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评定主讲人:阳庆军湘雅博爱康复医院成康部主任肌力的定义肌力是指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什么是肌力?肌的分类根据肌群发挥的作用不同分为:原动肌:即主动肌,是发起或完成一个动作的主动肌或肌群。如股四头肌是伸膝的主动肌。拮抗肌:与原动肌作用相反。如膝关节伸展时,股二头肌使膝关节屈曲,是股四头肌的拮抗肌。协同肌:是配合原动肌并随原动肌一同收缩的肌或肌群。包括副动肌、中和肌、固定肌。•2~3块肌肉一起收缩时产生特定运动。副动肌•一组肌群收缩以消除原动肌收缩时在中间关节产生的不必要的运动。中和肌•肌收缩时固定近端关节,为远端关节运动提供稳定的基础,使原动肌工作得更有效。固定肌原动肌固定肌拮抗肌一般来说,当负荷非常小的关节运动时,仅原动肌产生收缩。如果负荷稍增加,固定肌收缩,固定近端关节,随着负荷增加协同肌参与援助,当负荷过大时,拮抗肌也被调动起来固定关节。肌肉的收缩方式等长收缩:肌张力明显增加,肌长度基本无变化,不产生关节运动。等张收缩:肌张力基本不变,但肌长度变化,引起关节运动。等速收缩:肌肉收缩的速度不变,肌张力随着关节角度的变化而改变。(需借助等速系统来完成)根据肌肉起止部位的活动方向,可分为向心性收缩和离心性收缩。向心性收缩:肌肉收缩时,肌肉起止点彼此靠近,肌长度缩短。是主动肌的收缩。离心性收缩:肌肉收缩时,肌肉起止点彼此远离,肌长度增加。是对抗关节运动的拮抗肌所产生的收缩,其作用与关节运动方向相反。用于稳定关节,控制肢体动作或肢体坠落的速度。肌力评定通过检查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或肌群收缩的力量,评价肌肉的功能状态。肌力评定的目的判断有无肌力下降及下降的范围和程度,为制定治疗方案和训练计划提供依据;定期检查神经肌肉病变的恢复程度和速度,检验治疗训练的效果。徒手肌力检查(MMT)肌力评定方法分类器械肌力评定等长等张等速Manualmuscletesting定义:是指不借助器材,仅靠检查者徒手测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或肌群的收缩力量。徒手肌力检查——MMT应用:用来评定由于疾病、外伤、废用所导致的肌力低下的范围与程度的主要方法。特点:实用、简单、应用广泛。MMT评定程序让受试肌肉做标准的测试动作检查受测试肌肉轮廓固定被测肌肉肢体近端正确的体位在应用MMT前需学习以下基本原则:A.MMT是检查有关的主要动作肌和辅助肌共同完成的运动。B.学习MMT一定要强化解剖生理知识,如每一块肌肉的起止点,肌肉的作用,引起关节运动的方向和角度,以及当一肌肉力量减弱或消失时可能出现的代偿运动。C.MMT是检查一块肌肉或一组肌群的随意收缩。不适用于对不能完成分离运动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级别名称判定标准与正常肌力的百分比0零完全瘫痪,不能作任何自由运动。01极差可见肌肉轻微收缩。102差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消除重力)。253尚可对抗重力下可全关节范围活动,但不能抗阻504良好能对抗重力,并能抗一定阻力755正常肌力正常,运动自如100MMT分级标准(Lovett)在目前的肌力评定标准中,康复医生或治疗师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按照2~5肌力标准又详细分为2-、2+,3-、3+,4-、4+,5-、5+级肌力达3级以上时,可用专门的器械进行肌力检查,这种测试可取得较精确的定量数据,根据测试时肌肉的不同收缩方式分为等长、等张和等速3种肌力评定方法。器械肌力评定一、等长肌力评定在标准姿位下用不同的测力器测定一组肌群在等长收缩时所能产生的最大肌力。常用检查方法:握力测定、捏力测定、背拉力测定等。常用器械有:握力计、捏力计、拉力计、等速测试系统(等长模式)等。缺点:无法测试出肌肉在关节活动范围内的最大肌力。二、等张肌力评定在标准姿位下测定一组肌群在作等张收缩时能使关节作全幅度运动时的最大阻力。测试器械:哑铃、砂袋、杠铃片或其他定量负重的运动器械。测试指标:以试举重物进行测试,作1次运动所能承受的最大阻力称1次最大阻力(1RM),完成10次连续运动所能承受的最大阻力为10次最大阻力(10RM)。缺点:只能使关节作全幅度运动时的最大阻力。三、等速肌力评定在给定转动速度和选定运动范围的条件下,测定关节在各个角度下的力矩。特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阻力与肌力成正比,肌力越大阻力也越大,使肌肉在任意一点都能产生最大的力量。测试仪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等速肌力测定的特点a)肌肉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始终承受最大阻力b)肌肉收缩较小时,阻力也相应减小,安全性好。c)可根据需要提供不同速度的测试d)一次即可完成对主动肌和拮抗肌的测试A.峰力矩:指肌肉收缩产生的最大力矩输出,即力矩曲线上最高点处的力矩值,代表了肌肉收缩产生的最大肌力。单位为牛顿·米(Nm)。B.峰力矩体重比:指单位体重的峰力矩值,代表肌肉收缩的相对肌力,可用于不同体重的个体或人群之间的肌力比较。C.峰力矩角度:指力矩曲线中,峰力矩所对应的角度,代表肌肉收缩的最佳用力角度。等速肌力评定指标D.总作功:即力矩曲线下的总面积。单位为焦耳(J)。E.平均功率:指单位时间内肌肉的作功量,反映了肌肉作功的效率。单位为瓦(W)。F.耐力比:指肌肉重复收缩时的耐疲劳能力。耐力比的单位常用百分比表示。H.主动肌与拮抗肌峰力矩比:主要判断关节活动中拮抗肌群之间的肌力平衡情况,对判断关节稳定性有一定意义。力矩-角度轨迹环力矩/时间曲线角度/时间曲线峰值/平均力矩最大/平均角度总功最大/平均功率等1.器械测试仪器在测试前需要先行校正,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2.测试前摆放好患者的体位,近端肢体应妥善固定,按标准摆放体位,防止替代动作。同名肌检查时,应先健侧后患侧,以方便两侧比较。3.测试中应告诉患者如何正确地按测试要求进行肌肉收缩,并给予适当的预测试,使患者熟悉测试方法。4.测试中应给予适当鼓励的指令,提高患者用力的兴奋性,以便获得最大肌力。5.避免在运动后、疲劳时及饱餐后进行肌力测试。6.有心血管疾病者,进行肌力测试时,应注意避免闭气使劲。注意事项定义:肌张力是指人体在安静休息的情况下,肌肉保持一定紧张状态的能力,它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活动的基础。许多疾病与损伤常导致肌张力发生变化,表现为肌张力降低或肌张力增高,从而影响肢体运动功能。肌张力评定临床分级(1)肌张力减低:①轻度:肌张力降低;把肢体放在可下垂的位置上,检查者松手时,肢体只能短暂地抗重力,随即下垂;同时有肌力下降,但有一定的功能活动。②中度到重度:肌张力显著降低或消失;若把肢体放于可下垂的位置上,检查者松手时,肢体立即下垂;同时有肌力显著丧失,不能产生有功能的活动。(2)肌痉挛:①手法检查:手法检查是按对关节进行被动运动时所感受的阻力来进行分级评定的。常用的评定方法有神经科分级和Ashworth分级,其它方法还有按自发性肌痉挛发作频度分级的Penn分级法和按踝阵挛持续时间分级的clonus阵挛分级法,但不常用。神经科分级:0级:肌张力降低;1级:肌张力正常;2级:稍高,肢体活动未受限;3级:肌张力高,活动受限;4级:肌肉僵硬,被动活动困难或不能。Ashworth分级:0级:无肌张力增高;1级:轻度增高,被动活动时有一过性停顿;2级:较明显增高,活动未受限;3级:明显增高,被动活动困难;4级:肢体僵硬,被动活动不能。Penn分级:0级:无肌张力增高;1级:肢体受刺激时出现轻度肌张力增高;2级:偶有肌痉挛,少于1次/h;3级:经常痉挛,多于1次/h;4级:频繁痉挛,多于10次/h。Clonus分级:0级:无踝阵挛;1级:踝阵挛,持续1~4s;2级:持续5~9s;3级:持续10~14s;4级:持续大于15s。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法是临床上较常用的肌痉挛程度的评定方法,常在仰卧位时进行检查,评定标准为:0级正常肌张力。1级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突然释放.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均呈现最小阻力.2级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被移动.3级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活动困难.4级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②痉挛仪器评定法:应用仪器评定痉挛的优点是较为客观,但实用性一般,临床应用较少。常用方法有摆动试验测试、电生理测试、等速肌力测试及多通道肌电图测试等,可根据需要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