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功能评定李静评定的重要性运动功能评定是运动治疗的基础,没有评定就无法规划实施运动疗法技术和评价治疗效果。通过运动功能评定去客观、准确地评定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即找出问题点,并估计其发展、预后和转归,决定康复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康复治疗措施。一、概述(一)评定分期1.初期评定:了解病情、确定目标、制定计划2.中期评定:调整计划,多次进行3.后期评定:评价效果,提出出院建议一、概述(二)评定内容包括:关节活动功能评定、肌肉功能评定、步态分析、痉挛与弛缓的评定、协调与平衡的评定、姿势反射与原始反射的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上下肢穿戴假肢或矫形器的功能评定、穿戴脊柱矫形器的评定等一、概述(三)评定应当作出的判断1.主要的运动障碍和种类2.功能障碍的程度:常按独立程度来分4级3.确定康复治疗的目标:近期、中期、出院、远期4.决定运动治疗措施的先后顺序:根据功能障碍的主次,如: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最严重的、患者感到最痛苦的和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应予以优先二、肌力评定(一)徒手肌力检查(MMT)0级~~~未触及肌肉的收缩。1级~~~可触及肌肉有轻微收缩,但无关节运动。1+级~~~可触及肌肉有强力收缩,但无关节运动。2-级~~~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活动到最大范围的50%以上,但不能达到最大活动范围。2级~~~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2+级~~~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如抗重力可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50%以下。3-级~~~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50%以上,但不能达最大活动范围。3级~~~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3+级~~~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且在运动终末可对抗轻微阻力。4-级~~~能对抗比轻度稍大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4级~~~能对抗中等度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4+级~~~能对抗比中等稍大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5+级~~~能对抗较充分阻力稍小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5级~~~能对抗充分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二、肌力评定上下肢各主要肌肉力量的手法检查图表见课本P20-24典型举例:屈肘肌、髋内收肌、髋内外旋肌二、肌力评定MMT的注意事项:1.选取适合的测试时机(运动后、疲劳时、饱餐后不宜)2.采取正确的姿势,3级以下的应将肢体置于去除重力的体位3.测试时应做左右两侧对比4.近端肢体应固定于适当位置,避免代偿5.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痉挛性瘫痪不宜做MMT检查6.肌力检查时应注意患者的禁忌症二、肌力评定(二)器械检查1.握力计2.捏力计3.拉力计4.等速测力仪三、肌张力评定(一)肌张力的手法检查1、视诊:观察肢体或躯体的异常姿态。2、触诊:肌张力高,触之硬;肌张力低,触之软。3、反射:腱反射、屈肌回撤反射(0-4级评分:0:无反射,1:反射减退,2:正常,3:活跃,4:阵挛)三、肌张力评定被动运动(1)上肢被动运动三、肌张力评定三、肌张力评定三、肌张力评定(2)下肢被动运动三、肌张力评定三、肌张力评定(3)上肢摆动:手的摆动、前臂、上臂摆动三、肌张力评定(4)肌肉僵硬的检查头下落试验正常:下落速度快,检查者手有冲击感僵硬:下落速度慢,检查者手的冲击感轻,重度时,不能下落三、肌张力评定(5)伸展性检查上肢:腕关节屈伸、肘关节屈伸三、肌张力评定(5)伸展性检查手腕靠近肩、双肘靠近脊柱三、肌张力评定(5)伸展性检查上肢绕颈;下肢踝关节屈伸三、肌张力评定(5)伸展性检查膝关节屈曲、髋膝关节同时屈曲三、肌张力评定(改良Ashworth量表)等级标准0肌张力不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整个范围内均无阻力1肌张力稍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到终末端时有轻微阻力1+肌张力稍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时在前1/2ROM中有轻微的“卡住”感觉,后1/2ROM中有轻微的阻力2肌张力中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大部分ROM内均有阻力,但仍可以活动3肌张力重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整个ROM内均有阻力,活动比较困难。4肌张力高度增加,患侧肢体僵硬,阻力很大,被动活动十分困难。三、肌张力评定(踝阵挛法)等级标准0级无踝阵挛1级踝阵挛持续1-4秒2级踝阵挛持续5-9秒3级踝阵挛持续10-14秒4级踝阵挛持续15秒以上三、肌张力评定(Penn痉挛频率量表)0分无痉挛1分轻度痉挛,可由刺激引起2分每小时痉挛出现1次3分每小时痉挛出现>1次4分每小时痉挛出现>10次四、关节活动度评定(ROM)测量工具1.关节活动测角计2.方盘测角计四、关节活动度评定(ROM)(一)上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1)肩关节屈曲、伸展患者坐位或立位,肩关节无外展、内收、旋转,前臂中立位,手掌面向躯干。评定者将角度尺中心置于肩峰,固定臂与腋中线相平行,移动臂与肱骨长轴相平行,屈曲或伸展肩关节至最大范围。参考值:屈曲0°~180°(图2-3),伸展0°~60°(图2-4)。四、关节活动度评定(ROM)(2)肩关节外展、内收患者坐位、立位或仰卧位,测量外展ROM时肩关节无屈曲、伸展,前臂旋后,掌心向前。评定者将角度尺中心置于肩峰,固定臂与躯干纵轴相平行,移动臂与肱骨纵轴相平行,外展肩关节至最大范围。测量内收ROM时,肩关节屈曲20°~45°,前臂旋前,掌心向后,内收肩关节至最大范围。参考值:外展0°~180°(图2-5),内收0°~75°(图2-6)。四、关节活动度评定(ROM)(3)肩关节水平外展、水平内收患者坐位,肩关节屈曲90°。评定者将角度尺中心置于肩峰顶部,固定臂垂直于躯干,移动臂为肱骨长轴,肱骨在水平面上向后或向前运动至最大范围。参考值:水平外展0°~90°(图2-7),水平内收0°~45°(图2-8)四、关节活动度评定(ROM)(4)肩关节内旋、外旋患者坐位或仰卧位,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屈曲90°,前臂旋前。评定者将角度尺中心置于尺骨鹰嘴,固定臂与躯干面相垂真,移动臂为尺骨长轴,内旋或外旋肩关节至最大范围。参考值:内旋0°~70°(图2-9),外旋0°~90°(图2-l0)。四、关节活动度评定(ROM)(5)肘关节屈曲、伸展患者坐位或仰卧位,上臂紧靠躯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评定者将角度尺中心置于肱骨外上髁,同定臂与肱骨纵轴相平行,移动臂与桡骨纵轴相平行,屈曲或伸展肘关节至最大范围。参考值:屈曲0°~150°伸展0°。四、关节活动度评定(ROM)(6)前臂旋前、旋后患者坐位,上臂紧靠躯干,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评定者将角度尺中心置于尺骨茎突外侧,固定臂垂直于地面,移动臂为桡骨茎突和尺骨茎突的连线,前臂旋前或旋后至最大范围。参考值:旋前0°~80°(图212),旋后0°~80°(图2-13)。四、关节活动度评定(ROM)(7)腕关节掌屈、背伸患者坐位,肩关节适度外展,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评定者将角度尺中心置于桡骨茎突,固定臂与桡骨纵轴相平行,移动臂与第二掌骨纵轴相平行,掌屈或背伸腕关节至最大范围。参考值:掌屈0°~80°(图2-14),背伸0°~70°(图2-15)。四、关节活动度评定(ROM)(8)腕关节桡偏、尺偏患者坐位,肘关节屈曲90°,前臂旋前。评定者将角度尺中心置于腕关节背侧中点,固定臂为前臂纵轴,移动臂为第三掌骨纵轴,腕关节桡偏或尺偏至最大范围。参考值:桡偏0°~20°(图2-16),尺偏0°~30°(图2-17)。四、关节活动度评定(ROM)(9)拇指掌指关节屈曲患者坐位,前臂、手放于桌面,前臂旋后,腕关节中立位。评定者将角度尺中心置于拇指掌指关节桡侧,固定臂为第一掌骨纵轴,移动臂为拇指近节指骨纵轴,屈曲拇指掌指关节至最大范围。参考值:0°~50°。四、关节活动度评定(ROM)(10)拇指指骨间关节屈曲患者坐位,前臂、于放于桌面,前臂旋后,腕关节中立位。评定者将角度尺中心置于拇指指骨间关节桡侧,固定臂为拇指近节指骨纵轴,移动臂为拇指远节指骨纵轴,屈曲拇指指骨间关节至最大范围。参考值:0°~80°。四、关节活动度评定(ROM)(11)手指掌指关节屈曲患者坐位,前臂、手放于桌面,前臂、腕关节中立位。评定者将角度尺中心置于相应掌指关节桡侧,固定臂为相应掌骨纵轴,移动臂为近节指骨纵轴,分别屈曲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指掌指关节至最大范围。参考值:0°~90°。四、关节活动度评定(ROM)(12)手指近端指骨间关节屈曲患者坐位,前臂、手放子桌面,前臂、腕关节中立位。评定者将角度尺中心置于相应近端指骨间关节桡侧,固定臂为近节指骨纵轴,移动臂为中节指骨纵轴,分别屈曲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指近端指骨问关节至最大范围。参考值:0°~100°。四、关节活动度评定(ROM)(13)手指远端指骨间关节屈曲患者坐位,前臂、手放于桌面,前臂、腕关节中立位。评定者将角度尺中心置于相应远端指骨问关节桡侧,剧定臂为中节指骨纵轴,移动臂为远节指骨纵轴,分别屈曲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指远端指骨间关节至最大范围。参考值;0°~90°。四、关节活动度评定(ROM)(一)髋关节屈曲患者仰卧位,骨盆紧贴床面。评定者将角度尺中心置于股骨大转子,固定臂与躯干腋中线相平行,移动臂为股骨纵轴,屈曲髋关节至最大范围。参考值0°~120°。(二)下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四、关节活动度评定(ROM)(2)髋关节伸展患者俯卧位,骨盆紧贴床面,双足在床缘外。评定者将角度尺中心置于股骨大转子,固定臂与躯干腋中线相平行,移动臂为股骨纵轴,伸展髋关节至最大范围。参考值:0°~30°。四、关节活动度评定(ROM)(3)髋关节外展患者仰卧位,避免大腿旋转。评定者将角度尺中心置于髂前上棘,固定臂为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移动臂为股骨纵轴,外展髋关节至最大范围。参考值:0°~45°。四、关节活动度评定(ROM)(4)髋关节内收患者仰卧位,避免大腿旋转,对侧下肢外展。评定者将角度尺中心置于髂前上棘,固定臂为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移动臂为股骨纵轴,内收髋关节至最大范围。参考值:0°~30°。四、关节活动度评定(ROM)(5)髋关节内旋、外旋患者坐位.髋关节屈曲90°,膝关节屈曲90°,两小腿垂于床缘外。评定者将角度尺中心置于髌骨中心,固定臂为通过髌骨中心的垂直线,移动臂为胫骨纵轴,内旋或外旋髋关节至最大范围。参考值:内旋0°~45°(图2-27),外旋0°~45°(图2-28)。四、关节活动度评定(ROM)(6)膝关节屈曲、伸展患者俯卧位,髋、膝关节伸展。评定者将角度尺中心置于股骨外侧髁,固定臂为股骨纵轴,移动臂为腓骨头和外踝连线,屈曲或伸展膝关节至最大范围。参考值:屈曲0°~135°(图2-29),伸展0°(图2-30)四、关节活动度评定(ROM)(7)踝关节背屈、跖屈患者坐位,踝关节无内、外翻。评定者将角度尺中心置于腓骨纵轴线与第五跖骨延长线的交点(外踝下约1.5cm处),固定臂为腓骨纵轴,移动臂为第五跖骨长轴,背屈或跖屈踝关节至最大范围。参考值:背屈0°~20°(图2-31),跖屈0°~50°(图2-32)。四、关节活动度评定(ROM)(三)脊柱关节活动度的测量(1)颈屈曲、伸展患者坐位,胸腰椎正直。评定者将角度尺中心置于外耳道中点,固定臂与地面相垂直,移动臂为外耳道和鼻尖连线,颈屈曲或伸展至最大范围。参考值:屈曲0°~45°(图2-33),伸展0°~45°(图2-34)。四、关节活动度评定(ROM)(2)颈侧屈患者坐位,胸腰椎正直,固定肩胛骨。评定者将角度尺中心置于第七颈椎棘突,固定臂沿胸椎棘突与地面相垂直,移动臂为头顶中点和第七颈椎棘突连线,颈侧屈至最大范围。参考值:0°~45°。四、关节活动度评定(ROM)(3)颈旋转患者坐位,胸腰椎正直,固定肩胛骨。评定者将角度尺中心置于头顶中央,固定臂与两肩峰连线相平行,移动臂为头顶中点和鼻尖连线,颈左右旋转至最大范围。参考值:0°~60°。四、关节活动度评定(ROM)(4)躯干屈曲、伸展患者坐位,固定骨盆。评定者将角度尺中心置于第五腰椎棘突,固定臂为通过第五腰椎棘突的垂直线,移动臂平行于第七颈椎棘突和第五腰椎棘突的连线,胸、腰椎屈曲