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规划原理1.绪论及相关概念2.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2.1城市与城市发展2.2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2.3城市设计研究2.4城市规划3.城市绿地的功能和作用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法5.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管理1.1城市的含义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在我国是指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人口数量产业构成行政管辖1.2城市的产生人类的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产生了城市与农村;以农业为主的就是农村,一些具有商业及手工业职能的就是城市。1.3城市的形成中文:城:“城,廓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也”。市:“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城市与农村的区别,主要是产业结构,也就是居民所从事的职业的不同,还有居民的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城市与农村的区别,主要是产业结构,也就是居民所从事的职业的不同,还有居民的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urban(城市的、市政的),源自拉丁文urbs,意为城市的生活。city(城市、市镇),含义为市民可以享受公民权利,过着一种公共生活的地方。相关的字,如citizenship(公民)、civil(公民的)、civic(市政的)、civilized(文明的)、civilization(文明、文化)等就是说社会组织行为处于一种高级的状态,城市就是安排和适应这种生活的一种工具。1.3.2城市的法律定义(1)人口规模瑞典、丹麦:200人;澳大利亚、加拿大:1,000人;法国、古巴:2,000人;美国:2,500人;比利时:5,000人;日本:30,000人。中国:非农业人口:2,000人以上设镇;非农业人口:60,000人以上设市。(2)城市特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三条:“本法所称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设镇条件(任一条件)(1984):县政府所在地;非农人口2000人以上的乡政府所在地。设市条件(同时满足)(1986):非农人口60000人以上的镇;年国民生产总值2亿以上的镇。1.3.3城市规划对城市的理解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李铁映(1986)从系统科学角度对城市定义的概括:“城市是以人为主体,以空间与环境利用为基础,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以人类社会进步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吴良镛:“城市聚集了一定数量的人口;城市以非农业活动为主,是区别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形式;城市是一定地域中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同范围中心的职能;城市要求相对聚集;城市必须提供物质设施和力求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城市是根据共同的社会目标和各方面的需要而进行协调运转的社会实体;城市有继承传统文化,并加以绵延发展的使命”。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大系统。经济子系统:涉及资源分配、财富的生产与分配;政治子系统:以权力的形成、分配和作用为基础;这两个子系统决定了城市社会系统的性质。交通通讯子系统:城市系统内外部相互作用的媒介与途径;空间子系统:使各系统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也是这种作用的结果。这两个子系统是社会系统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础。1.4城市的发展1.4.1古代城市年代划分的区别:中国:殷商开始——清末(古代)西方:公元5世纪以前(古代Ancient)公元5世纪—14世纪(中世纪MiddleAges)公元14世纪—16世纪(文艺复兴Renaissance)公元16世纪以后(近现代Modern)a.城市与防御要求西亚古巴比伦城6世纪,平面呈矩形,筑有两重墙。这两重墙间隔12米,大四周城墙又高有厚,城墙外有很深的壕沟环绕,有明显的防御目的。中国古代一些城市的平面也曾由一套方城发展成二套城墙,都城则有三套城墙,每层城墙外均有深而广的城濠。这些都是从防御要求出发的。b.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的布局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也有明显的反映。在中国的古代城市中,统治阶级专用的宫城居中心位置并占据很大的面积。曹魏邺城以一条东西干道将城市划为两部分;北半部为贵族专用,其西为铜雀园,正中为举行典礼的宫殿,其东为帝王居住和办公的宫庭,再向东为贵族专用居住区一戚里;南半部为一般居住区。埃及于公元前2500年,为修建金字塔而建造的卡洪城是奴隶制的典型城市。城为长方形,用墙分为两部分,墙西为贫民居住区,挤满250多个小屋;墙东路北为贵族居住区,面积与贫民区相同,有10—11个大院,墙东路南为中等阶层的居住区。C.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中国:以皇宫为中心布局;西方:古代:以神庙、市政厅、议院等为中心布局。中世纪:以宗教建筑为中心。d.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经济制度也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形态。在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小农经济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城市发展非常缓慢,中世纪后,随着手工业及商业的发展,特别是16世纪新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刺激了商品经济和海上贸易,城市的发展较快,城市数目也有增加,但规模仍不大。商品经济的发展仍然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发展虽然缓慢,但在一些商路交通要地、河流的交会点等,商业发达、手工业集中,往往形成一些商业都会.欧洲罗马帝国盛期,地中海沿岸尽为罗马帝国统辖地区。很早这些地区就发展了海上交通,一些港口城市成为商旅交通繁荣的中心。中世纪时期,一些海港城市、通航河流的重要渡口和交会点的城市也成为商业都会,城市发展往往由沿海城市带动内陆城市。1.4.2近代城市的发展通常把农业的产生称为第一次产业革命,使人类社会出现了定居的居民点。近代的工业革命,也称为第二次产业革命,使城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a.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一般把英国人瓦特在1784年发明蒸汽机作为工业革命的标志。实际上这是个能源和动力的革命,它使人们开始摆脱依赖风力、水力等天然能源的局面。工业化吸收了大量农业人口,使之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扩展也吞并了周围的农业用地,失去土地的农民流人城市,成为工人。这些都加速了城市化。b.城市布局的变化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产业革命改变了作坊制生活方式,生产区域与生活区域分开——上下班生活方式——居住区与生产、工作区分开。工业发展,产业的部类也增多,工业需要大量的原料,产品要运输至外地,原料及产品均需要储运,就出现了城市仓储用地。城市人口的聚集、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需求的多样化,应运而产生了许多新类型的商业及公共建筑。经济活动的增加、金融机构的产生,城市中又出现商务贸易活动的地区。b.城市布局的变化火车、轮船的出现,成为城市对外交通运输的主要工具,铁路、车站、码头均有着自己的用地选址要求。大大地改变了城市结构布局。19世纪末汽车逐渐成为城市主要交通工具,对原来马车时代的道路系统也带来很大冲击;城市的道路系统布局发生很大变化。城市的类型也有增加,出现了港口贸易城市、矿业城市、交通枢纽城市,或以某种产业为主的城市等。原来的一些大城市则发展成为工业、商业、金融、贸易等综合功能的经济中心。c.城市与环境城市面积的扩展,市民与城郊田野的距离增加,城市愈大,市民接触自然环境的距离愈远。城市扩展过程,就是自然环境变为人工环境的过程,城市成为人类改造自然最为彻底的地方,也使城市居民减少或丧失了原有的与自然密切接触的种种优点和乐趣。如何在城市化、城市发展过程中处理好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就成为现在城市规划学科的重要课题。c.城市与环境工业在城市中的布置必然排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污水等,其中有一些有害的排放物,对居民的生活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对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会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及固体废弃物,致使城市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伴生了对环境的负面效应。d.科技发展带来城市的聚集效益及高质量的城市生活生产和人口的聚集,促使城市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的聚集,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工业的发展、工业门类的增加、科技的进步、多种产业的协作、科技的交流,使城市的产生带来巨大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商品的交流和集散、信息的发达、人口的集中和流动使城市成为物流、人流、信息流的中心。d.科技发展带来城市的聚集效益及高质量的城市生活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市政工程及城市公用设施的发展,自来水、电灯、电话、煤气、公共汽车、电车、,地下铁道、污水处理系统……等技术上的不断改进,使城市的物质生活达到很高的水平。学校、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娱乐设施的集中也使城市的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业社会使城市高度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同时也出现了由于工业化及人口增加产生的土地问题、住房问题、交通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及社会问题等。这些问题在城市规划中不断地解决,也不断出现新的问题。1.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段时间,许多城市都制定了重建及发展的城市规划,其中也不乏一些创新的思路;至20世纪50年代中,世界范围内经过了经济恢复,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经济的恢复,工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至90年代,世界城市人口已达到总人口的50%。1.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城市的集中发展虽然在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具有某些高水平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但同时出现城市远离自然,城市的建设及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使城市成为人类改造自然最彻底的地方,必然会带来一些生态环境的问题,如大气及水质的恶化、热岛效应、人口的拥挤等等。所以在城市集中发展的同时,也出现城市分散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如在郊区建造卫星城,英国的新城运动等。城市的对外交通发展也有很大变化,机场及航空港与火车客运站一样成为城市“大门”。国际经济的全球化,使海上货运有很大发展,船体的大型化、集装箱化,使城市及大型工业靠海发展致使港口城市的结构布局发生变化。1.4.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跨国公司企业集团的发展,使一些发达的城镇密集地区的影响更大,如美国的东北部、芝加哥地区、西海岸城市带,日本的阪神地区,英国的东南部地区(伦敦、伯明翰、曼彻斯特),欧洲中部地区(德、荷、北、法)等等。中国的城镇密集地区有以上海为中心长江三角洲地区、广卅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唐地区、辽南地区、成都地区等。1.4.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由于经济的高度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及对地球资源的开发利用,渐渐发展到对环境的破坏,也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人们在严酷的事实中逐渐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的现实,在199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召开的政府首脑会议上发表宣言,提出了关于持续发展的号召,规划工作者也逐渐认识到把环境与城市持续发展的思想,体现在城市与区域的发展规划之中。1.5城市化城市化一般简单地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具体的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口职业的转变。即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业的第二、第三产业,表现为农业人口不断减少,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产业结构的转变。工业革命后,工业不断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相对下降,工业化的发展也带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农村多余人口转向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1.5城市化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由比较分散、密度低的居住形式转变为较集中成片的、密度较高的居住形式,从与自然环境接近的空间转变为以人工环境为主的空间形态。比较集中的用地及较高的人口密度,便于建设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包括铺装的路面、上下水道、其他公用设施,可以有较多的文化设施,这与农村的生活质量相比有很大的提高城市化历史过程118世纪在西欧开始的产业革命,出现现代化的工厂化大生产,资本和人口在城市集中起来,农民向城市集中,城市的用地扩大,把周围的农田变成了城市,村镇变成了城市,小城市又发展成为大城市。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市化的速度较缓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中期阶段——由于经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