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译·抗HIV药物跨血液中枢神经系统转运连艳菊1,2,苏 畅1,杜丽娜1,金义光1,2 [摘要]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包括HIV蛋白酶抑制剂、核苷逆转录抑制剂、非核苷逆转录抑制剂、核苷酸逆转录抑制剂)的出现显著降低了发达国家HIV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每年仍有几百万人死于HIV。尽管治疗失败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因素是中枢神经系统(CNS)中HIV的治疗和控制。由于受限制性细胞旁活动、强效代谢酶和很多转运子(包括ATP结合盒和可溶性载体超家族)的影响,抗HIV药物的CNS传递受血脑屏障(BBB)和血脑脊液屏障的限制。对位于脑屏障的转运子的深入认识将极大推动对抗HIV药物脑内渗透受限机制的了解,并有助于开发新型抗HIV药物和药物联用,提高其在CNS中的疗效。本文概述抗HIV药物跨BBB和脉络丛转运的研究进展。[关键词] AIDS;HIV;抗HIV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递送[中图分类号] R943.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40(2010)01005604作者简介:连艳菊,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Tel:01066931220,Email:lianyj668@163.com作者单位:1.100850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连艳菊,苏 畅,杜丽娜,金义光);2.475004开封,河南大学药学院(连艳菊,金义光)通讯作者:金义光,男,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新型药物传递系统,Tel:01066931220,Email:jinyg@yahoo.com.cn1 前言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8年流行病学调查,全球约有3300万人感染HIV病毒。中枢神经系统(CNS)是HIV的主要靶点,在病毒感染初期就受其感染,血清反应阳性患者若未加治疗,CNS感染将不断持续。CNS中HIV的感染与认知、运动和行为功能障碍的发展有关,包括无症状神经认知损伤、HIV相关性轻症神经认知障碍(MND)、HIV性痴呆症(HAD)或AIDS痴呆综合征。HIV患者脑脊液(CSF)重要特征是:起初血浆中病毒相同,随着感染持续,病毒种群分化,在HAD患者中分化最明显。AIDS后期,CNS易受几种严重机会性疾病的攻击,包括隐球酵母性脑膜炎和原发性CNS淋巴瘤。所有这些神经系统疾病均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由于缺少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这种状况在欠发达国家尤为严重。HIV感染性CNS疾病目前尚无最佳治疗方法。临床资料表明,对认知损伤患者,通过CSF透过性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可明显提高药物在CNS中的有效率。根据文献资料、药物理化性质、CSF中浓度和CNS中疗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分为低CNS渗透(0级)、中CNS渗透(05级)和高CNS渗透(1级)3类。药物联合应用的分级通过各个药物的级别来定。近期研究表明位于血脑屏障(BBB)的转运子阻碍抗HIV药物大量进入CNS,对转运子进行药理调节有利于药物转运。本文介绍目前的抗HIV药物,分析药物穿透血CNS界面受限的原因,并对与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NtRTI)和蛋白酶抑制剂(PI)的分布和疗效有关的膜转运子进行简要概述。2 抗HIV药物抗HIV治疗的目标是在治疗最初的4~6个月内病毒载量<50拷贝/ml。传统抗HIV药物主要有NRTI、NNRTI、NtRTI和PI。其他还包括整合酶抑制剂和进入抑制剂,如融合抑制剂和CCR5抑制剂。HARRT是3种或更多抗HIV药物的联用。目前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法是NNRTI、依法韦仑、泰诺福韦+恩曲他滨(Truvada)和拉米夫定+阿巴卡韦(Truvada)联用。3 BBB和血CSF屏障物质能通过内皮组织细胞间隙(细胞旁)、直接穿过细胞壁[主动转运和(或)被动扩散]或囊泡转运(细胞内吞)等各种方式跨越无障碍毛细血管壁。但是,BBB中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连接紧密,不易打开,内吞囊泡的缺乏及多种代谢酶、不同转运子系统的存在,使上述3条途径受限。因此抗HIV药物通过未调节途径或渗漏作用进入靶位的方式受到限制。另外,脉络丛也是血液循环与脑脊液之间的屏障,且是脑脊液的产生地,位于侧脑、第三和第四脑室,其屏障功能归咎于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组织自身的新陈代谢及外排作用。4 转运子不同底物有不同转运子,这些转运子可分为两·65·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0年2月 第37卷第1期 JIntPharmRes,Vol.37,No.1,February,2010大类:ATP结合盒(ABC)转运子和溶质载体(SLC)超家族。41 ABC转运子对ABC转运子的研究最为广泛,它是利用ATP水解产生的能量将不同分子排出细胞外。P糖蛋白(Pgp)是ABC转运子中最典型的一种。此超家族的其它成员还包括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和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最新研究表明,这些转运子在BBB和诸如淋巴细胞、CD4+T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及其他细胞中的表达对抗HIV药物进入细胞和HIV库起决定作用。411 Pgp Pgp是由多药耐药基因1(MDR1)编码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50~180ku的膜蛋白,在肝、肾、肠和BBB的网状膜及上皮组织脉络丛中广泛表达。它位于BBB上阻止疏水性分子和药物进入脑。不带电的和弱碱性分子能被Pgp高效转运,酸性化合物也能被转运。PI类药物是Pgp的底物,这类药物跨越BBB受限便与Pgp这种外排性转运子的活性相关。Pgp也是限制阿巴卡韦渗透到脑的主要转运子。齐多夫定(AZT)在Pgp高表达的CEMVBL100细胞中蓄积减少,其抗病毒活性也相应减低。利用Caco2细胞中的Pgp研究发现,NNRTI类药物奈韦拉平、依法韦伦、地拉韦定(delaviridine)并非Pgp底物,但能诱导Pgp表达并增强其功能,且奈韦拉平更有效。近期通过大鼠星型胶质原代细胞研究表明,当暴露于HIV病毒包膜蛋白gp120后Pgp的表达和转运功能下调。这些将病毒隐藏在CNS中的重要神经胶质细胞在BBB后形成动态屏障,阻碍抗HIV药物进入CNS中的感染区。炎症是大多数CNS疾病的生理病理机制,可通过注射病毒内毒素脂多糖(LPS)仿造。LPS注入到大鼠颅脑室内后Pgp表达下调,机制未知。这导致Pgp底物如地高辛在脑内蓄积。其他研究表明致炎细胞因子TNFα能迅速、可逆地使大鼠脑毛细血管中Pgp失活。慢性炎症还能通过上调Pgp表达而收紧BBB,使作为Pgp底物的CNS药物更难进入。炎症疼痛模型中也观察到大鼠脑内皮细胞中Pgp上调,从而导致Pgp底物吗啡进入脑内量降低,痛阈降低。HIVTat是一种能引发血管异常和神经毒性的蛋白,也能引发脑内皮细胞Pgp的表达,这与Pgp转运功能上调有关。这些研究表明选择性抑制Pgp有利于PI和某些NRTI进入病毒潜伏区,增加抗病毒药物浓度以达到治疗剂量。412 MRP MRP是ATP驱动的外排转运子,位于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网状膜的MRP是BBB具有非渗透性的主要原因。MRP和葡萄糖醛酸苷、谷胱甘肽或底物共同转运药物。MRP家族有9个成员,MRP1~9,前5种(MRP1~5)与治疗药物外排有关。MRP1~3能转运亲水性阴离子化合物、大分子和类肽物;而MRP~4和MRP~5能转运小分子极性化合物如核苷、环状核苷酸和核苷类似物。PI类抗HIV药物沙奎那韦、利托那韦和洛匹那韦(lopinavir)是MRP1和MRP2的底物,因此这些转运子可能和PI这类药物脑渗透受限有关。最新体外实验表明,NNRTI(地拉夫定、依法韦仑、奈韦拉平)、NRTI(阿巴卡韦、恩曲他滨、拉米夫定)以及NtRTI(替诺福韦)能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MRP13。地拉韦定、依法韦仑和恩曲他滨的抑制更明显。此前研究表明MRP4过表达能增加核苷类抗HIV药物的外排,而利托那韦以浓度依赖性方式诱导MRP1表达。413 BCRP BCRP是新型ABC转运子,位于包括大脑内皮细胞在内的各种组织。PI类药物如利托那韦、沙奎那韦、那非那韦是有效的抑制剂,但不是此转运子的底物。研究发现BCRP是一种与NRTI耐药性有关的细胞因子。近期,大鼠的同源蛋白同BCRP被用来研究对阿巴卡韦和AZT定向转运的作用。数据表明这些药物是Bcrp1的底物,进一步定向转运研究证实体外Bcrp1在阿巴卡韦和AZT极性转运中的作用。抗HIV药物,无论是BCRP的底物、抑制剂还是二者均有,当与BCRP联用时,BCRP的这种外排作用对药物向病毒潜伏区递送起着重要作用。42 SLC超家族大量数据显示SLC超家族对有机化合物、特别是有机阴离子跨BBB外排转运起关键性作用。此超家族的成员包括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有机阴离子转运子(OAT)和有机阳离子转运子(OCT)。这种ATP和Na+非依赖性多肽在多个组织中表达,包括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脉络丛上皮细胞,调节药物穿透脑屏障。421 OATP 所有Oatp/OATP是SLC21家族的成员,目前已确定在人、小鼠和大鼠中有36种Oatp/OATP。研究表明这些转运子在有机化合物外排中有一定作用。422 OAT 此类转运子包括OAT1,OAT2,OAT3,OAT4和肾特异性转运子(RST)。UST1、UST3和OAT5可能也是有机阴离子载体,但尚未证实。许多药物在生理pH条件下是以有机阴离子形式存在,因此OAT对此类化合物转运有重要作用。·75·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0年2月 第37卷第1期 JIntPharmRes,Vol.37,No.1,February,2010Oat3存在于大鼠脑毛细血管。扎西他滨和AZT能被OAT家族清除。OAT1和OAT3在人、大鼠和小鼠脉络丛中表达,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CSF中有机阴离子的存在。Anthonypillai等研究了NRTI类药物泰诺福韦前药PMPA在脑、CSF和脉络丛中的分布。有趣的是,这种前药到达脑的很少,但能到达CSF。423 OCT 关于OCT在大脑表达的文献报道有时相互矛盾,这可能与物种差异和转运子在脑内表达水平和区域不同有关。已确定OCTN2位于人、大鼠、猪和牛的大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腔面。OCT2、OCT3、CTN1和OCTN2(不是OCT1)在大鼠脉络丛也有表达。人OCT在许多阳离子化合物肾肝清除的最初阶段起关键作用。最新研究表明,PI类药物奈非那韦、利托那韦、沙奎那韦和茚地那韦可能是OCT1和OCT2的抑制剂。NRTI类药物拉米夫定和扎西他滨是OCT1和OCT2的底物。在对健康者和HIV感染患者的淋巴结OCT表达的检测发现,OCT1和OCT2在HIV感染患者的淋巴结中表达上调,说明OCT底物在患者淋巴结中蓄积较多。这可能与免疫系统激活和HIV感染所致细胞因子效应相关。43 核苷转运子核苷转运子分为低亲和性(SLC29)和高亲和性(SLC28)两大类,用于转运某些NRTI。431 平衡性核苷转运子(ENT) SLC29家族有4个成员。hENT1是此家族成员中第一个被确证的成员,同hENT2有着相似的底物特异性。这些转运子在核苷和核苷碱基的顺浓度梯度跨膜摄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对硝基苯甲基硫化肌苷的敏感性,ENT又可分为平衡敏感性(es)和平衡不敏感性转运子(ei)。人体BBB存在编码es核苷转运子的ENT1蛋白,该蛋白也负责豚鼠双脱氧肌苷的跨BBB转运。有趣的是es转运子在人淋巴细胞中也有活性,有利于NRTI转运到HIV储库。ENT2是一种ei转运子,转运嘌呤和嘧啶类核苷,但比ENT1亲和性低。确定哪种异构体负责抗HIV药物跨细胞膜转运对于如何将药物靶向至感染细胞以及理解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和治疗失败的原因很有价值。432 浓度型核苷转运子(CNT) 在SLC28家族中,有3种Na+依赖型CNT亚型(CNT13)。CNT1是嘧啶特异性转运子,CNT2是嘌呤特异性转运子,也能转运尿嘧啶核苷。CNT3是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