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讲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阅读改革的新思考綦江教育科学研究所赵小平QJJKSZXP@163.COM一、为什么?二、做什么?三、怎么做?一、为什么?美国研究阅读的专家吉姆·崔利斯说过: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学校中几乎每一科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来学习的。英国科学家培根说: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案例:犹太人的教育“密码”案例:开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杜复平女士给我提供了她儿子的一个故事。她的孩子在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时,用错了语文卷子,拿了下学期的语文卷子。快考完的时候才发现用错了试卷,但是来不及更换,只好将错就错。阅卷出来后,想不到的是,儿子的成绩是98分,差两分就满分。这个学校有个很好的做法,就是孩子如果认为成绩不理想的话,可以申请参加二次考试,记录最高成绩。这个孩子想:我考下学期的卷子都考了98分,如果考学过的卷子肯定能得满分,于是就申请了二次考试,用了上学期的考卷,结果考完后一阅卷,成绩为93分。语文这个学科跟理科不一样,它不是一一对应的,靠一个系列、一个梯级、一个台阶去给学生提高成绩,它必须通过大量的积累,然后才能有一个提升。案例:《中国教育报》曾经报道了这么一件事:病假条换来的课外阅读。有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开始由于偶然的生病请假,结果在家里读书让她感到比学校里上语文课更加快乐。这种愉快的阅读体验带来的是让她以不断请假、旷课的方式来换取课外阅读。结果,从小学二年级到初中一年级,她写了100多张病假条,换来的是400多部名著的阅读,她的成绩也特别突出。调查:在语文学习中,对你帮助最大的事情是什么?教师教得累——字词句强拉硬拽,段篇章条分缕析,重难点深度剖析,满堂灌照本宣科,教师怎能不累!学生学得厌——3分钟即可读完的课文要学3节课,3天即可读完的教材要学半年,学生怎能不厌!书读得少——课内时间被满堂灌挤占,课外时间被各门作业压得喘不过气,哪有时间读书!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国民每年人均2均图书4.5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大国,人均阅读量实让人感到惊愕和不可思议。除了人均阅读量低之外,另一个倾向是读书的功利性和实用性突出。在有限的人均购书中,八成都课外教材;在各大书店的销售统计中,教参、基础训练、考试辅导类的书籍也占了很大比重。中国和美国的小学生比较,美国一年级儿童平均每天读3万字,中国一年级儿童平均每年读4900字,不到美国儿童的六分之一。案例:课堂实录:朱自清的《春》开始的几分钟——老师说:“请打开书的23页,读一下文章的名字。”同学们就读:“春。”老师又问:“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啊?”学生就说:“朱自清。”老师接着追问:“看一看下面的注释,朱自清是哪里人?”学生就看注释。老师随后问道:“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是什么?”……就这样一路问下来,非常零碎。这样的课堂看上去似乎有点极端,但这确实是许多语文课堂的一个现实状况。这样的课堂把学生本来应该有的阅读时间占没了。许多语文课堂确实是因为大量、繁琐的环节影响了孩子的阅读。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但是当我们把课堂分割零碎之后,孩子就感觉不到生命活力了。阅读能力学习能力提高质量实践告诉我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独思能力阅读能力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阅读对于人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人都能从阅读中学习,获得乐趣,变得越来越聪明,变得越来越有品位,从读书中获得幸福的人生。二、做什么?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主持的“促进国际阅读素养研究”认为,一个人的阅读素养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理解和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二是从阅读中构建意义;三是能从阅读中学习;四是积极投入有阅读的兴趣。阅读教学:一是要培养阅读的兴趣二是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三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的方法四是要养成阅读的习惯一个学生有了持久的阅读兴趣,逐渐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的方法,就会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就会养成阅读的习惯,这样才能从阅读中建构意义、建构知识,最终学会学习。◆“阅读能力”是超越了单纯理解文章内容的层次,是将文章传达的内容进行分析、应用、批判的同时,掌握文章整体含义的能力。案例:韩国金明美的研究成果◆阅读能力即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能力的最基本教材就是教科书,如果想正确地阅读教科书,则需要注意教科书的编辑体系。因为编写教科书的明确目的是向学生们传达某些知识,所以与其他的书籍不同,教科书是采取了最有效的方式编辑而成。如果理解了教科书的编辑体系,并按照编者的意图进行阅读,就可以十分有效地学好教科书中的内容。阅读能力是什么?怎样提高阅读能力?1.内容分为章、单元和节。2.每个单元都会有代表本单元内容的题目。3.章或单元的导入部分有对正文的概述。4.核心内容采用不同的字体,以引起读者注意。5.通过与在文相关的图画、照片、地图、图表等内容对正文进行补充或归纳。6.书中的空白部分标有与正文相关的参考资料或提示语等。7.根据科目类别的不同,在段落间穿插多种多样的要求探索、操作的作业,以及对学习过的内容进行检查或评价的问题。教科书的编辑体系:读单元的题目和目标读节题目和目标读正文评价、深化、补充阅读教科书的正确方法读卷首语读目录浏览正式阅读不同科目的教科书有不同的阅读方法语文与品德、科学的课程内容不同,因此教科书的阅读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是,所有科目的教科书都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需要将各门课程所学的知识综合起来进行阅读。小学的语文课本要在六年时间里教会学生们阅读各种不同类型文章的方法,以此为基础再进行其他教科书的阅读。小学一年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生活文章、儿童诗歌、古代故事小学二年级树立阅读能力的概念,使孩子喜欢阅读:参观记录、传记、信件小学三年级提高阅读能力,使孩子能够具备理解复杂结构文章的能力:童话、说明文、剧本、议论文、观察日记、读后感小学四年级正式开始应用阅读方法:游记、喜剧、调查记录小学五年级积累学习方法和相关的阅读方法:演讲稿、读书日记、童谣、回忆录小学六年级阅读的基本方式定型:古代随笔、诗歌、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讨论记录、小说与其他科目相比,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品德教科书中加入了更多的图片、照片、图表和地图等内容,只有具备了阅读这些非文字性内容的能力,才能够提高品德的成绩。科学课程是通过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的问题和实验来说明科学的概念和中心内容的,所以需要在实验后将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并通过此方式学习科学知识。1.根据文章的类型,有目的的阅读2.调动背景知识3.活用背景知识4.提高词汇能力5.出声思考6.一边提问,一边阅读7.阅读时先判断什么内容比较重要8.阅读的同时做好笔记提高阅读能力的八种战略问题越多,意味着想法越多;想法越多,说明学到的东西越多。如果让孩子提问,他们往往会提出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这时就需要父母或老师先进行示范,然后引导孩子一点点地提出更加有深度的问题。三、怎么做?(一)现状海量阅读阅读先行阅读行动快乐阅读(二)抓手群文阅读载体本土研制借用成果◆新教育实验研制的师生选择的书◆树人教育研究院研制的书和杂志《学语文之友》中的群文例举2012年中高段每期杂志都有一组群文:三期中的“慷慨”四期中的“英雄”五期的“民俗风情”六期中的“鸟”九期中的“阳光”十期中的“神话”十一期中的“朋友”十二期中“动物的情感故事”等等初中从2013年三期起,期期均有群文。所谓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群文阅读教学既是对阅读教学内容的突破,也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创新。群文阅读是什么?选文就是依据教学需要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的一组文本。选文可能是文学性的,如小说、散文、诗歌等;也可能是实用性的,比如应用文等。一组选文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议题,围绕着议题可以展开阅读教学。议题就是一组选文中所蕴含的可以供师生展开议论的话题,一组选文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议题。议题的最大特征在于可讨论性,也就是说议题给予读者一个思考和赋予意义的空间,让读者可以在这个空间内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充分与文本对话,从而形成不同见解。集体建构就是在个人智慧的基础上,不事先确定议题的答案,师生一起共享智慧,在共享中逐步构建文本的意义,在教师、学生和文本的视野融合中形成共识。集体建构以参与者的不同意见为基础,以对他人意见的倾听、认同和接纳为核心,以形成共识为目标。共识是群文阅读的核心概念。美国学者路易斯·沃斯认为,共识是指一个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的人所寻求的共同认识、价值、理想、想法。大众民主中,共识并不等于所有社会成员就所有议题或大多数议题达成一致意见,而意味着我们要养成人际互动、讨论、争辩、协商和妥协的习惯,要容忍异议的存在,甚至要克制自己、时刻保持冷静。理解共识要克服两个错误观念:1.共识就是要寻找答案的唯一性。2.共识就是寻求答案的多元性。例如有一个问题:三国最聪明的人是谁?有人说是诸葛亮,有人说是司马懿,有人说刘备,有人说是曹操。仔细询问原因,说诸葛亮者是遵循习惯的做法,说司马懿者则认为诸葛亮没有斗过司马懿,说刘备者认为诸葛亮再厉害还是对刘备服服帖帖,说曹操者认为刘备始终在曹操手心里捏着。最后大家取得的共识就是:由于不同的人对聪明的理解不同,大家判断的标准不同,所以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答案都有道理。这就是共识,保持了答案的多元性,但是大家对多元性认可了。例如3+8=?这样一道题,张三认为等于10,李四认为等于11,王五认为等于13。询问原因,张三说8和2能够凑成10,所以等于10,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告诉他,这个算式里并不是2,而是3,这样张三就会发现少了l,也就会认同李四的答案。王五说8加2等于10,再加上3就是13了,老师就可以问她2从哪里来的,这样她也会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认同李四的答案。这样大家就在3+8=11上取得了共识,这个答案实际上就是具有唯一性的。寻求共识并不是不要知识的准确性,而是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定要克服用自己的思想压制和取代学生思想的冲动,压制自己要告诉学生“标准答案”的冲动,而是虚心倾听来自学生的意见和智慧,和学生一起倾听来自教材的意见,然后通过不同意见之间的对比分析和学生一起取得对知识的认同。这样寻求共识的三个主体:教师、学生和教材的意见都得到了倾听和尊重。⒈意义何在一是让师生回归到“阅读”的本原◆好的语文课,应该是大江大河,浩浩荡荡、两岸开阔、涛声千里,而目前教学中的技术化倾向让很多教师的“本体性知识”缺失。这样的“技术主义者”对于读书的欲望不大、动力不足。◆课堂上,如果要让学生读一组群文,就意味着教师要去读更多的文章,因为只有“精神丰盈”的教师,才能引导学生朝向“丰盈”的精神。教育专业知识文化素养实践性知识知识结构图1本体性知识阅读能带来思想尊严理论著作:主要包括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论语》●苏霍姆林斯基、柏拉图、杜威、陶行知和当代教育名家朱永新、魏书生、李镇西的书。●读一点积极心理学的代表性好书,如《幸福的方法》、《活在喜悦中》、《生命的重建》。另外,当代全球宗教界精神领袖一行禅师的《你可以,爱》等也十分值得一读,其意义和收获会超越宗教信仰而直抵你的心灵,会改变你的审美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在古希腊文里,哲学即是“爱”和“智慧”的意思,其奠基者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人类的宗教和艺术在一定程度上都根植于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近代的欧洲文明也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哲学。教育学是研究如何给人知识、智慧和人生幸福的学问。心理学的一切研究都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关系。心理学能告诉我们,如何与外部世界和内在世界协调关系,和谐相处。读包括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在内的理论著作,能让自己的头脑更加清醒,眼睛更加明亮,心里更加明白,从而使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行动更加坚定。一句话,可以使自己拥有思想,成为精神贵族。而作为知识分子,教师的全部社会价值和社会尊严就在于拥有思想!《论语》:这是一本能让大家常读常新、绝无仅有的书。孔子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父,《论语》是中国人的《圣经》。中国人甚至全球华人,身上都流淌着儒家也是《论语》文化

1 / 9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