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名篇选译用“切分法”落实文言文翻译得分点一、关于《世说新语》1、魏晋南北朝,“笔记小说”,南朝宋刘义庆召门客编撰。1130则,36篇,长短不一,“随手而记”。2、记述汉末魏晋人物的言谈风尚和遗闻趣事。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夙慧、容止、任诞、简傲、俭吝、忿狷”等36类。3、“魏晋风度”,褒贬不一。(一)切分法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二)考点(三)原则译:君子广博的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反省,那么(他)就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失了。其1、实词:2、虚词:3、句式:“参”:检验,检查。知:通“智”,智慧。“而①”:递进连词,并且。“而②”:并列连词,不译。乎:“于”,对于。①状语后置,“日参省乎己”;②省略句,省主语“他”。二、本课知识点用“切分法”力争字字落实,译准考点词及特殊句式。(将一个长句子切分成若干短语或词组,使翻译更有层次与针对性。)?第1组:《床头捉刀人》第2组:《泰山桂树》第3组:《王蓝田性急》第4组:《雪夜访戴》三、分组演练预习要求:1、翻译文段,在原文标出考点词句,并作批注。2、自设一道翻译考题,并写出考点词句及翻译答案。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捉:握,拿(古今异义)1、床头捉刀人雄:称雄,威慑(形作动)“乃……也”:是(判断句)非同寻常(古今异义)然:转折连词,但是(必须译出的虚词)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译文:曹操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臣,他自认为形貌丑陋,不足以威慑远方的国家,就让崔季珪代替他接见,他自己则握刀站在崔季珪的坐榻边做侍从。接待完毕,(曹操命令)间谍问匈奴使者:“魏王这人怎么样?”匈奴使者评价说:“魏王高雅的气度,非同寻常,但是坐榻边上握刀的那个人才是真英雄。”曹操听后,就派人追去杀了这个使者。曹操:有谋略,多疑,狭隘,残暴1、床头捉刀人•选句切分:•翻译全句:•考点词语: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王高雅的气度不同寻常,但是坐榻边上握刀的那个人,这才是真正的英雄。非常:不同寻常。然:但是“乃……也”,判断句式。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于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2、泰山桂树阿:山的角落(古今异义)为:被句式:判断句于:对于(必须译出的虚词)荷:担负,承受(古今异义)“斯”,此,这;“之”,衬字,不译。2、泰山桂树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于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译文:有人问陈季方说:“您的父亲太丘,有什么功业和德行,而蒙受了天下如此崇高的名望?”季方说:“我对于我的父亲就好像生长在泰山山腰的一株桂树,上面是万丈高的陡壁山峰,下面有无法测量的深渊;树顶被甘露沾湿,树根为泉水滋润,在这样的时候,桂树又怎么会知道泰山有多高,渊泉有多深呢?所以我不知道我父亲有没有功德。”聪慧、机智,寓父亲的褒扬于泰山桂树之喻,以曲折的方式回答了客人的问话。陈季方:•选句切分:•全句翻译:•考点词语: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斯”:此,这;“之”:衬字,不译。“焉知”:怎么知道。在这样的时候,桂树又怎么会知道泰山有多高,渊泉有多深呢?(我)不知道(父亲)有功德呢还是没有功德啊。省略句:“(吾)不知(家君)有功德与无也!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王右军闻而大笑,曰:“使安期有此性,犹当无一豪可论,况蓝田邪!”3、王蓝田性急犹:副词,尚且(必须译出的虚词)举(之)以掷地句式:省略句仍:通“乃”,于是。(通假字)豪:通“毫”,丝毫。(通假字)内:通“纳”,放入(通假字)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王右军闻而大笑,曰:“使安期有此性,犹当无一豪可论,况蓝田邪!”译文:蓝田侯王述性情急躁。有一次吃鸡蛋,用筷子去戳鸡蛋,没有戳进去,就大为恼火,把鸡蛋拿起来扔在地上。鸡蛋在地上转个不停,他就跳下地提起脚用木屐的齿去踩,又没有踩住。他愤怒极了,又从地上捡起鸡蛋放进嘴里,把鸡蛋咬破又马上吐出来。王羲之听说这件事大笑说:“假使安王期有这种脾气,尚且毫不足取,何况是他的儿子王蓝田呢!”做事急躁,缺少魏晋名士从容不迫的风度。王蓝田:3、王蓝田性急•选句切分:•全句翻译:•考点词语:使安期有此性,犹当无一豪可论,况蓝田邪!使:假使。犹:尚且。豪:通“毫”,丝毫。可论:值得称论。假使王安期有这种性格,尚且应当无有丝毫值得称论(的地方),何况他的儿子王蓝田呢!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4、雪夜访戴“(王)造(戴)门不前而返”。句式:省略句因:于是,连词。(必须译出的虚词)前:上前。(名作动)造:到,至。(古今异义)4、雪夜访戴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译文:王徽之住在山阴的时候,一天夜里下大雪,他睡觉醒来,打开房门,叫仆人备酒。环顾四周,一片洁白。他就起身徘徊,吟诵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戴逵。当时戴逵住在剡县,王徽之就连夜乘了小船去拜访他。船行一夜方才到达,王徽之到了戴家门口却不进去。有人问他这是什么缘故,王徽之说:“我本来是乘兴而去,而今兴尽而回,为什么一定要见戴逵呢?”王子猷:体现了魏晋士人洒脱不羁、率性而为的真性情。•选句切分:•全句翻译:•考点词语: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经过一整夜方才到达,(王徽之)到了(戴家)门口(却)不进去就回去了。宿:一整夜。造:到,至。前:上前,前往。而:助词,不译。如“不足雄远国”、“不前而返”。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如“当斯之时”、“不前而返”。如“然床头捉刀人”、“使安期有此性。”如“泰山之阿”。如“取内口中”、“无一豪可论”。总结(一)切分法(将一个长句子切分成若干短语或词组,使翻译更有层次与针对性。)(二)考点1、实词:2、虚词:3、句式:1、古今异义:2、词类活用:3、通假字:4、疑难陌生词:1、必须译出的虚词:2、不必译出的虚词:(三)原则:“信”、“达”、“雅”1、判断句:2、倒装句:3、被动句4、省略句: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王)经宿方至,(王)造(戴)门不前而返。如“雅望非常”、“捉刀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步步高》P105-106谢谢指导!四、拓展练习课外阅读“作品选录”,选择1-2篇疏通文意,翻译重点词句。(见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