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场上如何做好个人防护临安消防大队制作•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层、化工、人员聚集场所及群死群伤等重大恶性火灾层出不穷,这给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和自身防护也带来了新的课题。美国的“9.11”事件、湖南衡阳“11·3”火灾、黄岛油库火灾、西安液化石油气大爆炸等造成多名消防队员殉职,这在我们消防队员的自身防护方面再次敲响了警钟。虽然他们的英勇行为值得我们学习和赞扬,但我们应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灭火救援中消防队员的自身防护,以便更好地完成灭火救援任务,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实现“泰山”般的责任。防护器材是消防指战员在执行灭火救援任务时为了有效保护自身各部位免受伤害而佩戴的个人装备。拥有并合理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可以有效避免人员伤亡,反之,消防员的人身安全就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目前消防部队在个人防护装备配备使用上存在以下几种现象,一是无装备可用。由于个别地方领导缺乏对消防员防护装备重要性的认识,投资少、补充慢,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远远不能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差的地方,由于经费投入不足,个人防护装备配备更加滞后,与灭火救援行动的实际需要较大差距。由于缺少起码的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使灭火救援的成功率和消防员火场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一、要提高消防队员的自身防护能力,拥有并合理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是前提和关键。2000年1月9日20时20分,某市一大酒店发生特大火灾,造成12人死亡,16人受伤。在灭火救援战斗中,由于缺少防护装备,消防官兵只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凭勇敢与火魔抗衡,结果5名战士由于吸入大量有毒气体中毒休克。二是有装备不能用。有些地方购置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不经过正规渠道,致使配备的装备不符合标准,在关键时刻难以发挥作用;也有些地方对配备的消防员防护装备使用管理制度不落实,人为造成短缺;更有的害怕训练损坏器材装备,装备器材购进后,束之高阁,刀枪入库,不能保证投入正常的战备执勤,难以形成人与装备的最佳战斗力结合。2003年5月24日,甘肃省兰州市消防支队战士介哲在执行社会救助任务时,因为安全绳不合格、安全系数达不到标准,不幸发生意外。三是有装备不愿用。有些指挥员和战斗员火场战斗中盲目蛮干,勇猛有余,经验不足,不愿意、不善于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或使用不当造成人员无谓伤亡。如自来水厂氯处理装置器管道破裂,发生氯气泄漏。在处置中,由于防护措施不严,高浓度的氯气通过空气呼吸器面罩边缘被吸入体内,或渗透战斗服通过皮肤吸收,造成10人不同程度中毒。二、在高层和一般建筑火灾中导致消防队员伤亡的几种客观原因防止伤亡的对策:•(一)、在高层和一般建筑火灾中导致消防队员伤亡的几种客观原因:1、建筑物倒塌。高层和多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建筑物倒塌致死是消防队员伤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据国外一些权威机构统计,“9•;11”灾难事故发生后,失踪、死亡的达6000多人,在参加此次恐怖事件救援中,有近300名消防队员殉职,纽约市消防局局长和副局长也献出了生命。2、热对流十分危险。在建筑火灾中,火焰和热烟形成向上运动,是一种危险的热传导形式。它能使战斗在楼层上的消防队员致死或陷于困境。如果在着火层以上楼层开展灭火救援工作时,可能被楼层下的火焰、高热的烟或沿着楼梯向上流动的热气流阻碍而难以撤退。3、被落下的物体击中。在灭火救援或清理火场时,可能被熏烧过的物质砸在身上;破碎的玻璃从窗子上掉下来;人们为逃出而踩过的框架等都会掉下来砸在身上。火场上最有可能落下物体的位置是被燃烧过的建筑物的周边物体。4、消防电梯。消防电梯虽然具有一定的防烟和防高温作用,燃烧的火也可以使消防电梯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如在2000年俄罗斯莫斯科的奥斯坦金诺电视塔发生火灾时,就有消防队员困死在消防电梯中。5、烟气。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烟雾是阻碍人们逃生和进行灭火行动,导致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化的高层民用建筑,可燃装饰、陈设较多,还有相当多的高层建筑使用了大量的塑料装修、化纤地毯和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家具,这些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气和热量,同时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据英国对火灾中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统计表明,由于一氧化碳中毒窒息死亡或被其他有毒烟气熏死者一般占火灾总死亡人数的40%~50%,而被烧死的人当中,多数是先中毒窒息晕倒后被烧死的。由于内部结构复杂,消防队员进入烟雾迷漫的房间进行火场搜索时,会在火场上迷失方向,特别是在没有配戴空气呼吸器或携带的气瓶空气消耗殆尽时,容易造成消防队员伤亡。6、轰燃。当一个房间内充满着可燃气体或处于阴燃状态,在打开门窗的瞬间进入大量的空气,遇火源而发生轰燃,虽然只是一瞬间,但对人的安全有很大的危险,甚至造成伤亡。7、火焰和热。火焰的温度可达到1000°C多,有些超高层建筑采用钢构件,在1000°C火焰的烘烤下钢构件不超过15分钟就失去承受力。物质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在干燥的空气中,如果达到一定的温度,而人体没有防护装备就会疼痛难忍。在人体很快吸热的情况下,它超过了从体内蒸发出来附在人体表面的湿气的消耗,于是造成人员死亡。还有燃烧产物、窜火、能见度低等原因及清理火场时都有可能导致消防队员伤亡,主观上的因素如指挥不当、火情侦察不细、个人防护装备缺、防护意识差等都能不同程度的造成消防队员伤亡。(二)、消防队员在高层和一般建筑火灾的灭火救援中防止伤亡的对策:做为消防队员来说,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是第一使命,同时,加强自我保护也是为了更好地投入到灭火救援中。事实上,在建筑灭火救援中只要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有些情况是可以避免的。1、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意识。在进入“知识经济”的新世纪后,各种高科技、新材料、新知识不断产生并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如今高层建筑作为城市建设的亮点更是突飞猛进,内部功能和设施日趋复杂,内部消防设施也日趋完善,如消防控制室、自动报警设施、自动喷淋设施、避难层、防排烟设施和通风设施等。作为一名消防队员来说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要有清醒的认识,要紧跟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是要强化灭火应用战术、火场供水、燃烧学等基础理论的学习,做到会侦察、会计算、会分析、会判断;二是要加强计算机、建筑学、化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和研究,不断拓宽知识面;三是要熟练掌握破拆、侦检、救生和车辆等装备的有关技术参数,保证在火场上运用自如;四要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强化消防官兵的安全意识,减少盲目性,从而有效的避免伤亡。2、知彼知己,掌握灭火救援的主动权。高层建筑内部结构复杂,一般都在设计时就满足多功能设计要求,平面布置比较紧凑、注意空间利用。作为消防队员来说,要熟悉高层建筑的消防控制中心、疏散通道、避难层、消防管网等固定设施,在平时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火场上做到攻退自如、临阵不乱。在组织人员进行火情侦察时要做到:一是侦察小组力量要精干,掌握着火部位、火势蔓延途径、火场主要方面、被困人员等主要方面的情报,为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二是在火情侦察时要运用消防控制室的内部监控系统进行侦察,充分运用各种先进仪器和设备;三是火情侦察要贯穿灭火救援战斗行动的始终,使每名消防队员随时得到更准确的信息,避免盲目行动;四是随时都要有人进行观察,防止建筑物倒塌或某个构件掉落。3、加强个人防护,提高抵御各种危险的能力防护装备是消防队员在灭火救援中进行救援时用于保护自身安全的必备装备,也是消防队员在紧急情况下自救的重要武器。消防队员在灭火救援时一定要佩戴空气呼吸器,携带紧急呼救器、通信电台、消防腰斧、导向绳、照明灯具、个人安全绳和消防手套等必备的个人装具,有条件的还可以带上漏泄通信救生安全绳、生命探测仪、热成像仪、漏电探测仪等先进仪器。4、加强心理和体能训练,提高消防队员自身的素质在现代灭火救援条件下,各种危险因素(如能见度底、被火势隔断退路、爆炸等)的刺激会造成消防队员心理紧张、恐惧、急躁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在紧急情况下这种状态对消防队员是一个致命的危险。如果消防队员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就会激发战斗意志,增强信心,对灾情作出正确估计、果断下定决心,并采取有效行动。因此消防队员必须具备胆大心细、处变不惊、灵活机智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心理素质训练的途径有:一是加强心理教育和心理管理,帮助消防队员树立必胜的信念;二是强化身体素质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是成正比的,身体素质是增强心理素质的基础和保证,通过提高身体素质可以提高消防队员的心理承受能力;三是突出技战术训练,提高队员的适应能力;四是强化模拟仿真训练,增强心理素质训练的科技含量。5、掌握自救方法,避免人员伤亡消防队员进入火场后,意外的事情随时可能发生,特别是与外界失去联系或与队友失散而又被困于火场的情况下,要尽量利用建筑物内的固定设施进行自救,这是争取自救时间,提高自救率的最重要办法,也是最可行的方法。自救的途径有:利用室内的防烟楼梯、避难层、普通楼梯、封闭楼梯、观光楼梯;利用建筑物的阳台、通廊、避难层、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等;利用墙边落水管;利用个人安全绳进入着火层下几层或避难层;启动喷淋和报警设施。6、加强通信联络,提高快速应变能力在进入建筑内部搜救被困人员时,要保证消防队员之间的联络畅通,根据最新的报道,在美国的“9。11”事件中,当时在空中盘旋直升飞机上的警察已经发现大楼有倒塌的危险,但因为没有及时与进入大楼的消防队员联系上,使在大楼内部的消防队员没有迅速掌握险情,而导致消防历史上一大惨剧。另外,在救援过程中,要成立专门的观察小组,最好请建筑方面的专家参加,观察小组的任务就是随时观察着火建筑物和毗邻建筑群发生的一切情况,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火场指挥部,供火场指挥部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三、化工企业灭火抢险的个人防护措施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化工火灾抢险是一项危险性非常大的工作,稍有不慎或疏忽就会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这就需要广大参战官兵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吸取以往事故的教训,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在处置有毒气体、液体等抢险救援中,不能造成第二次伤害事故,这是战斗在一线的指挥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课题,是否造成二次伤害事故,完全取决于现场的指挥员的决策能力、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1.学习了解化危品和有毒物体及抢险救援的理论知识,汲取以往案例的经验教训,同时掌握本中队个人防护装备的性能、用途、数量、操作使用的方法,了解本支队特种防护装备用途和数量及存放的单位,对特殊的危害事故要借助和询问地方相关部门的专家和单位的技术人员,由他们提供帮助,切实增强自身防护,实施正确的处置方法。尤其是对现有装备实力和人力难以处置的事故,经专家决策后要敢于取舍,以人为本,撤离现场或放弃。2.严格遵守处置程序,不得随意和擅自决定改变处置步骤,如确定需要改变应进行侦检和专家论证。当自己队员或受害人发生中毒时,应该做好救助人员和被救人员双方的防护措施,再行救助,不得因救人心切而盲目地在没有防护器具的情况下救助,尤其对被救人员的中毒情况和有毒气体的性质及危害程度,应告知救助医院领导和医生。3.预防使用过的救助器材和防护器具造成二次伤害,对处置有毒气体、液体现场的使用器具,都应就地洗消检测,避免发生二次中毒;对个人使用防毒器具,只能一人一具,坚决禁止一具面罩不经洗消先后两人使用的情况。4.对处置灾害和抢险救援事故现场无论大小,都应采取警戒措施,主要有:借助公安民警和地方群众采取警戒措施;根据现场处置警力,利用消防队员进行警戒;采取专用的警戒带或普通绳子进行警戒;采取专用的警戒标志(反光标志、警灯等有色物体或用就地障碍物)进行警戒;采取手提喇叭、哨子、喊叫等方式进行警戒。若遇到现场危害较大,风向、水流等一时难以堵截的情况,应采取当地的广播系统作宣传或用交通工具作传播。总之,遇有复杂情况切莫惊慌,要沉着冷静科学处置,我们就一定会最大限度的或避免人员的伤亡,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二○○四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