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之才,总想奚落他一番。传说,一日,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道:“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锯”谐“句”,“猴儿”暗指李白。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宰相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匹马陷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蹄”谐“题”,与上联对得很工。杨国忠本想占便宜,却反被李白羞辱了一通,刚抬脚就被讥为“畜生出蹄”,弄得十分尴尬。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论,是文艺评论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受,行文自由,语言精辟,议论形象。本文是一篇文艺随笔随笔:散文的一种,随手笔录,不拘一格的文字,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中国宋代以来,凡杂记见闻,皆用此名,“五四”以来,十分流行,一般以借景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短小活泼为特色。解放以后,它是我国报刊常用的一种文学体裁,和杂文很相似,常常把文学表现手法与政论结合起来,有很强的战斗性和感染力,是一种文艺性的短篇政论文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论,是文艺评论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受,行文自由,语言精辟,议论形象。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我国现代美学奠基者之一。笔名孟实、孟石,先后就读于6所大学。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教育系,193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硕士学位,1933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科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朱光潜(1897—1986)1.给下列字注音:倒涎()深恶()痛绝没镞()咬文嚼()字岑()寂尺牍()下乘()2.解释下列词语:镞:援引:不即不离:深恶痛绝:xiánwùzújiáocéndúchéng箭头引用成例。援:引用既不亲近也不疏离。厌恶、痛恨到极点。辎铢必较:岑寂: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杀青:付梓:尺牍:对极小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寂静。形容读书很多。形容富有文才。古人著书写在竹简上,为了便于书写和防虫蛀,先把青竹简用活烤干叫杀青。后来泛指写著作。把稿件交付刊印书信。古代书简约长一尺,故名。咬文嚼字释义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例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B.形容卖弄才学。例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例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也毫无用处。作者赋予这个成语新的意义: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就是调整思想情感,因而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1、文章中作者提出了那些观点,其中中心论点是哪个?2、文章列举了那些事例,在文章中各起到了什么作用?阅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2、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情感。5、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情感上“推敲”。1、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4、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3、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主要观点6、用字的难处在于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不易控制。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意义能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7、字的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袭用套语滥调,常使我们不知不觉地滑向套板反应。文学创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思想要新,语言要新。8、从事文学创作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互相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法]福楼拜对莫泊桑如是说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字数不同,意味不同例2朱光潜的观点:一.‘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寂静,也似乎平添了搅扰。二.‘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也就是说,“僧敲月下门”,“敲”的应是自家之门普遍的观点:一.“敲”字将环境衬托得更为幽静,把诗人的心境表现得更为透明。试想:月光融融,一片寂静,走过草径荒园,来到友人门前举手敲门,耳闻一两声“咚……咚……”的敲门声音,却久久不闻友人应门,只见树上被惊起的宿鸟……幽然之境顿出,孤寂之心情也不言而喻。二.本诗所叙之事是访友,可见“僧敲月下门”,这个“门”应是李凝幽居之门,而不是僧(贾岛)自家之门。其次,本诗题目是“题李凝幽居”,在诗的“中联咏幽情幽景”,诗人用荒园、惊鸟、明月、野色和飘云等意象,突出了幽居“幽”的特点。写的不是自家幽居,当然敲的也不可能是自家之门。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贾岛与孟郊同为有名的苦吟诗人,以铸字炼句取胜;苏轼有郊寒岛瘦的评语.说明的道理:不同的字有时表现不同的意境,用什么字要看表现什么意境,推敲文字的实质,是推敲思想感情.字眼不同,意境不同事例(四):联想之意明确几个概念:1.科学的文字与文学的文字有何区别?2.字(词或短语)的直指的意义和联想的意义有何区别?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含糊而意蕴丰富1.郑愁予错误: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2.[唐]韦庄菩萨蛮: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落花时节:1.点明与李龟年相逢的时令暮春;2.暗指李龟年不幸的身世;3.暗指自己不幸的身世;4.暗指唐王朝衰落时期;说明的道理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善用联想的意义,会使句子意蕴丰富,会使文章增色,达到艺术的妙境.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含糊而意蕴丰富阅读最后一节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达到艺术的完美境地?找出文中有关的词语.思考:咬文嚼字艺术的完美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随处留心思索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求精练吻合不懒不粗心不自满作者提倡“咬文嚼字”,实质上是说,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文字的优劣要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现的意境上去辨别,文字的运用,要从思想感情的透彻、凝练、创新入手。小结句式不同意味不同思想感情意境不同字眼不同意味不同字数不同善用字的联想意义(正)套板效应(反)郭老改字引咬文嚼字(反)李广射虎(正)贾岛吟诗阅读要苏轼写诗(正)套板反应(反)写作要结达到艺术美全文结构思路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清·沈德潜给我们今人学业做事、撰文写作不少有益的启示做学问,既要有请教先哲,前辈们的虚心态度,又需要有不迷信权威、不盲从,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伏案写作呢,则又该恪守语言与思想感情相统一,文质并茂的基本原则。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__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比较下列词语:“到”“过”“入”“满”“绿”,哪一个更精彩,更生动?为什么?绿一.与其它几个字相比,绿字色彩鲜明,把江南春天充满生机的美丽景色以及与春风的关系,形象地表达出来,其它诸字却无这种作用.二.绿字能唤起人们的联想,春草绿时,引起思归之情,自然与下句明月何时照我还紧密呼应,丰富了诗的意味.可见,遇见诗眼时,要细细推敲,选取那些色彩鲜明并能引起读者联想的字,是能增强诗的感染力的.绿字这种用法在唐诗中早见且屡见1.丘为《题农夫庐舍》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2.李白《侍从宜春苑赋柳色听新莺百啭歌》东风已绿瀛洲草3.常建《闲齐卧雨行药至山馆稍次湖亭》行药至石壁,东风变萌芽.主人山门绿,小隐湖中花.钱钟书的观点由以上例子,引出一连串的问题:王安石的反复修改是忘记了唐人的诗句而白费心力呢?还是明明知道这些诗句而有心立异呢?他的选定绿字是跟唐人巧合?还是最后想起唐人的诗句而欣然沿用呢?还是他自觉不能超越唐人,不得不终于向唐人认输呢?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水浒传》(林冲)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A大B快C紧D密)—施耐庵《水浒传》紧____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____觅小诗。鲁迅《惯于长夜过春时》A.眼/忍B.边/丛忍丛《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闹’字而境界全出。”从下列诗词中找出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选出判断正确的项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②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④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A.①润②点③火④笑B.①潜②翻③蓝④笑C.①润②翻③蓝④春D.①潜②点③火④春B从作者列举的下列例子中,你分别受到怎样的启发1、对“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2、对《史记》中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3、对“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4、对《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5、对“杨柳桃面”等套语的评述。提示•1、读书、作文,有时连一个字眼都不能轻易放过;就连郭沫若那样的文学家,在用词上也会有小毛病,这说明,提高阅读、写作能力,锝下苦功夫、细功夫。•2、文字是好是坏,关键要看它的表达效果,而不是繁简;看似平淡无奇的语句,也会含有丰富的意思。•3、锤炼文字不能光从字面上着眼,重要的是捕捉、把握自己要表达的感情。•4、创作时要敢于大胆发挥想象和联想,不能满足于平淡的表达。•5、轻易滑入“套板反应”,并不表示有学问,反而可能是思想感情贫乏、文字水平低的反映。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一文中,提出与本文不同的主张,说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理由是:1、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2、诸葛亮与徐庶等三人一道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观其大略”。诸葛亮比三人高明,因为他“观其大略”,知识面更广。3、宋代陆象山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是说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比较阅读(课后练习二)思考1、文中的三个理由(例子),分别告诉我们在阅读中应该怎样“不求甚解”?2、质疑:“咬文嚼字”和“不求甚解”不是矛盾了吗?“不求甚解”在阅读上的启示1、要会意,把握精神实质。2、观其大略,力求广博全面。3、不要死抠字句,求其表面。浏览泛读要会意,把握精神实质观其大略,力求广博全面不要死抠字句,求其表面写作阅读细细咀嚼,反复比较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努力创新,求真求实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虚心谨严马南邨“不求甚解”朱光潜“咬文嚼字”应用方法态度比较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