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75讲实录-第02-讲-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02讲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同学们,我们现在开始上课,我们上一节讲了中医学和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和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基本条件,下面我们讲中医基本理论体系的发展。(三)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发展中医理论体系,在《内经》建立起,初步建立起完整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经过几千年来的发展,随着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医学本身学科的发展,医疗实践活动的发展的需要,推动着中医基础理论不断地完善、修正和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按照中医学术发展史,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晋隋唐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研究,它有很重要的两个特点,一是继承、整理经典著作,主要是后世的一些作家对《内经》、《伤寒》进行注释,其中以杨上善、王冰对《黄帝内经》的注释为代表,通过他们的注释,不仅是继承了《内经》所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而且有所发展。二、以王叔和、孙思邈为代表的,对张仲景所作的《伤寒杂病论》进行整理注释,使《伤寒杂病论》关于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向前发展,通过这两个例子,体现出晋隋唐时期在中医理论发展上的特点:对经典著作的注释和整理。第二个特点,根据临床实践的需要,人们按照中医理论自身的规律,对临床的经验进行总结,升华为理论,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著作。第一、王叔和的《脉经》是咱们中医学术史上最早的一本脉学的专著,建立了脉学理论。第二、《诸病源候论》是中医学最早的病因病理学专著。第三、《甲乙经》建立了完整的针灸理论、实践的体系。《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奠定了方剂学的基础,它总结了隋唐以前临床实践所需要的,所用的丰富的方剂学知识,和理论,和应用。在这个时期,晋隋唐时期,不仅注重对经典著作的整理、研究、注释和发展,而且更重要是重视对临床经验的总结,使临床实践的经验升华为理论。除了著述了《脉经》、《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临床实用的经典著作,把《内经》所建立起来的理论付诸于实践,通过实践又会过头来进一步地丰富和发展了《内经》所建立起来的基本理论。第二个重要时期就是宋金元时期。宋金元时期在中国文化史上正是流派较多,学术争鸣,蓬勃发展这样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由于思想的活跃,特别是哲学流派的学术争鸣,推动了当时的经济、科学的蓬勃发展,出现了许多具有革新思想,富于创新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在咱们中医学里面,以金元四大家为代表,他们敢于提出《内经》所没有提出的问题,敢于怀疑《内经》所提出的问题,根据当时的医疗实践所提出的实际问题,在传统的经典理论里面还没有完全解释的,他们能够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实践的需要,提出了许多著名的学说,形成了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著名的学术流派,这个时期是中医学术发展史的鼎盛时期,也就是在我们中医学发展史上,他们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刘完素他以火热立论,主张用寒凉治病,所以被后世称为寒凉派。而张从正强调邪气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主张祛邪治病,采取攻下的办法,称为攻下派。而李东垣,李杲,以脾胃立论,脾胃一病,百病由生,强调调理脾胃在健康、疾病当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了著名的脾胃学派,被后世称为补土派。而朱丹溪提出了著名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主张以相火立论,主张治病以滋阴为主,被后世称为养阴学派。火热论、攻邪论、脾胃论、相火论,他们渊源于《黄帝内经》,但是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他们所从事的医疗实践,那么医疗实践所提出的问题,就发展了《内经》的理论,使中医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往前发展。第三个时期明清中期。这个时期代表性的一个是温病学派的出现,第二、就是温补学派的出现。温病学派的出现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又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性发展。第一、吴又可提出了温病的病因,叫戾气学说,这在中医学的病因史上是一个重大的贡献,他明确提出来致病因子是戾气,是肉眼观察不到的,提出来一气一病,提出来不同的戾气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吴又可的《温疫论》它所建立起的戾气学说,和西方医学病因学的微生物学相近,在那个条件下做出这样重大的贡献,这是在病因史上重大的突破。在此之前,讲病因,讲邪气,讲六淫,讲七情,唯独没有提出来疾病的原因是一种气,杂气,肉眼看不到,但是确实存在着,尤其是强调一气一病一治,强调它的传染性,它的流行性。在温病的病因学提出以后,如何来认识这个戾气侵袭机体以后,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由叶天士、吴鞠通的卫气营血学说和三焦学说,用这两种学说去阐述温热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这两个学说形成了三焦辨证规律、卫气营血辨证规律。就外感温热病而言,补充了《伤寒论》六经辨证的不足,使中医理论对外感温热病的认识进一步完善,在病因学进一步完善,对它疾病的发生、演变、治疗的规律进一步完善。这是在明清时期一个重大的贡献。那么,除此之外,还有薛生白的关于湿热病的认识,王孟英对它们进行综合,建立《温热经纬》。这几个代表,其中最重要的是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在明清时期除了温病学派之外,在咱们中医学的学术史上具有重大贡献的,就是出现了温补学派,以薛己、张介宾、赵献可为代表,对于藏象学说的贡献,提出了温补命门这样一种观点,那么这在藏象学说上,提出了命门学说,就补充了原有藏象学说的不足,使人们对中医学的藏象的认识进一步往前发展。除此之外,关于藏象学说另外一个贡献,就是李中梓提出的“脾为后天,肾为先天”,“乙癸同源”,这样一个理论,就进一步发展了中医学的藏象学说。除此之外,影响比较大,而且创新性比较突出的,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在这本著作里面,他做了两点贡献,一、他明确提出人的灵性、记忆,不在心而在脑,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脑主思维,脑主神明。在王清任之前,从《内经》开始建立起来,关于中医学的神志学说,一叫心主神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同时,《内经》也认识到脑是生命的中枢,但是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到王清任之前,一直是心主神明是主导,那么脑作为思维、生命中枢,对它的认识虽然不断地加深,但是它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学说存在,王清任在《医林改错》里明确提的,他以当时解剖学基础,明确提出来人的思维意识是脑,提出脑主思维的学说。那么,尽管这个学说提出来了,直到今天,我们后面还在讲,今天在学术界有的人提出来,变“心主神明”为“脑主神明”。后面咱们在讲藏象的时候再讨论。那至少是王清任,对中医的神志学说,作出了突破性的贡献。第二、王清任明确提出来血瘀学说,并且创造了活血化瘀的著名方剂,直到今天我们都还用它。这是王清任的重要贡献。瘀血这样一个学说,《内经》就有,历代医家都有,那么王清任进一步发展完善,而且形成他自己的理论体系。除了王清任之外,在明清时期还需要提出的,就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李时珍总结了明清以前的本草的著作,经过他的科学实践、他的探索,著述了《本草纲目》这一本伟大的著作。这本著作内容丰富,论述广泛,影响非常深远。第一、他总结了十六世纪以前中国药学的理论和经验。第二、虽然论述是药,但是他对人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这些理论,也有重大的贡献,把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第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我们中国人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来植物分类学思想,这对世界植物分类学也是一个重大的贡献,所以《本草纲目》翻译成外文在世界的影响比《黄帝内经》还要大。这是从明到清代的中期以前,以上述几个代表人物,几个不同的学派,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在这个时期出现了重大的发展,这个发展有的是突破性的发展,他们根据那个时代的需要,医疗实践的需要,理论发展的需要,提出的新的观点和学说,建立了新的体系,补充和完善了《内经》所构建起来的中医理论体系。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说明了什么问题呢?一、任何一门科学对本门学科和基本问题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随着人们的实践,科学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不断提高,要不断地往前发展,称其为科学,那就是说,任何一门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动态,是不断地变化的,要不断修正。如果说这门科学它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从提出来开始,永远不变的,就不称其为科学。从这个历史事实,也告诉我们,中医学历经构建了雏形,构建了基本理论体系,随着时代的需要,本门学科自身的发展的规律,那么中医学不断地往前发展。讲到这里,同学们会问,前面李老师你讲,咱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征就是承传性,讲究道统和正统,以经典著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那么如何来理解中医理论体系不断地往前发展?咱们中国传统文化,如果同学们有兴趣,懂一点小学,了解一点中国的学术史。在明清之前,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的文化,他们治学的方法,叫注、疏,基本方法叫经学方法,就是对经典著作的字、词、句,从文字学,从语音学,从语用学对它们进行一番解释,表现在今天,大家还能看到《内经》、《伤寒》的注释本,在注释过程中,我们前面讲了,注意继承、整理,就是重视临床经验的总结,每个作家在注释过程都有所发展,但是他们的基本思想,他们的观点不能够违背了经典著作所建立起来的基本理论体系,经典著作所规定那个范围,谁也超越不了。就这样一个思想,一、我们保住了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下来,另外一个方面,始终是采取经学的方法来治学,直到今天,大家注意,今天在我们中医学界也很突出,而在社会文化学界也很突出。中医学历史证明,不能完全以《黄帝内经》的结论作为判断中医学科学事实、科学理论的唯一标准,它构建了基本的框架,那么用什么(判断)?用实践。金元四家提出不同的理论,他在《内经》基础上往前发展,但是它是实践证明,他提出的理论是对的,检验李东垣,补土派,脾胃论正确与否,决定(于)医疗实践,不决定于书本。到今天,在这个问题上,既要继承经典,没有经典,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但是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我们那历史(上)著名的学者已经给我们作出了榜样,这是我们当前中医学术界需要注意的,必须要在继承,很好地继承,同时要发展,这个关系要搞清楚,那么这个历史事实也告诉我们这一点。所以我们通过这个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中医学,因为它是科学,那是要必须不断地发展,对于过去的学说,有的可能要修正补充,要经过大家的努力,可能有的要改正,这样才能进一步去发展。到了最后一个时期,近现代时期,这个和大家就近了,近现代时期,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中医理论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具有时代性的几个特点。第一个,1840年~1949年这个时期。从明末清初,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历史界限,就西学东进,也就是说,西方以欧洲文化为中心的西医学开始东进,就医学来说,其他门学说,就西方文化为中心的所建立起来的自然科学的一些学科,都纷纷介绍到中国来了,尤其是医学,介绍到中国来了,那么这些和中国的医学就融合到一起,中医学一些学者,他必须面对西医,他也需要了解西医,就出现了中西方医学的冲突和碰撞。这个冲突不仅仅是医学科学本身,而是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冲突,表现在医学领域出现了中医和西医之间的关系,如何来处理这个矛盾?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一些有远见卓识的医学家提出的一些基本的观点,那么一、就中西汇通,大家念唐容川的著作,那是代表,实践性比较强的大家现在都在读,《(医学)衷中参西录》,张寿甫的《(医学)衷中参西录》,那里头有个著名的故事,就是阿司匹林石膏水,治感冒。他们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接受了西方医学的思想,力图把两者汇通到一起,形成了这样一个学派,就是中医理论发展过程中,大家看那个时期好像是太简单了,张寿甫的思想,唐容川的思想,要知道在他之前没人敢提出来,用西医的东西融合中医,它们俩对上号,交融交融,但是他们这样做了,不管做得对中医理论的发展影响大小,正确与否,毕竟这种科学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在中西汇通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来了,叫中医科学化,主张用西医学来说明中医学,使中医学提到当时通行的西方科学的语言来表述,这两个学派,或者叫做两种学说、学术思潮,就是我们现在中西医结合的雏形。那如何来评价近代时期,中西汇通派、中医科学化学派在中医学术史上的重要作用?我想,尽管他们并没有解决了中医和西医之间的冲突,达不到互相渗透、互补,又按照中医自身的规律来这样做,达不到这个要求。但是,毕竟他们根据时代的需要做了许多大胆的尝试,最终这两种学派,都以,不能说失败,至少说没有成功而告终,它对中医理论的发展,中医学的发展,没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