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婚嫁探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桃江婚丧喜庆民俗之《婚嫁篇》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男女婚嫁是人生中最大的喜事。桃江的婚俗总的来说文明雅重,无独特怪异之处。只是早些年的男婚女嫁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要有一定的俗定程式。第一步提亲。一般由熟悉男女双方的亲戚朋友或地方上的专职媒人又称月老,判先生,根据双方条件,基本门当户对时,分别到两家撮合,俗称“吃六合”,双方父母打来意后,就可进入第二步。第二步合八字。女方父母把自己女儿的生庚八字出生年月日时用一张红纸写上交给媒人送到男方家,男方父母请阴阳生先生根据男方的生庚和女方的生庚比合一下,如不犯相冲相克,就可进入下一个程序.第三步“过脚”。就是由人媒人带着男的到女方家去,让女方父母“面试”一番。但一般是不让男女互相见面相亲的。当然大多数女孩子也会躲在暗处偷偷地瞄上两眼未来的夫君,有的也利用给客人端茶的机会让双方照一面,但不可交谈的。第四步“扎根”。就是现在的定亲。在扎根之前,女方会托媒人到男方家去“剪鞋样”。就是把男方穿多大的鞋的尺码用纸剪成鞋样子拿来,让女方日夜开始作“扎根鞋”,一般要作四单二棉,有的还要给未来的“家爷家娘”和未婚的小叔小姑也做一两双鞋。到了扎根的这天,男方带着“扎根礼”去女方拜见未来的岳父母大人,岳父母就把“扎根鞋”打发准女婿带回,这门亲事就算正式订下来了。订下来后,女方家庭就要请起木匠、漆匠、篾匠、机匠织布的》、弹匠打棉被的等一干匠人师傅在家忙着为待嫁的女儿准备嫁妆.第五步“送日子”。等女方的嫁妆基本准备就绪后,男方就会请阴阳先生选定结婚做酒的好日子。日子一般要选两个,随女方去挑选一个,这样做一是对女方的尊重,更重要的是要让女方错开“搞好事”的那几天,选定的日子用一张红纸写好,上写“喜报佳期:兹定X月X日吉时迎亲完娶”。第六步“过礼”。就是下聘。确定完婚日子的前七至十天内,男方就要带着聘礼到女方家去过礼。至于要过多少家则由准岳父母自定,一般与女方平时有来往的亲戚都要下到。聘礼的数量和质量可根据男方家庭经济状况而定,但要基本体面,给岳父母的这份主聘礼至少要这些东西:一边连头的猪肉,一对三斤重的红鲤鱼,一坛酒,一只羊或鹅,四百印了花点了红的粑粑,八个以上双数的“封子”。下聘就是认亲戚和接喝酒送亲,因此对其他亲戚都要有一份由带肘巴子的肉、酒和“封子”构成的礼信。第七步迎亲。这一步和现在的接亲差不多,只是那时没有车子,只能靠花轿和步行罢了。迎亲的前一天是男女双方家里最忙碌的一天,女方家里要忙着接待来打发“嫁娘子”的上下邻舍,还要准备“花期酒”招待第二天送亲的亲戚客人,特别要招待和感谢女方的娘舅----老木本。男方家也要摆“待媒酒”也叫“铺床酒”招待媒人,感谢他“千行百步”从中撮合成全。还要特地敬酒感谢男方外婆家的“老木本”。第二天,媒人带着新郎公和接家私嫁妆的礼客子一行人等前往女方迎亲。最不能少的是还要带一份“告祖礼”。一行人到女方家饮过“五道茶”后,礼客子就开始把女方陪嫁的箱笼柜桶、垫盖衣物等全部捆绑妥贴,准备发亲。这时当家人就在堂屋当中,摆上“三牲酒礼”,点上香烛纸蜡,父亲领着女儿跪拜在祖宗牌位面前,告别宗祖,祈求列祖列宗庇护出嫁女儿一生平安快乐。爆竹响过,抬嫁妆的先行起程,稍后是新娘子新郎公媒人伴娘等发亲上路,步行三百步后再上轿。这三百步内不能快走,只能轻移莲步,三步一回头,缓缓“行亲”。一是表示斯文雅重,二是寓意舍不得离家。待新娘子起轿后,王爷新娘的父亲才带领一众“上亲”出门上路。一般母亲是不送亲的,女儿走后,母亲便会倚门凝思,目送女儿远去,想直自己养育了多年的骨肉从此天各一方,脱离卵翼另立家门,不觉潸然泪下,欢喜之中渗着些许伤悲。迎亲队伍接近男方家门口后,先由礼客子把嫁妆抬至新人房中安放,再由两名有子有女长得熨贴办事干练的“铺床婆”铺床。新娘子的锦被里是放了红包的,铺床婆在铺床前要送贺喜,念完“铺床铺床,夫妻好合百年长,铺床铺床,早生贵子入科堂”后,才可铺床得红包。铺床完毕,新郎领着新娘进屋,拜过天地双亲后,入洞房。新郎新娘挨坐在新婚床沿,“铺床婆”端来两盅红蛋茶,夫妻挽手交盅吃过红蛋后,迎亲过程完结。新婚延席的礼仪与程式与现在基本相似。这里重点介绍一番“闹洞房”和“吃抬茶”两个婚俗习惯。闹洞房是在下午进行的,闹之前,主持人会先与“王爷”及上亲打个招呼,让他们回避,征得他们同意才进行。尽管新婚三日不分大细,但这点说明我地的民俗还是比较文明礼貌的。在大家的嘻闹声中,爱热闹的小伙子们首先用锅沫烟把家爷家娘的脸打黑成“烧火佬”,如果家爷年纪大了,也可以找新郎的哥哥或小叔子代替。放一根叉火棍和吹火筒到新婚床边,然后推拥着把“烧火佬”推到新婚床上盘腿打坐。“烧火佬的“盖卦”仪式就开始了。众人把“烧火佬”的布鞋脱下来代替卦,“烧火佬”先是念“告”请师傅,告文是这样的“一心迎请,请起裤档庙,吊将军,吊进吊去显威灵。八十岁婆婆来相请,晕头搭颈不做声,十七八大姐来相请,红头赤脸来相迎,牛栏杠上搭三下,吓得黄牛叫不停,青石板上搭三下,半天空里起火星,媳妇房中搭三下,新媳妇娘脸发红,请得师傅锦帐坐,发福发贵传真经。”请过师傅就转过脸来请师傅娘。告曰“一心迎请,迎请师娘丑八婆。师傅娘样范真好笑,暴牙齿,扎额头,眼睛上面冒眉毛,列嘴巴,红鼻头,头发好象搂鸡毛。弄肩膀,烂耳刀,胸门前鼓起两只猪尿泡。罗背子,水牛腰,方桌屁股XX骚……。脸上打起红嘴巴,胯里夹起荞麦粑,身上补起红补巴,手里提起尿桶把,脚上生起火疮疤,白屁股坐在马桶上,噼哩叭啦盖三卦”。念完这些带浑而灰谐的“告语”后,“烧火佬”把两只鞋子做的卦合起来,朝床下一丢,又送恭喜道:“第一卦,是阳卦,新媳妇叭起胯,新郎公倒起把,恭喜早日生个胖娃娃”。新媳妇在众人的取笑下含羞隐笑拾起床前的鞋卦,交递到“烧火佬”手中,并递上一个红包给“烧火佬”。烧火佬又把鞋一丢,念道“第二卦,是胜卦,家爷爱媳妇,媳妇爱家爷,恭喜一家和睦乐哈哈”,新媳妇又把鞋和红包递上,烧火佬又重复一次,道“第三卦,是阴卦,新郎打豆腐,谁谁吃粑粑,夫妻好合并蒂花。<这谁谁在现场可随便指一个看热闹的人>”。新媳妇又要拾一次鞋和递一个红包。有的口才好,不怕野的烧火佬一连可以盖上十卦,都是讲的痞中带好的祝福话,逗得众人哈哈不止,一派欢愉热闹。天黑后就开始闹“吃抬茶”了。主人在堂屋和空房里摆上方桌,中间用红漆桌合摆满红薯片、炒包谷、瓜子花生等碟子料,玩热闹的的上下邻舍、大人小孩都来吃“抬茶”。所谓“抬茶”就是用红漆茶盘装满茶,新娘新郎协力用各种亲昵的姿势端到客人手中,花样有挽手茶、搭肩茶、抱腰茶、贴面茶、打啵茶等等。客人要吃什么姿势的茶,新奶娘新郎就得做,生不得气的,越闹越证明你人气旺。客人每接一碗茶都要送一个贺喜。如新人抬的是搭肩茶,你就可以说“手搭手肩搭肩,牙齿咬打舌子尖,恭喜早生贵子典状元”。口才好出得众又装得水多的人,一连能喝上十来碗,衣袋里的碟子料也会装得满满的呢。喝茶中,客人们不时插科打诨,拿新郎新娘和在场青年男女取笑,惹得嗔骂嘻戏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门开心。第二天吃过“出堂宴”后,“王爷”等上亲就要“叫炒烦”打出堂了。婚事的最后一卦爆竹响过后,新婚夫妇就会双双出来送客。送一段路以后,王爷和上亲中的长辈就要拿出红包,叫做“回步红包”给女婿,说请转不要送了。如果新郎坚持要再送一程,王爷和上亲们又要拿一次红包,据说有的要拿七八回红包的。至此,除了新婚夫妇要在第三日去女方“回门”外,婚礼就算完美结束了。益阳的传统婚俗习惯清末.民国时期,区境嫁娶多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历沿旧俗语,婚制多为一夫一妻单偶婚,亦有富豪官宦娶三妻四妾者。还有较多的表亲婚和童养婚。其他如转房婚.招夫婚,间有存在。新中国成立后,区境普遍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一夫多妻制被彻底革除,民间婚俗有较大的改变。定亲旧时,男女结婚年龄多在16至20岁之间,一般男大于女,有“宁肯男子大一甲,不愿女子大一春”之说。清末时嫁娶,习依纳采、问名、纳谷、纳征徵、请期、亲迎等6礼。即先由父母托婚,尊称媒人为“月老”。再由媒人根据男女双方的年龄相貌和门当户对等条件,分头说合。如双方父母同意,女方即将闺女出生的年月日时,用红纸写明,包好后又在红纸封面上写上“天作之合称“红庚”。择日由媒人送往男方,称“送八字”。男方收到红庚后,要藏在神龛罄坛内。凡在3日内无不祥预兆为大吉,信为“合天婚”,订婚就算完成。还有的请相士占卜合婚,男女生庚相合在五字以上者,算“合庚吉利”,届时再写出庚书,男女双方各执一份。婚礼清末.民国时期,区境民间办婚事,程序颇多,也较热闹。男方要分别备办待婚酒.入堂酒.夜酒和出堂宴,以招待婚人和宾客。筵席多尽主家所有。结婚之日,男方须派人迎接,谓之接亲。运送女方嫁妆或男方往女家送礼之人,谓之礼夫。接亲时,新娘须头盖红纱,轿停于女方门外先迎女高宾,后迎新娘。新娘出轿时,不少地方习以一人张伞遮神龛。新娘进入堂屋立即举行拜堂礼。其时,新郎要肩披红绸,由傧相引入房内。然后新郎新娘并立,先拜花烛,再相对拜。后入洞房坐于床,吃交杯茶,谓之合卺。继后是出拜,亦称“告祖”,礼成后,则公别拜见尊长亲属,谓之“分大小”。先拜双方父母,后拜亲戚,受拜者,均应馈送“接拜钱”,即“见面礼”。入晚要闻洞房。对闹房诸人,主家要皆热情接待,多以茶点待客,俗称吃“新人茶”。闹房中,习唱赞词,或称“赞茶”,多由新郎、新娘抬着茶盘逐人敬奉。闹房时,向来有“三天不分大小”之说,即家族、亲友亦可以参与逗趣。婚后,新妇皆有“回门”之俗,即于毁后第三天进行。届时,新婚夫妇须盛服浓妆,双双前往女方娘家,届时娘家备茶食果品,以资贽见。抵达后,新婚伉俪要先谒祖,次拜尊长,拜尊长时多对新郎有所馈赠。女方家的幼辈如见新郎,则新郎亦赠以小礼,人均分一分。见面毕,即由新娘引着新郎至女方父母寝室入坐,亲眷同入,欢语喧杂,颇为热闻。返回男方家时,夫妻出门,女前男后。昔时,还有夫妇新婚后,一月不能离家歇宿之俗,以忌“空房“。桃江婚俗,结婚时要打花鼓,并要将公公或大伯用黑粉揩花脸,美其名曰:烧火佬。看:下面这个婚礼场面。那对联还是我写的呢!桃江传统节日习俗记(二)文/汪正初三、立春节立春是农历(桃江人称为“阴历”)一年中二十四节的第一节。研制天文历法的人把每年公历(桃江人称为“阳历”)2月4日或2月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划定为立春。桃江俗谚说:“沾春三日,水热三分。”这个“春”,就是指立春。意思说,立春一来,气候就由寒转暖,水温也开始上升了。立春有时在当年阴历正月出现;有时出现时间却不在当年,而在先一年阴历十二月。例如从2000年到2008年九年中,2001、2003、2004、2006年的立春出现在当年阴历正月,2000、2002、2005、2007、2008年的立春则出现在先一年阴历十二月。桃江人把出现在先一年阴历十二月的立春叫“隔年春”,无立春节的这一年叫“聋年”。按照桃江人的传统习俗,无“立春”的聋年是不能办婚嫁的,否则就兆示不吉利,婚嫁者未来不是打单身就是守寡。其实年的无春与人的打单身守寡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在桃江人的传统习俗中,立春这一天上午,上了年纪的老爷爷会用墨笔在红纸条幅上大书“迎春接福”四字张贴于神龛右侧,并取出一木制条形插台。插台长2尺4寸,寓一年的24个节气,插台横木自左而右均匀排列12个插孔,寓一年中的12个月。老婆婆们则用鸡毛掸子掸去插台尘灰,置于香案。从野外摘来松、柏、梅、竹、柳、冬青、香椿等12种木本植物枝条,分插到12个插孔里,然后在香案上摆上果品,点燃香烛,击磬占卦,烧钱化纸,叫做“接春”。相传春神是古代神话中的句(gou)芒。《礼记.月令第六》说:“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帝太暤,其神句芒。”太暤,即伏羲氏,风姓,木德之君,继燧人氏为帝。屈原《楚辞.远游章句第五》写道:“撰余辔而正策兮,吾将过于句芒。历太皓以右转兮,前飞廉以启路。”这里的“太皓”即指太暤。句芒,伏羲的重臣,西方天帝少昊之子,名重,生前有功于民,死后成为春神,王室与民间皆祀之。《礼记》补充说:“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于东郊,还反,赏公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