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心预设,提高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工农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研主题活动纪要时间:2015年9月25日地点:工农小学主题:精心预设,提高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主持人:丁兴纪要:丁兴:各位老师,今天我们大家欢聚一堂,一起畅谈“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构建真实有效的课堂,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我校对课堂教学研究的热点,随着“倡简、务本、求实、有效”的八字方针的提出,语文教学正走向去芜存菁、返璞归真的阶段。无论是以表演为主的情趣课堂还是华丽堆积的诗意语文;无论是生成与预设的孰重孰轻,还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从教学设计到课堂教学行为,都将经历一次客观的考试,那就是是否真实有效!对学生语文素养提升有效,对学生终身发展有效!今天我们将紧扣“问题设计有效性”展开谈论与交流。李霞:我想谈一下问题设计的有效性首先来自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大凡名师的课堂都充满情趣,是因为他们坚持阅读,自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内蕴,在实验中不断地独立思考,对文本进行立体的解读,超越性地解读,问题设计自然充满了情趣,上课自然有了灵气。丁兴:吃透文本,问题设计才能更有效。汉佳玺:目前提倡简约化课堂,需要我们的问题简而有效。对于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来说,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言素养的整体提高。我认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性还取决于教师的扎实基本功和教师教学的智慧。课堂上有效的提问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学生语感的培养取决于教师对语文的感悟,学生的书写取决于教师的示范,课堂上有效问题与无效问题的产生,取决于教师机智的取舍。所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呼-2-唤教师要多读书,多研究,多思考,多实践,教师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所以教师要不断地锻炼自己,开发自身的资源。开放现有的资源,使课堂扎实有效。1、变单一的视觉感,为多角度信息参与。可以以肢体语言理解词语2、利用生活资源,帮助学习语文,提高教学有效性。丁兴:是的,再先进的声光电,赶不上教师的深厚的教学基本功。黄灵芝:有效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紧张而愉快地思维,深入课文意境,具体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对知识的兴趣,产生对文本的深刻认识和理解,进一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语文教师应怎样提问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教师提出问题要有层次,循序渐进地提问才能使学生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如一位教师教学《掌声》,课堂中她提出的几个问题,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她问:课文中掌声送给谁?谁把掌声送给小英?同学们为什么要送给她掌声?如果小英就在教室里,你想对她说什么?这掌声不单单是一种声音,它是什么?就这样,引领学生层层深入文本,学生才能读出味,悟到情。黄灵芝:我认为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挑战性、思维含量要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1、提问能激起学生求知欲望;2、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需要去提问;3、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需要去提问。丁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依赖于我们课堂问题的设计,问到学生的心坎儿上!丁丹:大家从教师角度谈得多。我们来审视一下一些教学环节,是否有效要看是否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我们要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多下功夫。一些公开课学生捧着资料读,课再精彩有何用?我们教师要有“一课一得”的意识。每节课后都要反思问题设计是否有效,哪些问题设计是失败的,这样日积月累教师问题设计能力就自然地提高了。我认为问题的设计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现有知识能力水平出发,有些问题一提出所有学生不要思考都对答如流了,这样的问题、谈何有效?丁兴:问题要问在关键处、问在刀刃上,问在学生最近发展区。郑振:课内提问要能使学生向课外延伸,要引领学生走得更远。-3-丁兴:是的,教师能走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甚至走得更远。郑振:教师的提问应该注意什么呢?1、提问的指向要面向全体,而非个体。2、提问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3、提问要使学生有探究的需要,有梯度、有层次性、由浅入深。4、教会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会问。丁兴:陈老师谈到了关于问题提出后的等待,很有价值。美国学者罗威通过等待时间延长的实验发现,在那些把等待时间延长了一秒至5秒的教师的课堂上,发生了下列令人可喜的变化:学生的回答的平均时间延长;学生回答的主动性和正确程度提高;学生不能回答问题的可能性减小;思考之后回答的现象增加;从事实推论得出的结论增加;学生的提问增加;学生做出的贡献更大。苏同海:我想谈谈我的思考——《问题设计指向正确课堂教学凸现实效》。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由于教师设计的问题缺乏正确的指向,导致学生的学习出现过偏、过易、过难、过怪等不良现象,使教学耗时而低效或无效。那么,教师在问题设计中如何保持正确的指向,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真实而有效”的目标呢?1、问题设计要指向教学目标。教师在全程教学中始终要“心怀目标”,牢牢抓住目标设问,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环环相扣,全面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2、问题设计要指向课后问题。课后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一般瞄准的是文章的整体或文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在问题设计时如果紧紧围绕课后问题来进行,或以原问题来设问,或对原问题进行适当分解或生发,就能牢牢抓住文章重点和语言训练的重点,使教学少走许多弯路,既省时又高效3、问题设计要指向阅读探究。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引发学生的探究行为。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于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问题要适当超出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水平,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欲罢不能”学习心理,从而通过自主的阅读和探究,实现认识和能力水平的再提升。如果问题过难或过易,就容易引发学生的不良情绪,使阅读探究活动无法走向深入,训练目标不能有效达成。4、问题设计要指向程度延伸。课文无非就是一个凭借。教师要通过巧妙地设问,让学生借助这载体达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语文课程标准》-4-提出的“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我们要通过有价值的问题促进学生去实现知识向宽度拓延、见解向高度提升、情感向深度延续、技能向广度发展。而能否达成以上目标关键在于问题的设计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回答,关注了学生的生成。根据学生的回答设问,根据学生的生成的设问就能使学生的想象、思维、情感、见解顺利走向深刻,得以提升。当遇到“风是绿色的”的回答时,“云房子是黑色的”的生成时,我们不妨接着设问:你是怎样想的,谈谈你的见解好吗?这样的问题往往能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唤起他们对自然与社会的关注。这样语文教学才能达到培养孩子、滋养生命的高度。5、问题设计要指向道德提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正在成为学生个性展示的舞台。学生在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下生发出许多富有个性的见解,其中不乏对道德的认识和判断的。对于这一类的见解,我们不能一味地予以肯定,要通过问题的设计来引导他们明白正确的做人道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总的来说,是问题搭建了文本、学生、教师之间的教学平台。只有问题的指向正确了,教学才能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师生方能实现全面而共同的发展。丁兴:校长提出的问题设计的五个指向,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下面进入自由畅谈,大家可以补充以上的观点,可以谈自己的疑惑。胡明芳: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突然发问,如何处置?是否把问题还给学生,探究出一个满意的答案?李霞:目前的语文课堂上自主感悟较多。大家关注的多数是言语内容,那么言语形式能丢吗?语文的工具性体现在哪?语言的基本训练是否还要加强?郑振:怎样判断问题设计的必要性和正确性?丁兴:刚才老师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另外,一个优秀的话题应该具备哪些特征?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是否包括长效和短效?如何检验其效度?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还要注意哪些问题?带着这么多的疑惑,让-5-我们一起走近专家。黄灵芝:一、我们所谈的问题设计主要是指教师在备课中的设计,对主要问题的设计。主问题或话题的设计要有以下特征:1、支撑力。支撑教学板块的能力。2、凝聚力。以简单的思维主线拉动教学板块,拉长学生思维的长度,从最近的起点走向孩子最远的终点。看似简单,丰富内涵。抓住重点,带动全篇。3、开放度。问题不扼制思维空间,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二、问题从哪儿来?1、从对文本的解读,生活资源中来2、从语言的角度来设计问题如:《清平乐·村居》中一个“醉”字,“翁媪仅仅是喝的酒而醉吗?”从而指向学生言语实践活动,回到读中,回到文本。3、从学生的角度设计(1)以有效的问题设计走向对话。学生交流受阻了怎么办?调控、改变。(2)应该把质疑与感悟结合在一起;不可偏离语言活动。希望明德学校校本教研进一步做深,不断取得成果,教学行为跟进。丁兴:句句经典,我们每一位教师都陶醉在他诗意的语言中。李霞:1、想谈三个问题(我们目前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1)教师为教而问,不考虑主体主观的东西太多。(2)失之于随意,缺少精心。(3)失之于肤浅。缺少深度。2、想说三句话:①问题要能“牵一发而动全身”。②问题要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要能引起学生争论,使学生兴奋。③问题要能“引领学生走得更远”。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不能老停留在内容理解上,学会表达是根本,多关注言语形式。丁兴:真是“大道至简”!主任用三句话指出了目前课堂提问无效的症结所在。三句话指明了问题设计的三个方向。我们要把今天所学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