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地区某小区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某小区项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1工程概况XX公司拟在XX市XX路旁兴建XX工程,拟建建筑物为6幢20-30层楼房及附属2-5层楼房,为框架结构楼房,建筑总高度99m,设1层地下室,开挖约4.00米,场区交通便利,大型施工设备可进场施工,场地东面为河涌(与基坑边线相距约12~18m),南面为空地(他人用地),西面为规划道路,北面为规划道路,拟采用桩基础,拟建场地内地下无管线埋藏,上空无高压线通过。2勘察工作2.1勘察目的、任务和依据XX公司委托我公司对拟建场地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目的是为了查明场地内的岩土类型、分布、岩土性质、地下水基本情况及判定场地类别,对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地震效应作出评价,对地基持力层、基础形式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提供合理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为基础的设计、基坑支护和施工提供岩土工程依据。按规范及甲方、设计方要求共布置69个钻孔,其中控制性孔32个,一般性孔37个。本次勘察以勘察合同及下列规范等为主要依据: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省标《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15-22-2008)省标《静压预制混凝土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15-91-2013)省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省标《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15-38-2005)省标《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2行标《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行标《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行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行标《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本次工程勘察质量符合有关规范和设计要求,所提交资料可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基坑设计和施工的岩土工程依据。2.2勘察要求委托方根据现行有关规范及设计要求提出以下勘察要求:(1)场地钻孔孔深按规范要求进行终孔,控制性孔按相关要求取样、做标准贯入试验。(2)查明场地地层结构、地基岩土层分布规律及地层序列。(3)查明建筑物影响范围内各岩土层的工程地质特征和物理力学性质,并提供相关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和地基岩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4)查明场地内及周围的不良地质作用,评价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及地震效应。(5)了解场地地下水基本情况。(6)提供基础型式的建议及有关设计参数。2.3钻孔测量我公司以甲方提供的1:1000总平面图作为依据,结合甲方现场指定点,采用全站仪施放钻孔,钻孔坐标采用北京坐标系,以A点、B点计算各孔坐标,孔口高程采用黄海高程。2.4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钻探采用北探100型油压钻机,迴旋钻进,开孔用清水钻进,钻进时采用套管或泥浆循环护壁,清洗孔底,回次进尺一般不大于2.5米,终孔口径不小于φ91mm。土样的采取采用厚壁敞口取土器,在钻孔内取不同地段代表性土样,采样后及时妥善密封,防止湿度变化,并避免曝晒、水浸,在运输中应避免强烈振动;水样的采集为在钻孔内取代表性水样,场地范围内取水样不少于2件;岩样采集为利用钻探岩芯进行3制作。其中淤泥质土、粉质粘土采用厚壁敞口取土器,质量等级为Ⅱ级。标准贯入试验采用设备为自由落锤重63.5kg,落距76cm及贯入器外径φ51mm对开管。试验孔采用回转钻进,并保持孔内水位略高于地下水位,采用泥浆护壁,钻至试验标高以上15cm处,清除孔底残土后再进行试验;锤击速率应小于30击/min,贯入器打入土中15cm后,开始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勘察工作布置根据场地条件及甲方要求按序进行。2.5勘察进程我公司接受任务后派出X台钻机进场施工,本次岩土工程的野外勘测施工日期为XX年XX月XX日~XX年XX月XX日。土工试验和水质分析由我公司检测中心完成,于XX年XX月XX日提供试验报告。我公司于XX年XX月XX日完成室内资料的整理工作,并提交详细勘察报告。2.6完成工作量钻孔总数:69个(控制性孔32个,一般性孔37个)钻探进尺:2701.45米取土样:226组取岩样:14组取水样:3个标准贯入试验:450次(剖面图中标贯击数为实测值,标贯修正采用杆长修正)3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3.1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与区域稳定性拟建场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属冲积平原地貌,场地地势较为平整,孔位最大高差约1.94m,场地内未发现有影响场区稳定性的构造形迹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的区域稳定性较好。3.2场地岩土性质、特征及分布规律场区属于冲积平原地貌,钻孔揭露深度范围内第四系土层为填土、冲积土,基岩为白垩系地层,岩性为泥质粉砂岩,自上而下叙述如下:43.2.1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l)①层素填土:褐灰色,松散,主要由粘性土组成为主,石英砂次之,欠压实,堆填时间约3年。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区,层厚0.90~3.40m,平均层厚2.04m,层顶面埋深0.00~0.00m。该层取土样28组(其中9组为粉质粘土,19组为细砂),细砂其颗粒组成为:20~2mm粒级为0.5~12.6%,2~0.5mm粒级为1.0~22.0%,0.5~0.25mm粒级为1.3~15.9%,0.25~0.075mm粒级为53.0~92.2%,≤0.075mm粒级为4.6~9.4%;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平均值:c=5.4kPa,φ=33.0°。粉质粘土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平均值:w=26.1%,ρ0=1.89g/cm3,e=0.804,wL=33.7%,wp=20.9%,Ip=12.8,IL=0.40,a1-2=0.400MPa-1,Es=4.54MPa,c=23.8kPa,φ=17.6°。做标准贯入试验8次:实测标贯击数为2~8击,平均4.5击,修正后击数为1.9~7.8击,平均4.4击。3.2.2第四系冲积层(Qal)②1层淤泥质粉质粘土:深灰色,饱和,流塑,含腐殖质,有腐殖臭味,局部夹薄层粉细砂。该层分布于场区ZK8~ZK16、ZK18、ZK23~ZK27、ZK30、ZK32~ZK34、ZK36、ZK37、ZK39~ZK41、ZK43、ZK44、ZK46、ZK49、ZK51~ZK53、ZK58、ZK59、ZK62、ZK65~ZK67号孔,层厚2.20~4.50m,平均层厚1.34m,层顶面埋深1.10~3.10m。该层取土样14组(其中淤泥质粉质粘土11组,淤泥1组,粉砂2组),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平均值:w=42.6%,ρ0=1.74g/cm3,e=1.169,wL=39.7%,wp=24.5%,Ip=15.1,IL=1.18,a1-2=0.657MPa-1,Es=3.39MPa,c=7.8kPa,φ=4.5°。②2层细砂:浅灰白色、灰色,饱和,稍密,分选性好,以石英砂为主,呈次棱角状,局部为粉砂。该层分布于场区ZK13、ZK16、ZK18、ZK22、ZK24、ZK25、ZK28、ZK29、ZK32、ZK36、ZK38、ZK39、ZK43、ZK46、ZK47、ZK51~ZK61、ZK63、ZK68、ZK69号孔,层厚5.00~11.40m,平均层厚7.55m,层顶面埋深0.90~4.00m。该层取土样22组,其颗粒组成为:20~2mm粒级为0.6~4.8%,2~0.5mm粒级为1.2~4.6%,0.5~0.25mm粒级为1.5~10.7%,0.25~0.075mm粒级为73.0~93.0%,≤0.075mm粒级为2.1~14.8%;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平均值:c=5.6kPa,φ=32.5°。做标准贯入试验39次:实测标贯击数为11~15击,平均12.4击,修正后击数为9.2~12.3击,5平均10.6击。②3层粉砂:深灰色,饱和,松散,分选性好,以石英砂为主,含较多泥质。该层分布于场区ZK1~ZK17、ZK19~ZK21、ZK23、ZK26、ZK27、ZK30、ZK31、ZK33~ZK35、ZK37、ZK40~ZK42、ZK44、ZK45、ZK48~ZK50、ZK62、ZK64~ZK67号孔,层厚3.10~11.10m,平均层厚6.70m,层顶面埋深1.20~8.70m。该层取土样37组(其中粉砂30组,细砂8组),其颗粒组成为:20~2mm粒级为0.0~5.3%,2~0.5mm粒级为1.1~14.0%,0.5~0.25mm粒级为1.2~13.6%,0.25~0.075mm粒级为53.0~90.1%,≤0.075mm粒级为5.3~35.4%;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平均值:w=24.0%,ρ0=1.91g/cm3,e=0.731,a1-2=0.247MPa-1,Ess=7.59MPa,c=5.8kPa,φ=34.5°。做标准贯入试验46次:实测标贯击数为2~10击,平均6.5击,修正后击数为1.6~8.6击,平均5.6击。②4层淤泥质粉质粘土:深灰色,饱和,流塑,含腐殖质,有腐殖臭味,局部夹淤泥贝壳、薄层粉细砂。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区,层厚4.80~23.10m,平均层厚10.66m,层顶面埋深5.30~13.60m。该层取土样67组(其中淤泥质粉质粘土20组,淤泥44组,淤泥质粘土3组),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平均值:w=57.6%,ρ0=1.62g/cm3,e=1.553,wL=43.4%,wp=26.9%,Ip=16.5,IL=1.83,a1-2=1.355MPa-1,Es=2.02MPa,c=5.6kPa,φ=3.9°。做标准贯入试验139次:实测标贯击数为1~3击,平均1.6击,修正后击数为0.7~2.3击,平均1.2击。②5层细砂:浅黄色、灰白色,饱和,稍密,分选性好,以石英砂为主,呈次棱角状,局部夹中砂。该层分布于场区ZK1、ZK3、ZK7、ZK9、ZK10、ZK15、ZK16、ZK22、ZK23、ZK33、ZK41、ZK42、ZK45、ZK48、ZK49、ZK62号孔,层厚0.60~6.00m,平均层厚3.45m,层顶面埋深17.50~26.90m。该层取土样6组(其中细砂5组,中砂1组),其颗粒组成为:20~2mm粒级为1.3~18.2%,2~0.5mm粒级为2.6~29.9%,0.5~0.25mm粒级为2.8~19.3%,0.25~0.075mm粒级为29.8~81.6%,≤0.075mm粒级为7.7~14.9%。;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平均值:c=6.1kPa,φ=33.4°。做标准贯入试验12次:实测标贯击数为11~15击,平均12.9击,修正后击数为7.3~10.3击,平均8.8击。6②6层粉质粘土:浅黄色、浅灰色,可塑,粘性较好,以粉、粘粒组成为主,稍有光泽,干强度为中等,韧性为中等。该层分布于场区ZK1~ZK4、ZK8、ZK9、ZK15~ZK17、ZK19、ZK22、ZK30、ZK31、ZK35、ZK36、ZK40、ZK43~ZK45、ZK48、ZK50、ZK53、ZK57、ZK58、ZK63、ZK67号孔,层厚0.50~10.50m,平均层厚3.30m,层顶面埋深18.10~28.10m。该层取土样9组,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平均值:w=24.1%,ρ0=1.97g/cm3,e=0.706,wL=32.3%,wp=19.9%,Ip=12.4,IL=0.33,a1-2=0.323MPa-1,Es=5.35MPa,c=26.8kPa,φ=18.2°。做标准贯入试验22次:实测标贯击数为5~17击,平均10.5击,修正后击数为3.2~11.2击,平均6.8击。②7层中砂:浅黄色,饱和,中密,分选性差,以石英砂为主,呈次棱角状,局部夹细砂。该层分布于场区ZK2、ZK4~ZK6、ZK8、ZK10、ZK13、ZK21、ZK27~ZK29、ZK38、ZK39、ZK46、ZK47、ZK54、ZK55、ZK57、ZK60、ZK61号孔,层厚1.80~5.60m,平均层厚3.57m,层顶面埋深18.40~25.80m。该层取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