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三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药效学:药物作用于机体,使机体的生理机能或生化反应过程发生变化被称为药物的作用或效应,简称药效学。一、药物作用的基本形式1、兴奋作用:使机体活动增强。兴奋药2、抑制作用:使机体活动减弱。抑制药强心药中枢兴奋药肌肉松弛(一)局部作用与吸收作用(二)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二、药物作用的类型局部作用药物在用药局部产生的作用药物吸收分布到作用部位产生的作用吸收作用(一)局部作用于吸收作用(二)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直接作用药物吸收后直接对某一靶器官产生的作用。又称原发作用。(如局部麻醉、洋地黄强心)•间接作用由直接作用所引起其它器官的效应,是药物作用于机体通过N反射、体液调节所引起的作用,又称继发作用。(氯化铵祛痰、强心利尿)1、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即药物在使用适当剂量时,只对机体的某些组织器官产生较明显作用,而对其它的组织器官作用不明显或没有作用的特性称药物的选择性。药物作用选择性的相对性即在一定量的范围内有明显的选择性,随着剂量的加大,选择性就可能降低。药物作用的选择性的重要性选择性强的药物使治疗的针对性强,毒副作用少,这是选药的依据和药物分类的基础。(三)药物作用的选择性2、细胞原生质毒作用有些药物几乎没有选择性地损害机体各组织器官或病原体的原生质,这种作用称为药物的原生质毒或普遍细胞毒作用。由于这类药物大多能对组织产生损伤性毒性,一般作为防腐消毒药。1、治疗作用指用药效果符合用药目的,达到防治疾病效果的作用。•对因治疗:消除疾病的原发致病因子,中医称为治本。•对症治疗:药物的作用在于改善疾病症状,中医称为治标。•治疗的一般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四)药物作用的两重性2、不良反应药物作用于机体,产生与治疗无关,甚至对机体不利的作用称为不良反应。(1)副作用:药物在治疗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或反应。因药物的选择性低而产生;可预知,但不可避免。每个药物的副作用和治疗作用伴随治疗的目的不同而转化。口干唾液分泌阿托品的作用扩瞳抑制瞳孔括约肌心率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解痉内脏平滑肌松弛(2)毒性反应: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过久对机体功能、形态产生的损害。•很严重,但是可以预知,可以避免。急性毒性过量引起损害循环、呼吸慢性毒性长期蓄积损害肝、肾、骨髓特殊毒性致畸、致癌、致突变(3)过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青霉素链霉素皮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休克血清病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类药肾上腺素葡萄糖酸钙(4)后遗效应:停药后的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对机体有利的、不利的。(5)继发性反应(又称治疗矛盾或二重感染):由于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6)特异质反应:个体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主要是由于体内某些酶的缺乏。与剂量成正比。三、药物作用的机理1、通过受体产生作用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与药物分子结合并产生效应的大分子蛋白。受体学说认为:药物与特定的受体结合后形成“药物-受体”复合物,激活受体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而发挥药物的作用。对于一种受体(胆碱受体),可能存在着它的兴奋(激动)剂(乙酰胆碱)和阻断剂(阿托品)。(二)非受体机理2、改变理化条件改变细胞周围环境的理化性质而发挥作用。pH值:碳酸氢钠中和胃酸、碱化尿液;氯化铵酸化尿液。渗透压:甘露醇利尿、治疗脑水肿;内服盐类写剂。3、影响酶的活性抑制、激活、诱导、复活。如胰岛素增强糖元合成酶的活性使血糖浓度降低;新斯的明拟制胆碱酯酶活性,解磷定恢复胆碱酯酶活性等;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等。4、影响细胞物质代谢:如维生素、微量元素;磺胺药干扰细菌叶酸代谢。5、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表面活性剂本扎溴胺(新洁尔灭)。6、影响神经递质或体内活性物质:如阿司匹林抑制PG的合成而发挥解热作用;麻黄碱促进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呈现升压作用;大量碘制剂抑制甲状腺素释放等。7、影响免疫机能:左旋咪唑的免疫增强作用。四、药物的构效关系1、•取代基团决定作用强弱、时间长短磺胺药基本结构SO2NH2H2N对氨基苯磺酰胺(抗菌)以杂环取代活性更强。•基本结构决定了药物作用性质四、药物的构效关系2、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一般能与同一受体或酶结合,产生相似或相反的作用。相似作用: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等;雌二醇与乙烯雌酚。相反作用:肾上腺素与普萘洛尔;对氨基苯甲酸与磺胺类药。HONHHOCHCH2OHHCH3CH(CH3)2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四、药物的构效关系3、化学结构完全相同但存在光学异构体,会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一般左旋体多数具有药理作用,右旋体一般无药理作用。在一定的范围内,随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或减少),药物的作用(效应)也增加(或减少),定量地分析与阐明剂量与药效两者之间的变化规律称为量效关系。五、药物的量效关系四、药物的量效关系(一)剂量的相关概念常用量无效量中毒量致死量最小有效量安全范围极量最小中毒量最小致死量0作用强度剂量四、药物的量效关系(二)量效曲线效应强度对数剂量剂量达阈值方产生效应增加剂量,可产生最大效应;达最大效应后增加剂量不再增强效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效应与剂量成正比半数有效量ED5050100量效关系表明:①药物需要在一定剂量下才能产生一定效应;②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效应与剂量成正比;③增加剂量,可产生最大效应;达最大效应后增加剂量不再增强效应。安全性评价指标:•半数有效量(ED50):对50%个体有效的剂量。•半数致死量(LD50):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治疗指数(TI)=LD50/ED50(值大,表示药物较安全)安全性评价指标:•半数有效量(ED50):对50%个体有效的剂量。————衡量药物的疗效•半数致死量(LD50):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衡量药物的毒性大小•治疗指数(TI)=LD50/ED50(值大,表示药物较安全)————衡量药物的安全性1、什么是药物的选择作用?在临床上有何意义?2、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了解它在临床上有何意义?3、药物作用的机理有哪些?4、概念:药效学、药物的构效关系、选择作用、治疗作用、不良反应、副作用、过敏反应等复习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