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體關係理論與實務Klein的客體關係發展觀指導老師:蔡順良教授報告人:林泰石原報告學長:心輔博二林淑華心輔博二潘琴葳文化碩一翁逸馨市立教大碩一金曉青市立教大碩一鄭怡芳報告內容•心理機制•兒童心理分析包含精神分析遊戲技術,嬰兒行為觀察和治療案例。•Klein與客體關係理論心理機制•投射•內攝•分裂•投射性認同心理機制-投射(projection)•投射是一個心理過程/幻想過程•現實世界裡某一客體能讓嬰兒感受:好乳房:好感受的原型壞乳房:壞感受的原型心理機制-內攝(introjection)•存在於非常幼小嬰孩身上的重要原始機制。•外在世界的感知進入自身的心理幻想。外在危險→內攝作用→內在危險→產生焦慮。Klein認為好的乳房是第一個被內攝的客體。嬰兒納入它,感到被擁抱而且安全,這個過程是內攝。內攝好的客體是往後所有好的客體關係的基礎,同時也是照顧自己能力的基礎。心理機制-分裂(splitting)•分裂是為了保護自己及使自己感到安全。•分裂使好與壞分開來。•嬰兒對母親/乳房有愛恨糾結的感受,必需將好壞感受區隔開來,使嬰兒與此客體的關係單純化:愛的客體/滿足的自體恨的客體/挫敗的自體=>為了消除人們焦慮的危險感受。•早期的分裂指的是不夠成熟以致無能力把不相容的經驗合成為一整體「分裂」有兩個面向:1.一方面它是必要的防衛機制。藉由把所有壞的和所有好的經驗「分裂」開來,嬰兒便有機會去經驗全好的,並用以建立嬰兒的自我價值感及好的感覺。2.另一方面,如果父母對待嬰兒的態度是忽略、不一致或是暴力的,將使嬰兒更進一步分裂,而無法整合到憂鬱心理位置。過度採用「分裂」的防衛機制,將有可能發展成邊緣型人格違常或精神疾患。心理機制-投射性認同(projectiveidentification)•為了抒解焦慮,嬰兒透過幻想,將內在世界加諸於外在世界,之後修正外在世界,然後再內化該世界。•幻想→外化→修正→內化→認同•我餓→你不餵我→你是壞的(你攻擊我)→吞噬我→我覺得自己是壞的•我滿足→你餵我→你是好的→我是好的→你在我裡面兒童精神分析•精神分析遊戲技術:其歷史與重要性•關於嬰兒情緒生活的一些理論性結論•嬰兒行為觀察•治療實例精神分析遊戲技術•我對精神分析理論的整體貢獻,基本上來自於幼兒工作時發展的遊戲技術,雖然這些探索被認為具有潛在危險,因此我必須很限制地給予詮釋。但是,我所使用的詮釋方法符合精神分析的自由聯想原則,孩子能透過遊戲表達潛意識幻想與焦慮。•佛洛伊德法則:一是探索潛意識是精神分析工作的主要任務;二是移情關係的分析為主要方法。玩具的學問:哪些最適合精神分析遊戲•小的玩具:數量和多樣性,可讓兒童表達各種潛意識與經驗。•小人的玩具:簡單形式與非機械式玩具,不具顏色,不拘大小,不顯示任何特定行業,以方便兒童在不同情境下有所表達。•遊戲室的設備也要簡單而一致:不要任何精神分析所不需要的東西。•玩具放在特定的抽屜,成為分析師與兒童間私密關係的一部分,以方便移情。遊戲的進行•讓遊戲發展成為許多的意外事件和情緒的表達。可配合畫畫、寫字、剪紙等活動。•孩童會分派角色,扮演成人,表達角色倒轉的願望,並再顯父母對待的方式。•孩童會攻擊和損毁玩具,以釋放其攻擊性。罪惡感尾隨而來,迫害焦慮成為其衝動的後果,因為怕受到報復,通常他們會將壞的玩具放置一旁,故意忽略一段時間。•等到有一天再從抽屜找出來玩,表示迫害焦慮已經降低,從罪惡感走向修復。詮釋的時機與功能•詮釋工作必須亦步亦趨,在愛與恨,快樂與滿足,迫害與憂鬱之間。(但不要進行施教,或橫加道德影響)•藉由再經驗早期的情緒與潛意識的幻想,並且瞭解它們與其原初客體的關係,病人能夠在根源上改變這些關係,因此能有效地減弱焦慮。•Klein的方法有些背離佛洛伊德不作詮釋的觀點,但是她的原則是,詮釋不該進入潛意識太深,而且不應該經常給予詮釋。嬰兒情緒生活的一些理論性結論•偏執-類分裂心理位置:生命最初的三或四個月,嬰兒從內在與外在的許多來源經驗到焦慮。同時運用分裂的過程以及壓抑本能的渴望,作為應付迫害焦慮的防衛。這些運作的結果形成內化的好客體與壞客體,這些客體啟動了超我的發展。•嬰兒期的憂鬱心理位置:生命第一年的四到六個月,嬰兒的智能和情緒顯著發展,他對外在世界的事物愈來愈分化。同時也靠著罪惡感引發的修復能力開始整合,以便減弱罪惡感和遠離憂鬱。嬰兒行為觀察原理•小嬰兒不能講話,但可藉由語言以外的方式獲得早期情緒發展的細節。嬰兒與最初的客體,以及食物的關係從一開始就密切地相關,因此也是理解他們的最佳途徑。•嬰兒對吸吮的態度有著相當的差異存在,即使在生命的最初幾天亦然如此,他們均帶著貪婪與焦慮。這個早期階段的客體關係的明顯指標相當能夠預測未來與他人的關係,以及整體的情緒發展。嬰兒行為觀察•在最初幾天,母親耐心與體諒的照顧是最為重要的時刻,能夠幫助嬰兒消解迫害焦慮與憂鬱。這個早期與母親的連結,因為乳房被穩固地建立於內在世界而強化,根本上影響了所有客體的關係。•無法享受或完全拒絶食物,表示偏執與類分裂機制在最初幾個月最為活躍,有些嬰兒剛開始用奶瓶時,會經驗到很強烈的憤怒,感到原先的好客體被剝奪而焦慮。嬰兒行為觀察(續)•嬰兒堅持吸吮手指頭,是因為它比乳房更值得信賴,因而重新獲得足夠的安全感,更新她與外在乳房及母親的好關係。如果心中好媽媽能穩固建立,她對內在與外在客體擁有安全感,因此可以忍受母親暫時不在而不感到焦慮。•迫害焦慮主要是害怕媽媽變壞或具破壞性,會讓嬰兒磨人,需要被關注,暫時不理媽媽,發脾氣,並對陌生人恐懼。嬰兒行為觀察(續)•斷奶時憂鬱心理位置達到高峰,嬰兒進入失落經驗,擔心渴望的乳房永不回來。這種失去好客體的焦慮,也受其他因素而加劇,例如:身體不適,疾病和長牙等。•憂鬱心理位置是正常情緒發展,但處理焦慮的方式和防衛則是重要的指標。孩童開始玩躱貓貓的遊戲可以幫助嬰兒克服失落與哀傷的情緒。逐漸增長感知與瞭解周遭事物,不只提升處理與掌控這些事物的自信,也提升了對外在世界的信任感。嬰兒行為觀察(續)•當嬰兒能坐起或站起時,意味著嬰兒不僅更有能力隨自己意願行動,也更能獨立。語言的發展是另外一項可以靠近所愛的人,使他可以找到新的客體。•從乳房,奶瓶,到玩具和遊戲,他們主動轉移人際關係,並學習處理自己的情緒。•上述演進是生與死的本能之間的特殊融合,影響著整個動力運作過程。結論:藉由這些過程,破壞衝動受到原慾的扺制與緩和,形塑了嬰兒潛意識生活的重要時刻。治療•重點:本能、幻想和內在客體的形式•方式:遊戲治療、分析轉移關係。•職責:減緩焦慮、修正內化客體及內在迫害者的嚴厲性。遊戲治療→讓兒童將早期生命中所內射的人物及客體重新外化,將孩童的內在世界移至外在世界。→解釋兒童的遊戲如解釋成人的夢境•過程(修通):ˇ治療者要非常有敏覺性ˇ把病人最早期的客體關係與當前的感受、態度連結起來,透過轉移關係(移情)的分析,治療師和病人探索這些依附在他身上早期關係與種種感受。ˇ詮釋焦慮、罪惡感→被移情→接納隱藏的恐懼•改變:ˇ越能承認並接納不愉快但卻真實的感覺,便越能減少內在的恐懼與焦慮,以改善病人與周遭他人互動的關係。ˇ幫助孩童進行意識上的瞭解,幫助孩童將真實的世界帶入意識,修正孩童原先混淆的內在世界,達到平衡的狀態。個案研究:Rita•立即詮釋:將重要含意口語化。•分析被激起的焦慮,因為焦慮會引發防衛機制的運作。•和女性諮商師獨處的焦慮•夜驚症:因為想要攻擊父母的愧疚感而害怕自己被懲罰•包裹自己:害怕攻擊父母、害怕被攻擊•大象:嚴厲的內化父母•老鼠:想像中父母的懲罰;閹割恐懼•洋娃娃是被懲罰的自己;自己有執行懲罰的權力Klein與客體關係理論•Klein早期生平與家族關係•從心理動力理論到客體關係理論•Klein客體關係理論的貢獻與批評Klein早期生平與家族關係•Klein的家庭關係圖•Klein與重要客體的關係素描MelanieKlein家庭圖Klein與父母親間的關係•1882年出生時父親53歲母親31歲。•她是老么,母親親自替前面三個小孩哺乳,但她是由奶媽餵乳。小時候對母親有所要求時,總是說:「以後再說」(lateron)。•父親年紀大,大部分時間陪長女Emilie玩,很少跟她玩。放學陪父親回家吃飯,記得自己牽父親的手,傳記作者認為倒過來。•第一天上學,老師點名時,喊著:「Marie是誰?」;此時她卻說:「我是Melanie」。在作文時,她難以書寫母女間的關係。Klein與兄姐親間的關係•父親大部分時間陪長女Emilie玩,Melanie會依附大姐,晚上睡覺時會捉著她的手。•二姐Sidome1886年十歲時死亡,Melanie才四歲,開始知道恐懼和悲傷,因為她怕被傳染而死。(但Melanie希望母親轉向於她)•(傳記作者稱:二姐的死亡沒有官方證明,有可能死後她才出生)•大哥Emmanuel是她的朋友與教師,九歲時,Melanie開始依戀於他。Klein與丈夫Arthur間的關係•1900父親死亡。當時她才十八歲。•1901與Arthur訂婚。•1902哥哥死亡。•1903與Arthur結婚,她人生中第一個大錯。•1904Arthur外遇。•1924與Arthur離婚。•死後保留很多信件,其中Arthur僅有一封。個人對她人生的觀點•雖然有人形容她有著悲慘的一生;但是個人倒認為,雖然她的坎坷身世與成長中,確實辛苦地走出個人的道路,然而她的身世卻同時也是她個人的珍貴資產。從心理動力理論到客體關係理論•Love,hateandreparation•Hate,GreedandAggressionbyJoanRiviere•Love,GuiltandReparationbyMalanieKlein人類兩個最大的原始本能•飢餓與愛(hugerandlove),或者說維生與性本能。•嬰兒依靠著母親的乳房,他喜歡它(未自覺地),並因吸食滿足而高興。•但若不能滿足時,變成怨恨而產生攻擊性(aggression)。•人類從出生到死亡都活在這個來自於愛與恨的交互作用所產生的結果之中。投射與拒絶•當嬰兒痛苦時,自然地歸咎於外界,並且拒絶承認它原發於自身,而抱怨他人。•投射作用(projection)是第一個嬰兒對痛苦的自然反應,它是原始而主觀的反應。•同時,嬰兒試圖隔絶好與壞的感覺,使兩者不相互干擾。(splitting)•繼之產生拒絶(rejection),感覺和母親分離。貪婪與妒嫉•人們對好的東西、好的感覺產生期待而生貪婪,並認為我們自己是好的。•妒嫉是嬰兒感受到好與壞的區別,它來自於比較。•女性的妒嫉,因為感到自己缺乏父親擁有的男性生殖器,直到生育能力的充分展現而舒解。母親──嬰兒第一個愛與恨的客體•嬰兒在母親懷裡吸奶,以滿足自己的需求。•但是當他餓了而無法滿足時,整個情境產生180度的反轉。•於是憎恨和攻擊的情緒升起,並想要摧毁這一客體。•在這個時期,母親和她的乳房只不過是嬰兒滿足所有需求的客體,換句話說,一個好的乳房就是她的所愛。幻想與真實•伴隨著嬰兒的衝動與感覺正是嬰兒幻想的心智活動。•愉快的幻想成為實際的滿足;破壞性的幻想則伴隨著挫折和憎恨心。•在這樣的幻想裡,他希望幻想真的發生,在感覺上就像真地摧毁了這個客體。•這種愛與恨的追逐會貫穿整個人生,成為人際關係裡的危險因子。罪惡感與修復•愛與恨間的掙扎和其間的矛盾情緒在嬰兒早期升起,它可能經歷人的一生。•當我們覺知到我們對所愛的人有恨時,會感覺到罪惡感,但卻把它隱藏起來。•這種愛與恨的矛盾,以及所產生的罪惡感,開始引發人們想去修復,這一情緒同樣延伸到未來人們的社交態度上。•學校生活中提供我們有機會來發展新的經驗,給他機會修正和改進嬰兒早期的不滿足和矛盾心理。早期性幻想與成人性關係•嬰兒對乳房的愛與恨會展延到性器上,對女孩來說升起下意識對父親的幻想。在幻想裡,母親身體裡有很多嬰兒,所以女孩喜歡玩洋娃娃,並認為它是自己的小孩。•母親對子女的態度,正是她身為子女時對待母親的感覺,在找伴侶時,也有著深刻的影響。同樣地,一個男人對待女人的態度,會被早期對待母親的依附所影響。•成人的性滿足,提供的不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