡冬季北来寒流;“面水”:建筑迎向夏季主导风,而山水受热不均还会引起地方风的交替。“南向坡地”:争取更多日照,便于太阳能的利用。“近水”:可以取得方便的水运交通及生活、灌溉用水,还可适于水中养殖。另外,水在低处,还便于排水引导,避免泥石流、山洪、滑坡等造成的各种危害。4.1.1中国“风水”选址自然地理条件对选址的影响地形地貌与地质——大范围看,地形可分为山地、丘陵和平原;小范围看,地形可划分为山谷、山坡、冲沟、盆地、谷道、河漫滩、阶地等。尊重地形、地貌防止不利地形造成的不良小气候如,霜洞效应4.1.2自然地理条件对选址的影响——地表组成与地基承载力的调查,防止建筑物产生裂缝、变形、倒塌等破坏。——避免不良地质因素,冲沟、滑坡、崩塌、断层、熔岩、地震等。4.1.2自然地理条件对选址的影响气候条件气候因素有太阳辐射、风、温度、湿度与降水。4.1.2自然地理条件对选址的影响生物多样性任何一个自然基址内的地表形态、土壤状况以及河流、植物群落、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的分布都是自然长期演化的结果,是具有生态平衡和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因此,任何一个新开发项目的基址都需要认真地把它放在更大的生态系统中,尤其是把它放在邻近的生态系统中进行细致的评估。4.1.2自然地理条件对选址的影响上海世博会场馆建设前对选址区域内的生境及植被景观结构进行了数据统计与分析,提出植被保护范围和等级的建议.4.1.2自然地理条件对选址的影响地表土地性质地表土地是否适合建设,取决于它的形态和内在性质。按土地的自然形态分为八类:地表水区、沼泽地区、泛洪区、地下含水层区、地下水回灌区、坡地、森林、林地、平地。每种类型在建筑和城市选址中都有不同的适应性。4.1.2自然地理条件对选址的影响自然地理条件对选址的影响港口、码头、船坞、水处理厂;与水有关的工业、公共事业及居住用的开放空间;农业、森林和游憩地表水区及河边游憩;某些农业;作为隔离城市建设用沼泽区港口、码头、船坞、水处理厂;需水运交通和用水的工业、农业、森林、娱乐、公共事业的绿地和居住区的绿地;泛洪区森林;娱乐;带有林地的低密度宅区;陡坡地农业、森林、娱乐、工业(不产生有毒及破坏性污染物)地下含水层区地下水回灌区森林;娱乐;低密度宅区(1ha/户);森林和林地农业、森林、娱乐、公共事业机构内的开发空间、低密度住宅(1.2ha/户)价值高的平地和缓坡地(头等农业用地)适于建筑和城市建设,可产生较高的价值。价值低的平地和缓坡地水文条件与水文地质水文条件:江、河、湖、海与水库等地表水体的状况,这与较大区域的气候特点、流域的水系分布、区域的地质、地形条件等有密切关系;水文地质条件:一般指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含水层的厚度、矿化度、硬度、水温及动态等条件,主要影响到建筑物基础埋深和水量、水质等问题。4.1.2自然地理条件对选址的影响社会环境对选址的影响现有建筑与设施基址外的建筑与空间是基址使用的重要“背景”;基址内现有建筑物再利用的可用性与经济性;与基址有关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区域交通运输条件。社会环境对选址的影响现有社会与经济条件——基址内人口分布密度、产业结构等;——凝结的文化习俗与文化内涵;——工业废地现有绿化与环境保护——树木的选择和功能布置也有很大关系;——环境保护包括环境生态保护和公害防治两方面。【小结】建筑师应该参与到基址选择和可行性研究的工作中,这些选址问题往往被忽略。考虑这些问题:一是将所有可能影响工程项目未来发展的潜在因素都提出来,以引起足够的关注;而是预料该项工程能影响到的所有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思考:1、从生态的角度进行选址应该考虑哪些影响因素?2、怎样理解中国“风水”理论中关于选址的说法?即“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参考:1、《生态建筑》,冉茂宇刘煜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生态建筑学》,刘先觉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