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目录绪言第一章中药学发展概况第二章中药的采制第一节产地第二节采集第三节炮制第四节制剂第三章中药的性能第一节四气五味第二节归经第三节升降浮沉第四节功效第五节毒性第四章中药的应用第一节配伍第二节用法第三节用量第四节禁忌第五章解表药第一节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紫苏、生姜、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第二节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柴胡、葛根列表:香薷、藁本、苍耳子、辛夷、葱白、胡荽、柽柳、蔓荆子、浮萍、淡豆豉、升麻第六章清热药第一节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天花粉、栀子、夏枯草第二节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第三节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牛黄、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鱼腥草、射干、白头翁、败酱草第四节清热凉血药生地、玄参、牡丹皮、赤芍第五节清虚热药青蒿、地骨皮列表:芦根、淡竹叶、谷精草、青葙子、苦参、秦皮、白鲜皮、青黛、紫花地丁、野菊花、穿心莲、红藤、马齿苋、鸦胆子、蚤休、半边莲、白花蛇舌草、熊胆、土茯苓、山豆根、白蔹、水牛角、紫草、银柴胡、胡黄连、白薇第七章泻下药第一节攻下药大黄、芒硝第二节润下药火麻仁第三节峻下逐水药甘遂、巴豆列表:番泻叶、芦荟、郁李仁、红大戟、京大戟、牵牛子、芫花、商陆第八章祛风湿药独活、秦艽、威灵仙、防已、桑寄生、五加皮、徐长卿、木瓜列表:川乌、蚕沙、雷公藤、桑枝、豨莶草、臭梧桐、络石藤、海风藤、香加皮、千年健、乌梢蛇、狗脊、伸筋草、青风藤、丝瓜络、鹿衔草第九章化湿药藿香、厚朴、苍术、砂仁列表:佩兰、白豆蔻、草豆蔻、草果第十章利水渗湿药茯苓、薏苡仁、泽泻、猪苓、车前子、滑石、川木通、茵陈蒿、金钱草列表:通草、灯芯草、石苇、冬葵子、地肤子、萹蓄、瞿麦、海金沙、萆薢第十一章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细辛列表:丁香、小茴香、大茴香、高良姜、花椒、胡椒第十二章理气药橘皮、青皮、枳实、木香、香附、沉香、薤白、川楝子列表:化橘红、佛手、香橼、枳壳、乌药、大腹皮、柿蒂、荔枝核、甘松、九香虫第十三章止血药第一节凉血止血药大蓟、小蓟、地榆、槐花、白茅根第二节化瘀止血药三七、茜草、蒲黄第三节收敛止血药白及仙鹤草第四节温经止血药艾叶列表:侧柏叶、苎麻根、血余炭、花蕊石、紫珠、棕榈炭、藕节、炮姜第十四章活血化瘀药川芎、延胡索、郁金、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怀牛膝、莪术、虎杖、水蛭列表:乳香、没药、泽兰、鸡血藤、五灵脂、姜黄、三棱、虻虫、蟅虫、穿山甲、干漆、王不留行、自然铜、骨碎补、血蝎、西红花、苏木第十五章化痰止咳药第一节化痰药半夏、天南星、白芥子、旋覆花、桔梗、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竹茹、海藻第二节止咳平喘药苦杏仁、苏子、百部、枇杷叶、桑白皮、葶苈子列表:白附子、竹沥、昆布、瓦楞子、胖大海、天竺黄、海浮石、海蛤壳、礞石、白前、前胡、马兜铃、紫菀、款冬花、白果、洋金花第十六章平肝息风药第一节平肝潜阳药石决明、牡蛎、代赭石第二节息风止痉药羚羊角、钩藤、天麻、地龙、全蝎、蜈蚣列表:珍珠、珍珠母、刺蒺藜、罗布麻、决明子、僵蚕第十七章安神药第一节重镇安神药朱砂磁石、龙骨第二节养心安神药酸枣仁、远志列表:琥珀、柏子仁、合欢皮、夜交藤第十八章开窍药麝香、冰片、石菖蒲列表:苏合香、樟脑第十九章补虚药第一节补气药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第二节补血药当归、熟地、阿胶、何首乌、白芍第三节补阳药鹿茸、淫羊藿、肉苁蓉、补骨脂、益智仁、续断、杜仲、菟丝子、蛤蚧第四节补阴药北沙参、南沙参、麦冬、石斛、黄精、枸杞子、女贞子、龟甲、鳖甲列表:西洋参、太子参、白扁豆、蜂蜜、大枣、龙眼肉、巴戟天、锁阳、仙茅、冬虫夏草、核桃仁、海马、紫河车、海狗肾、沙苑子、天冬、百合、玉竹、桑椹子、墨旱莲草第二十章收涩药五味子、山茱萸、桑螵蛸、乌梅、椿皮、赤石脂、莲子、海螵蛸列表:麻黄根、浮小麦、肉豆蔻、五倍子、芡实、诃子、石榴皮、罂粟壳、金樱子、覆盆子第二十一章消食药山楂、麦芽、莱菔子、鸡内金列表:神曲、谷芽第二十二章驱虫药使君子、槟榔、苦楝皮、贯众列表:南瓜子、鹤虱、鹤草芽、雷丸第二十三章涌吐药列表:常山、瓜蒂、藜芦、胆矾、食盐第二十四章外用药硫黄、雄黄、升药、轻粉、白矾、炉甘石、斑蝥、蟾酥、马钱子列表:蛇床子、儿茶、砒石、铅丹、硼砂、大蒜、土荆皮、猫爪草附录1中药功效术语简释附录2药名索引附录3引用方剂索引本书叙述中药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重点介绍中药的性能、配伍和180味最常用中药的功效和应用,其他200味中药则列表简介,书末附有中药功效术语简释和药名、选方索引。内容丰富,层次分明,深入浅出,便于自学。本书适合于各类医药专业中药学课程的函授教学或自学选用,并可用于药学或医学从业人员执业资格考试复习应试之参考。绪言中药是中华民族传统药物的总称。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以及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医药学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中药大多来源于自然界,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因此,多数中药属于天然药范畴。但在采集、加工、生产过程中,天然植物(动物、矿物)采集后初步加工成为中药材,进一步加工炮制为中药饮片,再经一定的工艺过程成为中药制剂,药材、饮片、制剂的形式和性质,与其来源的天然植物(动物、矿物)已有很大区别。同时,国外其他民族也有自已的天然药物,不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不能称为中药,因此,中药与天然药是两个相关而不同的概念。古代记载药物的书籍,大多称为“本草”。“本草”一词,始见于《汉书》,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之所以称为“本草”,是因中药以植物来源为主,正如韩保升所说:“云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最众也。”(《蜀本草》)本草数量众多,所记载的内容不尽相同,反映了中药学的发展过程。其中,各个时代均有反映当代中药学主要成就、记载内容较为全面的本草,可称综合本草,或称源流本草、主流本草。其他如专门记载药物性能的药性本草,专门记载加工炮制的炮炙本草,专门记载食物性中药或饮食疗法的食疗本草,以及图谱本草、地方本草、单味药本草、本草便读或歌诀等。研究古今本草,是了解中药学发展历史的主要途径。“中药”一词产生较晚。古代本草概称为“药”。近百余年来西方医药传入,为了加以区别,才将我国传统药物称为“中药”,“本草”也相应地被称为“中药学”。中药与西药,均用以防治疾病,有其共通之处。有时同一药物,既是中药,又是西药,如大黄、硫黄、炉甘石之类。但就整体来说,中药与西药的来源、历史、名称、作用、应用方法等有很大区别,分别置于中、西两个不同的医药体系之中。凡是按照中医药理论用以防治疾病的,就是中药。中医药理论赋予中药的基本特征。第一章中药学发展概况【学习要求】1.了解中药学发展概况。2.掌握《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的主要成就。中药的发现和应用,中药学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华民族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同步,是漫长而悠远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起源、奠基、充实、成熟、现代发展几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古代的中药学著作——本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成为记载中药学发展历史的珍贵资料。一、中药的起源(先秦)从远古时期到秦皇朝建立,人们通过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逐步发现、认识和使用药物,从感性的经验过渡到理性的认识,从最初的口耳相传到形成文字记载,是中药的起源阶段,也是中药学的萌芽时期。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依靠采食植物和渔猎维持生活。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难免误食有害的“食物”以致产生呕吐、腹泻等反应甚至中毒,偶然也因吃了某些“食物”而使原有的腹痛、便秘等病痛得到缓解。通过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对有关自然产物的药效或毒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在觅食时有意识地辨别、选择,以避免中毒或用以解除某些病证,药物就因此而产生。有关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生动而形象地反映了人们认识药物的过程。古人通过反复积累,从无意识的偶然体验,到有意识的试验、观察,逐步形成了最初的药物知识。药物的发现与寻找食物有关,饮食方式的改进,如火的应用,烹调术的进步,酒、醋的发现,催生了早期药物加工、应用技术,出现炮炙、配伍和汤剂、酒剂等。“药食同源”是对中药起源的概括。药物知识的流传,最初仅靠口耳相授。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开始有了早期文字——甲骨文、金文。最早的“药”字见于金文,《说文解字》训释为“治病草也”,明确提出了“药”乃治病之物,并以植物类居多。先秦时期未出现本草著作,关于药物的知识已有文字记载。《诗经》为西周至春秋时代的作品,记有50多种植物名称,为后来本草所收载。《山海经》成书于战国至西汉时期,载有动物、植物和矿物药120余种,并明确提出了它们的功用。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可能为战国时期所作,在52个病名下,载方280首,涉及药物247种,对药物的炮制、制剂、配伍、禁忌等亦有记述。先秦时期药物的发现与使用,药物知识的积累和流传,为本草的出现和中药学的形成准备了条件。二、本草学的奠基(秦汉至南北朝)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随着治病经验的积累,受当时经济、文化、哲学的影响,我国医学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出现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重要医学典籍。与此同时,药物知识更加丰富,药物理论初步形成,出现了专门记载药物的著作——本草,和通晓药物知识的专业人员。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是奠定中药学发展基础的重要时期,已有多种本草著作问世,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经集注》。《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作者不详,可能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撰写、流传、补充、完善的过程,大约成书于东汉年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本草。该书先以“序例”简述了本草学基本理论,包括五味、四性、有毒无毒及随证的用药原则;药物配伍的“七情”;药物的剂型选择、服药法以及药物产地、采集等内容,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继以上、中、下三品分类药物,“三品”是按药物的有毒与无毒、养生延年与祛邪治病的不同,对药物的粗略分类。该书共载药物365种,其中包括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每一药物记述了性味、有毒无毒、主治功用、别名、生境等。全书基本上分成了总论、各论两大部分。所收载的药物功用大多朴实有验,如常山截疟,黄连治痢,大黄泻下,麻黄平喘,当归调经,阿胶止血,人参补虚,乌头止痛,半夏止呕,茵陈退黄等。《本经》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奠定了中药学发展的基础,对后世本草学具有深远的影响。历史上影响较大的综合本草,都渊源于《本经》而有所发展。《本经》原书早佚,现在见到的各种版本,均为明清以降本草学家根据《本草经集注》残卷、《新修本草》残写本及《证类本草》、《本草纲目》和其它著作中保存的《本经》文字辑复而成。最早辑复者为南宋王炎《本草正经》,已失传。现存十多种辑复本中流传较广者有二孙本(清?孙星衍、孙冯翼辑)、顾本(清?顾观光辑)、森本(日本森立之辑)。历代医家除了辑复《本经》外,并作了大量的考证、校勘、注释和发挥,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本经》系统本草。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明?缪希雍《本草经疏》,清?徐大椿《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清?陈念祖《神农本草经读》,清?邹澍《本经疏证》等。近年则有尚志钧、王筠默、马继兴、曹元宇等的辑复、校注本出版。《本草经集注》作者陶弘景,为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学问家、道教人物,晚年隐居茅山,时人敬为“山中宰相”。《本草经集注》以陶弘景整理、订正的《本经》365种药物为基础,并增补“名医副品”365种,加上陶弘景本人的注解和评议而成。“名医副品”又称“名医别录”,为陶弘景收集、整理汉代、魏晋诸名医在多种《本经》传本中新增补的药物资料撰写而成。陶弘景在撰写《本草经集注》时,把辑入该书的、除《本经》以外的有关资料称为“名医副品”,待该书撰成后,将这些新增补的资料全面汇集成书时则称《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共三卷,分上、中、下三品收载药物,一般称730种(实际当在此数以上),除

1 / 28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