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城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07~2020年)目录一、规划总则(一)规划的范围和重点(二)规划期限(三)规划依据二、规划背景三、现状与优劣势分析(一)现状分析(二)优势与劣势分析四、规划思路、目标与原则(一)规划思路(二)规划目标(三)规划原则五、空间布局与商业中心定位(一)市级商业中心(二)市级商业副中心(三)社区商业服务中心六、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实施发展规划(二)实行大型商业网点建设“听证制”(三)建立商贸流通业扶持发展专项资金(四)拓展流通新载体,培育商贸龙头企业(五)推动行业管理,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六)加强商业设施配套车位管理七、规划的组织实施附图:图1市域商业中心分布图图2市区商业中心分布图图3市区一级商业区分布图图4市区大型商业网点分布图义乌市城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市始终坚持“兴商建市”的发展战略,把商贸业作为义乌的主导产业,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巨大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义乌市抓住我国加入WTO及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机遇,加快推进国际商贸名城建设。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需要对义乌市的城市商业格局、功能与业态进行合理优化与科学配置。为了加强义乌市商业的规划管理,科学合理地指导商业的发展,大力提升义乌市商业的发展层次,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和氛围,为社会生活、经济运行提供健康的基础条件,支撑义乌国际性商贸城市的建设,特编制《义乌市城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07~2020年)》。一、规划总则(一)规划的范围和重点1、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的区域范围为义乌市域范围;本次规划的商业业态范围仅指大型商业零售网点和商业街。2、规划重点本次规划的区域重点是义乌市中心城区;本次规划的商业重点为各级商业中心和城区主要商业街。(二)规划期限近期:2007~2010年;中远期:2011~2020年;本规划的现状时间界定为2007年10月底。(三)规划依据1、《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商建发[2004]180号);2、《金华商贸流通和市区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05—2020年)》;3、《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4、《义乌市城乡一体化社区布局规划》;5、《义乌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6、其它规划与法规文件。二、规划背景1、经济全球化对商贸业的全方位影响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及企业而言,经济全球化是柄双刃剑,即机会与危机并存。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跨国流通企业广泛地应用现代管理技术、物流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全球采购业务中。目前,发达国家市场趋于饱和,跨国流通企业迫切地需要寻找新的市场,而规模潜力巨大、日益繁荣与成熟的中国市场则吸引了跨国流通企业的高度关注。我国加入WTO后,商贸业作为优先开放的行业,业已形成了全面开放的格局。一方面,跨国流通企业的进入带来了新型的商业业态、稀缺的商业资本、先进的经营理念与管理方式。另一方面,我国商贸流通业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国内流通企业将会受到更大的冲击,商贸业的结构性调整将不可避免。2、商贸业产业升级的趋势明显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推动着我国商贸业产业升级的进程。通过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电子采购和现代物流手段,大型商贸连锁企业强化了服务、订货、物流、交易和资本管理,促进了大规模经营,大大降低了商业成本。随着网络与计算机的普及,电子商务时代初现端倪。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方式相比优势明显,突破了交易活动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触发了流通领域的变革。而影响更为深刻的是,电子商务还使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全方位地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并从需求的层面引发了商贸业产业变革。3、新型商业业态的迅速发展近几年,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国际零售巨头在我国“落地生根”,上海联华、北京国美等国内大型零售企业迅速崛起,我国零售业的市场格局发生了快速的变化。以大型购物中心和连锁超市为代表的超大型零售业态和中小型便利商店并存发展的势头迅猛;专业店、折扣店、仓储式商店生机勃勃;自动售货、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等无店铺销售与店铺销售融合发展;经纪、代理制等现代营销方式,也随着信息技术的创新而飞速发展。零售业多样化的发展态势,使传统百货公司地位下降,零售业态结构的分布日趋合理。4、浙中城市群建设与“义乌商圈”的形成2006年3月发布的浙江省十一五规划指出:要努力建设三圈一群,即杭州、宁波、温州三大都市圈和浙中城市群,以带动全省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浙中城市群以金华市区-义乌为发展的主轴线,重点加强金华市区、义乌、永康、东阳等城市之间的联系,建立健全共建协作机制,形成建设合力,努力使浙中城市群成为带动浙中地区乃至浙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浙中城市群的建设与“义乌商圈”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浙中城市群的建设为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要以义乌国际商贸城为依托,发挥义乌商圈的辐射效应,整合“浙中城市群”的市场资源,将义乌国际商贸城建设成为“浙中城市群”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桥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一个与国际接轨的平台。5、义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义乌作为浙中城市群的核心之一,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义乌市2006年底户籍总人口为70.67万,其中中心城市人口规模近40万,常住总人口超过100万;预计2010年、2020年义乌市域常住人口规模分别为168~178万和220~228万。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必然会导致城市功能和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从而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条件。而城市商业的规模、结构与城市的规模有很强的相关性。6、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日益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以提高生活质量为取向的各类服务需求将越来越高。进入小康社会的居民,消费观念超前、消费欲望强盛、消费习惯时尚,服务含量高的消费需求将成为新的热点。2006年,义乌市人均GDP按户籍人口计算已超过6300美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576元,人均消费支出达14626元,人民的生活已提高到新的水平,居民的消费结构正面临着升级的良好机遇,从而对商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的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服务设施以及便利性与安全性等方面都要适应新的消费需求。表1义乌市2001~200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览表时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人均GDP(万元)2.232.573.13.784.35.01年增长率(%)--15.2520.6221.9413.7616.5表2义乌市2001~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览表时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75.085.097.0110.99128.86148.8比上年增长(%)--13.3314.1114.4216.0915.5表3义乌市2001~2006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览表时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14901274114877171531901021576年增长率(%)--10.8916.7615.3010.8313.5三、现状与优劣势分析(一)现状分析1、批发商业多,零售商业少义乌的发展得益于始终坚持“兴商建市”的总体发展战略,即以市场为龙头带动城市整体经济发展。因此,市场(尤其是专业市场)是义乌经济的最大特色和优势。目前,义乌已经形成了以中国小商品城为核心,11个专业市场、22条专业街相支撑,运输、产权、劳动力等多种生产要素市场相配套的市场体系。义乌市场总面积达260万㎡,经营商位5万余个,2006年市场成交额达418.03亿元。与批发商业的迅猛发展相比,义乌的零售商业无论企业总量,还是销售额等方面都相对滞后。2006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48.8亿元,相对于义乌170万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明显表现不足。特色零售商业街区缺乏,部分黄金地段的商业店铺也大多被批发业态占据。城市零售商业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这与城市商业发展的普遍规律存在着较大差异。2、小型店铺多,大型零售设施少从第一次经济普查的结果来看,义乌全市共有零售法人企业271家,零售业个体经营户28047户,大部分零售店铺营业面积偏小。全市现有较大规模的零售网点仅有6个,分别为“好又多”、“世纪联华”、“有加利”、“解百义乌购物中心”、“天成大厦”、“通汇商厦”。显然,义乌现有的大型零售设施难以满足70余万义乌本地居民与100多万外来人口的消费需求,也很难适应义乌构建国际性商贸城市发展目标的要求。3、传统商业业态多,现代商业业态少总的来说义乌市城市商业零售业态还处于个体户、夫妻店等为主的较低层次。这与房地产开发商对楼盘的开发缺乏统筹规划,以及开发商的开发理念与城市商业发展的要求相脱节有关。为了满足市民投资商铺、经营商铺的需要,房地产开发商开发出来的店铺大多只适用于批发贸易以及杂货店、五金店、小百货、小餐饮等“夫妻店”发展的要求,而难以满足大型超市及购物中心等较大营业面积的商业业态使用的要求。购物与休闲、文体等相结合的现代化的大型商贸设施“摩尔”(ShoppingMall)基本空白。4、商业网点分布不均衡一方面,由于义乌是“市场大市”,专业市场的发展对义乌经济与城市的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义乌城市的发展是伴随专业市场的扩张、演化、变革而不断推进的。“城市”和“市场”的高度重叠在充分体现义乌特点的同时,又存在着“商”“住”不分、“批”“零”反差和现代城市功能缺失等问题。另一方面,零售商业的分布呈现出过于集聚的格局。特别是大型零售商业设施主要集聚于绣湖广场商圈,如业态定位类似的大型超市世纪联华与好又多几乎毗邻而开;以好又多超市为主力店的世纪商城占据了绣湖广场的地下空间;解百义乌购物中心亦在绣湖广场南侧。大型零售设施“扎堆”虽然能够“隆市”,但也会带来过度竞争与交通拥堵等问题。而除绣湖广场商圈外的其它区域,特别是新建社区,却缺乏与之配套的零售商业,城市商业中心和社区商业均暴露出功能不全和业态缺失的问题,给市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二)优势与劣势分析1、发展优势――区域经济发展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义乌从传统农业小县跃升为经济强市,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指数在全国百强县市的排名为第12位,综合竞争力居全省县级市首位。浙江省委、省政府总结推广了“义乌发展经验”,并把义乌作为全省唯一的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赋予它以设区市的大部分经济管理权限。200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2亿元,年均增长16.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300美元。财政总收入达44.8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4.23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7.4%和28%。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三次产业比例为2.7:46.1:51.2,“三、二、一”的产业格局已经初步形成。2007年上半年,义乌市商贸零售业运行良好,实现社会消费品总额达81亿元,同比增长16.8%,比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从行业来看,零售贸易业增长快于批发贸易业,批发贸易业零售额27.4亿元,同比增长8.8%;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3.1亿元,同比增长23.2%;住宿餐饮业零售额9.1亿元,同比增长13.8%。――浙中城市群建设“主轴线”的区位优势义乌市地处浙江中部,是浙江中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具有明显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三大主体城市群之一“浙中城市群”中,处于金华市区至义乌的“主轴线”地位。市域对外交通目前以公路和铁路为主体框架,航空运输依托义乌机场。公路主要由杭金衢高速公路、甬金高速、S03、S37、S20省道等为主框架的道路体系构成;浙赣铁路电气化新线沿杭金衢高速公路内侧临城而过;义乌机场则是浙中地区唯一的客运机场。目前,义乌已经形成了高效快捷的道路交通网络。距浙江省域中的主要城市杭州、宁波仅需1个多小时车程;与金华市区和东阳、永康等兄弟县市也仅有30~50分钟路程;市内快速通道“10分钟交通圈”基本形成,稠佛、稠廿、稠义、青口至大陈、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