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武汉地理年会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绅士化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广州小洲村为例何深静中山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Email:Heshenj@mail.sysu.edu.cn2012年人文地理学术年会,武汉,2012.10.27-7.28乡村绅士化的出现•绅士化现象已不再局限于城市空间•乡村地区出现绅士化现象(英国社会学家Parsons)–城市中产阶级对自然的生活方式和休闲空间的追求和审美偏好–城市中产阶级文化身份镶嵌在乡村景观之中:乡村地区的文化内涵和物质景观重构–经济、人口、社会结构的改变:“绅士”群体与村民的冲突文化身份、经济转型与乡村绅士化•消费层面:对乡村文化内涵的体验与特定的文化品位的形成–对乡村自然环境和生活、社交方式审美化和符号化的消费•生产层面:经济与投资关系的重构–后农业生产(post-productivist)社会的大背景–地租缺口(rentgap):利用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有机的乡村生活方式,生产出迎合城市中产阶级的消费空间乡村绅士化在中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有别于传统近郊农村城市化的过程:–自下而上–消费需求推动•我国乡村城市化的多元动力和特殊发展轨迹:–不同的社会群体以及多样的社会关系与经济关系在乡村的社会、文化与经济结构的重构中起到的作用•梳理乡村社区的发展与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变革以及城市化过程之间的关系乡村绅士化在中国•本研究对乡村绅士化的定义:–多样化的社会群体出于一定的文化体验需要或居住的需求,从城市迁入乡村地区,利用一定的经济和文化资本,推动了乡村社会空间变迁的过程•绅士化作为一种广义的社会空间变迁过程,涉及多样化的“绅士”(gentrifiers)群体(多元的经济与社会属性)•有利于分析不同的迁入群体在乡村社区变迁中发挥的相对作用,并探讨析其过程中多样化的社会与经济关系•广州市郊小洲村的变迁–不是单纯基于本地人口就业结构的变迁,而明显依赖于外来人口大规模的迁入–特定的文化身份与文化审美促成了特定的城市社会群体向小洲村的迁移–不同于西方的逆城市化,但迁移的文化动机与乡村绅士化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研究对象•2009年问卷调查:有效问卷251份–人口构成及其社会经济特征、住房与迁居特征•2010年9月至2011年4月:–110个半结构式的访谈,包括艺术家、艺术培训老师、艺术品展销商、常住大学生、艺考培训生、有房出租村民、无房出租村民、不同类型的店主–社会人口结构变迁、住房市场变迁和经济结构变迁的质性数据,不同类型的居民对于社会、经济与文化变迁的感知与态度研究方法走近小洲村“目前为止广州市城区内发现的最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寨”。小洲村发源于南汉国时期(公元911-971年)广州市首批14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并被评为广东省生态示范村小洲村的绅士化•背景:–后农业生产(postproductivst)时期的来临:缺乏高效益的农村集体经济形式、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低下–“去投资化(disinvestment)”和“rentgap”的出现:土地实际利用价值与其潜在价值存在一定的差距小洲村社区人口构成情况长期租住在小洲村社区的外来人口近3000人,外来人口与当地人口的比例约为1:2小洲村绅士化演变过程•前期的艺术先锋绅士化:独特的田园风光与淳朴的乡村文化氛围吸引了大批的城市先锋艺术家(avant-gardeartist)前往小洲村定居从事艺术创作•随后的学生化:艺术家的集聚,又吸引了大量艺术专业学生进入小洲村参加艺术培训课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绅士化的另一种衍生模式:“学生化”现象小洲村艺术先锋绅士化•吸引艺术先锋的三大主题:–追寻“逝去”的传统人情味–复原被现代化割裂的传统的中国历史文化–向往优美的自然环境艺术先锋绅士化发展过程•初期:1990年代,著名画家进驻小洲村,优美、静谧的环境,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吸引一批艺术家陆续进驻•发展期:自2004始,在艺术界知名度增大,艺术家进驻的速度、数量都达到高峰,大量艺术品展销商随后进入•稳定期:2008年,艺考培训机构开始大量进驻,艺术培训学生大量涌入;古村落风貌遭到破坏,商业向旧村内部渗透,环境嘈杂,房租升高;部分艺术家离开艺术先锋绅士化的影响•物质环境更新:–艺术家和艺术品商家重新挖掘老建筑的资本价值与使用功能•文化氛围营造:–艺术村的形成,整个村的居住空间、餐饮休闲场所充满艺术氛围•刺激经济发展:–酒吧、咖啡馆等休闲产业迅速发展;艺术品买卖;租房市场•社会影响:–村民是绅士化的推动者,而非受害者,没有造成对本社区居民的替换小洲村的学生化•以艺术创作为重要元素的文化氛围,吸引了大量的美术院校的学生:长租并进行艺术创作•艺术家的聚集吸引大量艺术高考培训学生:季节性租住,艺术高考前夕出现高峰学生化的成因•消费环节:–学生群体的快速进驻产生了大量的房屋需求–学生的消费需求造成了社区经济结构的转变: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生产环节:–宅基地成为重要的寻租资源,村民拆旧建新,导致社区大规模的物质更新和空间重构–艺术培训班的集聚效应(CreativeCluster)学生化发展过程•初期:2007年出现零星的艺考培训班•发展期:2008艺术培训机构数量最多达到80个左右,培训学生数量达到8000多人•稳定期:自2010年始,小洲的建筑空间逐渐饱和,租房成本升高,部分培训机构开始外迁学生主导的绅士化的影响•物质环境:–大量老建筑被拆除,多层的仿古建筑大量涌现,社区的物质环境被迅速更新和重构•文化影响:–针对学生而开的各类型的店铺:手工艺品店、咖啡馆和酒吧•经济发展:–60%以上的村民有房出租,家庭收入增加;学生的消费需求改变了小洲的产业结构•社会影响:–产生了间接和潜在的替换现象:村民积极推动“学生化”,早期草根艺术家成为受害者乡村绅士化的空间分布与演变特征•物质空间上的分异:老村是艺术家集聚区,新村成为艺术培训机构基地,有向老村侵蚀的趋势•演变特征:艺术家的绅士化空间被学生化空间挤占、分割、包围中西乡村绅士化过程的异同结论•在时间上,两种绅士化都表现出不明显且较短暂的阶段性,但在发展过程上两者也出现了较大程度的重叠。•在空间上,艺术先锋绅士化的发展要早于学生化的空间的形成,但是,学生化的空间的发展要快于且强于艺术先锋绅士化空间的发展。•差异的产生与乡村绅士化发展的背景、机制和特殊的土地政策都是密切相关的。•中西差异原因在于中国的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的阶段,以及乡村经济社会转型的特殊背景:小洲村特殊的文化吸引、特殊的土地权属、住房市场特点、以及乡村经济发展路径。多谢,请指正!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