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容器育苗的研究现状报告人:刘正民报告主要内容1.油松概述及油松容器育苗的必要性2.容器苗发展现状3.油松容器苗主要研究内容4.油松容器育苗存在的问题1.油松概述及油松容器育苗的必要性1.1油松概述油松(PinustabulaeformisCarr)属于松科松属针叶常绿乔木,为阳性树种,幼树耐侧阴,具有很强的抗寒和抗旱能力,喜微酸及中性土壤,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不耐盐碱。油松的根系极为发达,主根庞大,垂直深入地下;侧根也极为发达,一般会向向四周水平伸展,一般集中于土壤表层,是一种深根性树种。油松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要求并不严格,但对土壤通气状况要求较高,所以在松质土壤里生长较好。如果土壤通气不好,油松生长就不健康,表现为早期干梢。1.2油松容器育苗的必要性油松所具有的适应性强,根系发达,树姿雄伟,枝叶繁茂,有良好的保持水土和美化环境的功能等特点都使油松分布极为广泛,也使其成为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油松造林需要大量的油松苗木,而油松裸根苗培育周期长,所以仅仅依靠油松裸根苗是远远不够的。与裸根苗相比,容器苗生长迅速,育苗周期短,一般3-6个月就可以出圃造林,并且容器苗可以形成根团,在移植时不易对根系造成损伤,苗木生活力极强,对造林地的适应性也很强,造林质量和造林成活率都很好。此外容器苗不受造林季节限制,在春、夏、秋三季都可造林,所以油松容器苗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2.容器苗研究现状2.1容器育苗定义容器育苗是在装有各种培养基质的各类容器内将植物种子或枝条等繁殖材料培育成植物幼苗的一种育苗方式(张建国等,2007)。2.2国外容器苗发展史容器育苗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由于当时木材供不应求,加上各国对环境保护意识的的逐渐提高,使得人工林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短时间内,造林所用苗木数量急剧增加,这就使得传统的裸根苗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满足不了造林事业对苗木的需求,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得容器育苗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快速的发展。80年代是容器苗的大发展时期,先进容器苗生产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从种子处理、苗木培育到造林的完整的科学育苗体系。2.3国内容器苗发展史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容器苗的生产和造林,但是发展比较缓慢,而大面积生产和应用容器苗,只有20多年的历史。广东省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用容器培育桉树、木麻黄、马尾松等苗木(秦国峰等,2000)。到70年代,在我国南方,容器育苗已经在国外松、相思、黑荆树、木麻黄、银合欢等树种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和有效地推广。目前,在我国的高寒和干早等立地条件差的地区的造林仍以裸根苗为主,在这些地区,容器苗造林规模不大,因此加强容器苗培育和造林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许多的学者都对容器育苗技术的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3.油松容器苗主要研究内容3.1容器育苗基质配比的研究基质是装在各种育苗容器中,用于培育苗木幼苗的材料,又称为营养土或培养基,它是容器育苗是否成功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沈国舫,2001)。良好的基质能对植物起到很好的固定支撑作用,良好的基质有利于容器苗的生长和造林。育苗基质必须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有较强的保水力和孔隙度,基质的容重和比重适宜,结构致密,重量轻,不含有杂草种子和病虫,具有良好的固相、液相、气相结构,具有适宜的酸碱度和良好的缓冲性(吴元彬等,2007)。目前,泥炭、蛭石和珍珠岩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几种容器育苗基质。蛭石泥炭珍珠岩近年来许多学者通过研究,又陆陆续续地找到了许多其它适宜于容器育苗的基质,如腐殖土、堆肥、岩棉、锯木屑等基质。在容器育苗中,因单一基质优缺点同样突出,各种基质的缺点不利于容器育苗,所以一般不会采用单一基质来进行育苗,多采用几种基质混合成容器育苗所需要的基质,通过不同基质的混合中和各种基质不利于苗木生长的缺点,有效的发挥各种基质的优点,最大程度的促进容器苗的快速生长,所以研究容器苗就要不可避免的对基质配比进行深入研究,不同的基质理化性质有很大差别,相同的基质材料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对容器苗的影响也有很大差别。根据基质的配制材料的不同,通常把基质分为三种:一种是以各种营养土为原料的、质地紧密的重型基质;第二种是以各种有机质为原料的、质地疏松的轻型基质;第三种是各种营养土和各种有机质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质地介于前两者之间的半轻型基质(王莉;1995;张敦成,2009;张殿国等,2009)。3.2容器育苗容器的研究近年来,根据容器苗的不同需求,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育苗容器,并且许多学者就育苗容器做了深入的研究(1)容器材料多样:软塑料、硬塑料、纸浆、合成纤维、泥炭、粘土、特制的纸、厚纸板、竹篾等(2)容器形状多样:六角形、四方形、圆形、圆锥形。其中以无底的六角形最为理想,因为六角形、四方形有利于根系舒展。而早期采用的圆筒状营养杯,易造成根系在容器中盘旋成团,定植以后,根系伸展困难的现象。易造成根系在容器中盘旋成团,定植以后,根系伸展困难的现象。经过改良以后的圆筒状或圆锥状容器,其内壁表面均附有2-6个垂直突起的棱状结构,根系可沿棱向下伸展,根尖抵达底端排水孔口,遇空气干燥作用而得到控制。(3)容器的规格多样性:容器规格相差很大,主要受苗木大小的影响,北美、北欧地区多数是用小型的,直径2-3cm,长度9-20cm,容积40-50cm³。在亚热带、热带、苗木较大,容器也较大,容积可达100cm³。(快速控根育苗容器)控根和防止根系缠绕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容器育苗技术即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无纺布育苗技术是使用轻基质和无纺布材料,用机器制作透底容器,机器自动完成焊接布缝、装填基质和切段成型,用于扦插、下种或移栽组培苗。无纺布容器育苗的一个特点是根系的穿伸无阻碍,不会造成缠根现象。这种苗无蹲苗期,一旦入地就爆发性生根,同时地上部分直接猛长,这是迄今其他类型的容器苗所无法做到的。其原因是伸出容器壁并经空气切根后形成的粗壮愈伤组织,一旦接触到土壤湿气,就立即吸收,苗木开始生长。这些愈伤组织本来都是要长成根的,只是在育苗过程中有一个阶段断水,使其外露部分干枯,而内部又不断供应营养,从而形成了蓄势待发的状态(张颖,2011)。3.3容器育苗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的研究近年来,国外在容器育苗灌水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比如容器育苗底部渗灌,而在容器育苗施肥方面,有许多学者仍在对指数施肥进行深入研究。此外,在容器育苗病虫害防治方面,也有一定的收获。3.4容器育苗菌根化的研究菌根最早是由德国科学家Frank提出的,它的研究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菌根是土壤真菌和植物根系共同形成的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互利共生体,是植物在生存过程中长期与菌根真菌共存,共同进化的结果。菌根根据形态学与解剖学特征的不同主要分为外生菌根、内生菌根和内外生菌根这三种类型(刘强,2009)。最近这些年来,对菌根菌的研究有很大的进展,尤其是外生菌根的发展最为迅速,菌根菌的分类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相关的技术也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和普及(于萌,2011)。4.油松容器育苗存在的问题容器育苗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的苗木生产技术,是当今林业的一项先进育苗技术。目前,我国传统的容器育苗技术已趋于成熟,并已在苗木生产中被广泛运用,但是我国传统的容器育苗技术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1)容器育苗成本较高。容器育苗成本较高这是容器育苗最大的缺点,这也严重制约着容器育苗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即使在工业化程度高的国家,容器苗的生产成本也大大高于裸根苗。据报道,用泥炭容器育苗,其成本要比裸根苗高出60%左右。(2)容器育苗技术较为复杂。容器育苗是高度集约栽培工作,而且目前我们使用的育苗容器大多是小型的,要在较小的空间和局限的土壤内培育出长势良好的苗木,在技术上的要求是很高的,对育苗人员也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容器育苗的日常管理更为严格细致。(3)造林效果不太稳定。在国内外容器育苗发展过程中,一般都认为容器苗的造林成活率和造林后得初期生长要优于裸根苗,而支持这种看法的依据是容器苗可以形成完整的根团,在移苗和运输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保护根系完整,栽植后没有或很少有缓苗期,但是仅凭这一点,还不足以保证容器育苗的造林效果就一定优于裸根苗。因为影响造林最终成果的因素很多,而且造林后的初期苗木生长状况并不能代表最终的造林效果,而且裸根苗比容器苗更能适应造林环境(武术杰,2009)⑤在油松容器育苗中还容易发生立枯病,这是一种世界性苗木病害,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⑥容器育苗技术所选用的容器仍然比较老旧,缺少新型的容器。传统的容器育苗技术所选用的容器大都为塑料袋,硬塑料杯,辣椒管等,而用这些塑料制品育苗不利于苗木根系的生长,易出现窝根,卷跟,歪根,无主根等低劣根系问题。⑦容器育苗还没有形成机械化、自动化、工厂化和自动化,容器育苗大棚、机械化设施、自动化调控还有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