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基础知识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诗歌起源于古代人民的劳动号子,最初,诗、乐、舞是结合在一起的,统称为诗歌。后来才渐渐的把诗和歌分开。《尚书·虞书》中有“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的说法。“诗言志”中“志”就是诗的文字表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一、诗歌的起源与发展诗歌的发展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代表作有《关雎》)然后是战国末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创造的诗体《楚辞》(代表作有《离骚》)后面依次是《汉乐府》(代表作有《孔雀东南飞》),《南北朝名歌》(代表作有《木兰诗》),“永明体”(又称“新体诗”)。★“新体诗”强调声韵格律,对后来的格律诗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的代表诗人有沈约、谢朓。接下来是“宫体诗”(内容多为宫廷生活,艺术形式上则追求词藻靡丽,代表诗人有萧纲、萧绎)到唐代才有了“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分别。问题:何为古体诗?近体诗?“古体诗”也称古诗、古风,是语言古朴、格律比较灵活的一类诗歌体裁的总称,它除了用韵以外,古体诗不受任何格律的约束,在唐代以前只有这种诗体而没特定名称。近体诗,即格律诗。至唐代律诗兴起以后,人们将律诗称为“今体诗”,而把不合格律要求的称为“古体诗”。二、格律诗的分类:一、律绝,即绝句。分五言绝句(每句五字)和七言绝句(每句七字)。律绝通篇共有四句,如: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说明: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二、律诗,分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律诗通篇共有八句,如:陆游《游山西村》(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说明: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三、排律,即十句以上的律诗(有五言也有七言,但五言较多)排律有三个特点:1、十句以上(上不封顶);2、遵守律诗的替、对、粘,(至于替、对、粘是什么,后面会讲到的);3、除首联和尾联外,中间每一联都是对仗的。请看例子:题郑十八著作虔/杜甫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乱后故人双别泪,春深逐客一浮萍。酒酣懒舞谁相拽,诗罢能吟不复听。第五桥东流恨水,皇陂岸北结愁亭。贾生对鵩伤王傅,苏武看羊陷贼庭。可念此翁怀直道,也沾新国用轻刑。祢衡实恐遭江夏,方朔虚传是岁星。穷巷悄然车马绝,案头干死读书萤。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平仄格律?要学习诗词,我们必须得认识平仄。在讲平仄前,我们先了解四声(即汉语的四个声调。)现代汉语(普通话)有: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四个声调(如chang的四声为:昌、常、厂、唱)古代汉语的四声则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二者关系如下:1、平声,后代演变成阴平和阳平。2、上声,后代有一部分演化成去声。3、去声,后代绝大部分仍然是去声。4、入声,在普通话里完全消失,分别并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成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阴平、阳平)仄,就是上、去、入三声看看这个表,就更清楚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平平声→阴平、阳平[1、2声]仄上声→上声、去声[3、4声]仄去声→去声[4声]仄入声→部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部分1、2、3、4声]不懂没关系,教你一个小技巧:注:然后复杂一点的是入声字,它们都分别穿插在1、2、3、4声去了,而它的分布也没有太明显规律可循,所以我们就得把入声字单独的挑出来,以免误把入声字当平声来用,(比如,“一”,我们用今音读是阴平,因为它是入声字,所以我们就得把它当“仄”来用的),详见《入声字表》现代汉语——1、2声通常为平声3、4声通常为仄声接下来介绍一下绝句和律诗的格式——绝句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平起入韵、平起不入韵仄起入韵、仄起不入韵写诗的时候,可以按自己的喜欢或习惯选择任意一种。什么是平起、仄起、入韵、不入韵呢?起,即起头的字。但在格律诗当中,“起”指的并不是诗句的第一个字,而是首句的第二个字。这是因为,在格律诗中,第一个字通常是“中”,即可平可仄,处于比较灵活的位置,所以通常不作为标准。如: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此句的起字是“笑”,而不是“莫”。切记!仄起,顾名思义,起字为仄声(3、4声)。“笑”是仄声,所以这一句采用的就是“仄起式”。再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考考你:这一句是平起还是仄起呢?起字是第二个字,“辞”,第二声,平声。所以这一句,采用的就是“平起式”啦!至于什么是入韵、不入韵就更简单了!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而且只要格式中句尾为平者都要押韵,双句必须押韵。押韵是格律诗最基本的东西,有韵的诗句读着才朗朗上口。“韵”即韵母,两个字有相同的韵母,那么就说它们是同韵字了。如:光和霜(韵母都是ang)、柳和袖(韵母都是iu),所以它们是同韵字。还是看刚才例子,这次我们把整首都写出来: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大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韵吗?浑、豚、村、存、门这几个字,不是都押韵吗?(en和un这两个韵母虽不同,但在习惯上,我们还是认为他们是押韵的,多读读会有感觉的)这首诗的第一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还记得刚才讲的“仄起入韵”吗?这首诗采用的“仄起式”,刚才已经说过了。现在我们结合韵再分析看看,这首诗是属于“仄起入韵”还是“仄起不入韵”呢?这一句是否有韵脚呢?也就是说,这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和全诗的韵脚是否押韵呢?看“浑”字,它当然是押韵的,前面也说过了。所以,这首诗采用的格式是“仄起入韵”式。分析一首诗是什么格式,只需要看它第一句的第二个字和第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就可以啦!下面大家再看一首诗,分析它的格式,考考自己掌握了没有。。。《山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秋晚,山中黄叶飞。首先我们要找出这首诗的韵脚,“归”和“飞”。再看第一句,起字是“江”,平声。可以确定一点,这是“平起式”。再看它的最后一个字,“滞”,它与“归”、“飞”并不押韵。所以这首诗,是“平起不入韵”式。很简单吧?对这四种格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我们再来深入了解一下吧。看看这些格式是怎么样的,我们写诗的时候,该怎么运用这些格式呢?首先,是绝句的格式——五绝(平起不入韵)⊙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注:⊙代表中,即可用“平”也可用“仄”;平,为用韵。五绝(平起入韵)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五绝(仄起不入韵)⊙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五绝(仄起入韵)⊙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七绝(平起不入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七绝(平起入韵)⊙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七绝(仄起不入韵)⊙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七绝(仄起入韵)⊙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五律(平起不入韵)⊙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五律(平起入韵)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五律(仄起不入韵)⊙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五律(仄起入韵)⊙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七律(平起不入韵)⊙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七律(平起入韵)⊙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七律(仄起不入韵)⊙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七律(仄起入韵)⊙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自己刚学完格律后,会发现很多唐诗根本不符合格律,为什么呢?难道是李白、杜甫他们不懂格律?其实是因为还有一种绝句叫做【古绝】唐代诗人也写过不少,它是区别于【律绝】的,它的特点是不讲平仄和用韵,既可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有时还不粘、不对。所以我们把它归到“古体诗”那一类去。怎样区别一首绝句到底是【律绝】还是【古绝】呢?很简单,前面我们已经讲过格律了。拿到一首绝句,只要对照格律,看它是否符合格律。符合的是律绝,不符合的是古绝。看这首我们熟悉得不得了的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乍一看,这像是“平起入韵”式的五言绝句。让我们结合“五绝平起入韵式”的格律,深入分析一下。。。这是五绝平起入韵式的格律: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韵)⊙仄⊙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再来看看《静夜思》的平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相信大家已经看出来了,《静夜思》完全不符合平仄格律。并不是因为李太白不懂格律,而是因为,《静夜思》是一首古绝,所以它不必遵循近体诗的格律。三、律诗的几个要点我们所说的“格律诗”,何为“格”,何又为“律”呢?简单的来说——格,就是格式,它包括:字数、替、对、粘、对仗;律,就是指平仄、韵律。字数、平仄、韵,前面都已经讲过了,下面我们重点来看看“替、对、粘”是什么?替、对、粘在格律诗中有一种说法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什么意思呢?同样,让我们结合例子。。。先看七绝的一种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每一个“仄仄”和“平平”都是一个节奏,每个节奏的第二个字就是一个节奏点。如:夜泊秦淮近酒家仄仄平平仄仄平所以,夜泊(仄仄)、秦淮(平平)、近酒(仄仄)都为节奏而泊(仄)、淮(平)、酒(仄)为节奏点,三个节奏点是在二四六位置上的在七言律诗的几种格式中,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第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这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如果是五言,因为少了两个字,那就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了。“一三五不论”不是说随便平仄都可以的,但只要不犯“孤平”和“三尾平”就行了,这是格律的两大忌讳,这个后面会讲到的;而“二四六分明”是讲究诗朗诵时的音律美,“分明”的依据就是“替”、“对”、“粘”绝句漫兴九首(其七)杜甫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现在,我们把平仄标出来: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仄仄平平中仄平,仄平中仄仄平中。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中仄平。因为上面讲过“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所以我们只要看『二、四、六』位置上的平仄:首先,“替”:就是交替每句中的二、四、六位置上的平仄都是交替的,要么是“仄-平-仄”,要么就是“平-仄-平”不信你拿任何一句格律诗诗句都可以验证。糁径杨花铺白毡这句的相替的字是什么呢?第二、四、六个字分别是:径-花-白仄-平-仄“对”:就是平仄相对,相反如: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仄仄平平中仄平,仄平中仄仄平中。第一句中246的位置上是仄-平-仄,第二句中246的位置上是平-仄-平。“粘”:通俗地理解,就是“粘”在一起的两句,2、4、6位置上的平仄相同。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仄仄平平中仄平,仄平中仄仄平中。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中仄平。第二句中246位置上是平-仄-平第三句中246位置上也是平-仄-平小试身手: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1、第四句中相替的是那几个字?2、相对的是哪几句?3、相粘的是哪几句?答案:1、尾、鱼、刺2、“江月去人只数尺”和“风灯照夜欲

1 / 5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