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构建指南宋龙兴13852127581北京恒鼎安控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2017.6第一讲双重预防机制的提出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主要重特大事故2013年11月青岛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62年死亡;2014年12月上海外滩踩踏事故,36年死亡;2015年8月天津港火灾爆炸事故,165人死亡;2015年12月深圳滑坡事故,73人死亡;2014年8月昆山中荣爆炸事故,97人死亡(49人);2016年11月江西丰城发电厂冷却塔坍塌事故,74人死亡。重特大事故主要发生在城市和企业两个领域中央领导的指示2016年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就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其中第四点:四是必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国务院安委会要求2016年4月28日印发了《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同年10月9日,又印发了《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两个文件中均提出了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要求2016年12月9日,我国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文中多处提出了构建双重预防机制要求。《意见》第(二)条明确要求,“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严防风险演变、隐患升级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意见》第(二十一)条明确要求,“企业要定期开展风险评价和危害辨识。针对高危工艺、设备、物品、场所和岗位,建立分级管控制度,制定落实安全操作规程。”《意见》第(二十二)条明确要求,“制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分级和排查治理标准。”山西省要求《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17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晋政发〔2017〕1号)2016.12.16《山西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晋安办发〔2016〕113号)2017.4.25《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推进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工作的通知》(晋安办发〔2017〕42号)。2017年6月初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即将下发《全省煤矿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意见》四个文件中均提出了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煤炭行业要求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2017年1月24日发布了《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办法(试行)》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将“双重预防机制”纳入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井工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权重表序号名称标准分值权重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1000.102事故隐患排查治理1000.103通风1000.164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1000.115采煤1000.096掘进1000.097机电1000.098运输1000.089职业卫生1000.0610安全培训和应急管理1000.0611调度和地面设施1000.06为什么要提出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针对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强调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从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风险管控。要强化风险意识,分析事故发生的全链条,抓住关键环节采取预防措施,防范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变成事故隐患、隐患未及时被发现和治理演变成事故。安全管理的四道关口救援事故事故隐患安全风险应急救援事故管理隐患排查治理风险分级管控应急挺在救援前面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风险分级管控挺在隐患前面第二讲双重预防机制相关术语定义事故:1.人身伤害健康损害、轻伤、重伤、死亡2.财产损失事故分类按照事故原因划分20种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煤矿企业的事故分类1.瓦斯事故:瓦斯、煤尘爆炸或燃烧,煤(岩)与瓦斯突出,瓦斯窒息(中毒)等。2.顶(底)板事故:指冒顶、片帮、顶板掉矸、顶板支护垮倒、冲击地压等。底板事故视为顶板事故。3.机电事故:指机电设备(设施)导致的事故。包括运输设备在安装、检修、调试过程中发生的事故。4.放炮事故:指放炮崩人、触响瞎炮造成的事故。5.水灾事故:指地表水、老空水、地质水、工业用水造成的事故及溃水、溃沙导致的事故。6.火灾事故:指煤与矸石自然发火和外因火灾造成的事故(煤层自燃未见明火逸出有害气体中毒算为瓦斯事故)。7.运输事故:指运输设备(设施)在运行过程发生的事故。8.其它事故:以上七类以外的事故。事故等级重特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事故是如何发生的?每一次事故造成的原因是不同的,但你仔细分析每次的事故追查报告,一般而言造成事故的原因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直接原因指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和场所的不安全因素间接原因指管理上的缺陷和外部监管上的缺陷。可见事故是由事故隐患(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场所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造成的。何为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场所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四类事故隐患一、人的不安全行为1.操作不安全性(误操作、不规范操作、违章操作);2.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指挥失误、违章指挥);3.失职(不认真履行本职工作任务);4.决策失误;5.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工作(带病工作、酒后工作、疲劳工作等);6.工作中心理异常(过度兴奋或紧张、焦虑、冒险心理等);7.人员的其他不安全因素。二、物的危险状态1.没有按规定配备必需的设备;2.设备选型不符合要求;3.设备安装不符合规定;4.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5.设备保护不齐全、有效;6.防护设施不齐全、完好;7.设备警示标识不齐全、清晰、正确,设置位置不合理;8.机的其他不安全因素。三、场所的不安全因素场所的不安全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矿井不良或危险的自然地质条件,二是不良或危险的工作环境两个方面的因素。具体是指:1.水的威胁;2.顶帮的威胁;3.地热威胁;4.瓦斯煤尘爆炸威胁;5.火的威胁;6.瓦斯突出威胁;7.其他自然地质威胁;8.工作地点温度、湿度、粉尘、噪声、有毒气体浓度等超过规定;9.工作地点照明不足;10.工作地点风量(风速)不符合规定;11.采掘设计缺陷(包括井下巷道布局不合理、工作面布置不合理);12.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13.巷道路面质量差,标识不齐全、不正确;14.供电线路布置不合理;15.作业区域警示标志及避灾线路设置位置不齐全、不合理;16.其他工作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四、管理上的缺陷1.组织结构不合理;2.组织机构不健全,机构职责不明晰;3.规章制度不全、不符合实际;4.文件、记录管理不符合要求;5.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管理不符合规定,贯彻学习不到位;6.未根据风险评估及本单位生产计划编制应急预案,预案不完善、不合理;7.岗位职责不明,设置不合理;8.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不符合规定;9.未开展班组建设活动,没有有效的本质安全文化;10.其他管理的不安全因素。隐患一般分几级?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可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其中: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如瓦斯、煤尘、顶板、综掘机、胶带输送机、电气设备等。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状态:是指物的状态和环境的状态等。危险源和隐患之间的关系风险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严重性。风险与危险源之间的关系风险与危险源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首先,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即讨论风险必然是涉及哪类或哪个危险源的风险,没有危险源,风险则无从谈起。其次,任何危险源都会伴随着风险。只是危险源不同,其伴随的风险大小往往不同。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之间的关系安全风险来源于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危险源或各种危险有害因素,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的组合。事故隐患是风险管控失效后形成的缺陷或漏洞,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安全风险具有客观存在性和可认知性,要强调固有风险,采取管控措施降低风险;事故隐患主要来源于风险管控的薄弱环节,要强调过程管理,通过全面排查发现隐患,通过及时治理消除隐患。但两者也有关联,事故隐患来源于安全风险的管控失效或弱化,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就会不出现或少出现隐患。第三讲企业如何有效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双重预防机制的基本工作思路是什么?双重预防机制就是构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两道防火墙。第一道是管风险,以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为基础,从源头上系统辨识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努力把各类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杜绝和减少事故隐患;第二道是治隐患,以隐患排查和治理为手段,认真排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风险控制失效环节,坚决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可以说,安全风险管控到位就不会形成事故隐患,隐患一经发现及时治理就不可能酿成事故,要通过双重预防的工作机制,切实把每一类风险都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把每一个隐患都治理在形成之初,把每一起事故都消灭在萌芽状态。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是什么关系?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隐患排查治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强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从源头上消除、降低或控制相关风险,进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强化与深入,通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查找风险管控措施的失效、缺陷或不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同时,分析、验证各类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评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而完善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减少或杜绝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共同构建起预防事故发生的双重机制,构成两道保护屏障,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隐患排查治理机制隐患排查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五级隐患排查:企业、专业、区队、班组、岗位隐患治理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包括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职责分工明确整改责任,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资金、实施监控治理和复查验收的全过程。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闭环工作机制一要完善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建立自查、自改、自报事故隐患的信息管理系统。二要建立健全事故隐患闭环工作机制,实现隐患排查、登记、评估、治理、报告、销账等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三要从排查发现隐患、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验证整改效果等环节实现有效闭合管理。四要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