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初中语文··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现代文阅读测试的题本选择和试题设计----语文中考现代文测试案例分析和问题探讨在语文中考诸多测试结果分析中,现代短文阅读测试的问题较多,测试“明白如话”的文章,学生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教师也感到现代文测试难辅导,现代文的阅读教学的效率一直不高。评价的功能一是客观评定,二是促进教学。评价的改革直接影响中学阅读教学的改革。若要提高现代文测试的命题水平,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一个是“题本”问题,即选什么样的阅读文章;另一个是“测验题”的设计问题。本文尝试结合试题案例,对2005年语文中考试卷中的“现代文测试题”作点描述性评价和简单的等级评定。所谓“描述性评价”,也是一种质性分析方法,重在描述说明,也作些简单论证,提出的改进建议,不过是“见仁见智”,为较复杂的质性评价提供一个视角的观察所得。至于本文的“等级评定”,近乎妄为,其出发点如下---不是提倡多元评价吗?试卷给学生评等级,是否也给试卷评评等级?目的当然是希望提高命题水平。同时,也希望争论争论,活跃语文教学讨论。还要说明:这里只是对试卷的单项评价,不是对整个试卷的评价;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题本问题”和“测试题设计问题”。一、案例分析现代文阅读测试题案例1:苏州市2005年中考试卷阅读下边一篇文章,完成19---24题。苏州人往往被女性化,什么优美、柔和、文静、高雅;姑娘们则被誉为小家碧玉、大家闺秀,还有那够不上“碧玉”的也被呼之为“阿姐”。苏州人之所以被女性化,我认为其诱因是语言,是那要命的吴侬软语。吴侬软语出自文静、高雅的女士之口,确实是优美柔和,婉转动听。可是,吴侬软语由男人来讲就有点“娘娘腔”了。那一年我碰到老作家张天翼,他年轻时在苏州闹过革命,也在苏州坐过监牢。他和我开玩笑,说苏州人游行示威的时候,喊几句口号都不得力,软绵绵地,说着,他还模仿苏州人喊了两声。苏州人被女性化,除掉语言之外,那心态、习性和生活的方式中,都显露出一·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初中语文··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种女性的细致、温和、柔韧的特点,此种特点是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形成的。吴文化是水文化,是稻米文化。水是柔和的,稻米是高产的,在温和的气候条件下,那肥沃的土地上一年四季都有产出,高产和精耕相连;要想多收获,就要精心地把各种劳务作仔细的安排;一年四季有收获,就等于一年四季不停息,那劳动是持续不断的,是有韧性的。这就养成了苏州人的耐心、细致,有头有尾。苏州人细致而有耐性的特性,用不着调查了解,只要看一下苏州的刺绣、丝绸,游览过苏州的园林后便可得出结论,如果没有那些心灵手巧、耐心细致的苏州人,就不可能有如此精美的绣品和精致的园林。一个城市的生活环境,是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人们习性的综合反映。苏州人被女性化,这也没有什么眨意,喊口号虽然缺少点力度,却也没有什么害处。相反,在当今电子化生产的条件下,苏州人的精细、灵巧、有耐性,却成了不可多得的优点,成了外商投资在人力资源上的一种考虑。我不敢说苏州所以能吸收这么多的外资都是因为苏州人的精细,却听说过有一宗很大的国外投资,在选择投资地点时到处考察,难作决策,可在参观了苏州刺绣研究所后,立刻拿定主意:苏州人如此灵巧心细,能绣出如此精美的绣品,还有什么高科技的产品不能生产,还有什么精密的机械不能操作呢!现代化的生产已经不是抡大锤的时代了,各种产业都要靠精心策划,精心管理,这一些正是苏州人的拿手。苏州人的那种女性化的特点,也不是完美无缺,它有一个很大的缺点,这缺点说起来还和苏州的园林有点关系。苏州园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看,是一种“退隐文化”的体现。园林的主人们所以要造园林,那是因为厌倦政治,官场失意,或是躲避战乱,或是受魏晋之风的影响,想做隐士。隐于市却又要无车马之喧,而有山川林木之野趣。怎么办,造园林。在深巷之中,高墙之内,营造出一片优美闲适而与世相隔的境地。因退隐、退养而在苏州造园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有钱,更主要的是有文化。他们退隐在苏州以后也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广结名流,著书立说,吟诗作画,那“退隐文化”便主导着当时的文化潮流,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代代相传,使得苏州人在文化心态上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容易满足于已有的一方天地,缺少一种开拓与冒险的精神,善于“引进来”,而不善于“走出去”。要说一个地区人们的习性,只能是一种大体的印象,并非是绝对的。苏州人也·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初中语文··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有性情刚烈的,也有勇猛顽强的,也有随着郑和的船队而走遍世界的;特别是在今天,苏州经济繁荣,交通发达,海内外人士纷至沓来,他们到苏州来不是退隐,而是要在这一片有优秀文化传统的土地上大展宏图,谋求发展。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心态正在相互影响,地区的风貌,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在逐步演变。(陆文夫《被女性化的苏州人》,因原文篇幅较长,有删节)19.联系全文看,“被女性化的苏州人”有什么特点?这种特点是怎样形成的?(2分)[答]20.为什么说“一个城市的生活环境,是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人们习性的综合反映”?下边的理解哪一项不恰当?(2分)A.人们的心态、习性和生活方式影响了他们的价值取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过程中人们又将他们物化为城市的生活环境。B.人们融合自己的心态、习性和生活的方式,在一定的文化C.以市井文化、隐逸文化的综合为基础而形成的价值取向决定了苏州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苏州精美的绣品和精致的园林就是其产物。D.文化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凝聚力;文化传统一旦形成,必然会持久地影响人们的心态、习性和生活方式,乃至人们的生活环境。[答]21.有人认为《桃花源记》也体现了一种“退隐文化”,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上文的有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2分)[答]22.联系上文想一想,《苏州园林》一文中说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这体现了园主人一种怎样的文化追求?请作简要分析。(2分)[答]23.下边对这篇文章的分析,哪一项不正确?(2分)A.作者对苏州人的“女性化”特点持肯定的态度;在他看来,苏州人的文化心态的深层源泉是一种退隐文化。B.吴文化是水文化,是稻米文化,水是柔和的,稻米是高产的,祖祖辈辈的苏州人在这里生活劳作,形成了其独特的性格。·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初中语文··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C.作者从苏州人的特点这一角度切入,站在苏州的历史传统与今日发展的高度娓娓道来,文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D.文章的语言柔和隽永,构思精巧别致,情感丰富细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苏州人“细致、温和、柔韧”的特点。[答]24.作者认为,现代苏州“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心态正在相互影响,地区的风貌,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在逐步演变。”请你结合上下文并参考相关链接,具体说说这些演变和发展的趋势是怎样的。(2分)相关链接:苏州的刺绣,沉静的创造。苏州的莱肴,明亮的喜悦。苏州的歌曲,不设防的温柔。苏州的园林,恬美的诗情。苏州的街道,宁静的幻梦。而苏州的企业和企业家,温雅的外表下包含着洋溢的聪明生气。(王蒙《苏州赋》)苏州,不是一个历史符号,不是某些古风古俗的摹写、复印,它的现实生活,它的生命力,表现在它的动感,它的创造活力。(艾煊语,转引自《苏州人》)[答]描述性评价:1、题本评价“题本”是一篇好文章,将苏州传统文化心态与现代精神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娓娓道来,文笔清新,语言流畅;符合中小学生应阅读“积极、正面、阳光”作品的要求;苏州学生有亲切感,有话可说。当然,有些用语是否准确,值得探讨,如用“退隐文化”概括苏州园林,作者一家之言,道出了事物的一个方面的特征,有价值。但是,不宜作为评价学生阅读成绩的标准答案,测试题要作“跳出”的调整。题本所说哲理、知识较深,测试题要作“浅出”的调整。2、测试题评价测试题19,要求了解基本内容,认知要求不高,符合由浅入深原则;21题联系课文《桃花源记》考察是否理解“退隐文化”,有利与平常学业联系考察;24题则是开放(或半开放)题,要求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此题的分值是否可以加大?)。·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初中语文··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客观测试题20、23也较好。22题的参考答案言:园主人试图在深巷之中高墙之内,营造出一片“无车马之喧,而有山川林木之野趣”的“优美闲适而与世相隔的境地”。这也是一种“退隐文化”的体现。这一答案值得商榷:奋斗、竞争之后(或同时)的,对优美私人空间的追求,不见得都是陶渊明式的“退隐文化”;建筑家张永和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苏州园林,他说:“苏州园林是把古代文人环境意识创造性地再现为可居住文化环境,终成为中国文化典范而不朽,尽管对不熟悉中国古代文化的人(像我自己)来说,弄懂其中韵味并不容易。”对苏州园林“文化韵味”的感受丰富多彩,不宜受限于一种感受,测试题的设计还需跳出题本。在“XX文化、XX文化”成为流行语的时代,须知道,其中有不少说不清道不明的模糊观念。有一些“文化帽子”戴得并不合适,有的牵强附会,有的笑话百出。阅读考核,一定不能“尽信书”,哪怕是优秀作家的优秀文章。面对瞬息万变的现代文化,现代文阅读测试的参考答案不得不慎之又慎。等级评价:★★★★现代文阅读评价案例2:200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现代文部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1一13题(15分)为你打开一扇门①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求知和阅世的过程,就是打开这些门的过程;打开这些门,走进去,浏览新鲜的景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个乐趣无穷的过程。只要你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门一定会在你面前洞开,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②这些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扇门上写着两个字:文学。③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初中语文··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④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情感。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像的。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11.本文围绕文学展开论述,第③段主要论述了;第④段主要论述了。(4分)12.第④段中“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中的“这”指的是。从文中看,要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不仅要有,更要有。(6分)13.理解第①段,仿照第②段,在横线上填入词语(除“文学”外),并简述打开“这扇门”的意义。(文字中必须含有下列词语中的3个。)(5分)乐趣无穷新奇美妙千姿百态大有裨益潜移默化这些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扇门上写着:。意义:描述性评价1、题本评价这段文字在讲阅读文学作品的重要,论点明确。1、2、3自然段和第自然4段的前部分,文从字顺,但是所说道理显然是老生常谈,系一般性说教。文章主要问题出在第4自然段。“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初中语文··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这恰恰有点危言耸听。谁说的?没有道出名姓,显得虚。“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如果是指自出生至今“从不阅读文学作品”,那么,他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