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液氯泄漏事故组员:吴培勇、张雯、李东振、李俊嘉、杨雯婷、杨骥彦、沈捷、陆玉倩、陈旭龙、陈波事故简介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上行线在2005年3月29日晚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超载有约35吨液氯的槽罐车与一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液氯大面积泄漏。周边村镇27人中毒死亡。肇事的槽罐车驾驶员逃逸,货车驾驶员死亡。事故造成了公路旁3个乡镇大量村民中毒。事故经过司机逃逸延误最佳救援时机事故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上行线103K+300M处29日晚,导致液氯大面积泄漏,造成27人死亡。据介绍,29日晚,一辆载有约35吨液氯的山东槽罐车鲁HO0099与山东货车鲁QA0398相撞,导致槽罐车液氯大面积泄漏。由于肇事的槽罐车驾驶员逃逸,货车驾驶员死亡,延误了最佳抢险救援时机,造成了公路旁3个乡镇村民重大伤亡。到3月30日下午5时,中毒死亡者达27人,送医院治疗285人,组织疏散村民群众近1万人,造成京沪高速公路宿迁至宝应段关闭20个小时。下午3时30分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已恢复正常通车。27人中毒死亡万人疏散到3月30日下午5时,中毒死亡到达27人,送医院治疗285人,组织疏散村民群众近1万人,造成京沪高速公路宿迁至宝应段关闭20个小时。事故发生后,淮安市委书记丁解民、市长樊金龙和当地有关部门负责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救援,组织疏散群众。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和省长梁保华也赶赴事故现场,看望受灾群众,慰问抢险人员。江苏省政府还成立了3.29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和事故调查组,副省长李全林任指挥长在现场指挥救援。目击现场绿色麦地一夜变黄30日凌晨3时40分左右开始,现场施救人员开始清理现场。在现场看到,两名消防战士在给解放车头喷水,他们解释,解放车上的液化气罐内装有易燃气体,必须控制一切可能出现的危险,“如果解放车着火,后果不堪设想。”而槽罐车的阀门已经破损,缺口被消防战士用木头堵上。整个槽罐车内装有约32吨液氯,有关人士说,估计已经泄漏了“三分之二”。事故发生地的东北侧是一片麦田。这个季节的小麦,本应是翠绿的,但是这片麦田呈现出的却是金黄色!村民告诉记者,一夜之前麦田还是绿色的,但是经过几个小时的氯气“浸泡”,绿色的小麦已变成可以收割时的颜色,金黄一片。再次泄漏的危险曾多次逼近施救人员本想将破损阀门加固后再将之吊起运离现场,但8名消防战士在努力了20分钟后不得不撤出,因为残留的约10吨液氯在被吊起时很难控制平衡,如果再引起槽罐内的压力失衡,极有可能引发第二次泄漏。30日早晨5时40分左右,就在施救人员实施进一步清理方案时,突生意外。事故现场东北侧的田野间突然升起一股薄雾,迎风而来的是一股刺鼻的呛味,氯气突然再次扩散,现场工作人员立即要求在场所有人员向远离事故现场的东南侧撤退。薄雾每次逼近,营救人员就向外撤出,短短半个小时内,记者不得不随着数百人、几十辆警车和消防车组成的车队3次外撤。30日中午11时左右,吊车终于成功将槽罐车吊起至一平板车上,下午3时左右,槽罐车被放置在小河中,消防战士已提前用土包搭成围堰,以防灌注的化学药剂外泻。30日下午3时30分左右,现场清理工作完成,封闭了近20个小时的京沪高速恢复畅通。数个村庄被毒气笼罩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紧急出动组织施救。目前中毒村民已送医院治疗。截至3月31日上午10时,事故现场还未清理完毕,槽罐车内估计还残存10吨左右的液氯。当地政府已紧急疏散了3000户村民。有关部门正采取措施防止二次泄漏发生。领导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对这起事故高度重视,立即指示江苏省委省政府要全力做好救治伤员及善后工作,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并要求安全监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协助做好处置事宜。在黄菊的带领下,各级领导积极应对,妥善处理。在事故现场,省政府成立了“3·29”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李全林副省长任指挥长,省有关部门和淮安市政府负责同志参加,成立危险源处置组、受灾地区清查组、医疗救治组、交通疏导组、综合组以及事故原因调查组等工作小组,迅速消除危险源,全力救治受伤人员,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着手研究事故善后措施。液氯的性质1.理化特性液氯为黄绿色的油状液体,有毒,在15℃时比重为1.4256,在标准状况下,-34.6℃沸腾。在-101.5℃时凝固,如遇有水份对钢铁有强烈腐蚀性。液氯为基本化工原料,可用于冶金、纺织、造纸等工业,并且是合成盐酸、聚氯乙烯、塑料、农药的原料。用高压钢瓶包装,净重500kg、1000kg,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防火、防晒、防热。2.对人体的危害液氯对眼、呼吸系统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反射性心跳骤停。急性中毒:(1)轻度者出现粘膜刺激症状:眼红、流泪、咳嗽,肺部无特殊所见;(2)中度者出现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表现,病人胸痛,头痛、恶心、较重干咳、呼吸及脉搏增快,可有轻度紫绀等;(3)重度者出现肺水肿,可发生昏迷和休克。有时发生喉头痉挛和水肿,造成窒息。还可引起反射性呼吸抑制,发生呼吸骤停死亡。慢性中毒: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水肿;可引起职业性痤疮及牙齿酸蚀症。3.泄漏处置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厂商特别推荐的化学防护服(完全隔离)。避免与乙炔、松节油、乙醚、氨等物质接触。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然后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如有可能,用管道将泄漏物导至还原剂(酸式硫酸钠或酸式碳酸钠)溶液。也可以将漏气钢瓶置于石灰乳液中。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事故原因分析主要原因1.司机超载运输是导致该起事故的根本原因;2.司机对槽罐车的检查不力;3.司机逃逸延误抢险救援最佳时机,导致事故进一步的扩大;4.司机不了解液氯的性质和危险性,对危化品运输的安全知识欠缺。5.相关部门监管不力。预防措施1.严格执行危化品的罐装,严禁超载;对超载的车辆要进行严查,要重罚,超载运行要坚决予以纠正。有条件的进行分装,对检查中失职的工作人员要严肃处理。2.加强对槽罐车的检查力度和日常维护,对车辆进行年审,对不合格者不得从事运输。3.提高司机的整体素质。4.切实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严格实行从业人员的资格和持证上岗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防御自救能力和处置危险化学品初期泄漏的能力。5.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坚决落实监管措施,加强执法监督检查,提高对运输车辆监控能力,对液氯的道路运输,实行严格监控,重点打击超载,防范翻车泄漏事故发生,完善和进一步演练应急预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