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乳腺癌mammarycancer概述1病因2病理3影像学表现4CONTENTS目录概述Clickheretoaddyourtitle•乳腺癌(mammarycancer)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在妇女仅次于子宫癌,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病因。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及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它是一种通常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男性罕见,仅约1-2%的乳腺癌患者是男性。病因Clickheretoaddyourtitle•已知的几种诱发乳腺癌的主要因素:•1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2遗传因素: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3其他乳房疾病。•4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5绝经年龄: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6第一次怀孕年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7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8口服避孕药。•9食物:尤其是脂肪饮食,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10饮酒。•11体重增加可能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12病毒感染•13放射线作用:易提高患乳腺癌的危险性•14精神因素:焦虑、紧张可抑制抗癌瘤的免疫病理Clickheretoaddyourtitle•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类主要有以下四种:•①浸润性导管癌,起源于导管上皮,呈浸润性生长,最多见;•②导管内癌,起源于导管上皮,局限于导管内;•③小叶癌,起源于腺泡上皮,约占5%;•④特殊类型癌少见·少于lO%。临床表现Clickheretoaddyourtitle•乳腺癌的早期可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表现出局部及全身症状。•(1)肿块:是乳腺癌的首发症状。国外报道,多数肿块位于外上象限,其次是内上及乳头乳晕区,下方较少。肿块大小不一,以2~3cm大小比较常见,多为单发,偶可多发。肿块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欠清,一般都为硬结,活动度都较差。•(2)疼痛:多数乳腺癌患者缺乏疼痛症状。由于疼痛发生较少,乳腺癌不易被早期发现。疼痛常表现为乳腺刺痛,胀痛或隐痛,如癌周伴有乳腺囊性增生也可出现周期性疼痛。•(3)乳房皮肤改变:乳腺组织被位于皮下的浅筋膜所包绕,深浅筋膜之间由Cooper韧带相连。由于浅筋膜与皮肤相连,当乳腺癌侵及乳腺间的Cooper韧带使之缩短时,会牵拉皮肤,使局部皮肤凹陷,如同酒窝,称之为“酒窝征”。另外肿瘤直接与皮肤粘连也可能造成此种情况。酒窝征在乳腺癌较早时即可出现,在患侧手臂上下活动时更为明显。•①发红及肿胀:生长较快,体积较大的肿瘤,可出现皮肤表浅静脉怒张,肿瘤局部皮温升高。如肿瘤接近皮肤表面时皮肤可发红。如癌细胞阻塞了皮下淋巴管,即可出现皮肤水肿,出现“桔皮样变”。•乳腺癌皮肤红肿以炎性乳腺癌最为典型,皮肤颜色浅红或深红,由局限的一块很快扩展到大部分乳腺,乃至全乳。触诊时,整个乳腺增厚、变硬,皮温增高,且肿胀、粗糙,有明显的桔皮样变。•②皮肤破溃:肿瘤发展到晚期,肿块长大,可使皮肤隆起,如血供不足,随着皮肤发红,变薄,可发生破溃。患者常伴疼痛,有时剧痛难忍。由于创面有大量的坏死组织及血性分泌物渗出,患者常因此出现消瘦、贫血征象。•③皮肤结节:结节分布在病变周围的皮肤时,称卫星结节,它是癌细胞沿淋巴管、乳腺导管或皮下筋膜梁索直接浸润于皮肤所致。卫星结节可单个或数个,后者多呈分散分布。•④铠甲癌:数个皮肤结节融合成片,覆盖整个患侧胸壁,并可延及腋窝至背部,甚至可超过胸骨中线,延伸到对侧胸壁。厚硬成板块的皮肤好似古代士兵所穿的铠甲,故称为铠甲癌。•(4)乳腺轮廊改变:当肿块较大时,乳腺可有局部隆起,乳腺增大。当肿瘤累及皮肤或胸肌时,可使乳房变硬,缩小。病人端坐时,患侧乳腺可提高。•(5)乳头乳晕改变:•①乳头回缩及朝向改变:乳头扁平、回缩、凹陷、朝向改变,直至完全缩入乳晕下,看不见乳头。乳腺癌所致的乳头下陷与先天性乳头内陷不同。后者经常可用手牵拉提出,而乳腺癌所致的乳头回缩不可能被拉出,而且凹陷的乳头下或周围可扪及肿块。•②乳头的湿疹样改变:最初为乳头瘙痒,乳头上皮增厚、脱屑、渗液,逐渐出现糜烂,糜烂而反复结痂、剁脱,乳晕皮肤剥脱后出现红色肉芽,乳头可慢慢变平,最后消失。•(6)乳头溢液:乳头溢液伴肿块者,乳腺癌所占的比例较大。溢液可以是无色、乳白色、淡黄色、棕色、血性等;可以呈水样、血样、浆液性或脓性;溢液量可多可少,间隔时间也不一致。•(7)区域淋巴结肿大:•①腋淋巴结转移:最为常见,转移灶较小时,淋巴结不肿大,或肿大不明显,较难触及。转移病变一般是累及胸肌外侧淋巴结,触之多较硬,不规则,活动度欠佳。•②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多位于左侧锁骨上窝或右侧锁骨上窝,病灶较硬,一般较小。•③内乳淋巴结:转移常不显著,术前无确诊的方法,只有肿瘤生于乳房内半部时,则在超根治于手术时才能发现。•④上肢水肿由腋窝淋巴结广泛转移:触诊可触到腋窝或锁骨上有固定、融合肿大的转移淋巴结。•(8)远处转移表现:乳腺癌可经血液或淋巴途径发生远方转移,好发部位以肺、胸膜、骨、肝、脑及软组织较多见。•①肺及胸膜转移:肺是乳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常表现为结节性多发转移,多为双侧。可出现咳嗽及呼吸困难、咯血、胸痛等。胸膜转移主要表现为咳嗽,疲乏、虚弱、呼吸困难,部分患者有胸痛。•②骨转移:最易受累的部位依次为脊柱、肋骨、骨盆及长骨,亦可出现在肩胛骨、颅骨等。主要表现为疼痛。•③肝转移:肝转移灶较小时,并无特殊症状,当肿块较大,或较广泛时可出现肝肿大、肝区疼痛、食欲下降、腹胀等。晚期可出现黄疸腹水等症。•④脑转移:脑转移主要表现为脑膜及脑实质转移,头痛及精神状态改变是常有的症状,并可出现脑功能不全,视力障碍等。如脊膜受到侵及可出现背痛、感觉障碍、膀胱功能障碍、排尿困难等。并发症Clickheretoaddyourtitle•1、乳腺癌患者少数在早期可有不同程度的触痛或乳头溢液。乳腺癌肿块生长速度比较迅速。乳房可有“桔皮样”改变,肿瘤表面皮肤凹陷,乳头偏向肿瘤所在的方向,乳头内陷等。而到乳腺癌晚期通过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可以并发其他一系列的症状。•2、乳腺癌患者到中晚期可出现“肿瘤食欲不振—恶病质综合征”。食欲不振既是恶病质的原因,又是恶病质的临床表现。可出现食欲不振、厌食、消瘦、乏力、贫血及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引发生命危险。•3、乳腺癌后期可出现淋巴转移,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而且肿大的淋巴结数目不断增多,互相粘连成团,少数患者可以出现对侧腋窝淋巴转移。乳腺癌后期还可以出现远处转移,乳腺癌会转移到肺部,出现胸痛、胸水、气促等症状。脊椎转移可以出现患处剧痛甚至截瘫等,肝转移可以出现黄疸、肝肿大等。•乳腺癌的并发症多数是癌症中晚期出现,患者身体状况比较差,疾病比较严重。需要积极控制癌细胞的扩散。影像学表现Clickheretoaddyourtitle•直接征象–肿块–钙化–局限性致密浸润乳腺癌的X线表现间接征象:乳头内陷皮肤增厚水肿肿瘤周围粗大血管影腋窝淋巴结肿大•直接征象(primarysigns)肿块(breastmass):结节状或不规则,多有毛刺X线片上显示的肿块小于临床触诊钙化(calcification):簇状、沙砾样、针尖状局限性致密浸润(localcompactinfiltration)•肿块–定位:位于乳腺哪个象限–大小–形态:圆形、卵圆形、分叶状、不规则形、结构扭曲–边界:毛刺样、模糊的、小分叶–密度:高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X线表现为不规则肿块,含细小钙化不规则肿块乳腺导管造影见管腔狭窄、充盈缺损、截断。乳腺癌:卵圆形高密度肿块,放大摄影见肿块局部边界模糊不清局限性致密浸润localcompactinfiltration•间接征象(secondarysigns)乳头内陷皮肤增厚、水肿肿瘤周围粗大血管影腋窝淋巴结肿大乳头内陷dentednipple皮肤增厚skinincrassation血管增多veinincreased腋窝淋巴结转移MetastasisaxillarynodesUSG表现•①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滑,常呈蟹足样生长,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无包膜回声;•②内部多为不均匀的低回声,可有强回声光点.部分有声影,较大肿块内部可见液性暗区;•③肿瘤后方回声衰减,致后壁回声减低或消失;•④肿瘤较小者恬动性好,无粘连,较大者话动性差,常与胸大肌粘连;•⑤部分患者可探及患侧腋窝处淋巴结增大;•⑥彩色多普勒检查,肿块内及周边见较丰富的斑片状或线状彩色血流显示,为高速低阻的动脉频谱。乳腺癌的CT表现•乳腺内不规则形肿块,可见沙粒状钙化•可显示邻近皮肤及胸壁改变•可显示内乳、胸肌间及腋窝淋巴结肿大•多用于乳腺癌术后复查,同时显示有无肺转移、肝转移CT表现:乳腺不规则肿块,钙化显示不如X线平片,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其它间接征像。左乳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内乳淋巴结•钼靶:无法显示内乳淋巴结•超声:肋骨及肺组织干扰•MRI:心脏、大血管的搏动伪影呼吸运动伪影肺组织干扰空间分辨率•内乳淋巴结-CT检查最具有优势左乳癌术后,左侧内乳淋巴结增大左乳癌术后化疗后复查左内乳淋巴结缩小乳腺癌胸肌间淋巴转移Breastcancerwithlymphmetastasis左乳癌术后CT扫描胸大小肌之间多发结节影提示IPNs转移左乳癌术后化疗后CT扫描胸大小肌之间多发结节影较前缩小左乳腺癌术前胸肌间淋巴转移左乳癌化疗及左乳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3月:两肺及脑多发转移乳腺癌内乳、胸肌间及腋窝淋巴肿大FusionimagingofFDG-PET-CT1、直接征象:乳腺肿块:T1WI为低信号,T2WI上癌瘤的信号强度与其内部的细胞、水和成胶原纤维组成比例有关。成胶原纤维所占比例越大,信号强度越低。细胞和水所占比例越大信号强度越高。MRI表现轴位SET1W、T2W及增强FSPGR乳腺癌:3DFSPGR平扫及增强毛刺征边缘强化征rimenhancement血管增粗增多Bloodvessel乳腺导管癌乳腺导管癌•丛状结节•“腺管征”多灶性Multifocalbreastcancer平扫T1WI增强T1WI减影后MIP68岁/F,右侧乳腺癌根治术后8年再发左侧乳腺癌双侧乳腺癌:浸润性小叶癌双侧乳腺癌致密型乳腺,右乳下方结节影保乳术后化疗前保乳术后化疗后保乳术前保乳术后化疗疗效的MR评估保乳术后6年:瘢痕处多中心复发不同病理类型的特点A粘液腺癌含有大量粘液,表现为高信号。B硬癌因间质较多并有胶原变性和钙化等,常为低信号。C、炎性乳腺癌由于淋巴管及毛细血管充血扩张和皮下组织广泛水肿,表现为大片边界不清的高信号影,正常乳腺实质结构消失。左侧炎性乳癌:水肿及皮肤增厚左侧炎性乳癌2、间接征象:皮肤局限增厚和收缩;皮下脂肪层水肿;乳头凹陷。肿瘤沿导管浸及皮下、乳头及乳晕。•癌灶周边结构的改变乳头内陷,皮肤增厚水肿乳腺后脂肪间隙及胸肌侵犯腋窝淋巴结肿大胸肌、乳头浸润•乳腺深部癌灶可侵犯胸肌甚至胸壁组织,常规X线钼靶和B超等常规检查不能显示深部结构•胸肌浸润的MRI表现(1)乳后脂肪间隙的破坏、不连续(2)胸肌异常强化:呈斑片状、结节状或条带状胸肌浸润及乳头乳晕受累皮肤及胸肌筋膜侵犯乳腺腋窝淋巴结转移乳腺癌广泛导管内浸润3、动态增强扫描,肿瘤有不同程度的增强,曲线呈速升速降型,少数呈平台型。乳腺癌的浸润性生长小乳腺癌乳腺MRI新进展一、减影技术有利于显示血管乳腺癌减影有利于区分出良恶性病变•Beforecontrastaftercont

1 / 26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