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主讲人:张磊•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251部,行政法规712部,地方性法规9489多件,部门规章2946多件,地方政府规章8909多件。在近千件的法律法规中,其中712部行政法规肯定和政府有关系,而251部法律中近一半和政府履责有关。一、牢固树立法治思维,提高依法办事能力•“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出现,特别强调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一)什么样的思维是法治思维•习近平总书记的多次讲话中均提及“依法治国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再次强调“要更加自觉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依法治理经济,依法协调和处理各种利益问题,避免埋钉子、留尾巴”。1、什么是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法是什么?•古体的“法”字,由氵、廌、去“三部分组成,其中廌即为独角兽,取其公正不阿之意,从水,取法平如水之意。•早期教科书关于法的经典定义是:法是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关于法治强调的有以下几点:•第一,法治的前提是有“法”可依。•第二,必须在公开、稳定、明确而又一般的规则的指导下制定的法律命令或行政指令”的法治标准。•第三,司法公正。•第四,法律稳定。•第五,重视程序正义甚于重视实体正义。•法治思维是指在法治理念的基础上,运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逻辑对所遇到或所要处理的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和形成结论、作出决定的思想认识活动与过程。•法治方式是在应对矛盾纠纷时,运用法律创制的制度、机制、程序处理各种经济社会问题,确保事件是有序依法的得到解决。•法治思维强调思想转变,在思想层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法治方式强调严格依法行事,在操作执行层面提出明确要求。•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从思想和工作两个层面为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指明了具体路径和方法。2、领导干部为什么要具备法治思维•(1)法治时代要求领导干部要有法治思维•(2)保障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3)依法行政决策的内在要求•(4)妥善化解矛盾的现实要求•法治是保持社会稳定、化解矛盾的前提,具备法治思维是新形势下履行领导职责的基础。领导干部只有不断提高法律意识,运用法治思维,才能更好地把握形势,解决前进中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这是新形势新任务下的现实要求。3、领导干部具备法治思维的主要表现•(1)规则性思维•规则性思维的基本要求:•一是先立规矩后办事,具体表现为先立法后改革,没有法律规定时也应当先立规则再行为,用制度管人、管事、管资产;•二是立好规矩再办事,不仅要有规则,规则还应当有质量,是好的规则,就是说,规则性思维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规矩这个层面,无规矩不成方圆,但如果规矩不好的话有规矩也不一定成方圆。•(2)合法性思维•合法性思维的基本要求:•一是要合乎法律的具体规定,有法律具体规定的,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依法办事。•二是合乎立法的目的、法律原则和法治精神。在法律规定或者规定不明时,也应当在法治的框架内,要符合法律明示或暗示的目的、原则,如果这些都不存在,也应当符合法治精神。•(3)程序性思维•正当程序的基本要求是:中立、理性、排他、可操作、平等参与、公开等•(4)权义性思维•权义性思维的基本要求:•一是认真对待权利,切实履行义务。我国是公有制国家,国有资产量大面广,各级政府不仅是公共的行使者,很多时候也是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二是以权利义务为线索审视、调整社会关系,维护市场秩序,处理社会纠纷。•(5)权责性思维•权责思维的基本要求:•一是有权必有责。•二是权责应相当,有多大的权力就应当承担多重的责任。4、培养干部法治思维的举措•(1)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培养自身法治理念•(2)加强法律实践参与,提升自身思维习惯•(3)加强法治建设考核,强化自身法律信仰•(4)加强法治环境改善,提升自身法治思维二、几部重要法律涉及政府责任的相关规定介绍•一、新《环保法》中政府有哪些责任?•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环境保护目标和治理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3、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4、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5、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组织对生活废弃物的分类处置、回收利用;•6、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7、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当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8、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城乡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固体废物的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理等环境卫生设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场所以及其他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行;•9、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环保工作的专项监督。•新《安全生产法》的十大亮点•1、明确安全监管部门执法地位。•2、首次明确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的安全生产职责。•3、进一步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4、突出预防排查隐患制度。•5、首次将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写入法律。•6、推行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7、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鼓励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8、加大责任追究力度。•9.大幅提高对事故责任单位的罚款金额•10.建立了严重违法行为公告和通报制度。•三、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及收支管理的相关规定•(一)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是政府供应土地的重要形式。•(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范围。•(三)土地出让收支全额纳入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四)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四、招标投标法律法规主要内容•(一)招投标的范围•(二)财政部门依法对实行招标投标的政府采购工程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政府采购政策执行情况实施监督。招标投标交易场所不得与行政监督部门存在隶属关系。•(三)禁止国家工作人员以任何方式非法干涉招标投标活动。•五、《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入与补偿条例》中对政府征收行为的规范•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主体是市县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三环节:1、征收决定;2、补偿;3、搬迁。•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应诉若干问题的通知》法(2016)260号•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基本要求:•一是出庭应诉的行政机关负责人,既包括正职负责人,也包括副职负责人以及其他参与分管的负责人。•二是行政机关负责人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不得仅委托律师出庭。•三是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社会高度关注或者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等案件以及人民法院书面建议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的案件,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四是行政诉讼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包括该行政机关具有国家行政编制身份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三、《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解读•1、为什么2020年要基本建成法治政府•首先,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其次,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再次,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2、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应当是什么模样•《纲要》提出了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七个衡量标准。•一是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二是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完备。•三是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四是宪法法律严格公正实施。•五是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六是人民权益切实有效保障。•七是依法行政能力普遍提高。•3、如何保证法治政府与小康社会同步建成•一要切实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二要紧紧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的七项主要任务推动各项措施落地生根。•三要坚决保证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四要充分用好考核评价和督促检查这个指挥棒。•五要在全社会形成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浓厚氛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