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山子镇杜安小学李文娟朱德(1886~1976)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1959~1976)。齐读课题,有什么疑问想说呢?1.“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2.朱德用这个扁担来干什么?朱志冈守zhūshǒugāngzhì(姓朱)(志气)(井冈山)(看守)攻必产劝gōngquànchǎnbì(进攻)(必要)(生产)(劝告)同志井冈山坚守围攻必须生产翻山越岭朱德记粉碎敌人劝并读课文并思考:“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会师。2.想一想井冈山会师是什么样的情呢?1.说说你对井冈山的了解。小组合作学习,想一想以下的问题:1.朱德用这根扁担干什么用?2.为什么需要挑粮上山?挑粮上山。因为井冈山生产的粮食不多,不够山上的战士吃。如果粮食不够吃,战士们就会饿肚子。战士们吃不饱,就没力气打仗了。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着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读一读,从“满满”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既然挑粮上山这么重要,为什么战士们还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好好读读课文,想一想。因为朱德同志工作很忙,还要挑粮上山,太累了。大家想,把扁担藏起来,朱德就不用挑了,这样就可以让他轻松点。如果朱德不挑粮,可以更加专心研究国家大事。战士们希望朱德不要过度疲劳。挑粮上山到底累在哪里?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从井冈山到毛坪,来回有五六十里路,山高路陡,十分难走。如何理解“山高路陡”这个词?有感情地读读这段话。是呀,这些就是战士们藏扁担的原因所在。一个“藏”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从“藏”字,我体会到战士们非常关心朱德军长。从“藏”字,我也知道大家非常敬爱朱德。这种体贴和关心,其实也是一种爱戴。战士们这种“情”有没有实现呢?从哪里看得出来。战士们的这种“情”没有实现。“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还让人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字。”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战士们的“情”没有实现。你知道朱德同志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字吗?是为了在扁担上作记号,表明这是朱德的扁担。为了不让战士们再藏他的扁担。看看这个扁担。小组一起交流自己对朱德的看法。朱德扁担不准乱拿你认为朱德同志是一个怎样的人?朱德做事不怕困难。我觉得朱德作为军长,带头挑粮,非常负责。朱德很爱战士们,很爱部队,很乐意为部队做事。1928年冬,天刚麻麻亮,朱德军长又带领部分红军战士和赤卫队员到宁冈砻市挑粮。这天,朱军长象往日一样精神饱满,穿着一身灰布军装,背着斗笠,扎着腰带,打好绑腰,穿着草鞋下山去。来到砻市,战士们有的用箩筐担,有的用口袋背;没有工具的战士索性脱下长裤,把裤口扎紧,把粮食装满两条裤腿往肩上一搭。这样,大家挑的挑、背的背,翻山越坳,穿行在走向井冈山的蜿蜒山径上。那年,朱德军长已经40岁了。他头戴斗笠挑着满满一担稻谷和年轻的战士们一道走着。大家想:朱军长晚上忙着思考作战大计,白天还要挑粮,这可会累坏他。他们商量一起到朱德军长面前提“抗议”,劝他少挑些。朱军长似乎看穿了大家的心思说:“小伙子们,今天我们来比比赛,看谁最先赶到黄洋界上的大荷树那儿!”一听说比赛,战士们劲头来了:“好啊!谁先到大荷树谁是英雄!”一个战士灵机一动说:“朱军长,比赛可以,但有个条件。”朱军长问:“什么条件?”战士说:“你年轻大,不能挑那么多,分给我们一点。”朱军长一听,爽朗地笑起来了:“那可不行!”说着,挑起担子就走了,留下了阵阵笑声……中午时分,队伍赶到黄洋界大荷树下休息,黄洋界海拔1300多米,地势险要雄伟,一边是高山峻岭,一边是万丈悬崖。这里云海翻涌时如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故黄洋界又称“汪洋界”。休息时战士们议论开来了,七嘴八舌地说,劝也劝不住,讲也讲不过,怎么办?最后大家叫一个机灵的小战士把朱军长的扁担“偷”来藏起来了。战士们认为这样朱军长可以休息了。那知道朱军长砍来一根大毛竹,用柴刀做了一根又大又扎实的扁担,叫军需处长范树德在扁担上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从此,他的扁担再也没人敢“偷”了。战士们看到朱军长大步流星走在山路上,满脸是汗,军装湿透了,扁担压得弯弯,感动不已。这时,山道上响起一阵阵歌声:同志哥,扁担闪闪亮,朱军长带头挑粮上井冈;井冈兵马强又壮,粮食充足装满仓;消灭白狗子,分田又分粮;保卫根据地,全国得解放……1.把《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2.请阅读《朱德的故事》等课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