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基因测序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代DNA序列测定DNA测序技术的诞生和发展1980年,Sanger和Gilbert因建立DNA测序技术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Sanger是第2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77年,美国哈佛大学生化学家WalterGilbert发明DNA化学降解法测序技术(Maxam和Gilbert,1977)。1977年,英国剑桥医学研究会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FrederickSanger发明双脱氧链终止法DNA测序技术(Sanger和Coulson)。DNA测序技术的诞生(第一代DNA测序技术)1.1化学降解法在该方法中,一个末端被放射性标记的DNA片段在5组互相独立的化学反应中分别被部分降解,其中每一组反应特异地针对某种碱基。因此生成5组放射性标记的分子,每组混合物中均含有长短不一的DNA分子,其长度取决于该组反应所针对的碱基在原DNA片段上的位置。最后,各组混合物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分离,再通过放射自显影来检测末端标记的分子。1.1化学降解法准确性较好,易掌握,因此用得较多。且所测序列来自DNA分子而不是酶促合成产生的拷贝,排除了合成时造成的错误。但化学降解法操作过程较麻烦,逐渐被简便快速的Sanger法所代替。双脱氧法(Dudeoxysequenceanalyses)双脱氧法又称末端终止法,用于单链测序1977年Sanger利用此原理建立了双脱氧测序法原理:与加减法相似,但不再是加一种dNTP或减一种dNTP,而是加入某一种双脱氧核苷,来终止聚合反应。1.2双脱氧链终止法Sanger法:简便、快速,经过后续的不断改良,成为了迄今为止DNA测序的主流。1.2双脱氧链终止法1.3荧光自动测序技术荧光自动测序技术基于Sanger原理,用荧光标记代替同位素标记,并用成像系统自动检测,从而大大提高了DNA测序的速度和准确性。1.4杂交测序技术杂交法测序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一种测序方法,是利用DNA杂交原理,将一系列已知序列的单链寡核苷酸片段固定在基片上,把待测的DNA样品片段变性后与其杂交,根据杂交情况排列出样品的序列信息。检测速度快,成本低,具有部分第二代测序技术的特点。但该方法误差较大,且不能重复测定。双脱氧链终止法双脱氧链终止法又称为Sanger法,该方法的原理是:核酸模板在DNA聚合酶、引物、4种单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其中的一种用放射性P32标记)存在条件下复制时,在四管反应系统中分别按比例引入4种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TP),因为双脱氧核苷没有3′-OH,所以只要双脱氧核苷掺入链的末端,该链就停止延长。双脱氧链终止法如此每管反应体系中便合成以各自的双脱氧碱基为3端的一系列长度不等的核酸片段。反应终止后,分4个泳道进行凝胶电泳,分离长短不一的核酸片段,长度相邻的片段相差一个碱基。经过放射自显影后,根据片段3′端的双脱氧核苷,便可依次阅读合成片段的碱基排列顺序。双脱氧链终止法双脱氧链终止法双脱氧链终止法双脱氧链终止法Seq双脱氧链终止法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序峰图双脱氧链终止法双脱氧链终止法意义快速和准确地获取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对于生命科学研究一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每个生物体来说,基因组包含了整个生物体的遗传信息。测序技术能够真实地反映基因组DNA上的遗传信息,进而比较全面地揭示基因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而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y1.2-1-87.3.10-1.1-1-1-9-0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