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东方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两河流域一、古代两河流域的早期文明二、古巴比伦王国三、亚述帝国四、新巴比伦王国五、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化世界地图西亚介于洲、洲和洲交界之处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古代西亚,东起伊朗高原,西至地中海东岸。主要是两河流域。它形似一轮弯月,土地肥沃,故有“新月沃地”之称。◎气候干旱,河流构成主要的水源;河谷,灌溉农业。尼罗河的规律性泛滥以及农业的稳定性与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的非规律性泛滥以及农业的非稳定性。◎位置天然屏障的缺乏与交往的非障碍性。埃及的封闭性与两河流域的开放性。农耕地区与游牧世界的并存与冲突。2、古代居民◎首先在两河流域南部创造文明的苏美尔人:苏美尔语属于非塞姆语系。来源不详。来自中亚?◎塞姆语系的分支阿卡德人(可能来自阿拉伯半岛)、阿摩利人、亚述人、迦勒底人。3、古代历史的重新发现◎19世纪-20世纪初的考古活动:遗址的发现:亚述王宫与乌尔城。楔型文字的泥版文书。◎德国人格罗芬特译古波斯文。英国人罗林生译亚述文和巴比伦文。苏美尔文化(铜石并用时代)5、阿卡德王国(铜石并用时代)二、古巴比伦王国◎乌尔第三王朝灭亡以后,苏美尔人最终退出两河流域的政治舞台,两河流域出现了许多阿摩利人建立的城邦,包括伊新、拉尔萨、马里、埃什嫩那、巴比伦等。◎阿摩利人与前1894年巴比伦建城。◎汉谟拉比(前1792-1750年)征服诸多城邦,首次统一包括巴比伦尼亚和亚述在内的两河流域大部地区。汉谟拉比时代,国家土地所有制广泛发展,王室经济发达,君主政治达到较高的水平,国王成为统一国家的象征。《汉谟拉比法典》石刻现存于巴黎的卢弗宫,是研究汉谟拉比时代的重要史料。◎前1595年亡于来自北方的赫梯人。◎此后数百年间,来自扎格罗斯山的加喜特人成为两河流域南部的主要政治势力。三、亚述帝国◎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居民是亚述人。亚述人的语言与阿卡德人的语言同属塞姆语系的分支。四、新巴比伦王国◎前626-539年。◎迦勒底人,亦属塞姆人的一支。◎疆域:巴比伦尼亚、叙利亚、巴勒斯坦、腓尼基。◎尼布甲尼撒二世:“巴比伦之囚”(前586年)。巴比伦城的建设与“悬苑”。◎前539年亡于波斯人。五、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化◎文字楔形文字与泥版文书。◎文学《埃努玛·埃利什》。《洪水的故事》。《吉尔伽美什和阿伽》。苏美尔人的传说,至古巴比伦时期逐渐形成文字。◎科学天文历法:阴历,年分354天12月,8年3闰。数学:10进位与60进位,圆周率为3。◎艺术建材的局限:粘土。古代埃及尼罗河文明的起源古代埃及文化一、尼罗河文明的起源1、古代埃及历史的重新发现◎1798年拿破仑的入侵。◎埃及学的奠基:商伯良之象形文字。马斯伯乐之考古发掘。2、自然环境◎位置利比亚沙漠、努比亚沙漠、阿拉伯沙漠、地中海。◎交往通道西奈半岛。◎天然的屏障与交往的障碍之双重作用。◎地理位置的相对闭塞性与历史进程的相对连续性即非中断性。区别于两河流域。◎干旱的气候与特定的水源。◎河谷与沙漠。广袤的瀚海与绿色的丝带。人烟稀少与人口稠密。◎上埃及与下埃及。◎尼罗河:农业与纽带。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一首埃及古诗曾经这样称颂尼罗河:啊!尼罗河,我们赞颂你,你从大地涌流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马克思说:“计算尼罗河水涨落期的需要,产生了埃及的天文学。”3、古代居民◎北非的土著与西亚的移民之混合群体;前者属于含姆语系,后者属于塞姆语系。◎希腊罗马统治时期,特别近代殖民主义时期,印欧语系亦融入埃及。◎新王国时期的标志性建筑:底比斯的神庙。◎僧侣势力的膨胀,左右政局。三、后期埃及——古代尼罗河文明的衰落1、铁器时代2、外族入侵利比亚人(22-24王朝)与努比亚人(25王朝)的统治。波斯人(27、31王朝)的统治。马其顿人的征服与希腊化时代→罗马人的统治。拜占庭帝国的统治。阿拉伯人的征服与埃及的阿拉伯化。突厥人诸王朝的统治(阿尤布王朝与马木路克王朝)。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英国的殖民统治。1952年革命与埃及的独立。四、古代埃及文化1、宗教:◎崇拜对象:小国寡民与诸多神灵的并存。主神:太阳神即拉神/阿蒙神。一神崇拜的尝试:太阳神即阿吞神。◎宗教思想灵魂不灭。木乃伊。金字塔。2、文字◎象形文字之表意、表音和部首符号。24个表意符号→22个腓尼基字母:希腊字母与阿拉伯字母的源头。纸草。3、建筑:凝固的艺术◎孟菲斯附近的金字塔。◎底比斯附近的巨型宗教建筑卡尔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新王国时期僧侣势力膨胀的浓缩抑或物质体现。4、科学◎天文学:天文观测与星位的确定。太阳历之3季12月365天:罗马朱里亚历、中世纪格里哥利历和公历的前身。◎数学:十进位。圆周率3.16。面积的计算公式。◎医学:木乃伊与外科学。◎提问:埃及与两河流域的比较?古代印度自然环境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雅利安人国家的兴起种姓制度佛教古代印度文化一、自然环境◎位置与范围喜马拉雅山南侧抑或南亚次大陆。◎孤立性东、西、南三面环海,北面高山纵横,只有西北部的开博尔山口和博朗山口几处通道与外界相连;类似于东亚而区别于中东。◎北部称印度斯坦,介于喜马拉雅山与文迪亚山之间,大河流域包括印度河、朱木拿河、恒河,地势低平。南部德干高原,气候干燥。南部与北部的差异及历史进程的非同步性。二、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哈拉巴文明◎哈拉巴文明的发现印度河流域。◎时间前2300-1750年。印度文明史因此提前1000余年。◎性质城市文明:城墙、塔楼、街道、浴室和房宅。农业文明:谷仓、农作物、农具。定居性。◎哈拉巴文字2000余件文物,500余文字符号,尚未解读。◎创造者土著达罗毗荼人?外来者苏美尔人?外来者伊朗游牧民?◎消失自然灾害?外族入侵?◎社会性质的无从确定。三、雅利安人国家的兴起◎雅利安人的到来南俄草原→中亚→印度,属于印欧语系。◎吠陀时代文献:经典之“梨俱吠陀”(诗篇)、“沙摩吠陀”(圣歌)、“耶柔吠陀”(经文)、“阿闼婆吠陀”(咒语)史诗之《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前1400-600年。婆罗门教经典《吠陀》:梨俱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早期吠陀时代——“梨俱吠陀”。前1400-900年。印度河流域。游牧→农业。铁器时代。◎后期吠陀时代前900-600年。印度河→恒河流域。国家雏形。◎列国时代前600-400年。亦称早期佛教时代。中心东移恒河流域,可能与波斯帝国入侵印度河流域而形成的压力有关。诸国并立,佛经之所谓16国,类似于春秋战国时代。五、种姓制度◎起源征服与种族的对立。早期吠陀时代。种姓制度的神化:梵天之口造婆罗门、手造刹帝利、腿造吠舍、脚造首陀罗◎种姓的差异:居住/婚姻/职业。高级种姓为保持纯洁而不接受低级种姓的“不洁”的食物。对于四种姓而言,贱民则是极度污秽的“不可接触者”。据《佛本生经》,婆罗门种姓一人在旅行时因饥饿难忍而接受贱民的食物,后悔恨而死。◎相关问题:种族差异。经济地位。宗教生活。法律身份。◎人的贵贱尊卑之分是传统社会的普遍现象;如中国古代的士/农/工/商。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在于借助宗教的形式予以神化。◎妇女地位的低下亦普遍存在于传统社会,在印度由于种姓制度而达到极端的程度。妇女必须绝对服从父亲和丈夫;所谓童婚的目的在于保证避免妇女在婚前可能出现的不贞;丈夫先于妻子死去被视作妻子罪孽所致,故不可再婚而只能选择自焚。七、佛教◎背景:前6世纪社会成员的分化与新旧势力的消长,导致意识形态的相应变化,进而形成诸多思想流派抑或思潮,其共同倾向是挑战婆罗门种姓的特权和婆罗门教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神圣地位。◎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约前563-486年),尼泊尔,刹帝利种姓,29岁出家,36岁得道成佛,80岁进入涅磐。◎教义四谛:苦、集、灭、道。◎特点人生多苦: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所求不得。众生平等:种姓的差异来源于职业的不同,而无贵贱尊卑之分。◎相关评述“虚无飘渺”、“空头支票”、“麻醉人们”、“佛教主张的平等没有任何实际社会意义”?一方面,意识形态源于社会现实而反作用于社会现实;另一方面,贫富的差异和阶级的对抗是文明社会赖以存在的历史基础,超越时代的局限而倡导平等则属虚无飘渺的空想,没有任何实际社会意义。历史例证不胜枚举,人民公社之一大二公的教训可谓典型。佛教则是现实与理想的结合。◎婆罗门教之轮回转世思想的继承。◎演变释迦牟尼死后不久,诸多弟子举行第一次结集大会。百年之后,诸地长老举行第二次结集大会。由于意见不一,形成门户派系。阿育王召开第三次结集大会,确定佛教的基本教义为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佛教取得国教的地位。◎文学:宗教文学《吠陀》。《摩诃婆罗多》:描述雅利安人自印度河进入恒河期间的战争。《罗摩衍那》:描述罗摩王子漫游印度诸地的经历。◎艺术:宗教艺术佛塔称“窣堵波”,供奉佛祖遗骨之处。代表是阿育王时期建造的桑奇佛塔。阿旃陀石窟,建造时间为前2世纪至公元7世纪。亚非四大古典文明中心的地理环境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共性特征大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动植物资源丰富气候温暖地理位置相对孤立差异性河水不定期泛滥,洪水灾害频繁土壤盐碱化地势开阔,无天然地理屏障尼罗河定期泛滥,水量稳定,无大洪水有地中海、沙漠等自然地理屏障地处中国西南,中亚之南,西亚之东南,与古代各文明都有联系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便于翻耕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丰富,水网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