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试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练习1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Rt△ABC中,∠C=90°,∠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则一定有A.a2+b2=c2B.a3+b3=c3C.a2=2bcD.2a=b+c2.在下面五个汽车的车标图案中,一定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3.估算7的值是在A.1到2之间B.2到3之间C.3到4之间D.4到5之间4.以下列数组为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32,42,52B.3,4,5C.0.3,0.4,0.5D.13,14,155.等腰三角形有一个内角为80°,则它的顶角为A.80°B.20°C.80°或20°D.不能确定6.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是3、5、2、3,则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是A.13B.26C.47D.947.请仔细观察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三角形全等有关的知识,说明画出∠A'O'B'=∠AOB的依据是A.SASB.ASAC.AASD.SSS8.将三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如图放置,顶点处两两相接,若正方形A的边长为4,C的边长为3,则B的边长为A.5B.7C.12D.259.已知∠AOB=30°,点P在∠AOB内部,点P1与点P关于OA对称,点P2与点P关于OB对称,则△P1OP2是A.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B.顶角是30°的等腰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10.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A、B是两格点,如果C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ABC为等腰三角形,则点C的个数是A.6个B.7个C.8个D.9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为使1x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12.开车时,从后视镜中看到后面一辆汽车车牌号的后四位数是“”,则该车号牌的后四位应该是.13.计算22=.14.如图,以数轴的单位长度为边作正方形,以数轴上的原点O为圆心,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为半径作弧与数轴交于一点A,则点A表示的数为.15.如图,在Rt△ABC中,∠A=90°,BD平分∠ABC,交AC于点D,且AB=4,BD=5,则点D到BC的距离是.16.若21ab=0,则a+b的值为.17.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中,AB=4,AD=3,折叠纸片使AD边与对角线BD重合,折痕为DG,则AG的长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76分,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理步骤或文字说明)19.(本题共5分)计算:23161220.解下列方程(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1)5x2-10=0(2)8(x+1)3=121.(本题共5分)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1=∠2,∠3=∠4.求证:(1)△ABC≌△ADC;(2)OB=OD.22.(本题共6分)如图,在△ABC中,若∠ACB=90°,CD⊥AB,则称这个图形为“母子三角形”.已知AB=5,AC=3,不另添设辅助线,请求出图中尽可能多的线段的长度.24.(本题共6分)探索与应用.先填写下表,通过观察后再回答问题:(1)表格中x=;y=;(2)从表格中探究a与a数位的规律,并利用这个规律解决下面两个问题:①已知10≈3.16,则1000≈;②已知3.24=1.8,若a=180,则a=.25.(本题共6分)明朝数学家程大位在他的著作《算法统宗》中写了一首计算秋千绳索长度的词《西江月》:“平地秋千未起,踏板一尺离地°送行二步恰竿齐,五尺板高离地…”翻译成现代文为:如图,秋千OA静止的时候,踏板离地高一尺(AC=1尺),将它往前推进两步(EB=10尺),此时踏板升高离地五尺(BD=5尺),求秋千绳索(OA或OB)的长度.26.(本题共7分)“数学建模”模型——小马喝水问题:直线MN表示一条河流的岸,在河流同侧有A、B两地,小马从A地出发到B地,中间要在河边饮水一次,请在图①中用直尺和圆规作出使小马行走最短路程的饮水点P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27.(本题共8分)我们知道,利用三角形全等可以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但是我们会碰到这样的“和差”问题:“如图①,AD为△ABC的高,∠ABC=2∠C,证明:CD=AB+BD”.我们可以用“截长、补短”的方法将这类问题转化为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问题:在CD上截取DE=BD,连结AE.(1)请补写完这个证明:(2)运用上述方法证明:如图②,AD平分∠BAC,∠ABC=2∠C,证明:BD=AC-AB.28.(本题共8分)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C≌△DCE,∠A=∠D=90°)摆放成如图①的形式,使点A、C、D成一直线,我们称之为“K形图”.(1)证明:BC⊥CE;29.(本题共11分)如图,在△ABC中,AC=BC=2,∠A=∠B=30°,点D在线段AB上运动(D不与A、B重合),连接CD,作∠CDE=30°,DE交BC于点E.求AB的长度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