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个毛泽东的故事段新网名:duanxinxyz摘要本ppt讲述了11个毛泽东主席的故事:1.少年时代喜助穷人;2.立志以天下为己任;3.青年时代爱好锻炼;4.巧解成语“对牛弹琴”;5.两次挨延安农民骂;6.危急之时不忘幽默;7.舌战“国师”戴季陶;8.绵里藏针驳斥对手;9.巧妙回答赫鲁晓夫;10.听秘书胡乔木直言;11.接受做白内障手术。目录1.少年时代喜助穷人/42.立志以天下为己任/63.青年时代爱好锻炼/84.巧解成语“对牛弹琴”/105.两次挨延安农民骂/126.危急之时不忘幽默/147.舌战“国师”戴季陶/168.绵里藏针驳斥对手/189.巧妙回答赫鲁晓夫/2010.听秘书胡乔木直言/2211.接受做白内障手术/241.少年时代喜助穷人•毛泽东同志在少年时代就很喜欢帮助穷人。•有一年,秋收时节的一天,大人们都到田里收稻子了,他留在家里晒谷子。晒着晒着,天突然变了,乌黑一片,眼看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了。他正准备收自己家的谷子,突然看见了年老体弱的邻居四阿婆,在那边手忙脚乱地抢收谷子,就连忙过去帮助。•老人家的谷子保护好了,可是毛泽东同志自家的谷子却淋湿了,他的爸爸责怪他,而他却理直气壮地说:“四阿婆家里穷,还要交地主的租,一年到头没饱饭吃,他的谷子颗颗都是命,损失不得呵!”1.少年时代喜助穷人•点评:•在暴风雨来临时,少年毛泽东宁愿丢下自家谷子不管,毅然冲过去帮助穷苦的四阿婆抢收谷子,表现出他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这个故事所反映的事情,正是伟人毛泽东不同于一般常人之处。2.立志以天下为己任•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日夜思考的问题是:青年应立什么志?怎样立志?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在16岁时就离开韶山,来到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求学。当时,毛泽东给自己取名“子任”,立志要以天下为己任。同学们赞扬说,我们学校出了个“建国材”。•18岁时,毛泽东胸怀远大抱负前往长沙求学。他常说,所谓立志,应该是努力求得真理,并以其指导自己的言行。他在同学中倡导关心国家大事,不谈金钱,不谈家庭琐事,不谈男女问题。充分表现出革命青年的高尚情操。•以后,他又创建了新民学会,把“改造中国与世界”作为人生的宗旨。大家钦佩地称赞他“身无半文,心忧天下”。2.立志以天下为己任•点评:•青年毛泽东所处的时代,中国已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百孔千疮,国弱民穷,他痛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了救国救民,毛泽东立志要以天下为己任,胸怀何等远大,志向何等崇高?当今我们身处知识经济时代,青年又该立什么志呢?值得大家认真思考!3.青年时代爱好锻炼•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大声疾呼锻炼体魄。他告诫同学们不能做那种胆小怕事、弱不禁风的书呆子,鼓励大家炼就钢筋铁骨,挑起革命重担。他自己则以顽强的毅力进行体育锻炼。•他锻炼身体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他始终坚持“冷水浴”,每天清晨,他总是第一个来到学校水井旁,用井水冲洗全身,即使天寒地冻,北风呼啸,他也从不间断。•下雨时,他与同学奔走于山野之间,进行“雨浴”;阳光灼烁时,脫去衣服进行“日光浴”;春寒料峭时,登上山顶进行“风浴”;霜降以后,他带着同学“爬山露宿”;他还特别喜欢“游泳”,常到波涛滚滚的湘江“中流击水”,“直至隆冬犹在江中”。3.青年时代爱好锻炼•点评:•由于长期坚持体育锻炼,青年毛泽东逐渐炼出了强健的体魄,能够以充沛的精力博览群书,研究学问,在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中从事革命活动,完成了救国救民的历史使命。4.巧解成语“对牛弹琴”•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说:•许多人常常以为自己写的讲的人家都看得很懂,听得很懂,其实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因为他写的和讲的是党八股,人家哪里会懂呢?“对牛弹琴”这句话,含有讥笑对象的意思。•如果我们除去这个意思,放进尊重对象的意思去,那就只剩下讥笑弹琴者这个意思了。为什么不看对象乱弹一顿呢?4.巧解成语“对牛弹琴”•点评:•毛泽东巧妙讽刺了那些写文章和做演说不看对象、脱离群众、空发议论的人,振聋发聩,耐人寻味。5.两次挨延安农民骂•在延安时,毛泽东曾挨过两次骂。一次,一个农民的驴被雷击死了,农民借机骂道:“老天爷不睁眼,咋不劈死毛泽东?”保卫部门要逮捕他,却被毛泽东制止:“群众发牢骚,有意见,说明我们的政策和工作有毛病!”•还有一次,农妇伍兰花的丈夫被雷击死了,她大骂“共产党黑暗”、“毛泽东领导官僚横行”等,被中央有关部门抓到延安并准备判处死刑。毛泽东知道这件事后,不但没有同意判她死刑,还派人将她送回家,嘱咐当地政府给予照顾。•事后,毛泽东深入调研、殚精竭虑地找原因,他发现民众之所以情绪这么大,归根结底是边区军民供需紧张,于是在毛泽东的主导下,延安军民开展了“精兵简政”和大生产运动,不仅缓解了供需矛盾,还密切了军民关系,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精神保障。5.两次挨延安农民骂•点评:•“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毛泽东这两次“挨骂”,皆源于当时边区军民紧张的供需矛盾。•毛泽东通过骂声“管中窥豹”,认真反思党的政策和工作,“闻骂则改”有的放矢地开展了“精兵简政”和大生产运动,不仅改善了军民关系,而且获得了民众的大力拥护,为革命的最终胜利提供了保障。6.危急之时不忘幽默•1947年,蒋介石对解放区实施全面进攻失败后,又采取了“重点进攻”,把矛头对准延安。3月13日,胡宗南的14个旅分兵进犯,50多架敌机对延安狂轰滥炸了一整天。•下午,敌机扔下的一颗重磅炸弹在毛泽东的窑洞门前不远处爆炸,一阵山摇地动之后,便见硝烟弥漫,负责保卫毛泽东的警卫参谋贺清华心急如焚地推门而入,却见毛泽东从容自若,右手拿着笔在大地图上移动着。贺清华想报告外面的紧急情况,谁知毛泽东却边看地图,边不慌不忙地问道:“客人走了吗?”贺清华摸不着头脑,便反问起来:“谁?谁来了?”“飞机呀!”毛泽东微笑着说,“真是讨厌,喧宾夺主。”在场的人听到毛泽东这么一说,都不禁大笑起来。•这时,一名战士拿着散落在门前的一块炸弹片递给毛泽东。毛泽东接过来在手中掂量了一下,又风趣地说:“嗯,你们看,我发财了,这块铁能打两把菜刀呢!”话音刚落,屋子里又是一阵欢笑声。6.危急之时不忘幽默•点评:•一代伟人毛泽东,不仅是著名的开国领袖,也同样是一位有名的幽默大师,即使在危急时刻,也不忘幽默一把。•毛泽东危急之时巧幽默,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伟人临危不乱、镇定自若的豪迈气概和对战争稳操胜券的有力把握,带给大家的不仅是困顿下的快乐,更是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对战争充满必胜的坚定信心。7.舌战“国师”戴季陶•大型电视剧《毛泽东》中有一个情节——为了全国抗战的顺利进行以及中国的和平统一,毛泽东前往重庆谈判。在国民党举办的宴会上,毛泽东对着孙中山的画像行礼三鞠躬。有蒋介石的“国师“之称的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戴季陶发难:怎么,中国共产党主席也拜中国国民党的先总理了?•毛泽东:当然要拜。•戴季陶:不是一家人,倒拜起同一个祖宗来了?•毛泽东微微一笑:中山先生于公,是领导民主革命、推翻帝制的领袖。只要是中国人,都应该怀念和尊重他老人家。于私,我年轻的时候,曾在国民党的中央工作过,当时多蒙先生教诲,至今记忆犹新,不敢忘怀。至于说,党派之见,戴先生想必还记得吧?中山先生当年亲自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共那时候就是一家,在中山先生那里,又何来什么党派之分呢?•全场响起热烈掌声,戴季陶则面露愧色,只得说:对,对。•毛泽东:先生为我中华奋斗一生,留下和平建国之未了遗愿,作为后辈,润之今日能够前来重庆,参与和谈,为我中华和平建国之大业,略效绵薄之力,正是继承先生的遗志,完成先生心愿的最好方式,大任在肩,遥思先贤,又岂能不拜中山先生啊?•全场掌声雷动,戴季陶尴尬极了,一时说不出话来。7.舌战“国师”戴季陶•点评:•对于戴秀陶的不该拜中山先生的论点,毛泽东见招拆招,巧用正本清源,他从于公、于私和党派历史三方面一一进行回击,说明从多方面讲都应该拜中山先生,话语字字表达了他对于孙中山先生的尊敬之情,句句言之有据,将戴季陶驳得无言以对。•所谓正本清源,正本,即从根本上整顿,清源,即从起源上整理。8.绵里藏针驳斥对手•在热播的大型史诗型纪实电视连续剧《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在重庆谈判期间,张澜请毛泽东和蒋方代表一干人等去看戏,想通过看戏缓和国共双方关系。•谁知,在戏目的选择上,蒋方代表故意挑衅。当张澜提议上演“将相和”时,蒋方代表用讽刺的口气说:“没有负荆请罪,哪有将相和?”意思是说共产党应该向国民党请罪。他们提议上演“宝塔镇妖”,挑衅的意味更加明显。•张澜征求毛泽东的意见,毛泽东微微一笑说:“还是看《大闹天宫》吧!”最终,确定了上演《大闹天宫》。看戏过程中,蒋方代表不时地出言挑衅:“你看人家玉皇大帝多大方,那猴子不识好歹,只要交出金箍棒,不就万事大吉了吗?”毛泽东听出了对方不怀好意的双关话语,是要共产党交出军队。他针锋相对地反驳:“有了金箍棒,都被人家欺负;要是没有了那家伙,还不被人家端了?”对方无言以对。8.绵里藏针驳斥对手•点评:•毛泽东的反驳可谓柔中带刚,既有力地反驳了对方,又旗帜鲜明地表明了我方“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对敌斗争思想以及重庆谈判中我方的基本原则和立场,让敌方自讨没趣!9.巧妙回答赫鲁晓夫•1957年,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出席莫斯科社会主义国家党的代表会议。会前,中苏领导人就“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展开了针锋相对的争论,毛泽东不同意把这个理论写进会议宣言。•在晚宴上,赫鲁晓夫又谈起了这个理论,毛泽东没有直接回答他的种种发问,转而问道:“赫鲁晓夫同志,你对我们提出的‘百花齐放’这个口号怎么看?”•赫鲁晓夫不假思索地说:“毛泽东同志,我想你们的本意可能是说在文化艺术中,允许存在不同的学术争鸣……可是,花有各种各样——有美丽的花,丑恶的花,甚至有毒的花,对于有毒的花就不能让它开。要掐死它!”•“我们不掐死,留在那里做对比、做反面教材。”见赫鲁晓夫默不作声,毛泽东继续微笑着说,“苏联报刊不发表这个口号,我们是理解的、赞成的。因为各国有各国的实际情况。这个口号对于苏联也许是不适合的,情况不同么,一切都要从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赫鲁晓夫无言以对,尴尬不已。9.巧妙回答赫鲁晓夫•点评:•赫鲁晓夫打算将“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理论写进会议宣言,毛泽东坚决不赞成,也没有直接表露,而是通过与赫鲁晓夫讨论中国“百花齐放”的口号,一步步诱敌深入,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佐证、支持了“一切都要从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的道理,表达了自己的反对意见,明“指南”而实“打北”,令赫鲁晓夫无言以对,实在巧妙。10.听秘书胡乔木直言•胡乔木长期担任毛泽东的秘书,他敢于直言。•1959年,他向毛泽东说:“在太阳系,任何一颗行星都要绕着太阳运行,否则,就要失去平衡。‘大跃进’就是失去了平衡,因而使我国经济遭受损失。”毛泽东觉得他言之有理。•接着,他奉命就农村办食堂问题进行调研。胡乔木在毛泽东家乡韶山调研时发现,农村办大食堂,农民吃不饱,还有些人饿死了。他把情况如实报告给了毛泽东。毛泽东和党中央决定停办农村大食堂。10.听秘书胡乔木直言•点评:•胡乔木因敢于说真话,深受众人敬重。毛泽东曾说:“好多问题经过胡乔木思考,就很快解决了。”周恩来说:“胡乔木处理党内文稿、文件,我们放心。”毛泽东善于倾听直言,知错就改,难能可贵。•毛泽东说:“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有许多人说恭维、奉承的话,不如有一人讲真话,直言不讳。千言万语只在实、只在真。一个诚实人的心声,能唤起一大群诚实人的共鸣。11.接受做白内障手术•毛泽东晚年患上了严重的白内障,视力几乎完全丧失。经中共中央研究决定,由著名医学专家唐由之大夫进行中西医结合手术治疗。可是毛泽东本人认为自己身体状况太差,无法承受手术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拒绝手术治疗。大家都十分清楚,毛泽东从来是说一不二的,因此事情一时陷于僵局。•主刀医师唐由之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另辟蹊径。唐由之说:“主席,我向您请教一个问题:白居易诗中有‘案上漫铺龙树论,盒中空贮决明丸。人间方药应无用,争得金篦试刮看’这样的句子,其中‘盒中空贮决明丸’是不是说唐朝那时候就已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