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患儿的护理修水县人民医院梁香花了解肠套叠的定义肠套叠的发病原因肠套叠的临床表现肠套叠的诊断及治疗掌握肠套叠护理措施学习目标定义肠套叠是指某段肠管及其相应的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内引起的肠梗阻。本症状是婴儿期最常见的急腹症状之一。肠套叠的分类及发病率肠套叠分为急性肠套叠和慢性肠套叠两种。急性肠套叠是婴儿期一种特有疾病。1岁以内多见,占60%~65%,以4~10个月婴儿多见,2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5岁罕见。男女之比为2~3:1。四季常见,以春末夏初发病率最高。与此时期上呼吸道炎症和腺病毒感染较多有关。另一点多发生于营养状况良好,身体肥胖的小儿。慢性肠套叠是指病程延续在二周以上至几个月之久的病例。一般多发于年长儿及成人。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饮食改变,对生后4~10个月,正是添加辅食及增加乳量的时期,也是肠套叠发病高峰期。回盲部解剖因素,婴儿期回盲部游动性大,回盲瓣过度肥厚,小肠系膜相对较长,加上该区淋巴组织丰富,受炎症或食物刺激后易引起充血、水肿、肥厚,肠蠕动已将回盲瓣向前推移,并牵拉肠管形成套叠。病因病毒感染,国内有报道肠套叠与肠道内腺病毒、轮状病毒感染有关。肠痉挛及自主神经失调,由于各种食物、炎症、腹泻、细菌或寄生虫毒素等刺激肠道产生痉挛,使肠蠕动功能节律紊乱或逆蠕动而引起肠套叠。遗传因素,近年来报道肠套叠有家族发病史。临床表现婴儿肠套叠小儿肠套叠分为婴儿肠套叠和儿童肠套叠,临床以前者多见。婴儿肠套叠的患者一般2岁,常为肥胖健康儿,其症状多为原发性肠套叠,临床特点如下:1.阵发性哭闹不安:突然哭吵、烦躁,阵发性15—30分钟,与肠蠕动相符合,因肠系膜被牵拉,套叠鞘部强烈收缩所致,占90%以上。其他疼痛表现:神萎、面色发白、痉挛2.呕吐:早期症状之一,发生率90%。呕吐物早期为乳汁,稍后带有胆汁,晚期为粪质。3.便血:果酱色血便,发生率>80%,发生在疾病开始后8~12小时。4.肛门指诊:肛指检查对早期发现和帮助诊断有重要意义。5.腹部肿块:腊肠样包块,约70~80%,随疾病不同时期肿块位置发生改变,早期多位于右侧上腹部肝下,晚期沿结肠移至腹部左侧,最远可达直肠内。6.全身情况: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表情呆钝、嗜唾、高热、严重脱水、腹胀、休克等。诊断1.根据肠套叠四大主要症状:阵发性腹痛、呕吐、便血、肠样肿块。一个或两个症状均要考虑该病,三个可确诊。2.对不明原因婴儿哭闹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早期便血尚未发生时可作直肠指检,观察指套上有无血便。辅助检查1.腹部超声:为首选检查方法,通过特征性影像协助临床确定诊断,并可通过监测水压灌肠复位肠套叠的全过程完成治疗。在横断面上显示“同心圆”或“靶环”征,纵切面呈“套筒”征。2.空气灌肠:用50-60mmHg(8.0kPa)压力灌肠,气柱前端形成“杯口影”、“钳状阴影”或“葫芦状”“哑铃状”“球形”等。3.腹部CT和放射性核素消化道扫描检查:对临床怀疑继发性肠套叠患儿有一定参考价值,如消化道重复畸形和梅克尔憩室。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分为非手术治疗法和手术疗法两种。(一)非手术治疗法-空气灌肠复位法1.适应症:病程48小时而全身情况好的病例2.实施实施方法:术前注射阿托品、鲁米那;灌气压力从60mmHg开始,逐渐加压,最高可达100mmHg;透视下见肿块阴影逐渐缩小直至完全消失,大量气体进入小肠。(爆破样充气)3.复位的判定:拔管后排出大量臭气和粘液血便。病儿安静,不再阵发性哭闹。腹部原有肿块不能再触及。必要时B超。碳剂试验:口服0.5~1g活性碳,于6~8小时后排便时出现。空灌复位率可达90%以上,并发症为肠穿孔。(二)手术疗法1.适应症空气灌肠未成功者;小肠套叠;晚期肠套2.术前准备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输血、给氧、退热等。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患儿腹痛、呕吐、腹部包块情况。如患儿仍然烦躁不安,阵发性哭闹,腹部包块仍存,应怀疑是否套叠还未复位或又重新发生套叠,应立即通知医师作进一步处理。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特别注意有无水、电解质紊乱、出血及腹膜炎等征象,做好手术前准备。3.向家长说明选择治疗方法的目的,解除家长心理负担,争取对治疗和护理的支持与配合。4.对患儿的饮食要求,禁食水。5.对于手术后患儿,注意维持胃肠减压功能,预防感染及吻合口瘘。患儿排气、排便,证明胃肠功能恢复正常后开始由口进食。出院指导1.术后一个月内避免较剧烈的活动,防止伤口裂开。2.保持伤口敷料的干燥清洁,必要时回院换药。3.加强营养,食用高蛋白、粗纤维、易消化食物,适当限制盐的摄入量,少量多餐。4.术后两周复查,如有异常及时随诊。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