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10)煤矿典型事故抢险救灾案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煤矿典型事故抢险救灾案例陕西铜川煤矿安全培训中心教师张忠贵电话13992909170一、煤矿爆炸事故抢险救灾案例2005年11月27日21:22,黑龙江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东风煤矿煤尘爆炸事故,波及全矿井,造成171人死亡,48人受伤。这次事故救援动用了4个救护大队和1个救护中队。救援中建立了现场作战指挥部,实行了专业化救援指挥。专家提供了全程的技术支持。运用移动气体分析车对重点区域气体连续监测,有效地防止了二次爆炸。黑龙江省政府、龙煤集团组织了技术、物资、人员保障,成功地组织了一次联合作战。(一)矿井概况东风煤矿于1956年建井,核定生产能力50万吨/年。斜井、立井综合开拓,中央并列式通风,四个斜井进风,立井回风。该矿为高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8.14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2.28m3/min,煤尘爆炸指数32.3%~35.2%,具有强爆炸性。分为±0m水平、-200m水平,三个生产采区,开采5个煤层,煤厚0.6~0.9m,6个回采面,16个掘进面,井下作业人员243人。(二)事故情况27日21:22,东风煤矿值班人员听到巨响,随即全矿停电,井下通讯中断,地面皮带机房被摧毁,皮带斜井井颈坍塌,主扇停运。事故后调查认定,在处理皮带道煤仓堵塞时,违规放炮引爆煤尘,波及全矿。(三)救援情况极其典型意义1、反应快速。22:05矿长得到报告赶到调度室,22:30七台河分公司救护大队(包括七台河市救护队)接到命令,22:32出动,22:57入井救援。2、行动快速。22:57四个救护小队分别从人车井、副井、皮带井进入灾区侦察。发现爆炸波及全矿各个采区所有机电硐室。在采区候车石门、水仓、变电所、车场发现53名遇难人员,8名幸存者,救护队救助幸存者升井。3、联合作战。28日,鸡西救护大队5个小队55人、鹤岗国家救援基地5个小队70人、双鸭山救护大队4个小队49人陆续到达,(共174人)。成立抢救行动指挥部(联合作战指挥部)。龙煤集团安全监察部部长刘建民任总指挥,七煤救护大队长刘道君、鹤煤救护大队长张富城、鸡煤救护大队长孙维民、双煤救护大队长李春江担任副总指挥。统一指挥,统一协调行动。总指挥一人下达指令、各队专人报告情况,东风矿生产技术、通风、机电、后勤保障人员在指挥部随时提供技术资料和物品供应。4、专家组提供全过程技术指导。由七台河分公司总工程师等20多位采煤、通风、瓦斯、安全工程技术等方面的人员组成技术组。特别聘请鹤岗矿务局原副总工程师、通风瓦斯专家于立恒任技术顾问。科学制定救援总体方案。设置井下救灾指挥基地,靠前指挥;构筑临时通风设施,恢复灾区通风;保障主扇运行,稳定通风系统;连续监测矿井气体,防止二次爆炸。5、各队分区域负责,逐段开展搜救工作。侦察小队将路线、伤亡人员体态位置、灾区内的情况作出素描,并在工程图上标注,每队用不同颜色标明以便区分。4个救护大队和1个救护中队,398名指战员,待机100队次、886人次;进入灾区112队次、855人次;恢复各种临时密闭210道,排放巷道瓦斯5140m3。历时95h,救出遇险人员73人,遇难人员69人。(四)救援中的难点、重点1、三采区高温、瓦斯威胁的处理。三采区为主要生产区,布置了2个回采面,一个备用工作面,8个掘进工作面,92人全部遇难。29日凌晨搜救侦察中发现30101、30103掘进面有着火迹象,CO浓度达0.43%、CH4含量11%、温度为310℃,煤尘沉积严重。指挥部连续派出3支队伍进入侦察,关键时刻鹤岗国家级救援基地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掌握了灾区情况,并运用移动气体分析车实施连续气体监测,最终采取排放瓦斯措施消除了爆炸威胁。2、救援过程中发现东风煤矿井田内有19个小煤矿威胁着救援安全,是否受到波及情况不清,指挥部安排煤监机构、矿山救援中心、地方管理部门等部门组成4个督察组逐一排查,停产关闭,确保了救援安全。二、煤矿火灾事故抢险救灾案例2002年2月6日3:00,安徽省某矿掘进面(SI采区1128工作面降压风巷)由于爆破引起笆片及煤燃烧。在处理过程中,又相继发生3次瓦斯爆炸,给矿井安全生产和救援工作造成严重威胁。(一)矿井及事故区域状况该矿采用立井、集中石门、运输大巷开拓,走向长壁冒落采煤法炮采。混合式通风,主井、副井、西进风井进风,西风井回风。为高瓦斯矿井,煤自燃危险为二级,发火期3~6个月,煤尘爆炸指数为33%~42%.SI采区是该矿主采区,有2个工作面。11228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上部遇一走向断层,逐由掘进101队施工降压风巷,事故就发生在距该掘面约60m处。由于这次事故波及范围较大,给事故的处理带来一定的难度,迫使全采区停止生产,全力以赴处理灾害。(二)事故的发生和处理经过火灾的发生是由于该掘面处于断层附近,掘速快,瓦斯涌出量较大。2月5日夜班,由于炮眼封泥太少,爆破火焰引燃瓦斯,继而引起笆片及煤燃烧。现场人员未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导致火势越来越大,无法控制。事故发生后立即成立了抢险指挥部,统一指挥事故的处理工作。根据事故情况初步拟订了三个方案:1、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保持局部通风机正常通风,实施直接灭火。2、如无法直接灭火,则尽可能在降压风巷口快速建立临时密闭,封闭着火巷道。3、如火势发展过快,近距离作业有危险,则退至11228工作面下顺槽适当位置建立临时密闭墙,对工作面密闭。鉴于灾区人员已全部撤离,救护小队从进风巷进入对灾区进行侦察,在侦察中测得工作面降压风巷以下1m处瓦斯浓度为0.8%、一氧化碳浓度为2000ppm,温度500℃,烟雾较大,能见度很低,只有0.5m;降压风巷口瓦斯浓度为1.2%,一氧化碳浓度为3000ppm,温度60℃,浓烟滚滚,无法再继续前进。用水管洒水降温、灭火,毫无效果。由于火势发展很快,瓦斯涌出量大,第一方案和第二方案已不具备实施条件,且危险性大,指挥部决定在下顺槽建立临时密闭墙,隔断风流,控制火势发展。5:30停止局扇运转,7:00完成木板密闭墙,并用快速密闭对墙面和周边进行喷涂增加严密性,建完后只留3人在距事故地点约600m处的机电硐室警戒观察,其余人员全部撤离。9:40,灾区发生瓦斯爆炸,临时密闭墙遭到破坏,在机电硐室警戒的人员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由于灾情发生了变化,情况变得更为复杂,指挥部决定将事故定性为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事故处理。先观察48h,待灾区情况稍稳定后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安排人员对灾情变化进行监视,每隔30min汇报一次。23:40,灾区发生第二次爆炸,7日全天未发现灾区有异常情况。通过观察,灾区情况比较稳定,指挥部决定对灾区进行封闭。为保证救灾人员的安全,封闭墙的位置选在据事故地点较远、不易受爆炸波及的地方;同时由于通风系统复杂,回风侧巷道较多,决定先封闭进风侧巷道,减小供风量,待灾区情况进一步稳定后再封闭回风侧。分别在SIB运输石门和皮带机头联络巷建立封闭墙,并对煤仓进行喷涂封堵。8日在封闭运输石门,于16:30发生第三次爆炸未造成人员伤亡,5s后风流恢复正常。通风正常后继续打墙,19:20,完成密闭,人员全部撤出升井。但由于负压高、风速快,接顶和封堵门孔困难,墙体质量较差,墙面漏风较大,因此决定采取减风措施,降低风压,以便减少漏风,并进行简单封堵。进风侧封闭后,灾区情况进一步稳定,回风侧一氧化碳浓度减少,温度下降。为了彻底处理灾情,尽快恢复生产,指挥部决定封闭回风侧,完成对灾区的完全封闭,顺利完成了事故处理工作。(三)救援过程的成功之处1、救援处理方案切实可行,把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放在了首位,没有造成新的人员伤亡。掘进面火灾处理难度较大,特别是高瓦斯矿井,如果错过第一灭火时间,未将火源扑灭,则随着火源的蔓延和火源以里瓦斯的积聚,瓦斯爆炸的危险性迅速增加。根据现场情况,放弃直接灭火,确定在下顺槽打好密闭后立即撤出人员,是及时果断的正确决策,避免了爆炸伤人。第一次爆炸后即将事故性质定性为采煤面瓦斯爆炸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正确判断,为保证救灾作业人员安全和事故的顺利处理奠定了基础。2、密闭顺序和范围确定合理。根据回风系统复杂、巷道多的具体情况,采取先封闭进风侧,隔断风流,减少对火区的供氧量,控制和稳定灾情是安全和有效的。封闭墙的位置选择合理,既考虑到了安全,又不至于过分扩大封闭范围,使救灾作业人员有一定的安全感。(四)不足之处侦察探险、检查事故现场情况的准确率还要进一步提高。对侦察的情况要汇报及时,不能估计和漏项,给指挥部提供准确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以便做出正确判断。救灾过程中部门间及各工序间的配合还不够密切,救灾人员的应急处理措施还有许多不当之处。三、矿井水灾事故抢险救灾案例2007年7月29日8:40,暴雨引发山洪造成废弃铝土矿坑塌陷,洪水通过矿井上部老巷泄入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支建矿业公司东风井,造成淹井灾害。该矿属国有地方煤矿。1958年建矿,设计生产能力21万t/a,核定能力14万t/a,属低瓦斯矿井。淹井时井下有102人,其中33人及时升井,69人被困井下。经过76h全力抢救,被困69人于8月1日12:53全部救出。这次救援创造了煤矿救援史上罕见的奇迹。在这次救援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五条措施:(一)阻断洪水继续溃入井下抢险救援指挥部组织了市、县党政机关干部80余人及三门峡军分区和三门峡、洛阳武警部队、公安消防官兵600余人,紧急封堵泄口并疏通了下游河道,坚持24h上堤巡查,严防死守。并对上游水库严密监测,保证了阻断洪水继续溃入井下。(二)加快排水和清淤进度鉴于支建矿力量不足,抢险指挥部决定由义煤集团负责井下的清淤排水工作。义煤集团抽调技术骨干80余人,调动千秋、跃进等矿抢险救援队1360余人次,日夜轮班下井作业。调用各种型号水泵8台、电缆2400m、排水管道1200m等即使投入使用。7月31日19:00,井下被困人员用矿灯发现所在位置下方约20m处水深约0.8m,被困位置已经有新鲜空气了。到8月1日10:00,第三台泵投入使用,总排水量达到210m3/h,累计排水4800m3。此时清淤现场救护队员听到了被困人员的求救声,并看到了微弱的的灯光。他们顿感惊喜:“是被困的矿工兄弟!”并敲管子联系。同时加快清淤进度,先掘0.7m的小巷道接近被困人员。11:05,兰某第一个爬了出来。12:53最后一个被困人员被救出矿井。(三)成功输送氧气和食物由于被困人员较多,空间小,氧气含量逐渐减少,人员面临着缺氧窒息的危险。被水围困后,他们使用工具将防尘水管堵口卸掉,以便于多通气。29日19:00,井下人员感到憋得难受,他们决定往井下输送医用氧气。20:00切开压风管,接上三通管开始输氧。6m3一瓶氧8~10min输完,不到10min井下人员反映“感觉好多了”。根据井下反映,又调到10~15min输一瓶,最后20min输一瓶,共输氧195瓶,解决了被困人员呼吸问题。到7月30日,被困人员已经整整一天没吃饭,感觉很饿,要求分配已收上去集中保管的16个馒头、2个烧饼、和五六个鸡蛋。于是4个人分一个馒头,鸡蛋分给了生病的2个人。吃了后觉得渴的厉害。也饿得更厉害。于是要求井上:“你们能送风供氧,能不能送点水和饮料?”抢险救援指挥部决定往井下送牛奶。先用清水冲洗了管道8~10min,然后使用1寸微型泵,分三次往井下送了575kg牛奶。8月1日凌晨,被困人员反映“平时没喝过牛奶,喝下去后有的闹肚子,要求换换口味。”于是又决定改送面汤。8月1日6:00,通过压风管向井下送面汤60kg。成功地送牛奶和面汤,使被困人员补充了体力,稳定了情绪。(四)现场开展自救互救被困人员在井下开展自救互救是至关重要的。没能及时逃生的69人被迫撤到最后的高地,他们想通知井上,但电话不同。通风巷和避灾路线已被淹没,所有人尽管穿着湿工作服仍浑身出汗。7月29日11:00左右,通往井上的电话通了,他们立即向井上汇报了受灾情况。被困人员中的采煤队长朱某和开拓副队长曹某在接到抢险指挥部命令后,将被困人员组织起来,由朱某负责。人员分为5个小组,分别由曹某、吉某、何某、杨某、兰某负责。管理和安慰所管小组成员并找出人员中的党员成立了临时党小组,统一行动,互相鼓励

1 / 4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