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绿色学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创建绿色学校培育绿色文明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周顺彬Zsb5351@163.com十年来取得的显著环境教育成效1、自1999年表彰了第一批142所绿色学校(幼儿园)后,至今已评出了六批共997所绿色学校(幼儿园)。其中有63所绿色学校受到教育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表彰。2、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环保局派员组成“创建绿色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形成一套评估标准,使环境教育工作已日趋规范性、理念性,在全国位居前列。3、通过“实施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中使我省师生环境意识提高、环境法律法规观念加强,德育效果可喜。4、在开展“创绿”活动过程中,把环境教育与社区文化、社区活动、社区建设结合起来,使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产生一定环境教育的社会效应。5、广州、东莞、中山等市的教育部门在环境教育中已充当主导作用并与当地环保部门密切配合,使整个地区的活动有计划、有目标、扎实全面地开展,令环境教育的效果更加显著。“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性1、利于从身边事开始,从不同的层面渗透环境保护意识,强化环境伦理道德观。2、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让全社会重视环境问题,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3、利于基础教育中的环境教育落到实处,使学生们正确认识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念。“创建绿色学校”过程中涌现的先进事例☆陆丰市林启恩中学的学生,主动向市政府反映学校附近垃圾污染环境的现象,并提出了改进的合理化建议:学生的行动引起了市政府的重视,并根据学生的建议对垃圾场进行了改造。☆广州市89中学的学生课外调查活动,写出了一批很有新意的科学小论文。像《长寿村水资源调查与环境保护》等文章,还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作用。☆海珠区邓世昌纪念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结合环境科研,制定了学校环境教育特色的三年科研计划,现已结题。通过实施计划,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科研能力,他们的课题“空气污染对蔬菜生长的影响”通过科学小实验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同时又把这一成果转化成学生的环境意识,反过来又促进了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追求,这样的教育良性循环,使整个学校面貌改观,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学校的声誉也越来越好。☆通过对幼儿的环境教育,再由幼儿对家长进行教育,这是许多绿色幼儿园都乐于进行的活动,“劝爸爸戒烟”这一活动就是最好的体现。一、更新教育观念,培育绿色文明意识我们的认识和行动绿色文明意识主要包括持续发展意识、资源价值观、人均意识、环境伦理意识和参与意识。☆持续发展意识着眼于人的基本需要,它使我们认识到不但要为当代人的需要和福利寻求发展,也要为子孙后代的幸福而保护环境,促进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选择;资源价值观可以使我们认识到环境资源是有价值的,它具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功效,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的一种自然财富,它不仅具有物质性价值,更具有生态性价值。☆人均意识可以使我们认识到中国虽然地大物博,资源种类繁多,总量丰富,属资源大国,但我国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量相当低,不但低于发达国家和某些发展中国家,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属资源小国,这就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环境伦理意识可以使我们了解对待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规划准则,帮助学生树立真、善、美的观念。☆参与意识可以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得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形成保护环境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何引导师生关注环境保护,提高绿色文明意识,培养学生对环境负责的精神?第一,学校通过校内外的各种环境教育培训和自学等学习活动,不仅可以使教师正确认识环境问题,而且也可以使教师了解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为言传身教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观念基础。长湴小学案例:首先是校内定期培训,每月一次请有关专家到学校为教师进行环境科学知识的培训或学校自行组织教师进行有关学习,提高全体教师环境教育的理论素质;其次是参加各级环境教育培训和外出学习参观,学校积极组织校长、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和区组织的环境教育培训班和参观学习。通过多种渠道,提高了领导和教师的环境意识和环境教育水平,为学校的绿色文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地球明天的主人,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教育内容,培育学生的绿色文明意识,使学生了解到当今世界存在的十大环境问题:人口剧增、土地流失、耕地减少、温室效应、森林资源减少、生物特种加剧灭绝、生态失衡、化学污染、大气污染、臭氧空洞等,这些问题任其发展,不仅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还会殃及明天、子孙后代和全球,而且环境一旦破坏,则很难恢复,从而培养学生的绿色文明意识,形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多学科渗透,丰富绿色文明知识要充分认识环境教育不仅仅限于环境及其问题的学习,而要用一种跨学科的分析方法将环境教育纳入学校的整体工作目标,重视各学科教材中的环境知识的教学研究,充分挖掘各学科教材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制定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具体目标和内容,通过课堂教学,形成学生的环境意识、价值观和情感诸方面,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识别环境问题的自然根源和社会根源,明确解决方法和行动的方式。从单纯性的学科渗透过渡到多学科的综合渗透,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深刻的认识。在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目标的同时,还可提高学生的科学观、价值观,通过渗透教育,陶冶学生爱自然、爱家乡、爱地球的高尚情操,完善他们的人格,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环保观,表现出良好的环境道德和行为。通过渗透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1、要明确各学科渗透的重点:在《科学》教学中,要渗透空气污染、安全用火、节约用水、水域污染及其保护措施等环境意识、知识,培育学生保护环境的行为;在小学语文《鸟的天堂》等课文教学中,要有机地渗透生态平衡、食物链等一系列环境保护的知识;在《地理》教学中,要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主线,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联系所涉及的知识,讲解土地破坏、耕地减小、滥砍滥伐、传统能源对大气的严重污染、本地区的空气污染大原因、城市人口和人口问题等;要搞好多学科渗透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物理》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声学内容,调查室内噪声来源,街市噪声来源,还调查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在《政治》教学时,要根据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环保漫画和撰写小论文的活动;在学习《英语》中的“南美国家砍伐森林与印度坦莎地区种植森林”背景知识时,要结合我国的情况,进行环境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教育,将组成学校的花草数目、假山、雕塑、亭台楼阁、长廊绿架等自然环境作为学校绿色文明教育的活生生的教材,将学校挂放名人画像、板报画廊的设计、公告标语的书写等校园文化环境一并纳入学校环境教育的范畴,每棵树、每株花上的小警示牌等都孕育了人文绿色文明资源。第二,要制定学科渗透计划,学校工作计划、教学计划都应注重学科渗透环境教育这一内容,在计划制定前,各教研组应明确分工,要求学科教师在开学初认真钻研教材,仔细筛选环境教育知识点,并把这些知识点汇集到一起形成该学校环境教育的内容,然后打印分发给教师,并将这些环境教育知识点反映在学校、教导和学科教学计划中。第三,要注重渗透效果。学校要通过抽查各种计划、查阅教师备课本、听课评课等途径,仔细检查环境教育的课内渗透情况,确保渗透工作扎扎实实,不走过场。教师要掌握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一节课,一册书,一个学期,本学科环境教育有哪些内容?它的层次和要求怎样?教师心中必须心中有数,形成计划,做出安排,使环境教育层次化。三、开展调查研究,实践绿色文明的行为调查研究是在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通过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有关问题或现状的资料,从而获得关于现象的科学事实,并形成关于事物现象的科学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调查研究,不仅有利于学生用绿色文明意识来发现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在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发展学生的绿色文明意识。案例:广州市89中学,组织学生到社区和农民家庭了解环境状态,提出环境保护建议。在走访的过程中,他们感到农村环境卫生差,苍蝇太多,于是经常到社区打扫卫生,同时积极探索,多方求救,开展了捕蝇草的培植活动,《捕蝇草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在全国生物与环境探索活动中获得了省一等奖。做法:学校要利用和学科的新课程标准,把“实施环境教育,培育绿色文明”与教学真正结合起来,通过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环境教育。以有关温室效应的教学为例,从学科知识上看,可通过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有关内容渗透,同时也应让学生理解这一问题形成的人文因素,理解人们保护环境的意义,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调查研究,做出行动,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学校可以每学期有针对性组织学生进行城乡生态环境调查,看看土壤的变化,农作物害虫的变化,观察保护农业生态平衡的青蛙、蛇数量的变化,测试工业对空气、水噪声的污染情况,让学生在实践中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关系。这样就能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理解什么是环境教育。四、开展社区活动,增强绿色文明意识“创建绿色学校,培育绿色文明”要向纵深发展,与社区结合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教育与社会相结合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必然,环境教育学校社区化是今后发展的目标,“一间学校带动一个社区”,把环境教育从单纯性的校内教育向外辐射,这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方面。结合城市规划,住宅建设,把环保理念溶汇其中,使人与生态和谐统一,充分体现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功能,这是环境教育与社区结合最重要的一环,学生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从中提高自己的环境意识和科学素养。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第一,参加公益活动。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美化校园、植树、清理公共垃圾等公益活动,提高学生的公德意识,增强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豪感。第二,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环境保护的文娱活动、宣传活动、探究活动、考察活动、监测活动等。第三,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学校可以以环保小卫士、环保纠察队等形式,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公益活动,宣传生态平衡;保护野生动物;注意公共卫生,不要随意排放污水;呼吁成人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和随地吐痰,乱倒垃圾,尽量少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饭盒等。同时,在学校倡导“绿色文明从我做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绿色文明意识。五、逐步推进,形成培育绿色文明的体系“创建绿色学校,培育绿色文明”,要从中小学、幼儿园推向高校,大力发展大学生环保社团,通过环境教育,让大学生明确科技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以人为本”与环境保护的一致,环境伦理与环境法律的结合,都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表现,通过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使大学校园有真正意义的环境“绿色学校”。在2007年前争取完善各地区“绿色学校—环境教育基地系列化”:即每一地级市拥有1-2个环境教育基地,各县区都有幼儿园―小学―中学(中师、中专、职中)的绿色学校群体,1—2所绿色大学。六、培育绿色文明要体现地域差异1、坚持教育部门起主导、环保部门配合的原则,在不加重学校负担的前提下,把创建活动置于日常的教学教育过程中。2、着眼于不同学校在自然和人文环境、相关能力基础和资源条件及学生背景的多样性,创设多样化活动方式。3、重新修改绿色学校评估标准,着重评估绿色文明意识和行为的培养。逐步采取“各地级市教育局和环保局评估、省教育厅和省环保局抽样检查的方式”进行评估。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