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史铁生一、导入新课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试猜想文中这位活的最苦的母亲是谁?作家史铁生的母亲二、检查预习作者•史铁生(1951-2010),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等。史铁生•1972年,21岁的他因病瘫痪,从此永远坐上了轮椅•他写的《我与地坛》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最优秀的散文之一•2002年,他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是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我与地坛》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我想我一定使母亲作过了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补充资料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我与地坛》瘫痪tānhuàn侍弄shì整宿xiǔ憔悴qiáocuì仿膳shàn央求yāng诀别jué翻来覆去fù絮叨xùdao絮絮叨叨xùxùdāodāo认读生字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央求:恳切地请求、乞求。诀别: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事情而特别高兴。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唠叨。把握词义三、整体感知1、请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方法指导: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课文讲述了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使儿子明白了生命的意义。母亲“我”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你去走走。”“不,我不去。”“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什么时候?”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2、文中几次提到了看花?3、作者前后态度有什么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前:“我可活什么劲儿!”(绝望)是母亲促成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后:“要好好儿活”(再生)四、深入研读深入研读阅读第一段1、“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无常”是什么意思?哪两个词最能表现我的“暴怒无常”?“无常”是指变化不定“突然”、“猛地”阅读第一段2、“悄悄”“偷偷”“眼睛红红的”一系列词有怎样的特点?表现母亲怎样的情感?叠词,体现了母亲的小心翼翼,宽容容忍“悄悄”:让我尽情发泄心中苦痛,等待我恢复平静与理智“偷偷”:不放心我,体现母亲的慈爱与关心“眼睛红红的”:强忍内心悲伤阅读第一段3、“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这一句使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插叙倒叙顺叙•母亲爱花,但是为了照顾我放弃了自己的爱好,母亲爱花更爱“我”4、面对儿子的暴怒无常,深受苦难(病痛折磨)的母亲又是怎么做的?说明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有没有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有没有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有没有大声呼喊我活着什么劲!——没有——没有——没有母亲:坚强慈爱包容细心无私睿智阅读第三段•1、为何要描写窗外落叶?•突出“我”孤独、无望、痛苦的心情,也用来象征“我”的生命如树叶般飘零。•2、母亲为何“挡在窗前”?•怕我触景生情,伤感痛苦阅读第七段•2、母亲所说的“好好儿活”和我所理解的“好好儿活”有何区别?•母亲:母子二人都要战胜病魔•“我”:为了母亲,我和妹妹都要坚强的活下去文章的结尾有何作用?•结构上:以看花为线索,篇末点题,照应前文,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升华主题。•内容上:点明中心,菊花象征了母亲对我的爱,突出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怀念、内心的愧疚与悔恨以及我要好好活下去的勇气,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文章为什么要取题为《秋天的怀念》表层含义:回忆的往事发生在秋天,表达的是对母亲的怀念。深层含义:暗示作者经受过命运残酷的打击,经历过暴躁绝望的心里过程,才真正体会了母爱的坚忍和伟大,懂得了母亲的期望,悟出了生命存在的意义。作者为什么要反复描写“看花”?•“看花”是本文的中心事件,也是本文的线索•“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心愿的达成细读本文,你能体会到怎样的思想情感歌颂深沉无私的母爱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自己内心的悔恨与愧疚对生活困境中“好好儿活”的领悟“我”砸玻璃摔东西捶打腿暴怒无常母亲悄悄地躲偷偷地听悄悄地进扑过来抓忍对比迁就疼惜五、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人物描写有哪几种方法?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技巧点拨:运用……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表达了……•动作描写“悄悄”出去是为了让“我”尽情发泄心中的苦痛,期待“我”能恢复平静和理智,突出了母亲的谨慎小心,说明母亲怕让儿子痛苦,让儿子伤心;“偷偷”表现了母亲不放心“我”,关注“我”,表现了母亲的慈爱和细心。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2.母亲扑过去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动作、语言描写•“扑”、“抓”两个动作,说明母亲非常在意“我”的内心感受,害怕儿子禁不住打击,失去生活的勇气;“忍”,母亲尽管十分悲痛,却抑制悲伤鼓励、安慰儿子。母亲说“好好儿活”,带着几分无奈和顽强,母亲此时已经“病到了那步田地”,却仍在不屈地与病魔抗争,不希望看到身怀病痛的儿子失去与病魔抗争的信心,鼓励儿子有生活下去的勇气。3.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神态描写•“憔悴”暗示出母亲在病魔的折磨下身体已经十分不好;“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4.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语言描写•母亲在儿子接受去北海看花的建议后,心中的喜悦快乐和希望。六、拓展延伸课后读一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补充资料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合欢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