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高职单招医药卫生类考试大纲9-29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福建省高职单招医药卫生类考试大纲本考试大纲以卫生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教学大纲为依据,所涉及的考试范围包括医药卫生类各专业开设的解剖学基础、生理学、解剖生理学基础课程,主要测试医药卫生类学生对医学基础课程中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情况。第一部分解剖学基础一、绪论1.了解解剖学的概念。理解人体的组成和分部。2.理解解剖学姿势的含义、常用的轴面和方位术语。二、细胞与基本组织1.了解细胞的形态,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理解细胞膜、重要细胞器、细胞核的基本功能。2.了解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分类,理解被覆上皮的分类、分布和功能。了解腺的分类和特点。了解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3.了解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分类。理解疏松结缔组织的成份和功能。理解血液的组成,血细胞的分类和各成分的形态。4.理解肌组织的分类。理解骨骼肌纤维的一般结构,了解其超微结构特点。了解心肌、平滑肌的结构特点和分布。5.理解神经组织的构成和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功能和分类。了解神经纤维的分类和结构特点。了解神经末梢的概念及分类。三、运动系统1.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理解骨的分类和构造。23.了解骨连结的分类。理解关节的基本结构。了解关节的辅助结构和运动。4.理解躯干骨的组成和位置。理解脊柱和胸廓的组成、连结及形态特点。了解颅骨的组成、连结及新生儿颅的特点。理解上肢骨的组成和位置。理解肩关节、肘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及其运动。了解桡腕关节的构成和运动。理解下肢骨的组成和位置。理解骨盆的组成和分部。理解髋关节、膝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及其运动。了解距小腿关节的构成和运动。5.了解骨骼肌构造和分类。了解各部肌的分群和各主要肌群的名称、位置。理解胸锁乳突肌、胸大肌、肋间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臀大肌、股四头肌的位置和作用。理解膈的裂孔名称、位置及穿经脏器。了解腹壁的层次。理解腹股沟韧带的构成和位置、腹股沟管的位置及其内容。四、消化系统1.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上、下消化道的概念。2.理解胸、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分区。掌握消化系统各器官的名称、位置、形态特点。掌握胆囊底的体表投影。掌握胆汁的产生和排出途径。3.理解腹膜与腹膜腔的概念。了解腹膜与脏器的关系及其形成的结构。五、呼吸系统1.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以及上、下呼吸道的概念。2.理解呼吸道各器官的位置及形态特点。掌握肺的位置和形态特点。3.掌握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了解胸膜下界与肺下界的体表投影。了解纵隔的概念、分区。六、泌尿系统1.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2.掌握肾的位置和形态特点。理解肾的剖面结构和被膜。3.理解输尿管和膀胱的位置和形态特点。理解尿液的产生和排出途径。七、生殖系统31.掌握男性生殖腺的位置,了解其形态特点。了解男性生殖管道、附属腺体、外生殖器的组成。掌握男性尿道的分部和形态特点。2.掌握女性生殖腺的位置,了解其形态特点。掌握输卵管道各器官的位置、形态特点、子宫的固定装置及临床意义。了解女性外阴及乳房形态,理解会阴的概念。八、脉管系统1.掌握心血管系统的组成。理解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2.掌握心的位置和形态。理解心腔结构和心的体表投影。了解心的的血供及心包的概念。3.了解血管的分类。理解动脉韧带的概念。理解主动脉的分部、主要分支。掌握颈外动脉、锁骨下动脉、腹主动脉和髂内动脉的主要分支及其分布。理解上、下肢动脉主干的名称,理解全身主要的动脉搏动点及压迫止血部位。4.了解静脉的结构特点。掌握头、颈、上下肢浅静脉的名称、位置和起止。了解上、下腔静脉的合成、收集范围和汇入部位。掌握肝门静脉的组成、结构特点、主要属支及其与上下腔静脉之间的吻合。5.掌握淋巴系统的组成。了解主要淋巴干的名称、淋巴导管的组成、行程及其收纳范围。理解全身主要淋巴结群的名称、位置及引流途径。了解脾的位置、形态、功能。九、感觉器1.掌握视器、前庭蜗器的组成。了解眼球壁和眼内容物的分部和各部的构成、形态特点。理解房水的产生、排出途径及其临床意义。了解眼副器的分部和各部特点。2.了解外耳、中耳、内耳的分部和各部的形态特点。十、神经系统1.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常用术语。42.掌握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分部。理解脊髓的位置、外形,了解其内部结构特点和功能。理解脑的分部和各部的位置。了解脑和脊髓被膜的层次和主要间隙的构成。了解脑和脊髓的血供。掌握脑脊液的产生及循环途径。3.掌握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理解脊神经各丛的主要分支名称和胸神经节段性分布特点。4.理解12对脑神经顺序和名称及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的主要分支及其分布。5.了解内脏神经的组成和分类、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位置。了解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了解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6.了解脑和脊髓传导路的分类和主要的感觉传导路和运动传导路的功能。十一、内分泌系统1.理解内分泌系统的组成。2.理解垂体的位置,了解垂体的分部及功能。3.掌握甲状腺的位置和形态特点。4.理解肾上腺的位置和形态特点。第二部分生理学基础一、绪论1.掌握生命的基本特征,兴奋性和阈值的概念及二者的关系。了解肌内注射时“两快一慢”的机理。2.掌握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稳态的生理意义。3.理解机体功能调节的方式,了解生理功能调节的反馈控制。二、细胞的基本功能51.了解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方式和特点。2.了解细胞的生物电现象。3.了解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和收缩形式。三、血液1.了解血液的组成及一般理化特性。掌握血浆和血清的概念。理解血浆渗透压的形成及生理作用,临床常用的等渗溶液。2.掌握血液的功能,血细胞正常值及其主要功能,血量和血细胞比容。掌握红细胞生成的部位、条件和生成调节。掌握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了解纤维蛋白溶解过程,理解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的临床应用。3.掌握ABO血型的分型依据,输血原则与交叉配血试验。理解ABO血型鉴定原理,会用玻片法鉴定ABO血型。四、血液循环1.掌握心动周期、心率。理解心脏泵血过程。掌握每搏排出量和每分排出量的概念、正常值和影响心排出量的因素。理解心音的特点、产生原因及其意义。熟练掌握心音的听取方法,能区分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2.了解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3.理解正常起搏点、窦性节律。了解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概念。理解心室肌细胞兴奋的周期性变化及其生理意义。理解兴奋在心内传导的顺序、特点和生理意义。了解正常心电图各波型的生理意义。4.掌握动脉血压的概念、正常值、形成和影响因素。熟练掌握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理解中心静脉压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了解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理解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了解淋巴循环及其生理意义。了解微循环的概念、血流通路及其功能。5.掌握心血管的神经支配和作用,降压反射过程及生理意义,全身性体液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了解局部性体液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6五、呼吸1.了解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理解胸内负压的形成及其生理意义。掌握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每分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2.了解气体交换的动力、过程和影响肺换气的因素。了解O2和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3.理解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六、消化和吸收1.了解唾液的主要成分与作用。掌握胃的运动和排空,理解小肠的运动形式和作用。掌握胃液、胰液、胆汁的主要成分与作用。了解小肠液和大肠液的主要成分与作用。了解大肠的运动。掌握糖、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化学性消化过程。2.理解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吸收形式和途径。理解小肠在吸收中的作用及其有利条件。3.理解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对胃肠平滑肌运动与消化腺分泌的调节。了解四种主要胃肠激素的作用。七、能量代谢和体温1.理解机体重要贮能物质和直接供能物质。掌握能量代谢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基础代谢率的概念、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2.掌握体温的概念、正常值和生理波动。了解散热的主要方式及临床应用。3.了解体温调节。八、尿的生成与排放1.掌握排泄的概念。掌握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球滤过率的概念,肾小球滤过的结构基础和滤过的动力。掌握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概念和主要部位,葡萄糖、Na+和水的重吸收机理。了解H+-Na+交换、Na+-K+交换和泌氨过程的生理意义及相互关系。72.理解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掌握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的因素,渗透性利尿和水利尿的概念。3.掌握正常尿量。了解尿液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尿的排放。九、感觉器官1.掌握眼的调节。理解眼的折光异常产生的原因和矫正方法。理解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生理功能、维生素A缺乏和夜盲症。了解与视觉有关的几种生理现象。2.了解耳的听觉功能。理解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了解前庭器官的主要功能。十、神经系统1.掌握突触传递的机制。理解神经递质的概念、外周递质和受体及其生理效应。理解胆碱能纤维和肾上腺素能纤维的概念和分布。了解突触传递的特征。2.掌握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传入系统的生理作用,内脏痛的特征和牵涉痛的概念。3.理解神经一肌肉接头兴奋传递过程。掌握牵张反射及其分类。了解脑干网状结构对肌紧张的调节。了解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了解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4.掌握自主神经系统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生理意义。了解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十一、内分泌1.掌握激素的概念和分类。了解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2.掌握甲状腺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理解神经垂体和腺垂体激素的种类及其主要功能。掌握胰岛素生理作用。理解肾上腺髓质激素的生理作用。了解甲状旁腺素、降钙素、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8十二、生殖1.了解睾丸的生精功能和内分泌功能。2.掌握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理解月经周期的分期及其血液雌激素和孕激素浓度的变化与子宫内膜变化的关系。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