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并思考: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生活图景?蕴含着怎样的意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欣赏并思考: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生活图景?蕴含着怎样的意境?生活图景:南山美好的景色,在东篱下悠然自在的采着菊花,抬头就看见了南山,夕阳西下,山中的雾气缭缭绕绕,飞鸟都已经开始飞回自己的巢穴。意境:在晚照中翩然归来的鸟和那个悠然见山的人,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已的归宿。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学习目标1.懂得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及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2.提高对国家选择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做法的认识。3.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选择节能、低碳、环保、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自主学习•1、当今社会,人类为什么仍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3、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国家该怎么做?对公民有哪些要求?你如何看待“停止非法填海行为”?材料展示:请结合材料及教材内容,2018年1月16日,记者在海南省万宁市日月湾综合旅游度假区人工岛项目看到,月岛项目已经停止建设,并将进行生态整体修复。据了解,万宁日月湾综合旅游度假区人工岛项目总填海面积97公顷,包含日岛和月岛。其中填海面积为49.1公顷的月岛项目未批先建,被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后,停止了非法填海行为。请思考相关问题:探究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比图片,从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探究一:当今社会,人类为什么仍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呢?怎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原因: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做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④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阅读教材第82-83页“探究与分享”。请思考:(1)伦敦“杀人雾事件”是人类文明的悲剧,请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2)伦敦治理空气污染的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启发?原因:特殊天气状况、有法不依启发:完善法律、严格执法;优化能源结构;基础、准则、目标等探究二此县在发展中有哪些好的经验值得学习?我们怎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材料展示:我国东部有一个县,森林覆盖率高,山青水秀。在这里,生态农业、生态游红红火火。一年四季游客不断、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百姓收入高了,生活富了,当地人精心呵护着这里的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们们明白:当代人享受自然美景,也要给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结合材料事例,请思考:探究三①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②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园太阳能光伏电站“三北”防护林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我国在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已经取得非常明显的进步。仔细阅读教材第84页“探究与分享”,请思考相关问题: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路。请比较一下,这两条路有什么不同?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提示: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探究四仔细阅读教材第85页“探究与分享”,请思考相关问题:怎么看到这件事,谈谈理由。提示: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探究五仔细观察第86页“相关链接”图片,结合教材内容请思考相关问题:图片反映的内容说明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发展理念---自觉行动探究六材料告诉我们,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我们还可以怎样做?材料一:为进一步加强湖泊管理保护工作,我国将在2018年年底前在全国湖泊全面建立湖长制,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意见》2018年1月4日正式公布。材料二:教材第87页“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请思考:提示:完善制度和法律,加强执法、监督、管理探究七探究二:走进社会小青家坐落在一条小河旁,以前河水清澈见底,人们常在河里捕鱼捉虾,洗衣洗菜。后来河水渐渐变得浑浊起来,鱼虾不见了踪影,人们也不敢在河里洗衣洗菜了。原来在小河头上游建了一家造纸厂,厂里的污水违规排放直接进入河里河水被严重污染了。①请同学们针对造纸厂的行为从不同角度进行评论。②作为当地居民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③通过以上分析,说明了什么?④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还需要注意什么?①评价:造纸厂的行为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利益;造纸厂的行为违规排污不仅污染河流,破坏生态平衡,还会给当地居民的健康带来安全隐患。②作为当地居民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向造纸厂厂长反映,要求安装排污设备,污水处理后再排放;向当地的环保部门反映。③通过以上分析,说明了什么?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④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还需要注意什么?3、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1)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4)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走绿色发展道路①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③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低碳、环保、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④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企业:①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②加快科技创新,加大环保节能投入,节能减排等。公民:①公民要学习和宣传环保知识。②从身边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选择节能、低碳、环保、文明的绿色生活方式。如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不燃放烟花爆竹、绿色理性消费等。③积极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勇于同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共筑生命家园,除了国家,谁还应有责任?课堂小结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原因国家的做法板书设计做法企业、公民1.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有绿颜色的物品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主人,可以随意开发和利用自然。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③走绿色发展道路就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④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A.①②③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AC3.河北省衡水市近期确立了“以人为本,以水为魂,以河为脉,以湖为韵,以绿色生态为特色,以历史文化为内涵”的深度保护和科学利用湿地的路子。下列对湿地的保护和利用措施中错误的是()①充分利用湿地保护区的资源,扩大耕地面积,增加捕捞船只数量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变湖区渔民粗放经营理念,培育观光农业、休闲渔业③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充分利用空间,在湖泊上大量建设水上游乐园④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吸引大批的环保志愿者来保护湿地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B4.作为中学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从自身做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参与环保活动②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③等工作后再接受环保教育④积极购买非生态标志商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A.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垃圾分类投放,研制不能自然分解的包装袋C.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D.使用无磷洗衣粉AB6.党的十九大强调,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就要()①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②善待自然,禁止开发资源③节能减排,落实环保行动④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随堂训练D7、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出台了补贴、税收、牌照、通行等一系列对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政策。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能够()①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②推动绿色消费,低碳出行③彻底扭转世界气候变暖的趋势④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B8、“节能有我,绿色共享”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每一位公民都不能置身事外,袖手旁观。下列做法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是()①节约用水,节约用电②垃圾分类回收,变废为宝③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方便生活④光盘行动,减少浪费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