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西河郡”问礼堂族史家规家训及英才名人录公元二零一二年七月三十日(初稿)1前言“家”,是华夏儿女人生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姓”是标志家庭系统的称号,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必要条件之一,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中华民族的姓,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与先民们的图腾崇拜有关。氏是姓的衍生,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是古代贵族标志家庭系统的称号。我们所说的“姓”,与原始社会的姓并非同一概念,而是包含了姓与氏两方面的内容。这是因为,从战国时代起,随着宗法制的崩溃,姓与氏已无区别,姓氏成为表明个人及其所生家族的符号,也就是郑樵所说:“三代(夏、商、周三个朝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而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又正式从文字上把姓与氏合一。此后,人们无论是说姓,还是谈氏,都专指姓而言,同时人们普遍拥有了它。请问你贵姓?任何人的回答都不会错。倘若再问我们的林姓从何而来?始祖是谁?如何发源开基?如何演变迁移?历代有多少风云人物?何处有骨肉同胞,你知道吗?请看我们林姓氏的来源。2林姓“郡、望、堂号”的释解“郡”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行政建置,行政区划。郡的设置开始于先秦,盛誉于汉魏六朝,唐朝以后逐渐被废除,宋代以后就彻底不见郡的设置。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分为36个郡。经汉至隋唐继承了秦代的郡县制,到了宋代“郡”的区划彻底结束。“望”就是“望族”,指有声望的姓氏大族,显贵的为世人所仰望的姓氏。最初的含义,就是指一个郡中的望族。这些宗族世代聚族而居,人才辈出,冠盖连绵,门第高贵,家世显赫,亦闻名天下,为世人所称颂、敬重和仰望。一个郡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望族。《郡望百家姓》记载,林氏望出“西河郡”。《姓氏考略》曰:林氏望出济南、下邳、南安、晋安郡等,他们都是商朝比干丞相之子,林姓始祖林坚的后代。“堂”号本意是厅堂、居室的名称,由于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所居庭堂、宅院之名称往往就成为本支族人共同徽号。“堂”号命名或以先世嘉言懿行,或以传统伦理规范,或以戒勉后人之格言箴词,或以祥瑞吉兆,各有其特色。在林姓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堂号,其中最有影响最有名望的是:“西河堂”、“济南堂”、“下邳堂”、“南安堂”、“问礼堂”、“九龙堂”、“十德堂”、“九牧堂”、“忠孝堂”等。“西河郡”:汉代元朔四年(前125年)置郡。相当于现在陕西、山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地区。林姓第二代祖先林坚被周武王封为西河或清河,又封于博陵(今河北安平),其子林载又赐爵为博陵公,以他出生地一带作为食邑,子孙得以世代享有这一爵位。后来,人们习3惯称林姓为“西河林”。“济南郡”,西汉初期,林皋的后裔林挚等迁居齐郡邹县,林姓人口迅速发展,英才伟人层出不穷,后因齐郡主更名济南郡,逐称“济南郡”,人称“济南林”。“下邳郡”,西晋末年,中原动荡,济南林氏西晋黄门侍郞林颖迁移到曾任职的徐州居住下来,后来其长子林懋出任下邳郡(江苏睢阳西北)太守,后在郡中梓桐乡定居,叶茂枝繁,并在当地形成望族,形成林氏望族,人称“下邳林”。“晋安郡”,晋太康三年(282年),“下邳林氏”林禄出任晋安太守,全家入闽定居晋安,后中原林氏大批迁移进入福建、广东,子孙播迁侯官、福唐、长乐、连江、南安、德化、甫田、惠安、温陵、清溪、龙溪、漳浦等地,人称“晋安林”。随着历史的发展,林氏一族播迁中华大地、港澳台、东南亚,遍布世界各地,都是比干丞相、西河博陵林坚、林载的子孙后代。附:隆重纪念林氏宗祖殷商太师比干诞辰三千一百零四年题:忠忠义义孝孝烈烈、、宗宗祖祖浩浩然然正正气气贯贯赤赤县县神神州州,,同同天天地地共共存存;;诗诗礼礼友友信信、、林林氏氏高高德德行行仁仁播播中中华华大大地地,,与与日日月月增增辉辉。。4林氏“西河郡”问礼堂族史家规家训序(一)林姓的来源(比干之后、根在河南)“西山瑞满三仁著绩,河水祥钟双桂流芳”。林姓始祖林坚系商朝太师比干之子也。《路史》记载:“比干系商朝太师,纣王叔父;其博学多才、忠义刚烈、辅佐殷商、功盖千秋、以死进谏、杀身同仁。比干之妃陈正夫人逃难于牧野长林石室生坚,周武王赠姓林,后拜为大夫,食巴博陵、受封爵焉。”文中的“牧野”,为今河南淇县西南,卫辉西北之地。今河南卫辉市北12.5公里有比干墓庙,为河南省重点保护单位。(二)林姓的发展(北方发展、迁徙南方)自始祖林坚受林姓三千余年来,林氏一族兴旺发达、遍及神州大地;港、澳、台、播迁世界各地,人口已达一亿余人耶!林氏族人起源于牧野(今河南卫辉、淇县一带),自古以来称为“西河林氏”,是“林氏”的“根”和“源”。以后逐步向齐鲁发展,族人称“济南林氏”;向苏皖播迁,族人称为“下邳林氏”;向闽奥台繁衍,族人称为“闽南林氏”;向云贵、四川发展,族人称“成都林氏”;继之向中华大地、世界七大洲播迁。林氏宗族、英才伟人辈出、数以千万计;功盖千秋、名垂青史,载入史册的英才伟人代表有:林放,讲究礼的根5本,《论语·八佾》中有“林放问礼之本。”林挚,汉高祖封为平棘懿侯;林尊(济南人),经学博士、官至少府、太子太傅。林皋生九子,德高望重,父子10人同以德才见称,家族人称“十德堂”;林禄,西晋惠帝授招远将军、后授黃门侍郎、散骑常侍,为开闽林姓始祖。林仕弘,大业十三年,建国号楚、称皇帝。林披,有九子,唐贞元间先后登第,均任刺史,世称“九牧林家”。林鼎、官拜丞相,善书法,秉正直言,著有《吴江应为集》20卷;林光朝,莆田人,宋代文学家,通《六经》,其《艾轩文集》收录于《四库全书》中,后世学者称其为“红泉学派”,尊其为“南夫子”;林默(女),宋代莆田人,是一位海神—妈祖,自宋徽宗宣和五年,共有14个皇帝先后对她赐封了36次,使她成了万众敬仰的“天上圣母”、“海上女神”。明代莆田林姓的杰出代表:刑部尚书林俊、礼部尚书林尧俞、右佥都御史林润、著名学者林兆恩、诗人林鸿、名扬海内外的高僧隐元(林隆奇);清代后期林姓名人不绝于书,刚正不阿、忧国忧民的两广总督、民族英雄林则徐,学者、诗人、诗评家林昌彝,清朝大臣林鹤年、黄花岗七二烈士林觉民、林文,近代教育的开拓者林启、北洋水师将领林履中、林颖启、林永升、戊戌六君子之一林旭等。(三)台湾林姓简史(横渡海峡、移居台湾)林氏是台湾第二大姓,有“林陈半天下”之说。早在隋朝就有林姓族人到了台湾,唐朝航海家林銮父祖是隋朝开发夷川航线的主要成员。明永乐五年(1407年),林朝和东渡过海,定居台南,史称林姓6移台第一人,今台南市大南门外有林朝和之墓为证。林姓大规模从大陆迁居台湾有两次,第一次是明朝末年,福建的林姓世家,迁居台湾的嘉义、台南居多,后扩及全岛。第二次发生在清康熙年间,福建与广东林氏大批移民台湾,从而造成林姓之盛。今日林姓以台南、台北、彰化嘉义、南投、台中、新竹和苗栗最多。早期移居台湾的林姓族人为开发建设台湾做出了巨大贡献,“林圮埔”、“林凤营”等地名的得名就是对林姓族人开发台湾功绩的认可,著名的英才伟人有:早期林圮、林凤、林爽文;林李成、林昆冈二人率众抗击日本侵略者壮烈牺牲。近代史上著名的英才伟人有:林熊征,同盟会会员,捐巨金支持黄花岗之役;林熊祥,曾与辜振甫等人抗日救台、争取独立而被捕,主持编纂完成《台湾通志稿》,台湾省文献委主任委员,其儿子林衡道是台湾著名的历史学家;林语堂,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新加坡南洋大学校长;林祥港曾任台北市市长、台湾省主席、内政部长、行政院副院长、司法院院长,1996年,以非国民党人身份竞选“总统”,终因资源相差悬殊而落选,但虽败犹荣,台湾民众对他的清风亮节倍加敬重,亲切地称他为“阿港伯”。其家虽世居台湾,但他热爱中华民族,深明中华民族的大义,希望两岸和平统一,创立“中华台湾两岸和平发展策进会”,数次率团请问大陆,为中华民族的楷模。(四)飘扬过海、走向世界林姓移居海外,大多由台湾、福建、广东、苏鲁豫皖迁出,遍布7世界各地,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美洲、欧洲、大洋洲。遍布世界各地林氏族人都设有林氏宗亲团体;从“慎终追远,崇祖敬先;敦睦宗谊,加强亲情”联系的目的出发;为了弘扬祖德、敦睦宗谊,促进社会繁荣,林氏族人于1981年10月8日成立了世界林氏宗亲总会,制订了会旗、会歌,并于1986年创办了会刊《长林》;自1986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世界林氏恳亲大会,由各地林氏宗亲总会轮流负责。1989年6月河南卫辉成立了中国卫辉市比干学术研究会暨林姓宗亲会;1993年4月29日,成立了“鹤壁市朝歌林氏宗亲会暨林坚学会。旅居海外的林姓华人,对当地的繁荣、进步和文明做出了积极较大的贡献,涌现出数不胜数的优秀人才。例如旅居日本的林罗山,是日本汉学史优秀的学者;林同春,日本当代企业家、社团领袖、神户中华同文学校理事长、华侨总会会长;泰国的林长茂、林光辉;新加坡的林秉祥曾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等,林文庆曾任厦门大学校长、华侨协会会长;马来西亚华人会总会长、运输部长林良实;印度尼西亚华人商业界大亨、“银行业大王”林绍良;巴西企业家、“黄豆大王”林训明;美国世界一流科学家林家翘、林颖珠;著名学者、国防语言学院教授林慰君,将军林耀平;画家、《纽约日报》社长林缉光,《世界银行》驻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林重庚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五)精忠报国、名垂青史现代史上,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林氏族人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誓死不做亡国奴、同仇敌忾、冲锋陷阵、浴血奋战,8成千上万林氏宗亲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建立了不朽的丰功伟绩,名垂青史。例如:老同盟会员、1932年—1943年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民主革命烈士林觉民,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袖之一的林祥谦、林伟民、林育南,革命烈士林基路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林育英(曾用名张浩),驻共产国际代表、为中国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等为其抬棺送葬;老同盟会员、无产阶级政治家、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林伯渠,中共高级干部林枫、林铁、林佳媚等,解放战争华东一级战斗英雄林茂成等是中华民族杰出的代表,是林氏宗亲族人的杰出代表、楷模和典范,是林氏家族的自豪和骄傲。另外,林氏族人林彪,湖北黄岗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等职,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叛逃,摔死在外蒙古。如何评价林彪,毛泽东主席说:“一九四九年以前的林彪是功大于过的。”是非功过,由历史学家去评说评判吧!作家林星雨所著《林彪全传》对其进行了全面详细入骨三分的描述。(六)鲁西豫东名门旺族“先祖高德齐豫鲁,高风亮节创伟业”。明末清初,先祖荣存爷,由祖籍福建省侯官县北上求名,为国乱隔程暂居南宿州,旋迁於豫永鲁渔;因烽火战乱四起,异族寇国先祖辄灰心官途,毅然改业营商,沐浴栉风、身心并苦、己毕生之劳悴、营谋建设子孙万世之基业;后9经林氏宗人数百年经营,艰苦创业、勤俭持家、读孔孟之书修汉唐之德、耕耘播雨、繁衍后世、鲁西豫东林氏已成名门旺族,人口已达数万人之众。在先祖荣存爷在天之灵的佑护下,林氏家族、宗亲全体族人精忠报国、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建立了不朽的丰功伟绩;为林氏家族的兴旺、发达、光大、荣业耀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全体林氏家族自立世界之林,千秋万代与天地共存。自先祖荣存爷在豫东鲁西兴家立业以来,林氏一脉族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勤于耕读,赤诚报国;遵循中国的“十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为豫东鲁西的发展、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林姓一族的发扬光大、荣宗耀祖作出了无私的奉献,英才贤达、层出不穷、数不胜数,豫东林氏中的优秀杰出代表有:三世显玉爷,四世芝蕃爷,五世在春、在瑞、在田爷……十世伯璋爷、伯俊爷(何大庄)等,十一世芳洁、芳嶺(林新庄)、芳廷、芳茂、芳毅、芳峰、心周(营长烈士)等,十二世瑞英、瑞干、瑞鼎、衍庆、瑞良、瑞彬、衍清、衍勋、衍瑞、衍英、瑞忠、林涛等,十三世庆典(家谱前任主任委员)、庆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